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社会回归的影响

2022-11-10罗松娣邓行江杨志红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19期
关键词:维持性例数研究组

罗松娣 邓行江 杨志红

韶关市铁路医院内三科 5120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临床用于延长慢性肾脏病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手段,通过血液或腹膜透析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近年来慢性肾脏病患者增多,使得应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也逐年递增,尽管该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生理状况,但由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治疗,在治疗时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不良反应,加上经济情况及自身原因等,造成出现焦虑、抑郁及担忧等情绪,出现自我感受负担严重,影响到后续社会生活〔2-3〕。传统护理方式目前已无法满足临床及患者需要,因此要寻求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帮助。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干预主要将人的行为划分为无意图、意图、准备、行动及维持阶段,认为在不同阶段内有着不同动机与需求,临床将其用于各类疾病治疗时的健康指导,发现能够纠正以往的不良行为,进而增强自我管理能力〔4〕。本研究探讨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社会回归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将其按照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34~73岁,平均(54.79±2.47)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1例,高中及以上29例。研究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5~72岁,平均(53.15±2.34)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3例,高中及以上2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相关检查符合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指征;②透析时间≥6个月,每周规律血液透析2~3次;③神志清醒可正常语言交流;④自愿参与本研究;⑤已签署知情同意书;⑥本研究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存在生精神失常及语言、视听障碍;②其他重要器官患有重大器质性病变;③无法配合完成研究;④语言沟通障碍或依从性极差;⑤中途退出及资料不全。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实施常规干预。每周给予患者1次随访,并讲解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提供知识咨询、饮食指导等。

1.2.2研究组 在上述基础加以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干预。(1)创建管理小组:由血透医师、护士长及责任护士组成管理小组,并做好相关事项的培训工作,时间为1周。同时以行为转变理论模式为基础构建管理内容,可利用微信平台以文字、图片等方式发送疾病相关知识。(2)具体实施方案:①无意图阶段:在患者干预第1周开展无意图阶段,保持亲和与耐心的态度与患者交流,与其建立信任桥梁,并讲解血液透析的基本知识,告知饮食自我管理对身体健康程度的影响,同时在微信平台上发送关于自我管理及营养信息,保持每周4次。②意图阶段:在第2周进行,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解自身疾病、血液透析及检查报告等相关知识,并加强饮食管理及保持健康生活,同时给予反面案例,展示未遵守医嘱造成不良预后的例子,使患者认识到不改变的危害程度,并在微信平台发送血液透析过程及强化健康方式等内容,保持每周7次的频率。③准备阶段:在第3~4周进行,指导关于饮食自我管理的方法,包括每日能量、蛋白质及维生素等摄入,加强水、钠、磷及钙等自我管理,并给予指导性信息支持,叮嘱家属多关心患者,监督患者饮食,保持每周7次。④行动阶段:在第5~8周进行,开展积极案例,提供正面的信息指导,发挥“榜样力量”,并循序渐进开展患者行为转变计划,给予个体化辅导,对饮食管理进行定量及具体化,维持健康元素,保持每周4次。⑤维持阶段:第9~12周进行,为此血液透析、饮食管理及健康方式自我管理等指导,继续在微信平台上发送相关健康资料,并提供心理激励,使其保持乐观的治疗态度,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保持每周3次。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自我感受负担: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5〕对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程度进行评价,Cronbach′sα系数为0.874,信效度良好。该量表包含情感、身体及经济负担三个维度,共十个条目,每条目总分为5分,得分越低表明自我负担感越轻;50分制,得分<20分判定为自我感受负担不明显,20~30分判定为自我感受负担轻度,31~40分判定为自我感受负担中度,41~50分判定为自我感受负担重度。自我感受负担理想值=(自我感受负担不明显例数+自我感受负担轻例数)/总例数×100.00%。③社会回归情况:采用社会回归量表〔6〕对患者社会回归率进行评估,Cronbach′sα系数为0.896,信效度良好。该量表 主要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生活(洗漱、进食及排泄等基本活动)无法自理为1级;生活基本活动可自理,但除此之外无法进行其他活动为2级;生活可自理,能进行社会参与活动至少1项为3级;生活完全自理,可进行全职或半职工作活动为4级;社会回归度良好=(3级例数+4级例数)/总例数×100.0%。④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评估问卷调查表评估,满分100分,其中非常满意≥90分;满意75~89分;基本满意65~74分;不满意<65分。家属满意度=(每组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每组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自我感受负担程度

研究组自我感受负担程度理想值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自我感受负担程度〔n(%)〕

2.2 两组干预后社会回归率

研究组社会回归率良好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社会回归率〔n(%)〕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持续诊疗与长期需要照护,使得自责感较强,若不及时消除这种内心感受,将会影响到疾病治疗及预后〔7〕。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主要因情感、经济等方面害怕拖累家庭形成的心理现象〔8〕。相关研究表明〔9〕,自我感受负担在中晚期慢性病患者中发生率达到30%以上,并且会对患者治疗方案、生存期造成不利影响。李亚娟〔10〕等通过调查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照护者、经济状况及自理能力与自我感受负担呈现负相关,并且随着自理能力的下降与照护需求的增加,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明显加重。因此,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时提供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减轻自我感受负担尤为关键。

行为转变理论模式1983年由Prochaska提出,其原型为行为阶段转变理论模型,他认为人行为转变的过程具有复杂性、连续性及渐进性,而在不同阶段,人在改变行为时均有着不同的动机和需求,并且处理方式也各有差异〔11-12〕。该模式早期主要用于吸烟者的干预研究,后续经过改良与发展逐渐被广泛用于慢性病自我管理中且获得显著成效〔13-14〕。尹琳〔15〕等将行为转变理论模式用于PCI术后发现,其可以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健康素养。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自我感受负担程度比对照组轻,与张莉莉〔16〕等研究结果相符合,这表明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干预有助于减轻自我感受负担,调节患者内心不良情绪,进而建立正确的自我管理行为。行为转变理论模式着重患者在治疗期间的需求与行为变化,通过在不同阶段开展个体化干预,针对患者日常生活习惯进行健康教育,使其认识到饮食管理及健康生活的重要性〔17-18〕。此外,通过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干预可增强患者参与自身管理积极性,使其主动改变不良行为,进而有效地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19〕。同时,本研究研究组社会回归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比对照组更高。这主要是在干预期间借助微信平台,可在患者透析后回归家庭后仍能够得到用药、饮食及疾病等知识宣教,为患者提供无形心理支持,并让其学会主动控制情绪,保持积极心态面对疾病与生活,从而快速回归到正常生活中,提高社会回归能力〔20〕。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维持性例数研究组
对不同细胞类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
八段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有效性的meta分析
碳酸司维拉姆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后对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研究
血液透析仪联合血液灌流器治疗老年维持性透析合并肾性骨病的疗效观察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