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转型下的高校会计核算标准化建设探讨
——以T 大学为例

2022-11-11赵中伟

国际商务财会 2022年16期

赵中伟

(清华大学财务处)

高校会计核算标准化是指为了建立高校会计核算的最佳秩序,对会计核算范围内的重复性活动制定、发布及实施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和文件的过程。本文仅指高校本级的会计核算活动,不含附属单位和派出研究院的会计核算活动。

一、高校会计核算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一)为高校会计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加速了全社会的数字化进程。“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在第五篇中明确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发展方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部署了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的战略任务。《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积极推动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的主要任务。迎接数字时代,高校会计从信息化到数字化的转型任重而道远。会计核算标准化建设能够引导和规范高校会计工作对会计信息的编码规则设置、资料审核、账务处理等各环节的标准化,以获取标准化、结构化的会计信息,为实现高校会计的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推动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9 年新政府会计制度开始正式实施,权责发生制的引入加强了高校对资产负债的管理,改变了资产负债、应收应付等会计核算方法的同时也改变了会计核算流程。比如高校的资产管理部门建立了能够与会计信息系统相互衔接的资产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流程由原来的直接手动入账变为必须通过资产系统接收数据才能入账。加强对资产的全面管理还要求会计核算人员对资产的计提折旧、调拨、处置的全流程进行核算入账。

业财融合一体化平台的应用,简化了师生办理付款业务流程的同时也改变了会计核算流程。会计核算流程的改变使原来财务部门与师生的单一对接关系转变为财务部门与师生、归口管理部门、信息技术部门以及供应商的多重对接关系,导致了业务办理过程中校内部门间、岗位间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职责权限变得模糊。会计核算标准化建设要求财务部门深入经济业务的前端,通过对业务活动的分析和核算流程的梳理,明确业务办理时校内部门间、岗位间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职责权限,使业务办理不断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并以标准化、制度化的形式加以确定和管理,推动了高校内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提升服务对象满意度,提高会计服务水平

高校财务一直积极探索、创新报账模式,以切实将高校师生从繁杂的经费报账工作中解脱出来。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加速了高校报销模式的转换。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经实行了网络投递式报销,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会计核算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矛盾加深。会计核算标准化有助于会计服务对象根据标准化要求办理业务,降低错误率和返工率;有助于会计核算人员根据标准化要求指导和开展工作,增强工作的条理性和规范性;有助于会计服务对象了解核算的标准流程,增强相互间的理解,从而提升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提高会计服务水平。

(四)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会计职能拓展

伴随高校科研经费的逐年增长,科研经费的日常业务核算量出现了快速增长,会计人均业务核算量也明显增加。同时,高校财务人员在高校会计信息化工作的转型升级下,需要从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调整,导致会计核算人员随着转型的不断推进而逐渐减少。在科研经费不断增加与会计核算人员逐渐减少的矛盾下,会计核算工作压力日趋显著。

会计核算标准化建设有助于会计核算人员形成清晰的工作思路,增强业务处理的统一性、规范性和业务办理的熟练度,提高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减轻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负担,从而可以将节约出来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管理会计的工作中,为推动高校开展个性化、定制化的管理会计活动,探索在校内各个维度适用管理会计的可行性,促进高校会计职能的拓展。

(五)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升会计监督效能

由于会计核算人员之间的教育背景、工作年限、业务经验各不相同,因此对同一经济交易或事项衡量的尺度不同,职业判断不同,做出的会计处理也不同,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差异。会计核算标准化通过对会计核算的各项经济交易或事项制定统一的核算标准,保障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

会计核算工作不仅承担对经济交易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基本职能,更是承担着对经济交易事项的真实合法合规性进行判断的会计监督职能,包括账务处理过程的事中监督和账务复核过程中的事后监督。会计核算标准化建设加强了会计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的作用,降低了高校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可能的人为干预,减少了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保障了学校的资金安全,提升了会计监督效能。

二、高校会计核算标准化建设的内容

(一)会计信息编码标准化

1.会计科目和经济分类科目编码标准化。健全合理的会计科目和经济分类科目体系可以准确地反映经济交易或事项,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会计核算手册》的基础上,结合高校会计核算过程中遇到的新业务、报告使用者的新要求、规章制度的新变化等,按照会计科目和经济分类科目编码规则对会计科目和经济分类科目体系及时进行设置和维护,保证经济交易或事项在核算过程中标准化。

2.财务项目编码和部门编码标准化。高校财务部门应根据高校机构设置和财务管理体制情况,建立标准统一的项目编码规则和部门编码规则。通过对编码的位数、含义、使用权限等进行标准化设置,反映项目和部门的分类信息和分级信息,可以实现多维度的会计核算职能,使会计核算工作更加精细化、科学化。

(二)入账资料标准化

1.入账资料要件标准化。按照高校常见的支出经济业务分类,将入账所需的各类原始凭证及文件资料要件规范化、标准化。如必须提供相应的票据、达到合同金额签订起点的业务必须提供合同、符合业务必须提供归口管理部门的审批表等。

2.入账资料内容标准化。对入账资料所承载的信息提出标准化要求,主要包括票据的标准化要求,如税务发票或财政票据的抬头要求、纳税人识别号要求等相关信息要求;合同标准化要求,如合同日期要求、合同签字要求等;票据整理粘贴标准化要求,如需要完整粘贴、不能相互遮挡;财务报销单据填写标准化要求等。

(三)账务处理标准化

1.账务处理依据标准化。完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通过制定各项财务规章制度,明确各项经费管理办法和各类费用开支标准等,使会计核算人员按照统一的标准来工作,同时避免出现账务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人为差异。

