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志愿者做“大白”需掌握这7个事项、10条禁忌

2022-11-09俞陶然

生命与灾害 2022年4期
关键词:防护用品大白防护服

俞陶然

如今,众多志愿者穿着防护服,在上海各个社区从事核酸检测、物资搬运等工作。这些充满爱心的“大白”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特别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染性非常强,就更需要严加防范、安全操作。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的临床微生物学研究室主任王敬华、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徐刚给出了专家意见。

王敬华表示,志愿者在进入采样现场前,就要穿戴好全套个人防护用品。在变身“大白”的过程中,志愿者要注意7个事项:

一、戴好口罩后,及时检查口罩的密闭性和带子是否牢固。检测是否规范佩戴时,可压住口罩边缘,观察呼吸气时的情况,呼气时,口罩应很快鼓起,周边很少漏气;吸气时,气体应主要从口鼻部而不是从侧面进入,口罩中间凹陷。

二、佩戴防护面屏前,要撕掉面屏保护膜,以免保护膜影响面屏清晰度,让人不自主地擦拭或揉眼睛,增加感染风险。

三、戴手套前,先检查手套是否完整。若要自检手套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可向手套内灌入气体,封紧手套口,挤压时应不会漏气。

四、选择型号大小适宜的防护服或隔离衣,隔离衣领口带子和束腰不宜太紧。穿好后,要保证身体运动不受限制,并能有效遮挡和保护贴身衣物,防止系带发生断裂。

五、全套防护用品的穿戴要有层次感,外层压住内层,特别要注意连接处,如袖口、衣领和靴套处。头发应全部塞进内层帽子里,不露出来。

六、工作中,要全程保持三级防护的完整性。保护屏障不完整时,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造成传播或感染人类。如发现防护用品破损或被样本、飞沫污染,应及时更换。

七、戴口罩工作满4小时后,应主动更换口罩,因为长时间呼吸的气体会浸湿口罩,使防护效果明显下降。工作时,如因出汗等导致口鼻部湿透,也应及时更换口罩。

志愿者在脱除防护用品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徐刚指出,特别要注意避免接触污染面,防止发生自我污染。通常应先脱除污染最严重的防护用品,然后按污染程度依次脱除,肉眼可见被污染的防护用品应最先脱除。如果防护用品污染比较严重,可先对防护服进行初步消毒,再脱除。徐刚还提醒,防护服的透气功能不好,志愿者的外衣和内衣常会被汗水浸湿,回家后应立即脱去这些衣物,及时洗浴、换洗和晾晒衣物。志愿者在为居民服务时,也要处处小心,避免被感染。王敬华为此列出了10条禁忌,供“大白”们参考:

一、禁止穿戴完整或部分防护用品就地躺下休息或睡觉,因为防护服、隔离衣可能被刺破,口水会浸湿口罩,防护用品也会污染接触到的物体表面。

二、禁止穿戴防护用品饮水、进餐,因为这可能扬起防护服、隔离衣等上面的气溶胶,即使洗手,也仍然会增加感染风险。

三、禁止多人穿戴防护用品同时近距离进餐、聊天。

四、禁止把手伸进防护服或隔离衣内抓痒,或伸进帽子里挠头发。

五、禁止穿戴防护用品时戴耳机听音乐或玩手机,这可能导致不易彻底消毒的电子设备把病毒带回家。

六、禁止采用喷洒酒精的方法对穿在身上的防护服进行消毒,以防发生火灾。

七、禁止向头面部喷洒消毒剂,避免伤害眼睛或引起过敏。

八、禁止多人同时在狭小的工作保障车内脱卸防护用品。

九、禁止重新穿戴已脱下的防护用品,即使发现脱卸顺序错误。

十、禁止用力按压垃圾桶内未密封袋口的已用防护用品,以防气溶胶飞扬,造成感染或污染环境。

猜你喜欢

防护用品大白防护服
基于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自动曝光控制降低CT检查中受检者辐射剂量的研究
《工作场所粉尘危害防控检查要点
——工会参与尘肺病预防实用指南》—— 检查要点20 为劳动者提供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确保正确使用和良好维护(连载六)
大白
改良医用防护服的穿着舒适性与防护性能分析
巾帼风采
特殊的“衣服”特殊的爱
了不起的大白鸭
大白诞生记
我国合格劳动防护用品路线图正式实施
2006年劳动防护用品用户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