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研究与运用

2022-11-11文静菏泽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菏泽274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22年19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设计师特色

文/文静 菏泽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东菏泽 274000

引言:

在我国建筑业稳定发展的背景下,各种类型的住房建设不断涌现,并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帮助和影响。在房屋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中,作为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要加强对当地实际情况的研究。将当地特色文化融入建筑的设计工作通常会产生更大的收益。在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加强相关原则的贯彻落实。只有这样,建筑才能更加突出地方特色,并在改善的基础上促进两者的发展。基于此,文中对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进行了详细研究,希望对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1、地域文化概述

1.1 概念

地域文化通常指的是在特定范围内经长期发展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传统文化特色,主要表现为习惯和民俗。地域文化的范围不同,涉及到国家和省市。地域文化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受环境影响,地域差异显著,人们的生产生活存在较大差异,建筑设计风格自然也不例外。

1.2 意义

(1)传承和保护地域文化。中华文化历经千百年的岁月沉淀与风霜洗礼,在悠长浩荡、恢弘灿烂的历史长河中,默默流淌,轻轻呼吸。中华文化是祖先为华夏儿女留下的无可替代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以古书典籍、诗词歌赋以及金银铜器等多种载体形式得以完整保留。当前,我国越来越注重城市的经济建设、社会人文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建筑不仅仅能够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场所,也是彰显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将地域文化融合到建筑设计中,不仅有利于传承和保护地域文化,也可以帮助城市树立良好的精神文明形象,推动城市的快速稳定发展。(2)凸显地域文化特色将地域文化融合到建筑设计中可以进一步凸显地域文化特色,加快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进程。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深度融合,可以依托地域文化特色,吸引国内外游客,带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形成特色文化产业体系。这对于优化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提高建筑物文化价值促进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打造兼具企业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特色以及自然文化特色的建筑群落,提高建筑物的艺术内涵与人文价值,丰富城市建筑景观层次,满足社会公众的物质文明需求与精神文明需求,提升居民的幸福生活指数。

2、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建筑本身是一种更具体的文化形式,可以作为其他文化的载体。建筑和文化是独立的,却又密切相关。建筑是一种文化形式,文化又巧妙地藏在建筑中。研究人员指出,人类文化中所有的元素都归结为身体、精神和心理层面,许多文化元素可以包含在建筑中。建筑设备为物质元素,建筑技术、建筑系统、建筑语言、建筑艺术可以归结为精神元素,建筑思想、建筑意识可以归结为心理层次。在物质、精神和心理方面,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是文化的主导特征,即表现特征;心理元素是一种无形的文化特征,即精神。在地理文化的影响下,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中的建筑有着不同建筑的物质和心理元素。但是,为了建筑设计领域的总体发展,设计师不同的建筑理念和意识应集中在传统文化遗产的背景下寻找创新。

3、不同地域建筑风格的影响因素

3.1 自然环境

诸多因素均影响着我国建筑风格,而自然因素是十分常见且重要的因素。自然因素对建筑风格的影响差异显著。东北地区冬季气温较低,墙体较厚,建筑外观上会给人一种笨重的视觉感官。内蒙古地区环境变化显著,人们的住所多为蒙古包。而江南地区的环境湿度较大,建筑风格主要为底层镂空形式。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多建筑设计师在设计中需要充分依据当地自然因素和特点,选择不同的设计形式,以此使建筑适应当地环境,彰显建筑的风格特色。

3.2 人文要素

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信仰、民风民俗、不同的宗教法律制度,产生了不同的民族意识形态,这些意识形态也可以体现在建筑上,作为地方生活的载体,建筑不可避免地受到地域的影响。文化的影响是地域性的外在表现,也是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要求。如漳州的红砖灰瓦的坡屋顶建筑等,都是当地特有的民居建筑。

3.3 建筑技术

目前,科技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我国的开放性明显增强,很多设计师均选择到国外学习,受国外的文化及建筑风格的熏陶,设计师创造出部分融入国外文化的建筑作品。现如今我国科学技术得到完善,不同建筑工程施工设备可创造出多种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对建筑设计师的要求也明显提高。很多城市开始大量兴建写字楼,也有风格各异的居民楼,南北建筑风格的差异和东西建筑风格的融合,成为我国建筑风格丰富多样的主要原因。

4、地域文化与视觉表达

4.1 独具传承意义的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的界定,并不是对地理位置或气候、环境特征的简单归类区分,她承载着对一定区域内物质、精神层面的表现及传承的概念。通常我们所说的地域文化是指在某一地域中所形成的历史,并被群体所长久感知因而形成群体意识的文化形态,也就是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广义上来说,地域文化是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有着地域所独特的特色文化,她包含了地域的物质文化遗产、风俗习惯、社会的生活生产方式等等。地域文化是不断传承地域群体思想、观念等的文化形态,也是人类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进取并沉淀的文化产物。

