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金坛刻纸的艺术特征与文化价值
2022-11-09万莉君
万莉君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1]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常州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金坛刻纸就是其文化宝藏中的一颗明珠。了解金坛刻纸的历史沿革,分析作品展现的艺术特征和蕴含的文化价值,对传承发展金坛刻纸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金坛刻纸的历史沿革
(一)金坛刻纸的起源
刻纸是一门古老的民间镂空艺术,现存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为6世纪时期作品。自古以来,民间就有剪缯帛作装饰以驱邪引福的习俗,如金坛茅山的道教祖师葛洪所著《抱朴子》记载:“或问辟五兵之道,答曰:以五月五日,作赤灵符,着心前。”东汉崔寔《四月时令》记载:“立秋,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皆剪成花样戴之,形制不一。”元代《镇江志》记载:“唐岁时节物,立春则有彩胜鸡燕。”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钗头符》记载:“今谓之钗头符,端午剪缯彩作小符子,争逞精巧,掺于髻鬟之上。”汉代造纸术的发明、唐宋造纸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剪纸的广泛应用。南宋时期,随着中原人口的大量涌入,中原剪纸逐步被金坛百姓熟悉并掌握,广泛应用于祭祀先人、节日庆祝等活动中。
(二)金坛刻纸的发展与复兴
金坛民间很多习俗都与剪纸有关,如《民国金坛县志》记载,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金坛民间有“作盂兰会,放河灯”之习俗,河灯以莲花造型为主,制作过程中采用多道剪纸工艺。金坛西部的茅山是道教圣地,道教信仰在金坛比较普遍,老百姓喜欢以茅山祖师和道教神仙为题材进行刻纸,刻纸或用于祭祀活动中,或张贴在家门前,作为镇宅辟邪的灵符。这些生活习俗促使金坛成为中国刻纸流行较早的地区之一。从晚清、民国至解放初,工匠改用由羊油香灰等材料做成的油盘为托板,同时,刻刀等工具得到改进,可以多层刻制,这既提高了效率又保证了刻纸质量。剪纸也广泛应用于祭祀及喜丧活动的纸扎用品制作中。民国初年,金坛城乡曾有剪刻、裱贴、纸扎业作坊和店铺30多家,如薛埠的殷德余、后阳的丁锁保、直溪的高王氏等都曾是当地很有名气的纸扎业作坊和店铺业主。
20世纪70年代,金坛文化馆开办了美术创作培训班,主要成员有周蕴华、朱晓坤、曹忠平、杨兆群、佘云祥、殷卓宁、孙荣才等,他们也是当时金坛刻纸最早的开拓者[2]。在此阶段,金坛刻纸的制作工艺以刻为主,作品造型更加细腻精致,其粗中有细、俗中有雅的审美趣味获得了赞誉,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赛事中获奖,其中有20余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3年12月,金坛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刻纸之乡”。 2008年,金坛刻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Ⅶ-16,杨兆群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金坛刻纸)代表性传承人。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百姓生活方式的转变,金坛刻纸在民间风俗活动中应用得越来越少。改革开放以来,金坛刻纸作品大多是工艺品,展现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深入研究金坛刻纸的艺术特征和文化价值,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和创新这门技艺。
