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载深耕诠释初心 履职为民坚守使命
——济宁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工作综述

2022-11-11贾滢泉林宪彬

山东人大工作 2022年3期

□贾滢泉 林宪彬

承载着人民的殷切期待,肩负着时代的神圣使命,济宁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走过硕果累累的五年。这五年,常委会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在实干中书写绚丽华章,交出了一份不负重托的精彩答卷。

依法履职尽责 彰显人大担当

五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行各项职责,持续保持团结和谐、守正创新、奋斗向上的精神风貌,有力推动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济宁的生动实践,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地方性法规7部,修改3部,对2部法规进行立法后评估,对16个立法项目进行调研,立法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223次,听取审议工作报告92项,开展满意度测评34次,提出审议意见53项,监督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围绕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事项,作出决议决定71项,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人大依法任免相统一,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502人次;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实现全覆盖,邀请代表参加立法调研、重点监督活动2016人次,代表主体作用得到更好发挥。主任会议成员牵头参与全市重点工作,推动济宁市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推动微山湖旅游区进入创建国家5A级景区预备名单,推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任务全面完成。依法指导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选举产生新一届县级人大代表3033名、乡镇人大代表7931名,实现了选举工作风清气正、选举结果人民满意。

以高质量立法助推高质量发展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只有接地气的法律,实践中才能行得通、真管用。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将立法目光聚焦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聚焦在改革发展大局上,以高质量立法助推高质量发展。民之所呼,立法所向。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关键环节和“2+26”通道城市大气污染治理任务,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城市绿化条例、古树名木保护条例;针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质特殊要求和水环境保护突出问题,制定水环境保护条例;根据大气环境治理新形势和城乡精细化管理新任务,对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进行修改,用法治力量守护绿水青山;聚焦创城工作难点堵点,制定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养犬管理条例,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制定我省首部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方面的专项地方性法规——《济宁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条例》。扎实开展备案审查,实现省、市、县审查信息平台三级联通,在全国率先实行县级人大备案审查工作检查通报制度,连续3年在省人大备案审查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五年来,共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116件,清理规范性文件204件。

市人大常委会紧紧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不断加强立法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立法体制机制创新一直在路上。坚持在地方立法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扩大人民群众对立法工作全过程、各环节的参与,召开立法调研座谈会83次,发布征求意见公告22次,举办立法专家论证会12次,聘任18位立法顾问,发挥20个基层立法联系点“直通车”作用,更加广泛凝聚立法共识,夯实立法的实践基础和民意基础。

强监督增实效 护航人民幸福

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紧扣中心工作,聚焦民生关切,推动法律法规贯彻实施,增强人民福祉,彰显依法监督的“济宁力度”。

扎实开展经济运行监督。关注经济质效提升,持续发力,助推港航经济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聚力乡村振兴,对农业“新六产”、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等加大监督;聚焦科技创新,对全市科技金融体系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校地融合等工作进行视察调研;致力文旅融合发展,听取审议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报告,专题视察文旅融合发展情况;强化国有资产监管,连续4年听取审议全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专项报告;创新开展预算审查监督,在全省率先实现三级预算联网纵向贯通和市直部门横向联通。

着力开展法治环境监督。首次听取审议市监委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工作情况报告;对全面依法治市、贯彻实施民法典、电信网络诈骗、商事审判等工作进行监督调研,督促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效能;用好“法律巡视”利剑,对23部法律法规和4部地方性法规落实情况开展检查,推动有效实施。

重点开展民生领域监督。对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医疗保障、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未成年人保护等工作开展视察调研,对“公交助学”工程、邮政快递进村进社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安全生产等工作连续多年进行监督,回应社会关切。创立审议意见附问题清单制度,制定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满意度测评办法,对“一府两院”落实常委会审议意见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相继对新旧动能转换、省级食品安全市县创建、“放管服”改革、大气污染防治、物业管理、教育法贯彻实施6项工作进行专题询问,确保专题询问“常问常新”。

搭平台谋创新 擦亮城市底色

代表履职接地气,人大工作更有底气。五年来,济宁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代表工作,切实为代表搭好履职平台,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各级人大代表活跃在社区村居、田间地头、企业车间,深入开展视察调研,提出一批质量高、分量足、有温度的意见建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盼。

搭平台谋创新,主题活动全面铺开。创新开展代表“倾听民声、解疑释惑、助力化解风险”主题活动,采取市、县、乡三级联动,每季度一个主题,每月15日为公开接待日,覆盖全市11个县(市、区)、156个乡镇(街道)、1.1万多名人大代表,累计接待群众3.5万人次,收集意见建议5000余件,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五年来,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65次、集中视察92次,代表提出议案3件、建议789件,已全部办结答复,做到代表呼声有回应、人民诉求有着落。

建载体强服务,代表活力全面激发。推动“双联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开通人大代表履职网络平台和“履职通”手机客户端,让代表履职更接地气、更有活力;邀请360余名人大代表参与行风评议、电视问政、政务监督等,提升代表履职水平;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现民生实事由“为民做主”变为“由民做主”。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各级人大代表奋战在疫情防控前线,以实际行动彰显使命担当和为民情怀;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连续两年开展人大代表“联系帮扶工作村、遍访困难户”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五载砥砺前行,五载辛勤耕耘,五载履职尽责。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坚强领导下,不负厚望,不负人民,赓续初心使命,为全面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