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管理在压力性损伤防治及质量指标监测中的应用

2022-11-10吴仙蓉邱良枝李玲梁明娟李宝琪冯晓玲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19期
关键词:信息系统评估护理

吴仙蓉 邱良枝 李玲 梁明娟 李宝琪 冯晓玲

1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造口伤口专科,广州 510120;2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护理部,广州 510120

尽管医疗技术和护理水平不断进步,压力性损伤仍然是影响全球健康水平的重要问题〔1〕。压力性损伤具有病程长、易复发、治愈难度高的流行病学特点,国内三级甲等医院的院内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0.45%~1.13%〔2-5〕。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不但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而且也增加医疗费用和家庭负担〔6〕。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通过科技手段将压力性损伤管理信息化,不仅缩短信息传送时间,而且有利于压力性损伤的防治和监管。该院护理部以医院既往的压力性损伤数据为基础,以护理信息系统为研究平台,将压力性损伤防治及质量指标监测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收集与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相关的数据并对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381名护士。男1名,女380名;年龄21~57岁,中位数28岁;学历:大专及以下46名,本科333名,硕士及以上2名;职称:护士93名,护师209名,主管护师75名,副主任护师及以上4名。2018年4~12月(应用护理信息系统前)与2019年1~9月(应用护理信息系统后)护士未发生人员变动,均为同一批人员。

1.2 方法

1.2.1研究方法 比较应用护理信息系统前及应用护理信息系统后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院内压力性损伤治愈率、压力性损伤填报资料完整准确率等情况。本研究分析比较了应用护理信息系统前1 149份文书书写资料,应用护理信息系统后1 370份文书书写资料。

1.2.2建立和应用压力性损伤信息化管理系统

1.2.2.1压力性损伤动态评估及护理 ①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该院规定所有入院患者均行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护理信息系统的入院/入科评估表中嵌入“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并根据患者年龄自动跳转至对应的量表;该院根据文献资料统一规定>8岁的患者使用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Braden)量表,≤8岁的患儿使用Braden-Q量表。经评估为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即Braden/Braden-Q评分≤12分时需采用压力性损伤风险护理单,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每周复评一次;当评分≤9分时每3 d复评一次。②压力性损伤信息结构化填报:将压力性损伤的上报内容设计成结构化模板,包括科室、来源、带入/发生时间、分期、位置、部位、面积、发生经过、转归等,转归的选项包括愈合、未愈、死亡、出院及其他。院内压力性损伤还包括手术室压力性损伤、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信息。其中手术室压力性损伤子选项包括手术类型、手术体位、手术时长,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包括压力性损伤类型(皮肤/黏膜)、医疗器械类型。子选项的内容是在文献循证、医院既往压力性损伤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构建。③压力性损伤转归追踪:压力性损伤自首次风险评估到复评、预防措施实施直至解除压力性损伤高危风险或发生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自发生后的首次填报到创面处理,直至压力性损伤愈合或出院、死亡,均能够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全程、动态、连续追踪管理。

1.2.2.2压力性损伤分级监控及质量管理 ①压力性损伤分级监控:根据医院护理质控级别设定各级护理人员权限,区护士长及组长负责监控本科室压力性损伤填报、质控压力性损伤相关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等。责任护士在当班完成压力性损伤填报后,组长/护士长在工作日的24 h内完成质控和修改,质控完成后,下级责任护士无法再进行修改操作。②压力性损伤质量管理:该院规定院内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2期及以上)需于1 w内提交原因分析表,该表根据人机物法环五大要素制定,并要求相关科室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将《压力性损伤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嵌入护理信息系统,质控人员可以在线上进行扣分、批注等操作。

1.2.2.3压力性损伤数据收集及统计 根据国家及广东省各大文件的要求构建该院压力性损伤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后台可自动提取并导出数据,数据包括全院及各科室的压力性损伤相关信息、发生原因等。除护理部需要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外,该院规定压力性损伤联络员每月、每年核实并打印护理信息系统中压力性损伤相关数据统计表。

1.3 评价标准

1.3.1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新发病例数/住院患者总数×100%〔7〕。

1.3.2院内压力性损伤治愈率 院内压力性损伤治愈率=住院患者新发生压力性损伤且出院时治愈的例次/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新发病例数×100%。

1.3.3压力性损伤填报资料完整准确率 根据该院《压力性损伤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中的压力性损伤相关护理文书书写评价项目,分析护理信息系统应用前后全院各病区的压力性损伤填报资料完整准确率。

1.3.4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上报时间 统计护理信息系统应用前后临床护士对压力性损伤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上报所需的平均时间。

1.3.5护理人员满意度及使用倾向性 统计护理信息系统应用前后护士对于压力性损伤管理的满意度及使用倾向性,采用Likert 5级法进行满意度评价:非常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资料量化输入计算机后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分析均为双侧检验,置信水准α=0.05,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应用护理信息系统前后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治愈率比较

