推倒阻隔和谐关系的“那堵墙”
2022-11-11本刊编辑部
文|本刊编辑部
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外部环境支持,本刊编辑部邀请相关专家和优秀教育工作者从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的维度,探讨如何使青少年远离“精神内耗”。
亲子关系 倾听 看见 积极养育
《教育家》:面对青少年的“精神内耗”,家长如何预防,如何引导?
蔺秀云
蔺秀云:为人父母,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看到孩子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但孩子的成长之路往往并不如预期般一帆风顺。特别是在社会竞争加剧带来的“内卷”之风的席卷之下,不仅成年人中出现了“精神内耗”的普遍认同,许多青少年也陷入了严重的心理危机。
青少年“精神内耗”的诱因当中,家庭因素是重要一环。《人民日报》的一项调查显示,69.57%青少年抑郁症源于家庭关系,63%的学生患者在家庭中体验到的是严苛的要求与控制、不被关爱与被忽视、冲突或家暴。不良的亲子关系不仅无助于修复青少年的心理创伤,甚至有可能加速悲剧的发生。
在青少年出现心理危机、发生悲剧事件之前,家人或者说家庭,既可以是拉住他们的一根安全绳,也可能是剪断最后一根安全绳的剪刀,而选择成为前者还是后者,主动权其实掌握在每位家庭成员的手中。那么,面对青少年的“精神内耗”,作为家长可以如何预防,如何引导呢?
学会倾听,做孩子温暖的靠山
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哲学观点认为,人就像一颗橡子,如果提供了适当的条件,它将以积极的方式自发成长,自然而然地长成一棵橡树。这里的“适当的条件”,就包括无条件地接纳、积极关注、共情理解等。许多家长在孩子面前的大部分时间扮演的都是权威、说教的角色,很少充当倾听者,也很少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沟通,给予其有效的关注和引导。有时孩子难得想和父母分享自己的看法,却最终只能在父母的反复打断下无奈沉默。孩子终究是孩子,他们的观点和思考不如成年人成熟,他们的话语也许有些稚嫩,他们的烦恼在大人眼里也许只是小打小闹、不值一提,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渴望有人能够怀着尊重和接纳的心态去倾听他们的故事,希望自己的烦恼能被“看见”,希望自己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和肯定。
每个人的情绪都如同波浪般起起落落,不可能24小时都保持积极状态,青少年也是如此。因此,当青少年表现出“精神内耗”的症状时,家长们不要急着批评、指责或忽视孩子,不要阻止他们用哭泣等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而是选择冷静、耐心地陪伴他们,鼓励他们将内心的烦恼和压力向家长诉说。有时候,高质量、有效的陪伴抵得上千言万语,因为这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是被在意、被接纳、被安全包裹的,而家长永远是他们可以寻求帮助的对象,是温暖又强大的靠山。
哈佛大学研究者总结出了一个有助于提升亲子互动质量的“PEERE”法则,即暂停(Pause)、参与(Engage)、鼓励(Encourage)、反馈(Reflect)和衍生(Extend)。具体而言,当发现孩子的异常表现时,父母应该先“暂停”手头的事,将关注点放在孩子的情绪和需求上,使用表达好奇或关切的问题,“参与”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中,表达对孩子的理解和“鼓励”,并真诚地将家长的感受“反馈”给孩子,提供由当前问题“衍生”出的不同视角或应对策略,帮助孩子获得成长和领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随意将成人的观点强加给孩子,要求孩子一定要遵循自己的期望做出改变,尊重、关注与接纳依然贯穿于这五个步骤之中。
看见问题根源,对症下药
有些家长一看到孩子写作业时兴致不高,或者听到孩子说了句丧气话,便会顿时火冒三丈,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思进取、不学无术,殊不知这可能是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如果家长将问题简单定性为违抗家长或意志力薄弱,一味责备施压,而看不到行为表现背后的情绪和精神问题,就很可能因此错过沟通缓解和介入治疗的最佳时机,甚至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和过激行为。
引发青少年消极情绪的原因各异,也许是生活中的突发事件、人际交往中的受挫体验,抑或是个人成长中的停滞不前,等等。如果家长们能够通过诸如生活观察、反思推断、促膝交谈等方式,具体地澄清困扰的来源,便更有可能给予孩子及时恰当的帮助。举个例子,当青少年有厌学拒学心理,成天待在家里打游戏时,可能有以下几种解释——
引起厌学拒学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就是对学业的厌倦、抵触,甚至是恐惧,而这些负面情绪往往是高期待和严要求之下的产物。很多孩子之所以对学习丧失兴趣,是因为无法从中获得价值感和成就感,一谈到学习,脑海中联想到的只有做不完的作业和家长的催促、鲜红的成绩单和老师失望的眼神、垫底的排名和同学的嘲笑……当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压力失去抵抗,对前途失去渴望,放弃一切挣扎与努力似乎成了唯一的答案。对于这样的情况,家长能做的便是和孩子一起调整期待,将每次重新爬起来的尝试都视为最棒的成就,慢慢帮助孩子重拾对学业的胜任力和自信心。
