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社会新问题 快释法治大原则
——以短视频普法栏目《“雨”法有据》为例
2022-11-10何雨潇
■何雨潇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今年8月31日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而短视频的用户规模达9.62亿。由此可见,这是一个短视频时代。各政法有关部门及媒体也随之跟上步伐、各显神通,广泛地采用短视频这一形式进行普法宣传。
普法宣传是政法媒体肩负的一项重要职能,如何运用短视频做好这项工作?笔者以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新媒体部推出的短视频普法栏目《“雨”法有据》为例加以探析。
明确定位,树立用户思维,达到普法目的
一档长期的短视频栏目想要“生根”,首先需要明确栏目的定位,这也是整个栏目能够长期发展下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部分网络用户已不再满足于单纯“了解法律知识”,而是希望能借助这些法律知识去“解决问题”。《“雨”法有据》栏目的制作团队在策划过程中分析得出这一规律,将栏目的定位明确为“法律小帮手”。
何为“法律小帮手”?当网友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某一个法律难题时,能够回想起从普法栏目学到的应对方法或解决途径,从而尝试拿起法律的武器去勇敢维权,这就是《“雨”法有据》想要达到的普法效果。
例如,在2021年“双11”购物狂欢节前后,《“雨”法有据》第五期发布《快递损坏或丢失应该如何维权》,视频中详细列举了快递毁损或丢失时,需要注意的五种维权事项及具体维权途径。该视频综合各平台播放量超过220万,被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网等多家媒体转发,有网友评论“很实用”“经常网购的必须转发”。
聚焦热点,锤炼脚本,创作生动内容
视频最终呈现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脚本的精彩程度。在创作和打磨脚本的过程中要想增加视频的可看性,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需要注意。
一是聚焦网友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想要向受众传递栏目的价值观及法律知识,首先需要用选题吸引受众。2021年10月28日发布的《“雨”法有据》第三期《996合法吗?劳动者的权利如何保障?》,选取996工作制、拒绝加班被辞退、加班没有加班费这三个常见的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为主要内容,后该视频被法治日报、法治网等媒体转发,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在劳动者权益保障这一热点话题上,我们还进一步聚焦孕期女职工这一弱势群体。《“雨”法有据》在今年4月11日发布的第13期节目《怀孕了,就没有工作的权利了吗?》,总结出了孕期女职工在职场上最常遇到的六种不公平待遇,为广大女性劳动者采用合法手段积极维权指引方向。发布后,该视频综合各平台播放量达50万,引起网友的广泛讨论。
二是选取符合定位的选题和内容。《“雨”法有据》的风格和定位是想要帮助网友解决法律问题,因此要站在受众的视角思考问题,更加考虑受众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需求,才能引起受众的共鸣。
在食品安全方面,于今年6月发布的第14期至第16期节目,选取的是食品生产、食品标签和保健品等特殊食品的食品安全话题。在婚姻家庭及财产纠纷方面,今年1月发布的第10期及第11期节目,解读的是夫妻共同财产及离婚时的财产分割法律问题。在网络虚拟财产侵权方面,今年7月发布的第17期节目为广大网友揭露网络游戏里容易踩的“坑”和可能存在的风险……从每个人都很有可能随时遇见的常见法律问题入手,为网友普及法律知识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法治意识和坚定维权意识,不失为一种普法的好策略。
三是保持专业上的严谨,语言上的通俗和画面感。无论是采用文字进行普法,还是借助漫画或视频的形式进行普法,都需要保证专业知识方面的准确性和严谨性。不能出现“致命硬伤”是每一个法治媒体的应尽职责。
和普法文字稿件相比,普法短视频对于文字方面的要求截然不同。这需要脚本撰写者在创作过程中,采用更加口语化、通俗化、生动化、接地气的语言风格和能够直接将文字转化为视频画面的视频语言。
如果脚本撰写者与视频主持人不是同一个人,还需要注意贴合主持人语言风格和习惯用语、符合主持人语言逻辑等细节。因此,对于《“雨”法有据》每一期的脚本创作,主持人都参与其中,这既能提升视频质量和观看效果,也能促进制作团队各成员间的配合默契。
立足平台,最大化矩阵效应,提升传播效果
每一档短视频栏目都有自己的特点,各个新媒体平台也有其独到之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抖音、B站……面对这么多平台,该如何选择?笔者认为,如果将节目发布在更符合自己节目特性的平台上,将会相得益彰。影响因素具体包括但不限于节目的内容、风格、时长、更新频率、矩阵规模等。而我们将自己的“主战场”选为微博,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从主题内容的角度来说,《“雨”法有据》所涉及的法律知识范围较为广泛,且较为贴合实际生活的需要。二是从视频时长的角度来说,《“雨”法有据》中的部分视频可以算作是中视频,即3分钟至5分钟的时长,更适合发布在微博等中长视频平台上。三是从关注度和传播规律来说,发布视频的账号“人民法院报”官方微博拥有粉丝数量超过381万,本身就拥有较大的关注度基础。此外,相较于微信公众号朋友圈“二次传播”的传播规律而言,微博的“陌生人传播”模式能促使作品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四是从传播矩阵的角度来说,“人民法院报”官方微博能够与全国各地多家法院开展矩阵联动,有利于拓宽栏目的传播范围、增加栏目的曝光量。
把握特性,塑造品牌栏目,凝聚受众群体
普法短视频栏目与单个分散的普法短视频,这两者看似相差无几,实则不尽相同。和单个的普法短视频相比,普法短视频栏目对栏目中每个视频的节目框架、脚本风格、视频风格、包装制作、节目开场白以及更新频率等都有更严格的要求,而把握了栏目特性塑造,才能给受众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雨”法有据》拥有一套相对固定的节目形式框架,在把握这些特性的基础上,逐渐凝聚了属于此栏目的受众群体,具备了长期发展的潜力。
2021年9月13日,《“雨”法有据》第一期《强奸罪和强制猥亵罪的区别》发布后,仅一周内播放量达60万。栏目推出整整一年后,截至2022年9月中旬,#雨法有据#微博话题量达710万余,综合各发布平台平均每期播放量超过10万,获得了一定的关注度及可观的传播效果。
一档普法短视频栏目得以诞生,需要在设计策划之初便明确风格定位和受众群体,确定好主打平台和固定团队。为了栏目更加长期稳定地发展,笔者建议在节目制作周期内提供足够的人员、资源保障。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鼓励创建独立账号、积极打造IP,以及通过增加独特的节目环节、与其他知名普法账号进行联动等多种方式,增加栏目的曝光量和知名度,以更好地满足网友对于法律知识的需求。
《“雨”法有据》拍摄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