2.账务处理内容标准化。对账务处理过程中信息录入的标准化要求,主要包括对经济交易或事项的描述、附件张数的计算、国库支付信息码的对应关系、往来款项的责任人和对方单位名称等信息的规范化要求和准确性要求。

(四)业务流程标准化

1.单据流转标准化。网络投递报账方式下,投递单据的流转时间与安全非常重要。目前,虽然借助接单管理系统对单据进行管理,但是仍需会计人员对单据进行人工操作。会计人员应严格遵守标准化的单据流转操作流程,可以避免投递单据在流转过程中出现问题。

(1)收单流程标准化。充分考虑投递机使用的高峰与低峰时段、投递机的位置等确定收单的时间与最佳路线,对其进行标准化规定,方便师生知晓收单时间以便对报账时间有合适的心理预期,更合理地安排工作时间与投递时间。

(2)分单流程标准化。比如单据遗漏或单据在系统上的显示和实际的制单人不匹配的情况。将分单操作标准化、规范化有利于会计人员认真履行操作流程,减少错误的发生。

(3)退单流程标准化。当不合格的单据需要通过接单管理系统退单时,需要严格按照退单操作要求来进行,否则接单管理系统中的退单数据及相关信息就是不准确的,导致后续无法根据退单数据分析改进措施。

2.业务核算流程标准化。按照业务活动涉及的部门细分,针对不同的业务活动对核算部分建立标准化流程,明确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分工。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及业财融合一体化平台的应用改变了原有业务的核算流程,因此需要重新建立并且经过反复修改和验证,确立最优的核算业务办理流程并将其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高校会计核算标准化建设的应用案例

会计核算标准化建设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和财务规章制度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因此,会计核算标准化的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应用实施过程中需要及时、准确地应对新发展新要求新变化,通过制定、应用、调整标准的循环动态过程来不断完善。近年来T 大学持续开展会计核算标准化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会计信息编码标准化方面,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实施以后,T 大学财务部门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核算手册》重新设置并维护了会计科目体系,使会计科目编码标准化;修订了学校财务项目编码标准,统一了经费核算的分类规则;T 大学实行“统一领导,集中核算,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对部门编码标准及时进行调整。对会计信息编码标准化体系的重新调整,使财务核算体系更加适应学校最新的战略发展布局和财务管理要求。

在入账资料标准化方面,T 大学财务部门每年会根据政策变化发布最新的《T 大学会计核算与服务指南》《T 大学财务报销规范》,并且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组织现场培训、投递机器等多渠道以图文形式或小视频的方式进行宣传推广,以实现入账资料要件和内容上的标准化,有效地解决高校师生财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方便师生查阅报销规定提供指引。

在账务处理标准化方面,T 大学每年会根据审核工作中的实际需求和变化,修订《T 大学会计科目说明》和《T 大学会计核算手册》,还根据会计核算中的常见业务发布了规范摘要录入标准的文件。在具体的财务规章制度方面,T 大学为了配合“放管服”政策落地见效的同时实现会计核算的标准化建设,积极修订了学校财务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财务规章制度体系。比如在科研经费方面的制度应按照各业务的主管部门制定适合本校情况的资金管理办法;核算类方面的制度可以根据高校的自身情况相应修订国内差旅、国内会议、接待用餐等管理办法的标准。

在业务流程标准化方面,财务部门根据接单系统的操作情况和退单数据,制定了非标准流程清单和人性化的退单标准,通过撰写《T 大学接单系统操作说明》,明确了接单系统的操作规范和标准化流程。为配合新政府会计制度及业财融合一体化平台的推进,T 大学对职能部门的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根据需要制定了岗位职责和分工以完成与财务部门的工作对接。

四、问题及优化建议

(一)提高会计核算标准化建设意识

财务转型的改革力度之大、速度之快,对会计人员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履行学校对职能部门“首问责任制”的要求,核算人员一是需要熟知各项业务的办理流程和管理部门;二是由于业财融合一体化平台的开发,需要会计人员深入了解业务前端的工作流程;三是新平台、新系统、新功能的应用推广,需要会计人员熟知各种角色的操作步骤等方方面面的学习。此外,高校财务人均核算工作量的逐年增加,导致部分会计人员无暇深入思考,对核算工作不够细致。会计人员应提高会计核算标准化建设意识,主动参加培训学习成为复合型人才,以更好的姿态应对财务转型带来的变革。

(二)及时修订清理各项财务规章制度

近年来伴随国家放管服政策的推进,高校财务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财务规章制度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发布。但是目前多项规章制度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同时由于多种发布渠道缺乏同步性、及时性和一致性,导致师生在办理业务时不知道应该使用哪项规章制度。因此,高校应及时对本单位出台的各项制度文件进行全面梳理,对不再使用的财务规章制度进行废止,提高师生在办理业务时的准确率。按照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将修订的财务规章制度及时在网络、公众号等各渠道同步发布。

(三)加强会计核算标准化的培训宣传

目前会计核算标准化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如果相应的培训宣传解释工作不足就无法实现较好的效果。财务部门每年应制定培训宣传计划,除了主动性、普及性的培训宣传外,还应该专门针对服务单位和服务对象想要了解的突出问题和政策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培训活动。此外,应积极拓宽会计核算标准化相关内容的培训宣传渠道,创新培训宣传的方式方法,推动会计核算标准化的顺利实施。同时要注意做好培训宣传后的解释和咨询工作。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

高校的发展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高校的财务转型需要高校各部门之间加强协同合作。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和业财融合的应用仍然处在初级阶段,信息化建设方面和部门之间的协作性仍然有待提高。财务部门作为业务办理的末端环节,应积极深入了解学校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流程,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分析问题、解决难点,主动与学校各部门沟通相互之间的需求、提出意见和建议,借助于各部门的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推进,实现各系统与财务数据的对接,保证财务转型下会计核算标准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