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恩来与“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提出

2022-11-09吴跃农江苏

党史纵览 2022年11期
关键词:面貌泊位领导小组

○吴跃农 (江苏)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竭力阻遏我国经济恢复和发展,对我国进行经济制裁,实施严密的海上封锁和禁运。20世纪60年代以后,因为战备的需要,我国新建工业大多布局在川渝及大西北地区,形成了经济建设重点在东北和内地的格局。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港口建设和海运事业发展一直较为缓慢,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港口的发展还主要以技术改造、恢复利用为主。这一时期,沿海港口平均每年只增加一个深水泊位,而且大多数还是由小型泊位改造而成。

周恩来提出“三年改变港口面貌”

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外交工作以与第三世界国家建交为重心,同时大力拓展与欧洲国家的交往,与美国的关系开始缓和。我国对外贸易迅速扩大,贸易海运量迅猛增长。

在此情势之下,周恩来意识并关注到我国沿海港口货运能力不足的情况。据1972年底的统计,我国自南至北沿海15个主要港口,只有36公里码头岸线和286个泊位,其中万吨级泊位只有42个,外轮和远洋国轮到港均要排队等候泊位;港口装运能力严重不足,特别是缺少大型专用机械,装卸机械少,且技术落后、机型陈旧,外轮供油、供水、临时修理得不到保障。

由于港口泊位与海运规模很不适应,经常出现港口堵塞情况。每条外轮的停港时间,1965年平均为5.8天,1972年延长到l0.9天,经常有20多艘外轮停港时间在一个月以上。当时测算每艘外轮在港口多停一天,我国就要损失1500英镑。另外,因停港时间过长,很多外国海运公司甚至不愿意维持固定的对华货运航线。

1973年2月27日,周恩来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听取国民经济计划汇报时指出,交通必须先行,必须采取非常措施,把它快速搞上去,要多措并举加快我国造船工业和海洋运输业发展,在积极发展国内造船工业的同时,可以适当购买一批外国货船,包括仍可行驶的旧船,建成自己的远洋船队,力争在1975年基本改变主要依靠租用外轮的局面。在这次会议上,他特别提出要加强港口建设,要在三年之内改变港口面貌。

周恩来对抓好港口建设和提高我国海运能力想法早有思谋。有一次,他乘飞机去哈尔滨开会,飞到山海关的时候,让飞机在山海关上空低飞,转一个圈,并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你看清楚,下面火车这一列那一列的距离有多长,山海关这里火车拥挤的情况怎么样。工作人员专心致志地数,回头向周恩来报告,周恩来说:“看来,再修铁路是不成了,这里太拥挤了。”他问工作人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一面问一面俯瞰大海。工作人员对周恩来说,总理的想法我懂了,您老是看海嘛!恐怕要做海上的文章。周恩来点点头说:“对!我是这样考虑的。”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趋于缓和,国际环境出现有利的变化,这给我国港口建设的开展带来较好的外部环境,周恩来利用这一时机,立刻把港口建设摆上了工作日程。为了抓港口建设,周恩来专门找刚恢复工作的国家建委主任谷牧谈话,布置港口建设任务。周恩来说:“由于帝国主义封锁,特别是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建设港口和发展海运在‘一五’‘二五’期间都很难摆上很突出位置,现在国际环境有些变化,世界上各发达国家,都是利用港口开展贸易活动的,因为海运不需要修铁路、修公路,运输量也大。中国过去被西方包围,不可能利用海上运输开展对外贸易,现在条件允许了,你们要注重加强港口的建设,并且明确分工,以秦皇岛为基点,利用三年时间,将沿海港口建设好,要抓紧赶上去。我国有18000公里的海岸线,万吨级以上的泊位只有42个,太少了。现在沿海压船压货情况很严重,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加强港口建设,经济发展需要,外贸需要,战备打仗也需要,不搞上去怎么行?!我们已经抓晚了。今后3年内要改变港口面貌,没有大型装卸设备,可以进口一些。”

在周恩来的支持下,1973年3月2日,国务院成立港口建设领导小组,粟裕任组长,谷牧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有国家计委、国家建委、交通部、外贸部、物资部、海军等部门的负责同志。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从国家建委、交通部、海军航保部等单位抽调干部办公。

此后,沿海一些重点建港省、市、自治区都先后成立了港口建设领导小组或建设指挥部,加强了对港口建设的领导,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工作体系。广大职工更是群情振奋,纷纷表示要为港口建设贡献力量,参加施工的队伍,最多时达20万人。

“三年改变港口面貌”大建港计划应运而生

国务院港口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后的第一件事是确定“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大建港计划任务。