家庭也可能是引发厌学拒学的因素。在《热锅上的家庭》一书中,布莱斯夫妻为了改变16岁的大女儿克劳迪娅厌学逃学、夜不归宿等叛逆的行为,来寻求家庭治疗师的帮助,最后发现女儿其实只是缓解父母冲突与家庭矛盾的替罪羊。孩子是整个家庭中最敏感、最脆弱的人,有时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其实是家庭问题的映射,而家庭的不良互动模式又会进一步加重孩子的负担,恶化其困境。还有些孩子会用逃学的方式吸引家长的关注,究其实质都是孩子对于亲情和陪伴需要的外化体现。
引发青少年厌学拒学问题的因素还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青春期的叛逆、自我同一性形成受阻导致的迷茫、网络成瘾、校园欺凌,等等。不管原因为何,当孩子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述说自己的困惑,而家长愿意与孩子站在一起去抵抗未知的风雨时,孩子就不容易陷入“精神内耗”了。
积极养育,用心理韧性代替“情绪内耗”
心理韧性(Resilience)是指个体在经历逆境、创伤、危机或其他重大生活压力后,能够良好适应甚至往积极方向发展的一种心理特质。研究发现,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和安全的亲子依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当孩子受挫时,如果父母能够给予孩子更多的情感关怀、理解和鼓励,使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得到确认,他们就更不容易在逆境中一蹶不振,而是能够抱有相对乐观和理性的态度面对挫折和失败,因为他们坚信自己最终一定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走出困境。反之,如果父母平时对孩子采取的是以惩罚责骂、过度保护与干涉、拒绝否定为主的消极教养方式,势必会伤害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主性,长此以往就可能造就孩子对生活和未来的悲观态度——他们不再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当前的困难,又不敢向父母寻求帮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希望离自己远去,在极端痛苦与绝望的情况下,还可能因为难以独自忍受而产生自伤自杀的念头。
除了通过积极养育的方式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之外,父母还可以通过训练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来提升其心理韧性。家长们可以尝试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句话贯穿于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在面对挑战时更多地看到孩子朝着目标做出的努力,及时肯定他们敢于与困难相处、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与毅力,而不是与一时糟糕的结果做无谓的纠缠。如是,孩子定能在一次次磨炼中越挫越勇。
对于部分父母来说,“精神内耗”也是常态。当发现自己的孩子陷入情绪低谷后,许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着急、纳闷,在数次劝导无果后,可能会转变为生气、恨铁不成钢,抑或是自责、挫败。再加上平日工作压力较大,容易出现无法控制情绪甚至对孩子恶语相向的情况。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语言习惯、思维方式,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影响。因此,如果家长能够从自身做起,培养积极应对负面情绪、克服困难的心理韧性,一定能为孩子树立积极生活的榜样。
师生关系 爱心 责任 用智慧解决问题
《教育家》:很多学生的精神内耗,来源于学业方面的问题,这其中包括糟糕的师生关系。学生的精神内耗,有时只因教师的一句话。对此,您有什么样的感受和看法?
关承华
关承华:对于学生来讲,精神内耗的主要表现就是厌学,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从小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上进意识,等等。此外,还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学校因素中,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等各个方面,都可能存在一些不足,这里主要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进行探讨。作为一个有着三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我想跟老师们说,师生关系的主动权掌握在老师手里,怎样避免由师生关系引发学生的精神内耗,值得我们深思。
有个男孩,他爸爸妈妈看了我的书,通过关系找到我,希望我给孩子做下心理咨询。咨询过程中,男孩跟我说了两件事。五年级,他做英语单词测试时,老师问他:“就你现在的水平,准备中学上哪儿啊?”男孩自信地回了一句:“我想上四中。”老师马上说:“就你,还想四中,门儿都没有。”这句话深深刺伤了他,从此,与这个老师形成了对立。后来还有一次,老师表扬课间操做得好的学生,男孩认为自己近来已经有了进步,就在底下接了一句:“我做得也挺好,怎么不表扬我呀?”老师回了句:“你要不要脸呀你?”