应用护理信息系统前院内新发压力性损伤263例,院内新发压力性损伤治愈117例,住院患者100 745例,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0.26%,院内压力性损伤治愈率44.49%,应用护理信息系统后院内新发压力性损伤231例,院内新发压力性损伤治愈107例,住院患者9 4630例,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0.24%,院内压力性损伤治愈率46.32%。应用护理信息系统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应用护理信息系统前后压力性损伤资料完整准确率比较

应用护理信息系统前后的压力性损伤资料完整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6,χ2=0.296),见表1。

表1 应用护理信息系统前后压力性损伤资料完整准确率情况比较

2.3 应用护理信息系统前后压力性损伤数据评估、上报时间比较

在压力性损伤上报耗时和风险评估时长方面,应用护理信息系统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应用护理信息系统前后压力性损伤数据评估、上报时间情况压力性损伤比较(n=381),〔n(%)〕

2.4 应用护理信息系统前后护理人员满意度及使用倾向性比较

应用护理信息系统前后压力性损伤评估及上报、文书质控、使用倾向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应用护理信息系统前后护理人员满意度及使用倾向性情况比较〔n(%)〕,(n=381)

3 讨论

3.1 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压力性损伤的全程、动态及实时管理

目前该院护理部主要采用表格式的纸质或电子报表或者使用结构化电子病历收集压力性损伤相关数据,但以上方法仅能对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等终末数据实施监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发展和防治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因此压力性损伤的管理也应变终末管理为过程管理,才能做到科学、有效的监控〔8〕。

通过实施信息化管理后,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护理信息系统实时了解全院压力性损伤及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的动态情况,如压力性损伤的发生、进展、转归、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等,可及时发现问题并予纠正,改善了护理管理工作的滞后局面,将质量控制环节前移。应注意的是,护理管理者应重点监控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动态发展过程,而不能只关注结果中的数据性资料。

3.2 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及工作效率

与信息化管理相比,传统纸质报表管理存在以下问题:(1)数据收集方面:①数据缺乏准确性且信息不够具体;②数据记录缺乏全面和连续性;③不便于数据的收集、提取、统计及分析。(2)压力性损伤管理方面:①存在滞后性,无法实时监管;②管理效率低,重复工作量较大。(3)临床工作方面:①可能会妨碍患者的护理连续性及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②手工填报纸质报表复杂、费时费力,增加临床护理工作量。本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压力性损伤信息化管理在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满意度中的作用,但在压力性损伤资料完整准确率方面差异不大,分析原因可能与信息系统后台未设置《压力性损伤风险护理单》的复评提醒功能,导致复评率偏低有关。然而Gunningberg等〔9〕研究发现,与纸质记录相比,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在压力性损伤面积、分期和风险评估等多方面记录更为全面,有研究显示,使用电子系统记录的压力性损伤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更高〔10〕。

实施信息化管理前,该院护理部每季度对全院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作汇总统计和分析,需由专人将科室上报的数据录入统计,还需向统计科索取相关数据,且无法对压力性损伤进展、转归和防治措施等资料进行分析。实施信息化管理后,统计分析工作变得简便且灵活,可对压力性损伤防治情况进行不同时间段的目标性监测,提高了护理部对压力性损伤防治质量控制的工作效率。

3.3 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压力性损伤的敏感指标收集及持续质量改进

阿孜古丽·买买提等〔11〕于2010年报道信息系统在压力性损伤监测管理中的应用,全国各地均开展了护理信息系统在压力性损伤防治与监控中的应用。

近年来国家对于压力性损伤的管理以及指标收集要求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实施压力性损伤数据管理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及时监测,促进医院持续质量改进。美国国家护理质量指标数据库通过建立数据库平台,对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如院内获得性压力性损伤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合,根据每季度提交的数据向参与医院提供指标报告,利用指标驱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12〕。Liu等〔13〕对1995~2015年290篇文献进行综述后发现,移动护理信息有助于临床护理信息的实时更新,促进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预防及减少压力性损伤不良事件的发生。

收集指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科学手段寻找根本原因,该院对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原因从人机物法环五大环节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整改意见并制定针对性的持续改进措施。本研究说明,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压力性损伤防治质量的管理效果。

护理信息系统是卫生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护理信息管理是医院护理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应用护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提高临床工作满意度及工作效率,有利于压力性损伤的实时全程管理和持续质量改进,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然而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护理信息系统存在填报模式化的问题,临床护士容易盲目复制、粘贴既往的文书记录结果,而忽略了对患者实际情况的关注,这也值得护理信息管理工作者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善。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信息系统评估护理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中智能化信息系统的运用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同行评估实践与思考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2022年信息系统与运营管理专栏征稿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