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规划研究
2022-11-10闫彩虹
□闫彩虹
(山西紫峰科技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应优先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持续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优化了农村产业布局,同时推动了农业经济发展改革,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整体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持续提升了农村地区的消费水平。
在此过程中,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升级和改善,不断优化了农业经济的运营和管理方式,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融入,使得农村与外界的联系更加多元化,为农村经济的均衡发展带来新契机。
1 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地域辽阔,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当地环境特点密切相关。不同农村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不同,极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因此,不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且同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就当前而言,制约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较多,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1 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低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影响经济平衡发展的因素较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就当前而言,很多农村地区都存在产业结构组成不合理、现代化建设水平较低等问题。仍以传统粗放型农业生产为主,缺乏大规模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导致农产品整体市场价值不高,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当前农业经营的主体不完善,大部分经营模式仍是以“小作坊”经营为主,虽然部分地区建设了新型农村合作社,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生产和经营规模,但新型农村合作社的运营大部分以“家庭式”为主,没有采用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合作社经营的成效,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协调性发展。
1.2 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
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颁布了大量扶持政策,且覆盖领域非常全面,部分政策结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特点而设置,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助力。但由于不同区域的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且许多贫困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对各类高科技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农业科技成果在转化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部分农村地区尝试通过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等合作,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但从实际执行效果来看,很大一部分合作内容仅是停留于理论层面,真正的市场转化和产品转化相对有限。另外,缺乏资金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相对较少,且相比于其他产品而言,农产品季节性较强、风险相对较大,相关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扶持方面存在较多制约因素,导致“融资难”问题十分显著。
1.3 农业人才的引进力度不足
实现农村地区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许多农村地区由于人才匮乏导致经济发展不均衡。例如,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原因,存在极其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我国引进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力度不足,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地区,青年外出务工比例极高,加之经济落后、条件较差,难以吸引优秀人才。
与此同时,广大农村居民的知识水平较低,从事农业生产的群体以初中和高中学历为主,虽然他们有一定的学习欲望,但缺乏学习机会。总体而言,科技知识水平整体不高影响了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观念更新和技术掌握,是导致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规划的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大型、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此过程中涉及到产业升级、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和组织发展等多方面的内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和主要目标,能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深入挖掘不同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潜力,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包括自然资源、地理条件、人才结构等,实现资源优化与分配,能更好地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分配。
与此同时,持续加强对人才的建设和资金的扶持,可探索出符合区域内农村地区发展特点的特色产业。例如,在具有旅游资源的农村地区集中发展特色旅游产业,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基础设施的整体建设,提高区域内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加强环境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指数。
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应吸引更多外地游客进入农村,与农村居民实现多元化交流,开阔其眼界和视野,持续提高其整体综合素质。旅游产业可以进一步推进绿色种植业、养殖业以及相关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持续改善地区整体生产环境,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使农产品开发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使农产品包装更符合市场审美,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2.2 促进区域内城乡协调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村信息化发展,持续完善农村地区的交通系统、通信系统以及医疗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使农村居民能够借助网络技术、智能手机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实现与外界的多元化交流。让农村居民意识到科学技术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使其在生产过程中更愿意主动运用科技手段,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发展的现代化水平。
另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提高农村居民的综合素养,带动农村居民主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新发展理念,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村发展新人才。在此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综合利用率,留住农村人才,吸引城市人才,促进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实现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共赢。
3 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规划的具体策略
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产业兴旺是核心与重点,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同时,要以农业产业发展改革为主线,实现产业化升级,使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规划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带动农业经济协调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此,在不同地区的建设中,应切实发挥地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核心优势,通过产业带动农业发展,积极调整经济产业发展布局,优化结构体系,持续推进规模化建设和现代化建设。
在此过程中,要依托完善的产业结构,实现生产要素流动,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建设,要重点扶持区域内的龙头企业,并将这些企业作为农业产业链发展的核心。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使农业产业的发展形成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新型产业模式。同时,通过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对产业发展全流程的管控,有效解决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另外,要依托龙头企业带动经济发展,激发农村居民参与经济建设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与产业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要持续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竞争力。积极推动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加工,改变传统发展模式中分散式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通过规模化建设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有效提高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推动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2 全面推进科技发展,促进农业发展模式升级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应融合各方面的资源优势,推动农村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协调发展。应在资金层面得到更多元化的支持,持续拓展资金供给的渠道和方式,避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资金而受到影响。
同时,应加大科技资源的投入力度,不断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尽早实现机械化、规模化发展。通过科学技术的融入提高整体生产率,使科学技术成为现代农业的第一生产力,以此促进农业发展模式全新升级。例如,在部分地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发挥农业生产的多种功能,结合地方特色产业扩大产业发展范围,延长价值生产链,完善利益链。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以及“利润返还”等多种合作模式,让农村居民实现利益共享。
除此之外,可以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专项行动,鼓励企业之间通过“兼容并存”的方式淘汰落后产能,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支持主产区产品的加工和转化。
在此过程中,应着力解决农产品市场销售问题,加强对农产品的分级管理、包装管理和营销管理,持续完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体系,打造服务平台,使产销渠道延伸到农村地区。
实现休闲农业建设和乡村旅游工程的融合,打造出大批设备完善、功能多样的农村观光景点、康养基地、特色小镇等,持续发展乡村的共享经济和创意农业,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调动农村居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3.3 建立资源流动机制,实现生产要素多项流通
农村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核心是农业发展。大力推动农业发展,实现现代化,必须紧抓现代农业发展机遇,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进而促进经济获得协调性发展。
针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可以通过发达地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发展。为此,应持续加强科技投入与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区域内农业资源优势,持续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更好地促进区域内经济协调性发展。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应通过有效的手段实现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多元化互动,进而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缩小城乡差距。持续推动生产要素的流动,是实现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例如,相比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发展时间较早,在交通和信息方面更具优势。在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中,需大量引入现代化生产技术和方式,为此,需促进东西部地区的生产要素流动,从东部地区引入更多优质生产技术和专业优秀人才,有效解决生产要素流通不畅通等问题。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应为资源流动构建多元化渠道,持续提高生产效率,让各类生产要素通过多元化渠道实现自由流通,包括技术人才、生产资料等,以此提升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与质量。
3.4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在人力资源建设方面,应出台人才支持政策,提高专业人才的薪资待遇,采取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优化绩效考核机制,全面提高相关技术人员和专业人才的待遇水平,最大程度调动技术人员参与农村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要持续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重点打造现代农业发展人才,使其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助推力与核心动力,进而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为此,要通过产业化升级不断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在此过程中,应积极鼓励人才进入农村发展,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持续推进农村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为人才提供相应的发展空间,为农村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与此同时,要全面实施对外吸引专业人才、对内留住优秀人才的策略,使人才发展成为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原动力。例如,可通过调整福利待遇和工资标准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走进农村,投身于农村建设,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贡献力量。
要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工作人员对现代经济发展的认知,更新发展理念。例如,可以通过定期培训、专业教育等方式提高专业人才的素质和水平。
可以制订科学合理的专业化培养方案,为管理人员提供专题化培训,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开展针对技术、工艺以及设备操作的教学,不断提高经营管理人才的综合水平,为区域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4 结束语
农业经济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与关键,只有根基稳定发展,才能支撑上层建筑。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将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改革,持续增加资源投入、资金投入,通过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方式,不断优化农村区域的资源配置,全面推动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为新时期农村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