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功能对等理论在《平凡的世界》英译中的应用
2022-11-10任智平
任智平
一、引言
《平凡的世界》是作家路遥以农村为题材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全文展现了改革初期西部地区广阔的社会面貌。本文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结合词汇、句法、文体三个层面,举例分析了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平凡的世界》英译中的应用,旨在对译者和读者有所启发。
二、原文本介绍
《平凡的世界》是我国作家路遥围绕中国西部城乡社会生活所著的一部全景式长篇小说。该小说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讲述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劳动与爱情、坎坷与追求、喜怒与哀乐,成功地塑造了为生活默默承受着苦难的普通人形象,同时也深刻地揭露了行走在历史发展道路上的人们所经历的艰难曲折。
三、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尤金·奈达与查尔斯·塔伯合写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奈达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其翻译理论的核心就是“功能对等”。功能对等主要体现了词汇、句法、篇章、文体四个方面在翻译中的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翻译不求文字表面的刻板对应,而是用最贴近自然的译入语言再现原文本的信息,使译入语读者在其文化背景下对译文的理解和感受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对等。
四、译文批评赏析
(一) 词汇对等角度批评赏析
词和短语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其中,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一个词的意义在于它在语言中的用法,并在目的语中找到对应的意义。词的翻译要考虑很多方面, 如词意对等、一词多义、多词同义和无对等情况,其中要求专有名词和科技词汇的字词完全对等。
例1 除了个把的衣装和他们的农民家长一样土气外,这些已被自己的父辈看作是“先生”的人,穿戴都还算体面。
Looked upon as “learned man”by their elders, most students’ outfits bordered on decency, except those of one or two students , whose clothing was no fancier than their countryman parents.
文中“先生”一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对知识分子和有身份或有地位的成年男子的尊称,通常也用于称呼老师。到了新时期,“先生”通常指具有较高学识、接受过西方教育的男性。在此句的语境中,“先生”则是指没有学识的长辈对受过良好教育的后辈的尊称。译者没有将“先生”译成misters,gentlemen等词,而是将其译成learned man,learned的英文释义是highly educated,即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避免了文化含义的偏差。译文比较准确妥帖地传递了原文所表达的意思,不仅消除了文化隔阂,而且拉近了英语读者和源语言及其文化的距离。
例2 他在眼前的环境中是自卑的。虽然他在班上个子最高,但他感觉他比别人都低了一头。
In this very environment, he was somehow, selfcontemptuous. Even though he was the tallest boy in his class, he always felt that he was a head shorter than all others.
中国民间通过用比别人“低一头”的惯用说法,表现一个人内心的自卑或愧疚等心理。由于受情景描述的衬托, 译者运用直译法将其译为“a head shorter”。译者在将原文信息完整传达的基础上,既可使读者理解其中的含义, 同时又接受了陌生化的表达,利于文化传播。此译法在一定程度上使译文的句式更加简洁,且不影响阅读的连贯性。
又如, 主食也分三等:“白面馍、玉米面馍、 高粱面馍。”“馍”是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一种食品。 如果生搬硬套译入语文化,将其译成“steamed bun”,只会限制译文读者的想象,从而影响其对源语文化的深入了解。 因此,此处音译加注释的译法仍是较佳选择,将其译成 “Momo”并加以注释 “a kind of steamed pastry,made by flour”,带来新鲜感的同时,意义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传达。这些带有文化特色的语句直译后出现在译文中,势必会给译文带来一种“新奇感”,达到一种文化上的对等。文化是需要交融的,在文化的不断交融下,人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接受速度都在提高,所以这种表达不会成为译文读者阅读的阻碍,反而会成为一种独特的阅读享受。
例3 噢,城市在这样的日子里完全失去了生气,变得没有一点可爱之处了。
Alas,the town was so drained of life altogether in such weather that it couldn’t be duller.