4.2 特色文化集大成者

地域文化作为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人类生产生活及在生产生活中留下的记录(精神方面和文史方面),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地域文化凝聚了该地域的特色文化,是该地域的特色集大成者。想要研究地域文化,就要准确把握地域的历史、文化背景,通过研究该地域在历史发展变化过程中所呈现的普遍性和独特性,深入探讨该地域文化的稳定性、辐射性、多样性、关键性、差异性,从而能够更深入了解该地域的文化特点,对设计者前期的设计调研起到了关键作用,也有利于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把握地域性格,实现地域文化元素的提炼。

5、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5.1 与自然环境相统一

地理文化特征的创造和发展与当地自然环境密不可分。区域的建筑风格特征也可以解释地理环境,因此,建筑师在设计时必须分析场地的地理资源:地质、水质、气候等不同的地理特征,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地理和历史,造就了神奇而美妙的世界。地理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不仅是添加代表地理文化的元素,而且还要求建筑更接近文化,符合自然。在建筑设计时,选择当地材料可能会更好地反映当地的地理文化。比如,灵活选择当地的绿色砖、木材和石板等材料可能会使建筑颜色更符合自然环境,这意味着地理文化将融入建筑。此外,可以使用当地的建筑设计材料,使用当地特色的材料或符号来呈现地理文化在建筑中的融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确保建筑物的设计风格以及建造所使用的材料等,和当地的环境特点进行融合,可以促使建筑物最终所呈现的效果更加贴合当地的特点,尤其在旅游景区以及民俗文化较为强烈的地区较为适用。建筑风格和当地的地方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对于推动当地文化的发展等同样存在极为重要的作用。

5.2 强调因地制宜

我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这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各个地方的建筑风格、建筑设计思想等,使得各地的建筑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建筑行业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人们的审美思想也在发生变化,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在建筑设计中既要具有现代元素,又要体现出一定的地域文化特点。如何处理二者的统一与融合,在建筑设计走向多样化的同时,更好的吸取地域文化,成为设计人员进行建筑设计的首要要求。以广州市增城地区的建筑为例,当地的建筑较多的体现为岭南文化和客家文化两种风格,这是两种不同的地域文化,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就需要深入研究两种文化特点,对其进行融合和再创造,从而塑造自己的建筑风格。

5.3 促进多种建筑功能和空间的发展

在建设项目的设计过程中,为了充分体现建设项目的空间形态,需要根据建设项目的商业价值,加强建设功能的协调优化,进一步完善建筑空间的布局。在建筑工程的空间设计过程中,主要设计室内外空间。在户外空间中,人们的视觉感知往往差异很大,形状和大小也有很大差异,因此空间形式得到了丰富的发展。在功能多样化的基础上,根据主题的差异,制定不同的建筑功能。

5.4 推动文化与技术有机结合

现如今,文化与技术深度融合是建筑设计中的主要特色。我国现阶段的建筑设计中投入使用了大量的先进设备,以往难以实现的建筑形式,如今都变为可能,这为建筑设计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设计师只要依据房屋基础标准开展设计工作,则现代技术就能够将设计图纸变为现实。设计师要在建筑设计工作中,更好地展现自身的思想理念,融入真情实感,并依据所学专业知识组织设计创作。此外,在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也应在设计方案中积极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优秀的建筑设计一方面展现了建筑设计师的思想理念,另一方面也会融入当地的风俗人文,从而使建筑被大众接受。如云南大理的建筑中,充分体现了大理国白族文化的主要特色。当下大理依然是我国十分重要的文化古城和旅游胜地。设计师在设计大理地区的建筑时,应全方位考量白族的文化特点,建筑外壁采用白灰色。又由于大理处于亚热带气候区,炎热干燥额时间较长,所以建筑多以木质材料为主,设计人员可结合上述特点组织开展建筑设计,力求在全面展现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

5.5 建筑理念和时代要求的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对当今建筑的要求也是不断趋于多样化、时代化。从当下建筑设计的情况来看,对建筑设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建筑理论知识的更新、地域文化特色的学习和它与建筑融合的展现方式,但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审美的不断变化和审美能力的不断增强,传统的设计理念不再符合当今市场的需求,设计师需要根据时代发展探究出新的发展道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时代转型。地域文化建筑作为现实建筑艺术,对设计师实际上具备极高的要求,设计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审美,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艺术思维,结合市场要求,在自身所具备的建筑理论的基础上对建筑构造进行再创造。并且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同的地域的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对地域文化进行深度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融入地域文化建筑内涵,对当地地理环境特色相结合。更是需要注重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对原有生态文明保护的基础上,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发展的基础上,对地域文化直观或客观地表达出来。

