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野下的新时代交通文化

2022-11-10姜维维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产业 2022年22期
关键词:交通时代文化

姜维维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强国是新时代强国战略中的重要篇章。新时代下的高质量发展兼具外延和内涵双重要义,在提高发展规模、速度的同时,其也是文化强国背景下在思想、文化、价值等维度提升软实力的进程。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在对新时代文化的理解与分析中,将文化自信作为基本的立足点,不仅对文化研究有积极作用,还对促进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立足于文化自信视野对我国新时代交通文化的内涵以及文化发展载体进行探析,旨在从文化维度凸显交通文化的独特地位并提出培育和弘扬新时代交通文化的策略,助力新时代交通文化理念、行为、制度和物质系统的构建。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力巩固、培育和发展文化自信是固本强基的重要途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进程中占据先导地位。

就文化的概念而言,学术界对其定义很多,但究其本质,文化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社会活动中在精神层面形成并积淀固化的一种价值观念,即“自然的人化”,具有人本属性。在文化强国背景下,各行业愈加重视文化发掘和文化建设,努力使其与我国发展现状更为契合。交通与人类的社会行为相伴相生,交通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在实践中的价值凝聚、精神缩影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基于文化自信视野对新时代的交通文化进行分析,探讨文化的具体功能和文化传播、发展的主要载体,对于塑造更加全面的交通文化有积极意义。

交通文化的核心内涵

交通文化基于有意识的交通实践行为产生,是人在改造和维护交通环境的主观意志支配下,在与自然(改造)、与彼此(关系)、与自身(反思)交互式的“对话”中所映射的一种有形与无形的“烙印”,综合呈现在物质、行为、思想等领域,成为人们在实施交通行为时共同遵守的一种公共生活方式。交通文化的核心内涵基于交通实践的人文属性、社会属性,主要包括交通实践过程中所体现的人在处理与物、与人、与己关系时反复积淀最终固化的认知水平、审美素养、价值理念等特征。文化结构理论将文化分为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次,交通文化的物质层主要包括交通工具、基础设施以及基础设施的历史遗迹等。交通文化制度性的要素位于交通文化结构体系的中间层,其固化的法律法规、行为范式、技术标准等体现的是行业规范性理念。交通文化的结构体系中占据核心层的精神性要素,是交通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社会主义交通文化内涵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文化的三个层次由表及里,渐次明晰,从外在表象显现的人文色彩延伸至内在的核心,即人文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交通运输行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交通文化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从行业牵引、公众参与、社会认同等多个维度共同维系的文化体系,其核心内涵和最终价值归宿是“人民满意交通”。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的交通文化在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应面向社会做好认知和认同的工作,以“行业+”的文化话语形态帮助公众走近交通、认识交通、支持交通,进而把交通作为有力支点,展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画卷,为讲好中国故事注入交通力量。

深刻把握新时代交通文化的定位与价值导向

新时代交通文化的定位与价值导向基于新时代行业定位。《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强调要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从整体上强调交通先行战略的同时,也明确了交通发展方式的转变方向,以往以规模、速度、体量等为主要特征的“运力时代”逐渐转向“强筋骨,强效益,塑形象”内涵发展时代,由功能性满足迈向价值实现。由此,明确新时代交通文化新的定位,更加突显文化的凝聚力、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服务型产业,交通必须将人民满意作为根本性的评判标准,“先行官”不仅是定位,也是价值导向。新时代,交通文化担当“先行官”行业中的先行要素,必须深刻把握其定位与价值导向。

首先,新时代交通文化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交通强国的时代课题,从发展定位、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要求、发展动力、发展保证等多个方面作了重要论述,为交通运输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些重要论述聚焦实践问题,明确了新时代交通运输发展的战略任务和路线图,形成了一个科学的战略思想体系,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结合新时代交通运输的使命任务,科学、系统地构建新时代交通文化体系,对发挥交通文化价值意义显著。

其次,新时代交通文化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实践。大力践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才能确保新时代交通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和完善,才能更好构筑起交通的文化形象,传递交通运输行业在保障人民利益、保护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形象等方面的正能量价值,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交通力量。

再次,新时代交通文化要充分尊重人民话语权。“人民”是当代中国国家认同建构的一个重要政治话语,在国家认同建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交通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人民对交通的感知度、认可度直接关系到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的提升,除了交通功能性因素外,文化所传递的价值理念是否适时适度适法地被公众感知,也成为新时代交通文化话语体系构建成效的重要标准。在推动交通规划建设、交通综合管理、交通发展方式等方面,要突显人文关怀,让交通参与者享受贴心服务,真正实现“人悦其行,物畅其流”。

最后,要在“强”上下功夫。交通强国、文化强国中的“强”既是形容词又是动词。一方面,交通行业本身的业务素质要强,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管理、技术设备装备、行业常态治理等方面要对标发达国家实现赶超;另一方面,交通文化理念要实现重大飞跃,要从被动服务型行业转变为主动引领型行业,要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实现引领、实现先行。建强交通文化从业人员队伍,要从以兴趣爱好为主要群体转变为以专业型人才占据主要力量的群体。用文化打破技术性、行业性的话语壁垒,在自身强大的同时为国家强大服务,助力综合国力提升。