在翻译这句话时,译者使用了so...that句型结构,在逻辑上与汉语原文相符,即因为城市失去了生气,所以让人感觉不可爱了。翻译“可爱”一词时,笔者没有直接译为lovely,cute,adorable等词。结合上下文分析,我们会发现,城市变得没有一点可爱之处是指这个季节的天气不好,人们只能无聊地闷在家里,没有人烟的城市也因此失去了活力,变得没有生气。译者选用dull一词,其在英文中解释为“not interesting or exciting”和“not bright, with a lot of clouds”。既指人感到枯燥无味,又指天气昏暗多云,可以说是一语双关。dull的选择既尊重原文,准确传达了原文所要传递的信息,又易于译入语读者的理解。
选词是否能恰当传达原文本的信息,是衡量一个句子翻译得体与否的重要标准。上述三例译文的翻译,巧妙地处理了歧义词和文化负载词,不仅选词恰当,而且准确、充分地再现了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充分考虑在目的语中,能否找到与原文对应意义的词。不可为了追求表面意义的对等,而忽略文字背后的隐含意,影响原文的表达效果。
(二) 句法对等角度批评赏析
由于汉语和英语是语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的两种语言体系,原文和译文很难实现完全的形式对等。因此,在汉英翻译中, 涉及很多翻译问题,例如单复数、连词、逻辑关系、动词过多等。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和表达习惯等。在处理长难句时,为了不影响原句的表达效果,译者要恰当运用翻译技巧,使句子之间结构的重组和转换流畅自然。
例4 他直起身子来,眼睛不由地朝三只空荡荡的菜盆里瞥了一眼。他瞧见乙菜盆的底子上还有一点残汤剩水。
He drew himself up,casting an unconscious glimpse at the three empty dish-basins and spotting the bit leftovers in the B dish basin.
原句作者用了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孙少平在面对饥饿和自尊时内心的挣扎和卑微。原文是两句分开的话,分析后我们可以得知,前后两句话是有逻辑联系的,“瞥”了一眼,继而“瞧见”。译者没有一一译出每个动词,而是选择了一个核心谓语译成句子的主干。其他动词处理为-ing的非谓语形式,作为伴随状语从属,合并为一句话。在翻译过程中,非谓语动词结构广泛用于描述一连串持续的动作或状态。译文的几组动词形象地刻画出孙少平的窘迫,用词准确、传神,不仅语义传达精确,而且在语言风格和语句长度上都和原文相似,妥帖地保留了原句的风貌。
例5 我已经好长时间没上班了,想多少做点工作,团委领导就让我在社会上找个人,把地委行署机关的中小学生组织起来,搞个暑期夏令营,免得孩子们在暑假里无事生非。
I haven’t worked for a long time, so I want to do some little things to make up. Then leaders of youth league committee asked me to find someone to organize the children from government families to have a summer camp, making them learn something instead of making troubles in the summer vocation.
此句话是典型的汉语长难句,短句之间几乎没有连词。汉语是意合性语言,多流水句、松散句,但“形散而神聚”;汉语的句与句之间遵循着隐含的连贯性,通过逻辑顺序描述事件的发生。而英语是形合性语言,多长难句、逻辑顺序变动灵活,句与句之间往往靠各种结构形式紧密结合。如果译者按原文语序翻译,会造成译文因果逻辑关系模糊、结构松散。因此译文使用连词和分词结构来实现其逻辑关系;译文使用连词“so”来显示“我想找点事做”的原因。“to have”不定式表明“把学生组织起来”的目的,“免得孩子们……”使用分词结构,当作状语来译。整个译句切分恰到好处,结构清晰,因果逻辑关系表达鲜明,译文和原文达到了一个语义对等的效果。
从上述两个例句可以看出,汉语是动态性语言,多喜欢使用动词,而英语是静态语言,多使用名词。在汉英翻译中,英语动词的使用受到形态变化规则的严格限制。英语的句子结构表达通常只在用一个核心主谓语的基础上,使用其他结构,如非谓语动词、分词、名词、不定式或从句,来处理大量应该由动词表达的概念。译者要了解汉英两种语言特点|的不同之处,熟练掌握多动词的句子结构之间翻译转换的处理技巧。
(三)文体对等角度批评赏析
不同文体的翻译作品有着不同的语言特征和写作风格,作品的语言风格不同,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也不同。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再现源语的信息,包括从语义到文体的再现。文体仅次于内容,非常重要。在翻译此类文章时, 不仅要考虑词汇句法,而且要注意同原文的文体相一致。正如奈达所说:“如果要翻译艺术作品,译者毫无疑问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素质。”即在翻译的过程中,要了解作者的文体风格,这对原作风格的忠实再现非常重要。
例6 想想看,当沙漠和荒原用它严酷的自然条件淘汰了大部分植物的时候,少女般秀丽的红柳和勇士般强壮的牛蒡却顽强地生长起——因此满怀激情的诗人们才不厌其烦高歌低吟赞美它们!
