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外热像技术探讨“后溪督脉内眦颈”理论
2022-11-09田君健赵亚莉李志刚
李 婷,田君健,张 悦,郝 心,赵亚莉,李志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出自《针灸大成》八脉交会八穴歌[1],概括了八脉交会穴后溪、申脉的特点,即分属不同经脉的两个穴位可以共同调理身体相同的部位。根据窦汉卿《针经指南》记载:“公孙二穴……合于内关;临泣二穴……合于外关;后溪二穴……合申脉”,说明八脉交会八穴上下肢腧穴之间存在两两相合的关系,而这种相合关系是通过腧穴所在十二经脉的循行与奇经八脉在特定部位交汇形成的,是经交而穴通,如后溪与申脉,通过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会于肩胛、目内眦、耳与项部。正是这样的相合关系,通过适当的上下配伍才使得八穴的主治范围扩大,对十二正经病和奇经病均有奇效,也解释了八穴可以共同调理其所属经脉循行并不经过的相同部位,这更能体现经络整体作用的特点。通过八脉交会穴的理论及临床应用分析[2-3]得出,后溪穴在治疗落枕、颈型颈椎病等颈项部疾病时,无论单穴治疗,还是配伍应用[4],均有显著疗效。尽管后溪穴的主治范围已经得到了古今医家的普遍认可,但其作用机理还尚未明确。近年来,众多相关研究[5-7]通过红外热像技术证实了针灸经络现象的客观存在,为进一步从生物科学角度验证“后溪督脉内眦颈”理论,笔者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观察针刺后溪穴对颈肌劳损患者红外热像图的即刻效应,验证后溪穴与各观察部位之间具有的经络相关性,以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后溪穴对颈部相关疾病的针灸作用机理。
1 临床资料
1.1 受试对象与分组
本课题研究病例来源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以及长期伏案工作或“低头族”人群中符合纳入标准的自愿受试者,共40例,所有受试者或其亲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招募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后溪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后溪组20例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23~59岁;依据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将疼痛程度进行分级,以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表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后溪组轻度疼痛5例,中度疼痛13例,重度疼痛2例。观察组20例患者中有男性7例,女性13例;年龄18~53岁;轻度疼痛5例,中度疼痛14例,重度疼痛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与疼痛程度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
本研究采用德国德图公司生产的testo 885手持式红外热成像仪,通过非接触式测量来显示皮肤表面温度场的分布。检测温度范围为-30~-100 ℃,连续可调,热灵敏度NETD<30 MK(在30 ℃时);采用高质量广角镜头32 °×23;探测器为320×240;最小焦距0.1 m;SR红外超像素(像素为640×480像素/空间分辨率为1.06 mrad);触摸屏;内置可见光拍摄组件带LED照明灯;自动对焦;等温区域显示;可显示区域小/大/平均值;图片拼接向导;可旋转手柄;可折叠可旋转显示屏;可手动设定反射率与反射温度。
1.3 检测环境
要求无明显的空气流动,无强光直接照射,室内温度相对恒定在(25±3)℃,相对湿度恒定40%~60%,尽量减少环境因素对受试者体表温度的影响。
2 方法
2.1 研究方法
2.1.1 后溪组 受试者取坐位,右手微握拳,用75%的酒精棉球对穴位及周围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于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当小指展肌起点外缘进针,针具采用安迪牌一次性针灸针0.25 mm×40 mm,刺入后溪穴后,行平补平泻法,提插捻转得气后留针20 min。分别于针刺前、起针后使用红外热像仪采集红外热像图。
2.1.2 观察组 受试者在检测环境下静坐15 min,采集一组红外热像图,等待20 min后,再采集一组红外热像图。
2.2 红外热像图采集方法
受试者正坐并保持体位不变,暴露被观察部位,在检测环境下静坐15 min,适应室内温度,待情绪安定,呼吸平稳后,受试者距红外摄像头1 m处正坐,双手自然下垂,采集头颈正、背面及侧面体表红外热像图。采集的红外热像图会自动保存在红外仪器自带的储存卡中,通过数据线可将储存卡中的热像图传输至计算机,并用仪器配套的软件对热像图进行处理。
2.3 观察区域
颈项部以大椎穴至发际线距离为长轴、以颈后两边水平距离为短轴的椭圆形为观察区;督脉循行线为大椎穴至哑门穴之间的纵行线为观察区;侧颈部以天容穴至天窗穴之间的连线为观察区;眼内眦以攒竹穴至目内眦眼角的距离为长轴,以睛明穴至鼻柱的距离为1/2短轴的椭圆为观察区。
2.4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两组受试者各观察区域平均温度比较
后溪组针刺后颈项部、督脉循行线、侧颈部与眼内眦各观察区域皮肤平均温度值与针刺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见表1。
表1 后溪组针刺前后各观察区域平均温度比较
观察组各观察区域前后皮肤平均温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观察区域前后平均温度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提示各观察区域皮肤温度变化是针刺以后产生的与针灸循经感传相关的特殊现象。
表2 两组患者各区域平均温度差值比较