1973年四五月间,国务院港口建设领导小组调研组到大连、天津、秦皇岛、烟台、青岛、威海、连云港等地调研。六七月间,调研组又到湛江、黄埔、宁波、上海等南方港口开展调研。调研组来到宁波调研,目的正是考察海港选址。随后,1974年1月和之后的1978年1月,国家分别批准建设宁波镇海和北仑港区。

当时,国务院港口建设领导小组沿海岸线从秦皇岛一直走到广西的防城,将宜建港口的地点都跑了一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领导小组对港口建设目标更为明确:一是要充分挖掘港口现有潜力,提高吞吐能力;二是贯彻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建设一个泊位,投产一个泊位,尽快形成生产能力。

随后,国务院召开港口建设工作会议,除了制定港口建设规划、明确建设任务外,还着重研究了港口建设的方针政策,提出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是注意合理布局。港口建设不仅要考虑沿海,还要考虑内河,特别是对长江水系的充分利用。要从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战备需要出发,根据各个港口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腹地和货物流向诸多因素,按照大中小结合、军用民用结合、平时战时结合、近期远期结合的原则,来确定各个港口的近期建设规模和远期发展方向。

二是搞好统一规划。按照统筹安排、合理布局、远近结合、分期建设的原则,搞好统一规划。坚持深水深用浅水浅用。在建港的同时,必须相应加强铁路的集疏运能力,大力疏通和利用内河航道,改造必要的公路,使货物及时疏运、畅通。港口规划还要同城市规划相衔接。

三是坚持勤俭建港。坚持执行艰苦奋斗勤俭建港的方针,建港、建坞、建库、建其他设施,都要节约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农田。处理好新建与改建设施的关系,在3年内既要建设新的泊位及设施,也要很好利用旧的泊位和设施。港口建筑的标准要区别对待,非生产性建筑,要因陋就简,尽量节约。

四是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港口建设必须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计划建设项目要按轻重缓急进行工程排队,做好施工准备。各地建港指挥部领导成员要亲临现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抓好材料、设备和施工力量的平衡调度,加快施工进度。

五是要有恰当的技术政策。世界远洋运输船舶日益大型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和外贸需求,要求我国港口建设应积极采用新技术,并从我国具体情况出发,加强研究,大胆创新,闯出我们自己的建港道路。3年内新建的码头,主要搞深水泊位,建杂货泊位多数应搞万吨级的,少数有条件的港口可搞2万吨的,大宗稳定的散货应搞高效率的专业化码头。进出口原油的专业码头,可考虑搞一些5万吨级以上的码头。同时要下决心解决航道淤浅问题,实行疏浚和整治相结合。

六是提高装卸机械化水平。对大宗稳定的散货,如煤炭、矿砂、粮食、化肥等要尽量采用高效率的专用流水线。

会议确定3年内应达到的建港目标:一是沿海港口吞吐能力由1972年的1亿吨提高到1.6至1.7亿吨;二是外轮和我国远洋轮船平均停港时间,由1973年的11.2天,压缩到1975年的5.8天;三是保证外轮和我国远洋轮船的供油供水,并为外轮临时修理和船员生活服务提供必要条件;四是适当改善客运条件。

领导小组向周恩来报告说,为达到这些具体目标所需的投资、材料,要在计划上单列一块,切实给予保证。周恩来说,该花的钱一定要花,把港口早修起来,钱很快也就赚回来了。

周恩来想得更远——1980年完成“五五计划”的港口建设目标

秦皇岛是我国重要港口。1970年,大庆油田年产能进入了2000万吨时代,但由于铁路饱和,原油无法及时外运。为此,国务院决定修建大口径、长距离输油管道工程,“秦油一期”作为大庆石油外运口岸于1972年4月正式开工。第一期工程包括建设一道746米长的引堤、一座430米长的栈桥、一个285米长的码头,还有原油泵房、循环阀室、油罐、污水处理等设施。

港口工人工作场景

1973年,周恩来在提出“三年改变港口面貌”时,“秦油一期”也被列入国家港口建设规划。“秦油一期”是新中国第一座管道式原油输出码头,也是我国第一座采用开敞式港池的码头。同年4月11日,国务院港口建设领导小组在秦皇岛港入口建设指挥部成立会议上宣布:“三年改变港口面貌”这一仗,决定从秦皇岛港打起。领导小组向参加油港建设的工人们发出号召:“你们是打头炮的,一定要打响,要有个好的开端。”