Imaging that when desserts and wasteland wash out most plants, the beautiful rose willow and strong burdock survive doggedly——and that’s why those energetic poets keep chanting and praising them again and again.
原句中作者用正直、孤独和自我欣赏的“红柳”和坚韧、扎实的“牛蒡”预示着生命的顽强,言浅而意深。因译入语中有对应象征意义的词,因此译文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对喻体进行直接传译,保留了原作的语言风格和特点。虽然使用的语言朴实无华,但富有哲理,针砭时弊、意蕴深刻,保持了原作的行文形式,再现了原作风格。此外,这种“哲理性的语言”在文中随处可见。作者用最朴实的语言,诉说着生活中深刻的道理,充分体现了原作者的文体风格。通过融入这些语言,不仅可以使文学作品的艺术成就得到提高,还能启迪读者深深的思考。
例7 好在黄土高原有充足的风,这些日子,还不像中部平原那样昼夜都如同扣在闷热的蒸笼里,令人窒息。
Thanks to adequate wind,Huangtu Plateau could relieve itself from the hot,stuffy,and Zhenglong -like(container used for steaming) weather in central plain.
上述比喻句中,作者用热气腾腾的“蒸笼”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了天气的闷热。在小说的修辞翻译中要求译者保证喻义首先传译,其次设法保留原喻体形象,传达出原文韵味。“蒸笼”这一文化负载词,在英语中没有与之比喻形象和意义相似的词。译者使用了直译加注解的翻译技巧,适当保留了原作的内容和行文形式,确保了原作意义的成功传达。译文没有为了实现表层上的对等而追求对等,避免了因文害意式的“形式对等”。
例8 午饭铃声刚刚响过, 从一排排高低错落的石窑洞里,就跑出来了一群一伙的男男女女。
On the ringing of lunch bell,crowds of lads and lasses rushed out from the stone-cave classrooms, which stood high and low in different rows.
上面短短的一句话出现了两处叠词。汉语与英文在一定程度上有不可译性。英文中少有像“long long ago”,同一词叠在一起的情况,即使是利用其发音特点,组成如“box and cox”这样押音韵的词,使用频率也很低。笔者没有追求字字对照的形式对等,而是在功能对等的基础上,通过 “high and low in different rows;lads and lasses”等英语的对仗、押头韵或尾韵力图进行翻译补偿,达到使译入语读者阅读时体味到原文韵律美的功能对等效果。叠词的使用不仅让文体柔和细腻,而且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原文本中叠词的运用非常多,例如第一章开头的“纷纷淋淋”“平平常常”,这是作者文体风格的一大特点。译者尤其要仔细揣摩两种语言特点之间的对等转换,努力创造出再现原文语言风格的作品。
上述例句都成功地译出原文本的意义,也尽可能地传达出其韵味。但英汉两种语言的特征及文化是存在差异的,因此译者要熟练掌握两种语言之间文体风格的转换,使译作与原作的表达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万不可为了追求表面格式的相似,译成读者无法理解的译文。
五、结语
通过词汇、句法、文体三个层面,实例分析《平凡的世界》的英译本,发现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小说文体具有切实有效的指导作用。功能对等不仅要求语义对等和形式对等,而且要求风格对等。小说的翻译往往涉及历史文化背景,因此,译者要想成功传译,必须要深入了解原作文化背景和语言特征。译者相信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小说翻译能变得更加自然流畅,达到原文本和目标文本在阅读效果上的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