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
2022-11-10钟建平
钟建平
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这是黑龙江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重要指示精神的政治自觉,是新时期服务国家开放大局的历史担当,也是推进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现实选择。
一、充分认识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的重大意义
开放合作是时代发展潮流。新形势下,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有利于国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关系新格局,有利于统筹推进国内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黑龙江省更好地承担起“五大安全”责任。
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是全面深化我国开放合作的需要。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的互相依赖程度加深,国际秩序重构和全球治理变革进程加快。同时,世界经济格局正在经历深刻演变,逆全球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全球化和多边主义受到冲击。世界经济整体发展环境日益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稳定全球经济迫切需要各国的开放合作。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倡议和推动开放合作。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以包容互利深化地区合作、促进文明共鉴,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事关国家开放合作全局。
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是全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要看到,受全球经济不稳定因素增多和既有发展基础不平衡的影响,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南北经济差距拉大,区域分化可能加剧;地区人口系统稳定性不强,区域人口集聚能力存在差异,人口人才流动显现“单向性”;制约区域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问题仍然存在。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以创新驱动集聚新动能、培育新业态,形成新的增长极,事关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是全面推动黑龙江省振兴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省积极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不断深化改革和创新,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同时要看到,受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等影响,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发展质量和增长速度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不相适应,对外贸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仍有成长空间。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以开放倒逼改革,促结构优化、助质效提升,形成国内区域比较优势和国际市场分工竞争优势,事关黑龙江省振兴发展大局。
二、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的基本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同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展战略对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等重要指示,为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提供了根本遵循。
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要坚持高层次定位。全面推动对外开放,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向北开放合作格局,是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优势、促进国内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国际层面,要构建以俄罗斯为重点、面向东北亚、拓展东南亚、联通欧美非的全面开放合作新格局;从国内层面,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依托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深化龙粤、深哈对口合作,打造跨区域合作国家样板。
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要坚持高水平规划。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国家向北开放。加快黑龙江省既有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和制度创新。从对俄区位优势和市场潜力角度考虑,比照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探索赋予黑瞎子岛自由贸易岛地位,实现商品流通、资本流动、人员往来自由,建设开放度更高、合作更便捷的平台环境。在向北开放新高地的产业布局方面,除传统对外合作领域以外,要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突出科技创新的引擎作用,积极拓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合作新领域。
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要坚持高质量落实。建设向北开放新高地,既离不开对外开放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也要有高标准的落实举措。要立足全方位对外开放合作,瞄准“高质量”,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发挥高端资源要素作用,借助对外经济合作,输出优质商品和优质服务,输出高素质人才和劳动力;借助对外人文交流,传播中华文明、先进经验、发展成就以及和平发展理念,推动文明对话,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正确认识中国。
三、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的路径选择
高质量建设向北开放新高地,形成发展新动能,需要立足于国家和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与开放合作实际,综合考虑国际和国内新形势,重点深化对俄合作,不断扩大中俄务实合作领域和规模。
提升中俄互联互通水平。建设和完善中俄跨境交通基础设施,畅通人员和货物跨境流动,对于释放两国地区合作潜力、促进两国毗邻地区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在当前新形势下,积极研究中俄铁路、海运和管道基础设施方案,提升两国地区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对于推动双边务实合作更具有现实意义。应有效发挥中俄“东北—远东”政府间合作委员会和相关合作机制作用,规划开发两国互联互通的新通道,启动漠河口岸、黑瞎子岛口岸等建设,协商推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格罗捷科沃车站铁路扩能改造,提高中俄人员和货物往来便利性。
对接中俄地区发展战略。加强中俄发展政策和重大项目对接,不断深化两国务实合作,是丰富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内涵的途径之一。应以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等优势,积极对接俄东部地区超前发展区和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优先项目,加强对俄产业合作;以俄加大远东能源开发和利用为契机,通过参股、股权收购等方式,参与俄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加强对俄投资合作。
深化中俄跨境产业合作。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和市场潜能,围绕先进制造、国际贸易、现代物流、数字金融、特色产品等产业领域,构建中俄跨境产业链,推动两国产能合作,促进双边经贸关系的转型升级。着力推进制度创新,结合中俄各自的产业发展特点和产业扶持政策,探索建立中俄跨境自由贸易区和跨境超前发展区,通过构建投资贸易自由、人员流动自由的开放合作新制度平台,助力两国跨境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