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常见问题及对策

2022-11-11高俊杰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2年1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标准化生产

高俊杰

0 引言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是建筑行业不断创新发展和调整的重点工作之一,对于形成良好的业内形式,促使建筑施工企业实现长效稳定发展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是顶层政策推动落实的过程,切实需要企业贯彻落实。企业在贯彻落实过程中,从自身建设和发展出发,认识实际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存在的问题,在问题导向下,形成相应的优化建议。

1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常见问题分析

1.1 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组织结构不合理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当前关于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组织结构不合理。一个健全的组织结构起着重要引导作用,在结合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总量和阶段性任务的情况下,实现明确的责任分配、责任到人、责任到岗,同时结合激励机制可切实促使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工作高效落实。A 企业作为地区性发展较为成熟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中,有着较为系统的、组织完善的、责任明确分工的组织结构体系,切实为引导实际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塑造了良好的管控环境,引导作用是非常突出的。在深入分析中发现A 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有着非常健全的组织结构体系,层次分明、责任规定到位,以此在有效协调下切实促使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工作高效实现。笔者在针对A 企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相关人员调查中,80%的人员认为,该企业安全质量能够得以标准化生产首先是有一个健全的组织结构体系;20%人员认为则是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如果从首因效应层面上来讲,大部分人员认为健全的组织结构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实际调查对比分析,当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组织结构体系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1)信息传递效率低下。健全的组织结构上下衔接有效,信息传递效率高,在面对安全生产突发性问题时能快速应对,实现有效合作。而组织结构混乱,缺乏中间部门作为信息传递的桥梁。面对安全事故,信息传递效率低下、信息反馈较为滞后,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满足标准化生产需求产生不良影响。

(2)责任大于权力。在当前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中,直接负责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的相关部门存在责任大,但是管理权力较小的现象。如B 建筑施工企业在2021 年出现了建筑金属结构质量不达标便直接投入使用的现象,未能满足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在责任追究中,安全监管部门主管人员提出,一旦企业安全质量生产中出现事故现象,便会将责任追究到该部门上。但是,在前期发现安全生产问题之后,虽然及时下令整改,但是却没有获得较大的支持,这让监管部门的工作难以有效进行。这种责任大于权力的现象严重妨碍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的相关要求。

综上所述,通过调查对比发现,拥有健全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组织机构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当前许多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切实改进的一方面。

1.2 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投入力度低下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所面对的对象是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的建筑工程项目,因此对于安全生产的要求和投入力度也是较大的。为了满足实际要求,需要针对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这就需要企业加强资金投入,形成稳定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体系。在相关法规中明确规定,安全生产投入主要由决策机构负责人和投资人重点保障,并且需要针对投入不足而产生的损失后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B 企业在改进生产系统时,最初投入目标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与整个安全管理工作是没有联系的。但是,如果在整个改造的过程中加入任何的安全管理工作,那么便会将生产系统改造耗费的资金纳入安全管理的台账中,这样无形之中便会增加安全管理成本投入,对于整个安全管理必然产生不良影响。通过实际调查发现,2021 年3 月份,B 企业在第一季度财务资金报表审核中发现,安全管理成本投入相比上一季度增加了30%,而深入调查中发现,这部分资金中80%是由于其他不相关的生产系统改造而增加的。

此外,当前部分中小企业在关于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投入中,对于政策存在着不熟悉和侥幸心理,关于这方面的投入也存在很大不足,难免会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投入和改进的积极性。

1.3 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人员力量配备不足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需要配备大量专业化、高水平的人员,以此发挥辅助和创新协调作用。具体分析中,(1)人员数量不足。就建筑施工企业来讲,安全建设和标准化生产之间有效联系,中间环节需要的人员队伍是非常大的。在我国相关法律中有明确规定,类似建筑施工企业等大型工程项目,100 人以上的项目生产中,需要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和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100 人以下的项目生产中,应当设置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虽然有这一明确规定,但是当前部分企业为了控制消耗投入,往往会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设置最低标准的安全管理人员,人数上存在很大不足,难以满足实际标准化要求。(2)从业人员资格不符合条件。在我国安全生产法中有着明确的规定,参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的人员必须具有与所从事的生产活动相应的资格证书。尤其类似于建筑施工企业中危险性大的生产构件,要严格经过相关部门审核批准之后才能持证上岗。这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需要配备具有特定资格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并且要定期加强培训教育,才能满足实际安全生产标准。就以上来讲,部分企业存在人员配备数量不足的现象,对实际安全标准生产必然产生不良影响。

2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优化改进建议分析

2.1 优化组织结构,发挥引导作用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中,重点需要优化组织结构,塑造良好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环境,发挥引导作用。(1)层级管理清晰。针对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做好责任分工,做好各环节信息的有效传递,提升管理水平。(2)严格规章制度管理。在促进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中,严格规章制度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企业需要立足现状分析,多方面借鉴经验,形成可行性、可操作性强的管理规章制度,为实际管理工作落实发挥一定的优化改进建议。

2.2 严格管控,加强投入支持

建筑施工企业要认识到只有加强资金投入,才能针对施工企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一系列工作落实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强化资金投入中,要明确划分安全管理和生产效率提升两方面投入的分类,做好资金报表工作。并且相关部门要加强审核管理,避免资金应用投入混乱性,以此切实为实际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础。

2.3 科学认识,加强人员配备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中,需要从主观思想上积极改进,形成科学的认识,塑造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加强安全生产人员配备管理。

(1)安全管理顶层人员需要加强本企业安全生产岗位需求的调查分析,以每周为阶段性调查标准,深入分析每周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需求,做好整理分类。而在实际调查中进一步认识该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每周安全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上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范围,以此做好科学的搭配,促使人员能够“人尽其才”。

(2)及时加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育。企业在岗位需求调整之后,通过阶段性反馈,要及时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教育,通过成立专门的安全培训持续性教育表格,以此发挥有效引导作用。人员接受安全培训教育之后要通过阶段性评估,满足阶段性生产标准之后才能进入到安全岗位中。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为当前积极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实现长效发展,提升安全质量管理水平,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要立足长远发展层面,积极加强资金投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优化组织结构,塑造良好的管控环境以及加强人员配备等方面,为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础,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标准化生产
标准化简述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Сварочное Проμзвоσсmво(《焊接生产》)2012年第5期要目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