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共同体:基于集体主义的内河渔民身份转型探索
2022-11-10李威龙胡晨灵刘思姚
□李威龙,成 双,胡晨灵,刘思姚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0)
渔村是乡村的重要类型之一,根据《2020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截至2019 年,中国渔业人口数量已达1 828 余万,渔业村达7 550 余个,渔民生活质量的高低与渔村发展状况的优劣是乡村振兴战略成效检验的重要指标。文章在分析渔民身份转型动因及渔民个体化转型固有弊端的基础上,探讨了集体化身份转型路径,以期为渔民身份转型提供新的路径选择。
1 大势所趋:内河渔民身份转型的现实动因
内河渔民身份转型事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事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1.1 政策动因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向新时代,实现内河渔民身份,这是这一命题在“三渔”问题上的理论回应。
与此同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并将其作为“十四五”规划的主要内容。2021 年2 月21 日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进一步强调了乡村振兴战略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这一战略背景下,渔民身份转型势在必行,有效发挥对渔村经济建设和发展会起到更强有力的推进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提高个人生活幸福感,满足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自2017 年以来,国务院对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工作作出明确部署和要求。2020 年7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做好长江流域禁捕有关工作的通知》,而随着2021 年3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的正式施行,长江保护进一步被推上了热潮,这也为更大规模的内河渔民身份转型拉开了序幕。
1.2 主体动因
内河渔民是以长期船居或不定期船居生活于沿江沿河地区,并以渔业作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劳动者群体,不包括各类非专业渔民。其身份转型的主体动因,可分为以下3 点。
第一,渔业资源的相对稀缺,导致了内河渔民的生计转移。内河渔民多世代生活在水上,作为特殊群体,他们对于自然资源、社会化生产有鲜明依赖性特征。随着城市建设、滩涂围垦等占用征用及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传统内河渔业受到了严重冲击,内河渔民生产生活空间不断压缩。同时,受过度捕捞、生态恶化等问题影响,渔民可利用渔业资源日渐萎缩,渔业经济增长缓慢。而相对于其他产业,渔业自然抗逆力风险较大,加之水产品价格相对下滑,内河渔民经济收入情况并不乐观,面临生计困境,甚至出现渔民返贫现象。在此背景下,老一辈渔民处于生计考虑不得不放弃或退出渔业捕捞行业,被动转型身份。与之相比,年轻渔民则偏向于主动选择身份转型,通过转产转业等实现自身增收致富。
第二,发展需求无法满足,导致了内河渔民的市民转向。传统内河渔民群体多“以船为家”,远离陆地,其发展路径大部分依赖“小家庭”自身,对于外部资源的获取存在明显缺失,这是推动渔民进行身份转型的又一主体动因。同时,船居生活也面临医疗资源的缺失,多数渔区会提供一定的医疗保障服务,相对于一些年轻渔民,老年渔民由于自身多年打渔生活积累下的病根,对于参加医保更为热情,但也缺乏深入了解,只有少部分富裕渔民参保意识较强,导致渔区医疗保障的有效实施面临困境。
第三,生态意识逐渐觉醒引发了内河渔民的观念转变。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持续加强及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入宣传,内河渔民生态环保意识有了长足的提高。禁渔护鱼是手段,保护生态才是目的。从捕鱼人到护鱼人,从无节制开发到精细化保护,越来越多的内河渔民认识到生态保护对于自身及子孙后代发展的重要性,在传统渔业中融入生态元素,通过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等渔村新业态,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和谐共生。
2 群体聚合:渔民集体化身份转型概念的提出
集体化身份转型指渔民依托经济、政治、文化构成的转型共同体,实现身份转型。个体转型的局限性和集体转型的可能性,是渔民集体化身份转型概念提出的两大支撑。
