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的途径
2022-11-11栾川县融媒体中心原伟华
栾川县融媒体中心 原伟华
应急广播是应对公共突发危机的重要应急处理手段,在出现突发事件后,通过应急广播能够迅速高效地向大众进行信息的传达,告知其应急避险。因而在新形势下需要做好应急广播的建设,思考应急广播优化的可行途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力量。
应急广播在突发性的公共事件中能够及时进行信息的传达,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可以有效进行信息链接,以稳定社会秩序、组织社会力量,是政府对社会团体指挥调度的重要辅助机构。在认识到应急广播重要价值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社会常态的通信制度,确保应急广播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信心,在预警过程中维持有效性。确保不同层级之间能够相互联通,形成层级之间的合力以及凝聚力。做好不同事件的关联性建设,对于情况较为复杂的突发事件,需要在充分信息互通的基层上统一联动,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对于公共秩序协调的价值。
1 新形势下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公共卫生领域以及自然领域各种突发状况层出不穷,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应急广播网已经成为重要的突发事件信息传达服务手段。建设广播应急网络,对于传达上层国家方针政策,普及抗疫、防灾知识以及指导救灾技术,提高群众综合素质、协调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在新形势下进行应急广播系统的建设,应该坚持以人文本的原则,真正为群众提供服务。将广大群众的需求放置于根本地位,使其成为应对突发危机的主体,确保制度的可靠性,建立更加透明、高效的信息发布及传达系统,做好舆论引导,以维护公民的各项权益。我国的应急广播系统在全面建设过程中,对打诸如疫情、洪灾等多项突发事件,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在工作过程中,其获取的信息量大,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快速进行直播,已经成为群众团结的指挥中心,对于凝结群众力量,建设舆论阵地具有突出作用。在进行应急广播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循必要的原则,坚持平战结合原则,确保各级广播系统之间能够形成联动结构,构建应急广播体系,形成与上下级之间的有效衔接。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平台,进行充分传输覆盖,将本地的信息发布需求充分考虑在内,结合业务以及技术形成全覆盖的网络条件,坚持应急网络系统的开放性以及安全性,在紧急情况下使其能够发挥权威作用。
2 应急广播平台系统总体架构
在进行应急广播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在决策中心的统一指挥调度之下,形成自上而下的联动机构,构建基于各个地区的灵活、便利的基本架构形式,注重不同媒体业务的发展融合,确保架构能够满足未来多项业务的需要。对于应急广播系统而言,最重要的一项业务内容为云计算,通过云平台进行多项信息的汇集,将信息整合之后,集中进行数据处理,确保在技术上提供数据安全性支持。借助云计算部署平台,确保整体架构能够满足大环境下的广播体系的建设要求。应急广播平台系统技术支持主要是利用云计算技术,通过各种虚拟化及自动化的技术,进行网络数据的整合,将计算资源及储存资源传输后系统分析,具体分为几种服务模式。
(1)基础设施服务模式。基础设施服务模式主要是借助于虚拟技术进行各项资源的统一化管理,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本身作用,确保上层应用有效管理,以增强配置效果。(2)平台服务模式。主要是提供多样化的信源收集途径,以多样化的信源渠道提供播发终端接口支持,确保各项接口链接数据的安全性。平台层的功能包括几个方面:1)对基础设备进行集中控制;(2)做好服务集成机制的二次开发,形成稳定的开发及服务的关系模式,维持公共服务的高效性;3)软件服务,软件服务是平台系统架构的另一组成部分,主要提供软件系统开发的工具,借助于各项软件作为支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内容以满足用户需求进行集成设计开发,确保应急广播系统的正常运行。(3)应急广播服务模式。在进行应急广播系统建构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当地的平台数据中心具有网络支持,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做到合理分区设置,按照安全适用的原则进行程序设置,将各项工序简化处理,从而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这种网络模式在主备数据中心、平台数据中心以及其他广播处理中心都具有适用性。在生活中进行局域网的部署,通过云平台进行联网处理,并且向应急网络通道发送,接入校园广播以及高速路的大屏等,借助于网络进行安全设备的链接,从而使得局域网与云平台之间有效联通。
3 应急广播平台系统建设内容
3.1 应急广播平台基础设施建设
应急广播的平台主要包括指挥大厅、主机房以及辅助支持区等部分,其中指挥大厅参与应急指挥、远程视频以及报告会等项目,从而发挥对于应急广播的调度工作,通过综合电视电话会议室来进行各项内容的协调。主机房主要包括具有不同功能架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具体包括服务器机房、网络机房以及存储机房等,不同的机房有其明确的功能划分,其中辅助区包括进线间以及测试机房、总控单位以及备件室内等组成部分,支持区有空调机房、柴油发电机房、电磁室、动力站方以及持续电源供应房等。
3.2 应急广播平台服务层建设
此部分平台层具有开放性,能够实现服务层以及其他层级之间的链接,具有较为强大的功能,通过向下的集中资源管理调度,进行资源的有效协调,为广播节目的制作以及调度提供业务支持,确保其具有更强的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应急广播平台服务层建设包括多项内容,首先是云管理中间件服务内容,通过对层级基础服务进行集中封装以及协议的转换,形成不同服务商所提供接口的配置,以确保上层平台能够在更加标准化的环境下,进行后续配置的开发。
3.3 公共能力管理服务建设