老师对学生出言不逊,这种情况其实挺多的,我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老师,请嘴下留情》,没有分寸的批评、挖苦,会严重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甚至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
回顾我的教育生涯,可以归结为三个字——脑、心、情,用脑去思考教育,用心去对待学生,用情去感化学生。
我的一个学生,初中时的数学成绩永远在10分以内(满分100分),他就是不想学数学,甚至一有数学考试,就会出现生理反应,发烧、肚子疼、头疼,不来学校。这时,其实学生、老师、家长都在内耗,学生学得很痛苦,老师心里急得不行,家长更是煎熬。这个孩子成了当时我们班上一个老大难问题。一次,数学课上老师讲了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并当堂考了十道题,这个学生竟然考了46分。数学老师非常高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我心想,一定要抓住这次契机,就把他叫过来说:“太棒了,这对你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来,拿关老师手机给妈妈打个电话,咱们报个喜。”看他有些不好意思,我接着说:“没关系。入学这么长时间,老师们找你妈妈都是告状,对不对?这次咱们有这么大的进步,为什么不让妈妈高兴一下呢?”他终于拨通了妈妈的电话:“妈,我今天数学考了46分。”说完,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我觉得这眼泪里有欣喜,也有难为情。于是我接过电话跟他妈妈说:“你儿子太棒了,他让我看到了闪光的一面。他不是不想学,而是之前太缺乏自信了。今天取得了这么大的进步,一定要好好表扬,甚至奖励他。让他记住这次的46分,以后会进一步提高的,我绝对相信他!”果然,这件事之后,这个学生进步特别大。
《教育家》:在您看来,什么样的师生关系,能够引导学生远离精神内耗?
关承华:精神内耗总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比起“远离”,我更愿意用“减少”这个词。减少因师生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而造成的精神内耗,是教师可以也应该做到的。
经常有年轻教师因为学生的各种问题向我求教。我觉得关键一点就是要读懂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用自己的智慧解决根本问题,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有老师问:“学生故意跟我作对,我该怎么办?”实话实说,跟我作对的学生,也有的是。曾经有学生告诉我,班里有人说“关老师最虚伪了”。老师们可以问问自己,当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是什么样的态度?我当时听了以后一笑:“没事,他说他的。”因为我了解这个孩子,由于受家庭影响自认为很成熟,总是看社会的一些阴暗面,爱发表负面言论。爸爸妈妈都不在家,他一个人住。有一天,我跟他说:“今天晚上我去你家家访吧。”他说:“我爸妈都不在家。”“不在就不在,咱俩聊聊天呗。”放学后,我们俩骑车到了他家,一块吃了饭就开始聊,不知不觉竟聊到了后半夜三点。那次之后,这个孩子彻底改变了对我的看法,后来结婚时还把我请了去。
我常说,老师要跟孩子们斗智,不要斗勇。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出气,而是让这个学生达到你满意的程度。我们是为他好,但有时候做的事、说的话、用的方法却适得其反,那不就成了一种内耗吗?
《教育家》:很多教师表示自身也陷于精神内耗当中,教师如何破除精神内耗,重启幸福的教育人生?