就个体转型的局限性而言,在转型资源相对匮乏或难以获得的情况下,渔民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身份转型,从而落入困境。而就集体转型的可能性而言,我国拥有浓厚的集体主义思想传统,有着丰富的集体主义实践经验,可用于指导渔民身份转型。
2.1 个体身份转型的局限性
2.1.1 个体身份转型下的生计维持困境
首先,作为个体的渔民,其生理条件和技术条件在身份转型过程中,对其生计维持有着强有力的制约作用。长期在水上作业的渔民,因环境潮湿,多患有颈椎炎、关节炎等长期慢性疾病,这对个体渔民在身份转型后的生计问题造成了先天的阻碍。其次,个体渔民所掌握的捕捞、养殖技术在脱离所在水域之后,不具备普遍适用性,即个体渔民缺乏从事其他行业的技能,在身份转型中选择范围相对狭隘。基于此,在生产领域,应将个体渔民看作相互关联的社会群体而非无依无靠的孤立个人,并给予必要的就业帮扶与创业指导,这是克服个体渔民就业竞争力不足的关键一环。
2.1.2 个体身份转型下的社会适应困境。
捕鱼生涯的危险处境塑造了个体渔民谨慎细致的精神气质,但这种精神气质在其身份转型过程中却使其摇摆不定,不愿成为“出头鸟”,呈现出等待转型或跟风转型的倾向。长期封闭生活导致了对外来事务的麻木状态或者抵触情绪。
身份名称上的转变,无法让渔民真正融入市民社会,其市民化转型的真正实现,有赖于其自身观念的城市化转向,在原先身份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主体认同,如何转变守旧观念,实现市民化思维的蜕变,是个体渔民面临的又一大难题。
2.1.3 个体身份转型下的文化融入困境
个体渔民所需的生活物资无法直接在水上获取,大多通过贸易交换取得,以此维持生计,这样就导致其与非渔民之间的人际交往,往往将经济利益作为核心,难以在文化情感上实现真正融入。
与此同时,个体渔民长期生活在水上,岸上无房、家中无地,渔民四海为家、居无定所。随生活场域变化而来的是一系列生活习惯的更替,从吃穿用住到祭祀风俗,个体渔民身份转型带来了一种抽离于自身文化精神家园的剥离感。
2.2 集体身份转型的可能性
渔民集体化身份转型有其深刻的思想传统与历史背景。我国集体主义思想源远流长,更是当代中国的主流道德原则,通过集体化形式实现个体身份转型,是对这一原则的贯彻与实践。与此同时,作为传统渔民组织的“民间渔会”,则为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借鉴。
2.2.1 集体主义的思想传统
集体主义思想传统深刻影响着渔民思想观念,对其身份转型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古典伦理思想中有着浓厚的集体主义思想传统。在历史进程中,我国从家族走向国家,逐步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格局,其宗法观念作为血缘纽带的外在维系而不断积淀。同时,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与君主专制的政治模式结合,构成了具有强大稳定性及约束力的经济结构与政治结构。在这一背景下,统合封建小农,并以土地为媒介链接小农生产与国家赋税,是封建统治存在的基础。而个体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使农民必须以家庭或宗族为单位,协同劳作,以增强自身力量,抵御自然灾害的侵扰。
而就当代中国而言,集体主义思想传统得到了强化与发展。革命战争时期的集体主义体现为“革命战争高于一切”,实行“民主集中制”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强调“党性与个性”的统一。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集体主义思想表现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一原则在文革期间受到扭曲,撕裂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趋于片面化。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独创性集体主义思想。而进入新时代,习近平以“中国梦”为集体主义思想核心,体现国家、集体、个人在发展上的统一。
2.2.2 渔民民间组织的历史渊源
从较为初级的渔帮到相对高级的渔业公所,再到渔团这一民间组织与政府部门结合体的出现,早期渔民民间组织经历了从分散到集中,从宽松到严密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渔民自发或半自发地组织起来,以民间组织的形式组织生产作业,维系生活社交,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为当今渔民集体化身份转型打下了一定的组织和文化基础。
传统渔帮的起源可追溯到明万历二年(1574),其多按地域区分,内部有着较为分明的等级制度。渔帮的出现,对渔业经济的发展和渔船作业安全曾起到积极作用,而渔帮的集体化作业使渔业的行业分工愈发明显。