5.6 建筑平面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进入新时代,越来越多的建筑形式被应用到建筑工程中,但建筑的形状却以不同的方式形成了固定的形状。在许多建筑平面设计中,广泛使用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结构,使建筑项目不仅具有地域特色,而且吸收了传统建筑的优势特征。首先,标准平面图选择与当地环境之间的无形联系。平面形式是建筑形式的基础,特别是标准的平面设计对建筑的整体形式影响最大。平面设计除基本功能外,还应考虑结构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施工便利性。建筑标准平面图形式施工主要分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棱柱形、椭圆形等多种简单几何形状的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的形状呈现出各种发展特征,但规划的基本形式形成了“井”形、倒“丰”形、蛙形等,由于使用这些形状,每个房间都可以获得自然光和对流通风。其次,场地相关元素与建筑规划之间的相互作用。场地的现状限制了平面概念和形状的创造。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利用有限的土地,垂直扩展空间,获得更多的土地,营造户外空间和绿色环境。建筑物的平面形状主要受基础的大小、形状和位置的影响。小方地整地主要适合塔式建设,狭长场地适合高层楼板建设。除了满足功能要求外,还要仔细审视地形、地理位置和形象,力求各方面都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此外,气候条件、周边建筑物和交通条件、基地景观等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和造型。经常采用依山而建、临水的理念和创意,力求在平面形式、空间组合和形态形成上充分体现地基的环境特征。

5.7 材料、能源和建筑技术的使用

城市中的玻璃幕墙、钢构、混凝土,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材料不断涌现,人们开始怀念温暖的建筑和唤起回忆的室内空间。使用当地的建筑材料,满足了人们对情感建筑的心理需求。尽可能多地使用具有当地代表性的材料和工艺,使设计的整体风格能够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环境相融合,展现出具有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与此同时,在大力提倡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当地材料的应用更值得关注。例如,在张家界龙亭国际项目中,外墙材料采用了当地政府推荐的一种当地生产的独特页岩砖。同时,强调传统与现代元素的结合,适当运用现代建筑材料,结合中国古典主义和土家族特色元素,钢、玻璃、大面积窗户和室内空间的合理重构。加上传统竹木装饰的装饰,不仅对现代生活方式有很好的适应性,而且更强调建筑地域性的表现。

5.8 关注细节设计,融入中华文化

建筑设计中必须高度重视细节处理,完美的细节控制可全方位提升建筑物的美观性。细节建设的难度较小,设计人员需要将细节控制作为工作重点。以优秀的细节设计提高建筑物的质量。细节涵盖的内容较多,主要有房屋边角或一幅特色鲜明的壁画。细节设计中也应考虑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如印度的佛教建筑,会给人传递一种超然、平和的视觉感受。若想生动体现现代建筑设计的风格,设计人员就需要多下功夫,而结合中国文化则是提升建筑设计水平的有效措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多样性,且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能够为设计师提供灵感,可被利用的人文元素较多。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中应当全方位考虑并融合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如北京的四合院建筑,就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历史文明成果。古代中国是一个封建帝制国家,宫廷建筑较多,宫廷建筑的风格与四合院的风格较为相似,环环相扣,而四合院建筑也延续和传承了古代的宫廷文化,该类型建筑形式也成为我国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9 地方建筑形式与功能的现代化表现

不同的气候、地理、文化和历史会形成不同的建筑和艺术形象,创造现代地方建筑的关键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用传统元素创造新的建筑,而不是一味的复古。以新疆为例,其建筑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圆拱、桃形拱、弧形屋顶、塔楼等伊斯兰建筑特色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新疆人大以弧形屋顶、桃形拱门、圆拱门窗等手法抽象、简化传统元素,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强调建筑的时代感。新疆人民大会堂角塔采用了碉堡塔的加工方式,采用空心圆柱体和小弧顶,简化旋盖工序,既增加了设备管道的内部空间,又增强了空间层次感,表现出了强烈的地方性。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未来建筑业的稳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物被人们创造出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建筑物也将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和艺术特点。对于建筑设计师来说,需要正确认识到建筑本身就是一种具体的文化形式,属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此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地域文化,了解地域文化在丰富建筑模式、促进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而做到积极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引进地域文化,实现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建筑功能、细节处理等方面的融合,以顺利发挥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设计师特色
小小设计师
特色种植促增收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中医的特色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推荐一个设计师
完美的特色党建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