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综述

2022-11-09焦文庆

中国市场 2022年29期
关键词:普惠约束融资

焦文庆,薛 晴

(1.长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2.陕西师范大学 国际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

1 引言

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狭小、抵质押资产缺失、信用记录不完善以及经营风险大等因素,往往被排斥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有着严重的融资缺口问题,给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带来了很大阻力。

因此,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融资昂贵”的融资约束问题向来都是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基于数字技术发展而起的数字普惠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多的解决思路。与以传统金融为媒介的普惠金融相比而言,数字普惠金融优势更加凸显。一方面,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企业相关消费信用数据的留存和征信体系的逐步建立完善,都为金融服务供给方带来了许多便利,进而能够更加满足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电子化、虚拟化和线上服务化等多方面的革新,不仅压缩了以往因人力、物力所造成的费用,而且整个信贷流程也得到了简化。

文章从国内外两个视角切入,梳理了现有关于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的研究,进行了述评,总结了现有相关研究尚不完善之处,为未来该方向研究提供了借鉴思路。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

2.1.1 数字普惠金融相关研究

G20峰会上初次提出了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并且明确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宗旨表现在态度上的负责、商业上的可持续以及成本上的可负担三个方面。普惠金融是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的良好工具,它可以将享受不到正规金融体系服务的群体容纳进来,尤其是对国家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的中小企业部门。

Ma⊇lle Della Peruta基于先前学者的宏观经济比较和案例研究分析,通过聚类分析的宏观经济方法研究了正规银行服务率低与手机货币服务率之间的关系,并且指出移动货币可以改善“弱势群体”进入银行体系难度大的问题,为被排斥在银行体系之外的群体提供了低成本的金融服务。

支付是经济活动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现金与数字之间的鸿沟使得贫穷的群体在金融活动中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但随着普惠金融数字化的不断推进,这种不公平待遇境况会有所改善,为贫穷的群体带来金融福利。当然这个普惠金融数字化的进程在每一个国家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数字普惠金融对贫穷群体而言是一种现实的选择,虽然传统银行的地位依旧重要,但是借助新技术来为“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市场。

在传统服务中,对贫穷群体而言,现金服务的成本还是很高的,然而依赖于技术,出现了具有更多优势和便利的方式,尤其是覆盖范围广泛的移动网络和其他一些间接渠道。为贫穷群体开设金融账户和办理支付转移、贷款以及保险等服务的潜在市场还是很大的,但是这个市场一直没能有效地运转起来,原因就在于贫穷群体使用这些金融工具时的成本太高。

2.1.2 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研究

具有充足且优质的融资来源是所有企业创立、运营以及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必要前提和基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规模,进而在融资时的资金需求量和融资约束程度会有所不同,对成立初期的小企业而言,他们与外界尤其是与金融供给方之间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双方间信息交流的阻力大,同时刚起步的中小企业是无法凭借自身的能力去平衡这种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所以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外部融资获取能够满足自身发展所需的资金。

Berger(1998)基于关系型贷款指出,通过长期业务上的合作,中小银行会对自己所服务的中小企业有一个更加感性的认知,即在借贷业务中他们不仅掌握了中小企业贷款时所提供的“硬信息”,还相应了解了一些“软信息”,所以在发放贷款时也会因为掌握了更加充分的中小企业信息而设置更加灵活的贷款评估条件,最终使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提高。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发展所需资金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其与外界之间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通过企业利息支付水平这个指标来体现其流动性水平,一般该指标数值越大说明企业的负债越多,偿债能力越薄弱,即表明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越严峻。可以通过企业现金持有行为方面的信息来衡量公司所面临的融资约束水平大小,即利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来分析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水平。

Fazzari 等指出可以使用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模型来度量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由于中小企业管理体系和流程上的随意化、中小企业内部可充当抵押品资产的缺失以及与外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通过借助负债的方式进行融资时会存在较大的阻力。

中小企业资信较差,所以其通过银行来获取资金是很难的,同时又受到股东看重公司实际控制权的影响,所以其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也存在障碍。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VC(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将被看作是中小企业创业之初资金的主要来源。

2.1.3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研究

数字普惠金融概念比较新颖,国内外有关该方面的研究尚不丰富。数字金融是可以加强和推动普惠金融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解决的,尤其是在数字金融的支持下,普惠金融可以更好地发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