随着渔业竞争的激烈,各地渔帮纷纷以地缘为纽带,成立更加高级的渔业行帮组织——渔业公所。所谓渔业公所,是在清朝晚期,渔民自发组成“渔帮”,几个“渔帮”再组成“公所”,每个“公所”有渔船百艘、千艘不等。其仍有以地域来命名的,但更多的已经突破了地缘限定,开始向更加符合商业文化和行业特征的方向转变。但渔业公所的规定对于渔民而言并没有硬性约束力,而只提供指导性意见,其作为维系政府和渔民之间的一个中间组织,对渔业生产管理和渔业秩序的维护靠的是个人威信,而不是行会规定,此时的渔民民间组织仍然保持了相对松散的状态。
渔团的组建由政府推动,但实施主体是渔业公所和渔帮。与之前成立的“纯属渔帮性质,为争渔场、抗捐、闹盐、相搏、相抗自发组成”的渔业公所相比,渔团管理主要还是按照渔业公所的方式进行,但更具合法性。初期由渔团公开向渔民征收费用,作为护渔经费,对于减轻渔民负担有些好处,但后期多有苛捐挪用,随着历史的发展,渔团逐渐被政府支持的渔会所取代,传统渔民民间组织逐渐走向衰败。
3 多维协同:转型共同体的建设路径
转型共同体构建涉及渔民生活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需要多端发力、多维协同。就经济领域而言,集体经济能有效提高渔民抗风险能力,为其提供基础性生计保障;而政治共同体的构建,则是将渔民身份转型与国家发展需要结合的关键;构建文化共同体则旨在为渔民保留精神家园,提升凝聚力。
3.1 集体经济:构建经济共同体
渔业生产的风险大,其生产资源的关联性强,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区别于其他农业生产,渔业生产对集体化生产的要求高当然集体化生产效益也高。这一集体化生产传统,可在渔民身份转型中得以延续,即发展渔村集体经济,为转型渔民提供转型后的工作岗位,从而缓解个体渔民在身份转型过程中的生计维持问题。
要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通过优先雇用、外转承包、定期分红等形式盘活渔村现有资源、发展渔村集体经济,构建包含休闲养老养生产业、水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有利于在发展渔村经济的同时,解决转型渔民工作、公地使用、资源分配等多个问题。
3.2 党群联动:构建政治共同体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全部工作的组织依托,其组织力体现了党对于基层的控制力与影响力。对于转型渔村而言,党组织组织力的良好发挥对于凝聚渔民整体力量、引领渔民走向致富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实现渔民身份转型的组织保证。因此,要充分发挥党员在渔民集体化身份转型中的积极作用,以党员队伍为核心,带动周边渔民积极参与转型;要充分体现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本色,通过深入渔民群众了解渔民需求,实现渔民需求与政策要求之间的有效衔接;要扮演好“调解员”“缓冲剂”角色,积极协调渔民身份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集政治领导力、群众凝聚力、发展战斗力于一体,通过渔村基层党组织的强大聚合力,推动渔民集体化身份转型的实现。
3.3 精神渔村:构建文化共同体
作为一种融合型文化,中华渔文化汇集哲学、神话学、民俗学等多个领域,是中华民族自渔猎时代以来创造的辉煌文化类型之一,也是广大渔民的精神寄托,体现了渔家生活的精神旨趣。
渔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是对于渔民精神家园的保护与重建,有利于解决个体渔民的文化融入困境。对渔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创新,首先是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其次才是创新。渔文化开发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发展休闲渔业,是推动休闲渔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是发展休闲渔业的基石,而休闲渔业质的发展最终有赖于渔文化资源的转化创新。
4 结束语
“三渔”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在分析渔民个体化身份转型固有弊端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渔民集体化身份转型这一转型路径。与传统个体化身份转型不同,依托转型共同体实现的集体化身份转型,在经济上主要以集体经济为依托,通过集体经济为渔民提供生活保障与就业机会;在政治上则以“党员引领+渔民响应”为核心,通过党群关系优化,提升渔民向心力;在文化上,通过传统风俗的保留改造,打造“精神渔村”,为渔民保留精神乐土。构建渔民身份转型良性机制,对推进生态环保建设、推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有一定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