3.2 后溪组针刺前后红外热像图比较
与针刺前(见图1a)相比,针刺后(见图1b)受试者各观察区域皮肤有显著的升温现象。针刺后颈项部白色相对高温区较针刺前范围扩大,程度更深;针刺前右侧颈部(图2a)可见红热高温区,针刺后(图2b)右侧颈部相同区域显现白色相对高温区,且范围扩大,可见显著升温现象;左侧颈部(图3b)白色相对高温区较针刺前(图3a)变化不明显;双侧目内眦观察区域针刺后(图4b)可见白色相对高温区,与针刺前(图4a)相比,变化明显。
图1 后溪组针刺前后颈项部温度变化红外热像图
图2 后溪组针刺前后右侧颈部温度变化红外热像图
图3 后溪组针刺前后左侧颈部温度变化红外热像图
图4 后溪组针刺前后眼内眦温度变化红外热像图
3.3 后溪组针刺前后红外热像图温度值变化比较
针刺后溪穴后颈项部、督脉循行线上、左右眼内眦各观察区域皮肤最高、最低及平均温度与针刺前相比均有升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颈项部、督脉循行线上皮肤最高、最低、平均温度与针刺前相比,均有较大程度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温度差值与观察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刺前后督脉温差较颈项部温差更明显(P<0.05)。提示针刺后溪穴,可以升高受试者颈项部皮肤温度,且对督脉循行线的升温作用更显著。
后溪组右侧颈部皮肤最高、最低、平均温度与针刺前相比,均有较大程度升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温度差值与观察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侧颈部针刺前后最低温有小幅升高现象,但最高温度及左侧颈部针刺前后平均温度差值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单独针刺后溪穴能对右侧颈部皮肤产生明显的升温作用,而对左侧颈部皮肤影响较小,并无明显经络感应现象。见表3。
表3 后溪组针刺前后各观察区域温度比较
4 讨论
八脉交会穴理论实质是为了以奇经与十二经脉循行之间的联系来说明腧穴的主治特性及原理[8]。腧穴的主治范围有对腧穴所在部位的近治作用和经脉循行及所联络脏腑的远治作用,还有一些腧穴具有超出其所在经脉循行分布及主治范围的治疗作用,而十二经脉在解释经穴特殊治疗原理方面略显不足,故而古人对腧穴主治范围的扩大,借助奇经以说明,明代吴昆原著、贺普仁主编《针方六集》记载:“后溪为八法之一,以其合督脉而会阳跷于内眦与颈也”[9]。因而“后溪督脉内眦颈”应当理解为借助督脉以说明后溪穴的特殊主治范围。而对于针刺远道取穴特殊治疗原理的解释,认为应有经络循经感传和腧穴与身体特定部位之间特殊的点面“感应”两种[10]。后溪穴为八脉交会穴,通督脉,本研究结果也证明了针刺后溪穴对督脉循行线上皮肤温度升高作用显著,说明后溪穴确有强化督脉阳气的作用,督脉循行于人体后正中线上,颈项部督脉温度的变化可以影响颈项部周围皮肤的温度,而手太阳小肠经脉循行并不至项部,但针刺后溪穴后却可以引起项部的温度升高,说明后溪穴与颈项部之间的经络感应很有可能是通过与督脉之间的联系实现的。
现代研究显示[11],红外热像技术可以将人体体表自然存在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通过热像图显现出来,许金森等[12]进一步研究表明针灸刺激体表穴位可以诱发经脉循经感传现象,主要表现为经脉循行路线上皮肤温度的升高。此后潘晓华等[13]利用中医热灸的方法对人体经络的热传输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热在经脉循行线上的传输具有循经特异性,经脉循行路线可能是热传递的良好通道。通过从实验与临床多方面的研究归纳发现[14],对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特征与显现规律、诱发规律及其形成机理等方面已经取得了系列确切的研究成果,认为经脉循行路线上具有特殊的温度现象,且温度的变化可以反映针刺腧穴后引起特定路线或部位的经络现象,据此可为针灸临床疗效的发挥机制提供思路。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刺后溪穴可引起患者颈项部皮肤温度的升高,且对督脉循行线上皮肤温度升高的作用更显著,提示针刺后溪穴有强化督脉阳气的作用,极有可能是后溪穴对颈肌劳损患者温经通络、调和气血并发挥疗效的机制表现。
手太阳小肠经的经络循行,“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手太阳经支脉止于目内眦,故而针刺右侧后溪穴通过经脉循经、经气感传,可以引起右侧眼内眦区域的经络感应现象,表现为局部皮肤温度的升高。此外,手足太阳经同气相求,眼内眦睛明穴是手、足太阳经脉同名经在头面部的交会处,因此可以引起右眼内眦的经络感应。《素问·骨空论》记载:“督脉者,……与太阳起于目内眦”,督脉与足太阳经在左、右目内眦处交汇,目内眦亦是督脉经气汇聚之处,所以针刺右侧后溪穴通过激发督脉经气,对督脉经气汇聚之处的左、右目内眦均有经气感应现象。因此,针刺右侧后溪穴对左侧眼内眦皮肤温度也产生了影响。反之,左、右眼内眦均有明显的升温现象,亦证明了后溪穴与督脉脉气相通。
天容穴位于下颌角的后方,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凹陷中;天窗穴位于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扶突穴后,与喉结相平。侧颈部观察区域处于二穴之间,胸锁乳突肌肌腹体表投影与手太阳小肠经在颈部循行路线重合。因此,针刺后溪穴对右侧颈部观察区域皮肤温度变化的影响可能与手太阳经脉循经感传有很大关系。对左侧颈部微小的温度影响可能与针刺刺激量小有关,也可能与单穴针刺而非配伍有关,今后可进一步探究其是否符合巨刺法原理。
综上,认为针刺后溪穴可以通过经络循经感传对手太阳小肠经循行所到之处产生针刺效应,通过激发督脉经气对项部及眼内眦区域产生点面“感应”的经络现象。同时提示针刺后溪穴后对右侧颈部皮肤的升温作用可能是通过经脉的循经感应实现的,并不属于“后溪督脉内眦颈”中“颈”的指向范围,条文中“颈”应是指颈后,即项部。基于此,认为“后溪督脉内眦颈”这一经典条文主要是对后溪作为八脉交会穴之一与奇经-督脉相关的主治范围的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