二、金坛刻纸的艺术特征
金坛地处长三角地区,经济文化繁荣,这为金坛刻纸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金坛刻纸题材创作紧扣时代脉搏,制作工艺以刻为主,作品粗中有细,俗中有雅,既有传统性,又具现代性。
(一)以刀替剪,刻工精细
传统剪纸大都以剪刀为工具,而金坛刻纸以油盘和刻刀为工具。刻刀刀片有圆口和斜尖两种,斜尖刀头刻制精细图案,圆口刀头刻制较为粗犷的图案[3]。蜡盘的硬度也因图案精细程度不同而异,较精细的图案选择使用硬度大的蜡盘,粗犷的图案则使用松软的蜡盘,这样,刻制过程更为省力。“刻工精细、千刀不断”准确地描述了金坛刻纸技艺的精妙。
(二)技法多样,色彩丰富
金坛刻纸技法博采众长,以线条见长,阴刻阳刻结合,且常用填彩、点彩、衬色等多种刻纸上色方式。此外,金坛刻纸还首创叠层表现手法,例如金坛刻纸研究所作品《归》(图1),用宣纸半透明的效果映衬人物体型线条,层次丰富,对比效果非常好。
图1 《归》
金坛刻纸在色彩应用上也不拘一格。常规刻纸作品多采用明度深、纯度高的彩纸,例如深蓝、大红、墨绿、咖色等[4]。金坛刻纸为了表现不同题材的意境、气氛,同时使用填彩、点彩等制作工艺,有时一幅作品会出现一主多辅的色彩搭配,具有独特的魅力。例如杨兆群的作品《丰收的喜悦》(图2)采用了衬色、染色等技法,整体以蓝色调为主,搭配咖色、黄色及红色,整体色彩丰富和谐,颇有清丽淡雅的江南水乡韵味。
图2 《丰收的喜悦》
杨兆群还首创了刻纸与摄影作品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如作品《福到我家》(图3)采用刻纸技艺展现前景人物造型,窗外的风景则由摄影作品展现。传统技艺制作的前景人物和现代数字技术拍摄的影像画面相呼应,浑然一体。
图3 《福到我家》
(三)尺幅多样,题材广泛
传统剪刻纸作品因为工具的限制,大部分尺幅较小,多以对称性图案为主,题材多为吉祥寓意、祈福驱邪等传统内容。创新了工具后,金坛刻纸的幅面增大,作品尺幅有小幅、中幅、大幅,甚至巨幅。改革开放后,金坛刻纸匠人的眼界变得宽阔,能紧扣时代脉搏进行创作,创作了一批表现新时代、新农村、新风貌的作品,如《丰收的喜悦》《四合院》《采菱图》等。2019年由杨兆群牵头创作的50 m长卷刻纸作品《大运河》呈现了大运河壮观的风貌。
(四)融多家之长,雅俗共赏
金坛刻纸雅俗共赏,既有传统性,又具现代性。刻纸画面多为平面图案,金坛刻纸则融入了书法、版画、油画、摄影等艺术门类的创作方法,通过大块黑白对比、点线结合,从而使平面图案拓展到能够体现立体层次关系的空间构成。刻纸作品既写实,又抽象,亦有浓浓的情境韵味。例如:《静夜思》利用黑白关系表现了月夜池塘边白墙黑瓦的水乡建筑、光影和静谧的意境;《角楼》采用了第一人称视角,利用江南建筑的门、栏、窗、灯等元素,在二维平面中体现远、中、近的空间层次,利用黑、白、灰三色展现庭院深深的意境;《江南雪》则采用俯瞰视角和夸张的图形处理手法,把白雪覆盖的屋顶处理成简单的几何形态,再利用刻纸的白表现雪,利用疏密关系体现空间的远近,画面简洁而不简单,耐人寻味。
三、金坛刻纸的文化价值
研究、发掘金坛刻纸蕴含的文化价值,对树立文化自信、发展地方文化产业、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审美价值
金坛刻纸体现了金坛地区的百姓在不同时期对美的认识、追求和创造。早期金坛刻纸的主题多具有吉祥寓意,如喜鹊登梅、年年有鱼、福禄寿喜等,色彩多以红色为主,造型质朴,层次丰富,构图饱满,画面内容通俗易懂,多为满足百姓日常生活中祭祀祈福所需,以满足功能需求为主要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百姓生活方式的变化,民俗活动需求逐步减少。与此同时,从事金坛刻纸工作的民间艺人与当地艺术家开展合作,民间工艺与文人艺术融合,刻稿得以改造,更为注重与江南美景、生活情趣、诗词歌赋等的结合。例如,画面构图融入了中国画的留白艺术,体现气韵,为作品增添了雅致的气息。再如,创作《御道》《庭院》等刻纸作品的周蕴华也是一位山水画家,他的刻纸作品构图简洁,意蕴深远,富有美感。