“宁让汗水漂起船,不让工期拖一天。”秦皇岛建设港口的工人们充满豪情壮志!当年10月1日,大庆输油管道与原油码头工艺管道焊接试压一次成功,原油顺利流入港区。5日,“大庆26号”油轮停泊在秦皇岛港东泊位,近10个小时装载14万吨原油。6日,秦皇岛港油码头第一期重点工程基本建成并交付使用,第一艘满载大庆原油的轮船安全离港驶往华东。秦皇岛港口开埠以来首次装运原油,标志着打胜了周恩来定下的“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开局之战。

1972年11月,国务院批准开辟江苏连云港为对外贸易港。1973年4月25日,国务院港口建设领导小组负责人来到连云港港口,调研港口建设问题,明确了连云港港口的地位、作用,确定了总体规划和发展目标,落实了“三年改变连云港港口面貌”的具体任务:即在抓紧新煤炭码头建设的同时,重点在二码头的西侧和一码头的北端新建3个万吨级杂货泊位,并完成二码头东侧和一码头南端3个泊位的改扩建,以及建设相应的仓库、货场、航修、加油和其他生活设施。6月14日,江苏省连云港建港指挥部正式宣告成立,开始了连云港港口建设大会战。

1973年8月下旬,周恩来在党的十大召开期间来到江苏代表团驻地,对连云港港口建设给予高度关注。他从扩大港口的吞吐量,谈到加快港口技术改造和提高机械化水平;从港口建设对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谈到连云港建设的宏伟规划……给江苏代表团以极大鼓舞和鞭策。

1974年12月19日,连云港煤炭专业码头建成投产。首战告捷,连云港港口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从此跨入了具有万吨级深水泊位港口行列。

1974年8月,国务院港口建设领导小组发出《关于加强连云港港口建设的决定》,要求省、市委要进一步充实、加强指挥部的领导,使指挥部真正成为建港的权力机构;要求交通部抓紧武装建港水工队伍,加强勘察设计力量;要充分发动群众,支援港口建设;要切实安排落实好当前和明年的施工任务。

周恩来一直关心他定下的“三年改变港口面貌”计划。1975年2月1日下午,他抱病主持国务院全体会议,在会上又讲了港口建设问题,并询问谷牧港口建设到“五五”计划完成时的1980年是怎么样情况?谷牧说,继续努力,有可能在1980年达到240—250个深水泊位。周恩来听后说,要搞到300个泊位,并指示要抓紧研究具体规划,同时还要注意研究发展航空港的问题。

今日连云港港口

在周恩来病重治疗期间,由邓小平主持国务院日常工作。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港口建设加快推进。到1975年底,原定“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目标基本实现,建成和基本建成深水泊位48个。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了1949年至1972年23年的总和,而且在码头水深、靠泊能力和工艺技术上也都超过了过去的水平。另外,沿海中小港口的面貌也发生很大变化,3年中开工建设中级泊位21个,改建了老码头13个,其中由中小泊位改建为万吨级的有5个,增开舱口作业线143条,并对长江口和珠江航道进行了初步整治,长江口航道水深由5.5米浚深到7米。

供油供水设施有较大改善,3年中开工建设供油设施31.5万立方米,建成18.8万立方米;新建供油码头万吨级泊位1个、5000吨级4个、千吨级8个,增添千吨级供油船20艘、供水船11艘,外轮供油问题基本解决。同时,还提高了船舶修理能力,3年开工建设万吨级修船船坞11个,建成7个,年新增坞修能力110艘次,为我国沿海和远洋船舶的修理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1975年底,港口综合吞吐能力新增5500万吨,比1972年增长了50%,不仅改善了当时的海运状况,而且为后来的对外开放准备了物质条件,同时也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展更大规模的港口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

1975年,国务院港口建设领导小组和交通部组织编制第五个五年港口建设计划。在“五五”港口建设规划中,除继续扩建现有港口外,开辟镇海、厦门、防城、营口鲅鱼圈、南通、镇江、南京等海轮码头的规划,并提出在继续搞好大港口建设的同时,积极扶持中小港口建设的方针,提出港口建设要十分重视配套的问题。此时的周恩来已重病缠身,难以正常工作了,但对一直关注港口建设的他来说,港口建设领导小组交出的这份成绩单让他足感欣慰。(题图为1974年的周恩来)

猜你喜欢

面貌泊位领导小组
公共停车场内过饱和停车诱导研究
我国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应如何设置
江苏高邮农商银行成立巡察工作领导小组
新·面貌
惠州港荃湾港区通用码头某泊位超限靠泊码头水域及航行条件适应度论证研究
江苏省侨办系统“侨梦苑”建设领导小组成立
咬定目标抓“创建”全镇面貌别样新
RIZE港介绍
“运动式政令”让领导小组层出不穷
念好“八字”经“五老”面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