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篇章

2022-11-10张竑

奋斗 2022年18期
关键词:格局阶段现代化

■张竑

2022年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是2020 年10 月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全文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一、对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了应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的科学方法论。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发展观,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把握“危”与“机”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系统性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表现的主要问题,包括创新能力、农业基础、区域(收入)差距、生态环保、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发展不平衡主要是指各发展区域领域共时性、“横向”间的发展失衡现象,局部影响着整体,需要坚持系统观念来统筹解决。发展不充分主要是指发展具有历史性、阶段性的“纵向”特点,每一时期取得发展成就为下一时期打下坚实基础,下一时期的发展需要以前一时期的发展成就为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解决这些问题,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既要有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又要注重战略思维和历史思维;既要全面、系统、辩证地看待问题,又要历史地把握发展现状、科学地谋划发展路径。

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针对性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刻认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过去有所不同,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正是由于人民需求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反过来要求我们的供给水平、供给产品的质量、满足人民需求的能力都要相应提高,尤其要努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后,作出重要战略判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对比顺境与逆境、平稳期与动荡期、发展水平低的时期与发展水平高的时期等不同时期机遇和挑战发生的新变化,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并深刻阐明我国发展具有“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这是对新时代新征程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和显著优势的精辟概括和深刻阐释,把我们党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认识和把握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二、对新发展阶段全面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新发展阶段的历史依据、深刻内涵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作了全面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发展阶段的定义,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结合习近平总书记2021 年1 月11 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今天我们所处的新发展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可见,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新的历史方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必须自觉将这两次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学习领会,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坚持在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在量变与质变相承接中一步步接近宏伟目标。

近代以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大批仁人志士开始寻求中国现代化之路,但在当时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中国现代化根本无法成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始终把将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虽然我们走过弯路、遇过困难、受过挫折,“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意志和决心始终没有动摇”。正是一百年来的探索与坚持,使得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诸多历史性成就之中,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伟大成就的取得,既实现了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又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挥了关键作用,“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新的一大步,实现了从大幅落后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的新跨越”。

关于现代化问题常见的认识误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世间万事万物都存在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我们必须坚持“四个自信”,不能拿西方的模式、标准和条条框框来约束自己、否定自己,要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相对于其它现代化模式的优点和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个重要特征,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既符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又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区别于西方的崭新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方案。

三、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部署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形势、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被迫之举和权宜之计,而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世界上的经济大国有一个普遍特征,GDP 中消费占比普遍在50%以上,我国则多年来主要是以出口和投资拉动GDP 增长。必须承认,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形成的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经济格局有其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升。但是,要从经济大国成为经济强国,就不能过度依赖出口拉动,而必须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这样既“有利于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也有利于在极端情况下保证我国经济基本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总体稳定”。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要搞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随着我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内外需市场本身就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通过发挥我国的内需潜力,有助于更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向中国流动和聚集,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获得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权。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环,搞地方保护主义,而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各地区要找准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有机衔接起来,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把握好的六个重要着力点,一是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二是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三是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四是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五是要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六是要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这六个重要着力点分别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关键、迫切需要、重要方面、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要前提和保障。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对提高党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也提出了重要要求,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必须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做到令行禁止。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强化战略思维,保持战略定力,把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未来统一起来。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高度重视和切实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要密切关注那些可能迟滞甚至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重大风险,综合研判、统筹谋划、有力应对,尽最大努力避免其发生。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

猜你喜欢

格局阶段现代化
“五桥”联动构建“大侨务”工作格局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汇聚留学生力量 构建新发展格局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金湖县为侨服务“小切口”打开“大格局”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