公共管理包括多方面的功能组成部分,首先是语音的合成,在语音集中加工之后,确保大众能够获取信息,集中进行加工后实现各方面的功能,使得公共管理服务在更加平稳、专业化的环境中运营,以在原有的服务基础上确保功能实现的便捷性。根据公共管理服务的基础要求,制定媒体文件的规范化内容,形成用户的统一集中管理,将所有的用户信息进行集中调配,构建一个管理系统,其中子系统进行内容收集之后,进行集中处理。应用门户是面向用户的一项服务内容,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进行服务入口的建设,根据用户的个体特征,提供更具有稳定性的服务平台,从而确保各个子系统的应用得以实现。通过自动化运维系统来对不同层级进行监控,包括基础设备层以及平台服务层的工作状况,如果发现自动化运维的故障问题,在短时间内发出告警之后开展后续的维修工作,做好安全维护。统一接口管理服务所针对的主要是云平台的各个标准化的接口,设置不同系统的专门的连接通道。
3.4 应急广播平台软件系统建设
应急广播平台制作播发系统具有多样化的功能,能够进行信息的采集及处理,来实现信息的制作以及后续的审核以及播发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根据相关的工程建设标准提供了平台系统的标准化建设规范,在完成平台建立后,由统一的指挥中心提供全局的服务,对应急广播进行信息的接入,做好消息的生成以及播发的管控,监管广播系统的运行情况,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平稳展开。如果灾害状况并不十分严重,所波及的范围相对较小,则可以通过手机、有线电视等终端进行信息的接收管理以及发送。如果灾情状况比较严重,供电系统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装置进行实时的灾后FM广播,让群众接收各项灾险信息。通过FM进行广播的方式对于群众的逃生、疏散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
3.5 安全管理模块建设
对于应急广播平台而言,如果未能确保其高效运行则有可能会引发各种故障问题,导致其实际工作效率受到影响。因而在进行平台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安全模块管理,构建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对应急广播系统中的各项数据进行集中的加密处理,维持平台间数据的一致性,做好可信度的计算,强化对于平台运营安全的监管以及维护,优化不同安全管理模块对于平台项目的监督,确保各项程序能够稳定运行。
3.6 应急演练功能模块建设
做好平台的应急演练功能建设,借助于后台设备来开展各项流程测试,制定合理的演练方案,确保在测试过程中,能够完成应急信息的播发,科学进行内容、级别以及范围、方式的配置。通过应急演练评估系统分模块进行演练效果的测试评价,读取各项演练数据内容,对数据指标进行全方位整合,通过依据相关标准进行综合性评价,形成数据结果的全面反馈,对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集中改进,确保演练流程持续优化,维持系统运行的稳定、安全以及可靠性。根据《应急广播平台接口规范》来接入工作程序,制定平台系统之间的各项接口协议的处理,确保应急广播平台接口功能以及数据格式的规范性,提供平台稳定、开放运行保障。
4 新形势下应急广播系统的制度建设
4.1 建立、健全应急广播体系
在进行应急广播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以原有的制度作为基础框架,做好系统维护,建立、健全应急广播体系,将工程建设作为主要内容,使得各项基础设施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可以成为各单位组织沟通的重要支持。做好指挥平台的建设,构建专门的办事机构,有效促进不同部门以及行政单位之间的交流,做好信息对接工作,以形成更加完善的信息共享体系,来开展应急信息的更新及发布工作。广电系统内部应该充分了解不同层级的职责,对基层行政单位进行电台建设的优化。当前广播电视在融合之后,县级广播功能持续弱化,这对于后续的广播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如果基层发生了自然灾害,随着县级功能广播的作用减弱,相关的信息提供可能不及时,这需要地方政府进行配合,以完善基层应急广播群的构建。
4.2 贯彻落实综合性管理理念
在进行应急广播的体制建设过程中,需要以完善的广播预案作为依据,根据预案内容对基层行为区域的应急广播流程进行明确。充分了解应急广播成功构建的必备因素,借鉴其他区域的成功经验,根据自然灾害的实际状况,界定出具体的类型,并提供合理的应急电台标准。参照实际受灾的状况,对物资、人员以及设备进行统筹安排,完善现存的各项工作流程。明确软硬件设施及标准状况,做好应急广播系统的研究工作,通过受众调查以及实际研究,系统分析基层行政区域状况,提供合理的应对预案模式,提供具有普适性的节目形式,从而提供后续电台以及节目策划以及播出的保证。
4.3 做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各项支持
政府应该根据实际紧急状况来制定科学的政策方案,为当地的秩序维护提供方针,确保应急广播被划归到统一频率中,同时制定广播标识,做好品牌的建设,确保人民群众对于应急广播保持较高的关注度,强化广播系统的服务质量,使群众具备更高的对于应急广播的感知能力。政府做好下发文件的制定,推动标准体系建设,为行政区域的应急广播树立榜样,以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同时也应该提供广播体系建设的专项资金,来为社会提供相应的服务,将各项资金纳入发展规划中,确保业务能够顺利开展。根据传统广播的特征来将其优势与技术设备相结合,建立具有更高发射频率的系统,形成大范围的覆盖。
4.4 发挥媒体平台的影响力
广电系统工作人员应该以新媒体平台为突破口,借助于各种社交工具来进行信息传播,进一步强化应急广播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扩大应急信息的传播范围。在新媒体背景下,利用多种渠道以及形式进行预警信息的发布,提高人民群众的注意力,将防灾止灾的可行途径向人民群众宣告,争取做到人人参与,创建新媒体服务效能充分发挥的新模式。
5 结语
总之,在进行应急广播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该以政府为主导,确保覆盖范围的全面性,依靠社会各界的支持,以现代化的手段作为依据,在各单位的共同支持配合之下,维持系统稳定运行。确保应急广播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具有预防以及应急的功能,可以对突发事件进行宣传,提供应急处理方案。在进行应急广播的建设过程中,应该使其具有应急以及智能化的特点,建立新平台来发挥防灾作用,更好地为我国广大群众提供服务,创新公共服务的表现形式,增加公共服务的社会满意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重要的促进及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