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研究述评及启示
2022-11-11马轶群尤紫薇
马轶群 尤紫薇
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 江苏南京 211815
我国创新创业人才是否具有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高低,对整个社会的创新发展有重要影响。通常而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劣是衡量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能为我国提升创新创业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因此,各界非常重视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与评价
哈佛大学于1947年开设的创业课开启了创业教育的探索。随后,美国著名创业学家Vesper和Gartner借鉴马尔科姆·鲍德里奇的国家质量奖的评价框架提出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评价思路,包括创业项目实际操作及战略布局、人力资源管理、创业师资和领导、学生及相关者的满意度、数据信息及分析能力,以及创业教育商业化等六个维度。国内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下,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但各大高校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如何,评价很重要,现有研究主要从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方法使用、评价背景探讨、评价结果运用等方面展开。
(一)对于评价指标的构建
徐英和白华认为,应从政府、社会、学校、学生等方面考虑,构建“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张勇明等在阐述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基础上,构建了包括高校环境建设、企业参与和师资团队等评价指标。刘志坚和吴琼通过搜集江西院校的样本,提出从学生的背景、创业的品质以及创业的课程等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柯小霞将高校环境、师资力量、学生实践情况、学生成果情况作为评价指标对江西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进行分析。此外,对于评价指标如何形成体系,通常认为应当遵循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
(二)对于评价方法的使用
国内学者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方法各异,但不失科学性。罗晓媛等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评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董杜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思路,构建了多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周晓晶等采用熵值法和非线性法对创新创业教育指标进行了评价研究。苏飞采用的是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评价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李禄峰利用因子分析法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三)对于评价背景的探讨
张晓艳在大数据发展的背景下,探讨了大数据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挑战,然后围绕大数据发展,探讨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陈忠平和董芸提出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评价背景,指出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创业人才,同时,进一步探讨了在此背景下,高校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四)对于评价结果的运用
刘丹梅等通过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研究,指出应建立多元的评价主体,可以通过学校联系政府官员、行业专家、天使轮投资者等加入评价队伍。王洪才和郑雅倩指出由于高校间的差异导致学生群体特征的差异。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意蕴就是既要符合高校自身的办学条件,也要与学生的特征相匹配。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更要激发学生自我认知能力。
此外,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思考也值得关注。卢淑静指出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非常重要,需要在适应社会发展以及适应学生特征的原则上打造“专业+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王清等提出了几种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路径,分别是改变教育理念、改革学分制、改变评价机制。杨冬和孙士茹提出未来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专创融合”是重要的趋势,因此,要全面改革当前的创新创业课程的模式。王洪才指出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目前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难点就在于如何将专业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易烨和刘春玲研究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融合的路径,具体应从师资队伍、教学平台、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几个方面入手改革。
二、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研究的总结
(一)研究意义
现有文献对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是理论意义。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不是盲目的,而是需要科学的理论支持,相对于欧美的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氛围不足,且在校大学生也没有形成成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意愿不够强烈,这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而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正是全面深入又准确的评价创新创业教育。因而,现有文献对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研究不仅可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更能够通过有效的评价,改进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路,为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更精准的指导。
二是现实意义。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势头迅猛,为了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高校积极推进了创新创业教育,例如开设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搭建了模拟创业平台供学生实践与交流;增加了与政府、企业、国际组织的合作建立科技园、提供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等。但这些措施是否有效,是否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必须做出准确评价才可以判断,因此,科学有效的评价极有意义。评价对于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评价研究能够改变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盲目性,帮助高校找到制约创新创业教育的障碍,挖掘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点,为高校精准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供参考。此外,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就业难成为困扰众多高校的发展难题,而推动大学生创业就成为解决该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以缓解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因此,只有深入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才能有效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为将来的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不足
现有研究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但是纵观现有文献,我们发现,一方面,当前大多数研究直接将评价指标体系等同于评价体系,更加侧重于指标的完善。而事实上,两者并不一致,评价指标仅是评价体系中的一部分,属于评价体系中的评价内容,评价体系应包括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结果运用等多个方面,这也应该是本领域研究的基本思路;另一方面,现有文献鲜有专门针对财经类高校的研究,探讨符合其专业特征的评价体系。且在有限的研究中,财经类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没能体现出与专业特征的结合。通常而言,培养具备创新创业素质、拥有创新创业意愿的人才,是高校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不可否认,任何创新创业人才均离不开自身专业知识的支持,只有与专业特征的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才是务实、可行的。但就目前而言,财经类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仍没有很好地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特征融合,而现有研究也没能充分且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两者的融合问题。
三、对财经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一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财经类高校是国家培养财经人才的重要阵地,财经人才又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财经类高校开展符合自身特征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意愿的财经类人才,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鼓励高校学生积极创业,既是提升高校教育水平的倒逼措施,又是完善国家大学生就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方针的体现。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壮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成为难题,财经类高校同样如此,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推动高校毕业生与创业的顺利对接,不仅可以解决财经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更为社会创造了更多岗位,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同时也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是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点。进入新时代,单一专业教育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在专业知识基础上,培养出的创新创业人才将更适应社会,也将更有助于社会发展。因此,融入专业知识的创新创业教育是真正满足时代发展需要的。而且,除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外,创新创业教育还应重点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而实践能力是依托于专业知识的。离开专业知识,创新创业就变成了无本之木,难以实现真正的创新创业。因此,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与专业知识融合,这是大势所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必然选择。专业知识是创新创业的基石,创新创业也会拓宽专业领域的视野,丰富专业理论,两者相辅相成。
三是“财经+创新创业”应为财经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方向。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应需要考虑高校自身的特点。因此,对于财经类高校,一方面,应明确“财经+创新创业”的特点,发挥财经类专业特色。财经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其他高校的最大区别在于,应当在教育中充分体现“财经+创新创业”的特色。明确财经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将创新创业精神融入财经类高校的办学宗旨中,充分营造出校内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让创新创业的意识深入人心。在具体措施方面,将创新创业教育财经类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财经类专业定制相应的特色课程,并制订一系列可行的考核制度,如此可实现“财经+创新创业”的融合。另一方面,应将“财经+创新创业”的理念始终贯穿于创新创业教育。财经类高校应始终坚持将“财经+创新创业”特色贯穿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互相融入、互相体现,财经类专业课程加入创新创业元素,反过来,在专业基础上,创新创业教育要符合专业发展方向。其中,理论课程注重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自觉,在财经类专业知识基础上,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普适性与个性化双向发展。同时,实践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现实适应能力,将创新创业意愿转化为创业实践的能力,通过设置相关孵化基地、建立创业实训基地、创办财经类高校创业大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