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卷首语

2022-11-11

陕西画报 2022年5期

秦岭,父亲山;黄河,母亲河。在陕西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秦岭与黄河共同构成天赋异禀、壮美无比的山河画卷。

在陕西,黄河、黄陵,以及黄土高原喷薄而出的黄河壶口,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更是曾经唱响雄浑、豪迈的黄河大合唱,见证着红色革命的史诗;在陕西,秦岭伸出终南与太白的臂膀,合抱出八百里秦川,以其绵延的雄姿,成为中国南北气候的分水岭,这里是中华祖脉、中央水塔,大自然的基因宝库。

从退耕还林、绿披陕北,到别了毛乌素沙漠,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从秦岭四宝之一的“东方宝石、吉祥神鸟”朱鹮的保护地拓展到秦岭南北,时隔百年,再现羽叶报春,保护生态、绿色发展,始终是陕西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生动足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文明思想的论述深入人心,特别是三次来陕予以突出强调。省委、省政府牢记嘱托切实落实,从启动修订《陕西省秦岭生态保护条例》,到召开全省秦岭生态保护大会,陕西率先全国开启了为一座山的保护立法的先河;从三级“河长制”全面推行走深走实,到“陕南防水、关中留水、陕北引水”的柔性治水理念的全面展开,陕西持续打响“绿水、净土、蓝天”的生态保卫战。

秦岭、黄河同系“国之大者”,深刻认识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中央水塔、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深刻认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牢记嘱托,做好 “守护秦岭生态的卫士”,与此同时,做好“守护黄河生态的卫士”,是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陕西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