Bo Huang(2019)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有缓解作用,同时还指出相较于金融发展程度更好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金融发展程度更差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有着更好的缓解作用。

2.2 国内研究

2.2.1 数字普惠金融相关研究

2016年在我国举办的G20 杭州峰会中提出了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即“泛指一切通过数字技术来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行动”。

以蚂蚁金服提供的相关数据为依据,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编写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1—2015年)”,此外,还提供了互联网金融服务覆盖面大小、使用深入程度和数字支持服务三维度的具体数据。这一指数发布后也是得到了众多研究学者的使用。在2021年4月,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又发布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1—2020)”。

我国学者多以北京大学发布的“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1—2015)”为研究依据,且会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在我国的发展会随着不同地区的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

数字金融支持下,普惠金融“服务天花板”问题得到了改善,借助大数据计算并且将客户端通过“场景”黏住的产品有效地克服了传统金融服务中的障碍,在继承原有普惠性的同时将数字技术引入,使得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更好地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

葛和平等使用我国 2011—2015 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省际层次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发现从东部到西部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是递减的,同时还证明了人口密度越大、金融观念水平越高和互联网发展状况越好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结论。

网络借贷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对其监管的不断完善不仅优化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环境,还推动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且全社会征信体系的不断建设和完善也助推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

2.2.2 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时存在阻碍的关键在于其与金融供给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与中小企业规模相匹配的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因此化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时应充分考虑我国中小银行的发展工作。

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审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时会发现,作为金融供给方的银行会因为中小企业自身结构的不完善等因素而表现出信贷配给的行为,作为金融需求方的中小企业的贷款积极性会因信贷配给现象而受到挫败。

中小企业自身经营结构上的问题、内部具有抵押资格资产的不足以及与金融供给方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都会使得中小企业进行外部融资时难度增大。

融资贵与融资难是各国中小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在信息不对称催化剂的作用下,这个问题会进一步加剧,因而有关中小企业征信和增信体系完善的工作很重要。

连玉君(2008)等借助广义矩估计的方法,在对之前研究中模型内生性偏差的合理把控之后,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得出,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是可以被用来度量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约束水平的结论。姚耀军(2015)等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法对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开展了估计,发现由中小银行所带动的银行行业结构的调整显著改善了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水平。也就是说相较于规模较大的银行来讲,关注推动中小银行更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改善。

中小企业自身具有抵押资格资产的缺失和企业信用数据的残缺、债股融资资本市场扶持力度小以及金融供给方标准高等因素,使得中小企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外部融资环境。

我国相关融资政策和融资担保体系的不完善、“去杠杆”带来的中小企业贷款被压缩等宏观因素和中小企业自身管理结构的缺陷等微观因素都会造成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

2.2.3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研究

邹伟等使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从传统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两个层面,实证检验发现发展普惠金融可以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且这种缓解作用对经济发展水平更高或法制环境更好地区的中小企业更加显著。

梁榜等采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分析框架,得出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着显著的融资约束问题的结论,之后又在初始模型中把数字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与企业现金流的相乘项加了进来,分析互联网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最终也得到了数字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发展是可以明显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结论。且异质性检验发现,民营中小企业更能从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中获益;梁榜等使用KZ、SA综合指数代表企业的融资约束大小,借助Tobit模型回归来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可以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缓释了中小企业融资约束。

3 结论

通过梳理国内外数字普惠金融和企业融资约束相关文献发现如下。

首先,针对数字普惠金融的相关研究时间并不长,但毫无疑问的是,借助数字技术的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助力金融普惠性的持续发展,进一步满足“弱势群体”金融服务需求。

其次,受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中小企业大多存在着“融资贵”和“融资难”的融资约束问题,可以通过KZ、SA和利息保障倍数等单一指数的形式或者是现金-现金流和投资-现金流等量化模型度量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

最后,在现有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相关研究中基本上都得出了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缓解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结论。然而缺乏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机制检验,后续研究可以从机制视角切入,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明晰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渠道,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猜你喜欢

普惠约束融资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碳中和”约束下的路径选择
融资
融资
约束离散KP方程族的完全Virasoro对称
7月重要融资事件
5月重要融资事件
不等式约束下AXA*=B的Hermite最小二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