关承华:最近在“小红书”上看到不少老师的怨言、怨气,还有一些所谓的老教师前来支招,告诉他们绝不能跟学生交朋友,一定要板起脸来给他们个下马威,这让我感到很气愤。
我特别想帮助这些年轻教师和处于迷茫中的教师,所以总是尽最大努力去回复他们。我24岁登上讲台,从教32年,当了30年班主任,从初一教到高三,写了三本书——《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凭什么让学生服你》《9节课,教你读懂孩子》,今年我71岁,即使身患癌症,但依然在做教育这件事。为什么?源于爱,我深爱着我的学生;我有很强的责任心,不做则已,做就要做好。爱心、责任,我从教一辈子,主要得益于这两个词。
此外,要想当好老师、当好班主任,还必须有智慧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让孩子既能接受,又不反感。
教高中的时候,每天晚上学生走后我都会到教室检查巡视一圈才回家。有一天,我走进教室,四个男生正在打扑克,这绝对是违反校规校纪的。我想请老师们先问问自己你会怎么办,你应该怎么办。
当时,他们四人很尴尬,我假装若无其事,指着其中一个学生说:“20分钟以后,我往你家打电话跟你商量点事,先回家吧。”其实我并非真的想给他打电话,只是知道他当时出发20分钟就能够到家。当天晚上我也并没有打电话。第二天早晨走进教室一看——嘿,我的讲桌上整整齐齐地摆着两副扑克。我拿着扑克,面对全班同学说:“放这儿干吗呀?扑克犯什么错了吗?没有吧?扑克一点儿错都没有,玩扑克也没有错,关键是时间和地点。收好了,等咱们秋游时再玩,到时候关老师跟你们一起打。”如果当时把这四个学生批评一顿,即使他们知道错了,心里也并不会服气。
在这里,我还想强调一点,现在老师们的确很辛苦,我非常理解。但苦与累不是评价老师的标准。累,说明不了什么,也许恰恰说明你的方法欠妥。作为老师,如果你真的热爱教育事业,心里装着学生,就要努力提升自己,用智慧去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指导自己的教育思路,解决学生的问题。老师要用智慧点亮学生的心灯,照亮他们自己的路。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曾对教师们说:“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觉得,我这一辈子过的就是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次生病后,感触更为深刻,我总结了一句话——当你用善心对待孩子们,不求回报,回报就在路上。
同伴关系 关键期 引路人 掌握认知规律
《教育家》:您如何看待“精神内耗”这一现象,它与青少年同伴关系间有何联系?
钟志农
钟志农:首先我们得界定一下“精神内耗”这个词,才能去探讨它的内涵和外延。从经典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国内外似乎没有这样的说法。作为一种网络词汇,或许还需要对它进行深入的论证。因此,我不敢妄言“精神内耗”与青少年同伴关系间的联系,重点还是想来谈一谈怎样让孩子减轻焦虑、不那么轻易地陷入负性情绪。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到,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自我中心意识的膨胀,青少年常会出现两种特殊感觉。一种是“假想的舞台”,他们总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好像是站在舞台中的演员,聚光灯都打在自己身上,下面有成千上万的观众。部分孩子具有高度敏感性,如果班级里有人在小声说话,他们都认为是在议论自己,有的孩子甚至严重到出现幻听的情况,认为同学总在背后对自己指指点点。另一种是“独特的自我”,一些孩子总会觉得自己是这世界最不幸的人,甚至时常自卑自怜、自怨自艾。所有人的一生都要与自我中心意识作斗争,而在成长的过程中若孩子没有处理好与自我中心意识的关系,就会导致同伴关系紧张,更有甚者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育家》:如何帮助儿童青少年建构良好的同伴关系,避免他们陷入严重的负性情绪?
教育者应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在他们自我意识觉醒的几个关键时间段,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2~8岁(二年级前),自我中心较为突出的时期,只有玩伴的概念。大约从2岁开始,孩子开始进入人生中第一个自我中心的高峰。家长可能会在某天突然发现孩子对自己的称呼由“宝宝”变成了“我”,这说明他的认知中已经产生了重要变化,能够将自己这个个体与世界区分开,他明白了自己是独特的,一切言行举止的出发点都是自己。这个球你带我一起玩,我就跟你好;你跟别人玩不肯带我,我就不跟你好。所以我们会发现,小学三年级以前的孩子闹矛盾时总将“我不和你玩了”“我不跟你好了”挂在嘴边。这一时期,家长要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避免孩子生长出过度的自我中心意识。
9~10岁(三四年级),开始拥有观点采择能力,友谊随之出现。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张文新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一书中提到,观点采择能力的出现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标志性事件。观点采择能力是指儿童推断别人内部心理活动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在考虑问题时不再只注重自身利益,也会在意他人需要、照顾他人情绪。从这时起,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交友标准,建立较为牢固的友情。