金坛刻纸精妙的构图、繁复多变的纹饰和雅俗共赏的配色是其艺术价值的集中体现。同时金坛刻纸以刀代剪的“刻”纸技艺,也使金坛刻纸能表现更多精致的纹样细节,作品画面层次更加丰富,能够更好地体现江南秀美风情。
(二)民俗文化传承价值
有关金坛刻纸最早的文字记载始于明清,当时刻纸是民俗活动的附属品,在民俗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因此,金坛刻纸作品本身就是民俗文化传承的载体,它附着在从古至今的传统文化活动中,体现了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如每逢清明节、冬至、大年三十,金坛民众都会扫墓,燃烧纸钱、纸扎等祭奠先祖。金坛刻纸作为主要的装饰物,贴附在纸扎和钱票上,作为丧葬活动用品的装饰,增强了传统民俗活动的氛围感和仪式感。另外,金坛刻纸与当地的其他传统仪式、风俗活动相互影响。它与当地的民俗风尚密切联系,如直溪镇巨村的舞龙(图4)、指前镇的跳鱼灯、柚山镇的放灯节和金坛抬阁,此类在当地盛行的民俗活动为金坛刻纸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装饰载体。这些活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促进了当地风俗的传承,加深了民众的风俗观念。
图4 《舞龙》
(三)工匠精神
中国历来崇尚工匠精神。《说文解字》:“匠,木工也。”具有专门技术的人都被称为“匠”,工匠指有特殊技艺的人。金坛刻纸讲究刻工细致,千刀不断,一幅半平米大小、图案细致的刻纸作品,至少要刻上万刀,刻纸艺人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聚精会神,长时间保持一个坐姿,控制手腕力量,连续稳定地上下运刀,这样才能保证刻制的线条流畅。刻完的地方还要小心翼翼地保护好,避免牵拉扯断。尤其是制作大幅或者巨幅作品的时候,制作者更需细致耐心。一代代的金坛刻纸艺人从做学徒开始,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自己的行动传承着工匠精神。
杨兆群因其刻纸技艺能做到千刀不断,因此有“杨一刀”的美誉。为了传承自己的技艺,他在自己创办的刻纸工作室潜心培养新人,组队创作长幅刻纸作品。此外,杨兆群还以传承金坛刻纸、弘扬中国剪纸艺术为己任,十多年来广泛拜访中国民间剪纸名家,拍摄、记录他们的剪纸技艺,搜集他们的作品。这些珍贵的资料让更多的人有机会看到前人的作品,体会他们的创作思想,不断研习技艺,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金坛刻纸技艺的不断精进、传承和发展正是弘扬、传播工匠精神的明证。
(四)历史文化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由于江南雨水充沛,比较潮湿,早期作为家居装饰的刻纸作品基本都已损毁,民俗丧葬活动中的刻纸作品也随着活动的开展被烧毁。因此,民国之前的刻纸作品原件已经难以寻找,但是史料中对金坛刻纸的描述和民间流传的技艺能够相互印证。
金坛刻纸的腾飞始于20世纪70年代,剪刻纸的制作工艺从最初的剪刻结合逐渐演变为以刻为主,刻纸纹样更加细腻精致。这个时期的传承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精神风貌的作品。这些作品亦可成为研究金坛历史发展、地方文化和民俗发展脉络的资料。例如作品《牧歌》《捕鱼图》《喜摘丰收棉》等,展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金坛百姓的农业生产状态,《明代医学名家王肯堂》《清代朴学宗师段玉裁》都是展现金坛地区历史名人的作品。
四、结语
非遗技艺在当代的传承发展应以全面认识非遗价值、尊重非遗文化为基础。金坛刻纸作品体现的艺术特征和蕴含的文化价值、工匠精神都充分反映了金坛、常州乃至江南地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充分理解金坛刻纸的艺术内涵,对于进一步传承、创新和发展这一民间工艺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