以文化自信提升新时代交通文化功能效用

对于新时代交通文化而言,坚定的文化自信源于对行业发展史、发展成就的深刻认知,以及对台前幕后个体与群体所展现的精气神的深度共情。从边际效用的角度来看,物质文明的供给在达到一定程度后给人们带来的满足曲线会逐渐趋于平缓,而由文化功能占据重要地位的精神文明所传递的价值理念、文化成果、精神力量等在促进技术革新、产业迭代、业态融合,实现技术与价值同心同力、同向同行方面具有突出价值。新时代交通文化的自信源泉主要来自以下方面。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纵观世界发展历史,技术性知识作为编码知识,在全球化趋势下应国际范围内的分工合作渐次实现相互学习、交流和共享。文化作为隐性知识,虽经由特定圈层向大众传播,但作为恒久积淀固化、区分彼此的重要精神标识,始终是各个国家、民族在实践中所秉持的“价值指挥棒”。新时代交通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和“魂”,是优秀传统文化在交通领域的延续和弘扬。包括儒家仁、义、礼、智、信的中国式的乡愁、家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群体基因。

第二,中国交通发展成就。面对国土面积大、地形地貌多样、城市布局分散、群体需求多元的中国交通现状,需要从宏观视角构筑宏图伟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以“为民初心”推进交通建设所实现的交通发展成就,充分彰显了人民意志、人民期盼,是立足“最大公约数”“最大同心圆”勾画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交通图景。从现实主义考量,无论是南京长江大桥、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熔铸在每个交通工程项目中的是交通人以及全体国民的精气神。

第三,交通行业精神谱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代交通人团结拼搏、艰苦奋斗、忘我奉献、开拓进取,培育了诸如“两路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港珠澳大桥精神、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精神等一系列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社会深层共鸣的精神标杆,构筑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丰富历史内涵的交通运输领域精神谱系。这些精神历久弥新,超越了时空界限,在不同时期彰显了人民交通为人民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蕴含着忠诚担当、无私奉献、服务人民、造福社会的信念内核,是对中国共产党伟大革命精神的生动诠释和传承发展,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交通领域的生动写照,是激励一代代交通人乘风破浪、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因此,要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对典型的人物和事迹进行宣传,从而使交通领域的文化精髓能够在行业发展中发挥思想引领的积极作用。

培育传播新时代交通文化的方法途径

长期以来,对于交通,广为人知的是路、桥、车等物质文明领域以及相关的技术性话语,文化话语表达仍然处于浅层次,文化话语权较弱,没有形成集中的体系化的成果形式以及成熟有效的传播方式。新时代的交通文化须在制度、规范与准则的外在约束基础上,聚焦向内“浸润”,向外“扩散”,进一步在自觉践行和获得认同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增强交通运输行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要树立行业的良好形象,使之更有效地融入整个文化话语体系中。

第一,形成新时代交通文明体系。新时代政治文明是该体系的基石与定盘星,立足于新时代交通核心价值观,构筑文明体系,能使其更加丰富完善、透彻有力。体系主要由职责分类、功能分类、组织分类组成。在职责分类上,包括公路、运输、港航、铁路、航空、邮政等;在功能分类上,包括党建、服务、执法、建设等;在组织结构分类上,包括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等。在横向分类的同时,要从纵向维度上继承和弘扬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数字文明迈进过程中的文明形式、文明成果,准确把握发展规律。

第二,以互联网思维架构传播矩阵。要不断拓宽交通文化的传播平台和渠道。虽然文化是骨子里的东西,但是如果不对其进行宣传,文化就难以深入人心。目前,在互联网社会的大环境下,受众心理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双向互动需求强烈,社会公众更倾向于便捷、高效、友好的交互方式。这就需要积极强化网络平台等渠道的力量,实现交通文化宣传手段的创新和平台的丰富。如此交通文化的社会传播力度会明显增强,其文化引领等方面的作用表现会更加突出。此外,交通文化的凝聚力、号召力等也将获得显著提升。

第三,构建交通文化制度框架体系。制度框架体系是交通文化分析与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因此,需要做好制度框架建设。在实践中,交通部需要基于交通定位做好顶层设计工作,从而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确定基本方向,推进统筹工作。与此同时,交通系统各单位要立足于自身实际,把文化子系统规划建设作为一项制度性安排,完善激励、评价、督导机制体系,保障交通文化行业系统性的贯彻。

第四,形成“交融通达”的文化交流格局。要遵循文化互鉴的思维,积极加强文化的交流合作。交通运输作为支撑人类互联互通的生活方式和体现国家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领域。尤其在“一带一路”倡议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地域版图、交通方式、参与国家、配套机制等要素大大激发了交通运输活力,文化随同生产要素突破地缘性限制实现高效传播,为构建“交融通达”的文化交流环境带来机遇,也为交通强国战略实施营造了良好的国际文化氛围。

综上所述,交通的本质是服务,其公众认知度、感知度、认同感不仅源于交通设施设备,还在于内在价值。新时代交通文化的本质是在“人民满意交通”目标的基础上,促进中华文明与交通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新时代文化蕴含的价值理念投射在交通领域的时代产物,并随着时代不断丰富和发展。基于文化自信视野对新时代交通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探析,使交通文化的价值内涵更清楚,功能定位更明确,对发挥新时代交通文化的核心价值具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交通时代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图说交通
发达交通之磁悬浮列车
阅读理解三则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