这两年是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关键时期,心理教育的重点应为交友与合群两方面。在他们9岁左右进入观点采择能力期时,教育者一定要指导他们的人际交往,比如教会他们说话方式、办事方式、处理矛盾的方式,等等。很多青少年到了初高中时朋友很少,根源就在于这个时期没有成年人认真地教过他们这些处理人际问题的技巧。到了10岁左右,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想要结交更多的朋友。如果这时他们能够与朋友的圈子相处得融洽,就能做到合群,在群体中获得良性发展;反之,若此时总是处理不好与同伴的关系,也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一直到11~12岁,教育者都需持续关注孩子交友与合群能力的培养。
这几年里,孩子们的心理变化是微妙的,作为长辈,我们要经常与之交流,抓住具体的问题情境教给他们人际交往技巧。比如我的孙子今年刚好9岁,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那天老师发微信告诉我,孙子回答不出课上刚讲过的问题,布置的作业也没听清。回到家中,我问孙子:“爷爷知道你没有认真听课一定是有原因的,是课间与同学发生了一些不愉快吗?”他的眼泪立马掉了下来,委屈地说道:“我最好的朋友文文不跟我玩了,他和另外两个同学做朋友,我去叫他玩他也不太愿意。一个过去跟我很好的朋友,现在也不跟我好了。现在下课我就只能一人坐在桌子前,那天上课时我就在想文文为什么不跟我做朋友了。”这个年纪的孩子往往非常想跟同学在一起,总要凑到同学跟前,同学的反馈会让他患得患失。那天,我与孙子后续的对话就围绕着刚过去的周末里,他与小伙伴间发生的矛盾展开。
13岁前后(初一前后),进入第二个自我中心高峰期,重在处理同性别同伴关系。正如斯滕伯格在《青春期》这本书中所言,此时同性的矛盾非常突出,女生间的互相攻击、嫉妒、排斥达到一个顶峰,男生打架斗殴、违反纪律的事情也特别多,这是校园欺凌的多发时期。如果孩子在前一阶段没能掌握交友技巧、学会如何合群,就更可能在这两年遭遇一些坎坷、伤害,产生负性情绪,甚至罹患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我曾接待过一个女孩,她的家庭条件不错,爸爸是公务员,妈妈是医生。妈妈一心想将她培养成为一名作家,从小她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被引导着去阅读,幼儿园读完了各大童话名著,小学低学段就读完了四大名著等中外名著,学习成绩优异。但她一直没有朋友,起初她很孤傲,觉得自己知道的更多,也不太在乎。到了四五年级,当她看到别人都是3个一伙儿、5个一群,而自己总是孤身一人时,也曾尝试过与同学交往。可是当别的女孩讨论这个发卡怎么样、那条裙子真好看时,她插不上话。她跟同学讨论起《简·爱》,大家也不懂。女孩已经错过了第一个人际关系发展的关键期,长辈又没有及时引导,始终没能掌握交友、合群的技巧。
初一时,问题显露出来,女孩被边缘化了。初一下学期,她来到心理辅导室,一进门我就感觉这个孩子大概率是抑郁了。她时常长吁短叹,说胸口好像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堵着,必须时常深呼吸。沟通中我了解到她被女同学排斥,大家总在背后议论她,用各种手段攻击她。她感到痛苦万分,又不知该如何处理。谈话结束后我立刻找到她的家长,告诉他们女孩可能得了中度抑郁。转诊到医院后,她被确诊为抑郁障碍,入院接受治疗。两个月后女孩出院了,但随后就一直休学在家,因为她出现了悲观性防御,不愿面对同学,一旦要去上学就会复发抑郁障碍。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作“因病获益”,现在不少休学、退学的青少年也是同样的心理问题。
16~17岁(高一、高二),重在处理带有成人社会关系色彩的、复杂的同伴关系。高中生的思维已经发展成熟,此时人际交往情境已经非常复杂,他们大多不会爆发直接的冲突,但矛盾可能潜藏在水面之下,或许是网络中的匿名攻击,或许是暗地里的钩心斗角。这个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进一步提升孩子们应对复杂人际问题的能力,如学校的心理教师就可以通过专门的心理辅导课,分主题、分情境地教授孩子们应如何处理各类人际难题,这样即便他们往后身处矛盾的旋涡,也能顺利逃离、平安着陆。
教育者应成为“引路人”而不是“灭火队”,要走在孩子前方,在每个关键期给予适当的指导,尽可能规避各类问题的出现,否则很难挽回、补救。教育的重点不只是发展孩子的智力,还应培养其人格,而培养人格时要扎扎实实地遵循认知发展规律,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学习相关知识,如我在《探寻学生心理成长发展“路线图”》《心理辅导课:设计指南和范例》等著作中都曾专门论述如何在每个阶段、每节课集中解决一类问题。教育者要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的能力,更好地帮助他们建构良好的同伴关系,避免其陷入所谓的“精神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