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保护与更新的当下五个主题
2022-11-09吴志强
吴志强
编者按:第五届中国名城论坛2021年11月在扬州举办,聚焦于“新时代背景下名城保护与城市更新”的命题。同济大学吴志强院士在开幕式致辞中讲到“名城保护与更新的当下5个主题”,应本刊的要求,现将这5个方面诠释新时代名城保护的要求,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讨论“名城保护与更新的当下主题”的第一个基本思考,是对名城保护的本质认知。名城保护是历史积淀非常丰富的一门学科和一项社会实践,其不变的内核是:城市承载了人类的文明,名城保护的本质就是保护文明的载体、文明的基因。西语“Civilization”一词被译为“文明”引进中国,但其词根“civil”意指“都市的、城市的”。在西方语境中,脱离野蛮和愚昧的关键标志是拥有城邦治理,有文明的社会和治理体系。而在中华语境中,脱离野蛮和愚昧的关键标志是拥有文字,谓之“有文则明”。当时是哪位把“Civilization”译作“文明”已不可考,但确实可称为“神译”。若按词源意义翻译,“Civilization”可以直译为“城明”,恰好表述了名城保护的本质,就是“保护物质和非物质的文明基因”。
讨论“名城保护与更新的当下主题”的第二个基本思考,是认识中国和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20年末中国总人口中的城市人口占比已达64%;中国城市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各城市总人口的比例在大幅增长,如上海的城市人口中,在2010年到2020年的10年间,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比从21.9%增长到33.9%,增幅高达12%,即平均每年增长1.2%;中国人的期望寿命大幅延长,老龄化和少子化同时冲击着人口构成;城市数字化转型带动了城市遗产保护和老旧小区更新治理;数字智能技术已大规模导入城市百姓的日常,虚拟现实和真实生活极大程度地在年轻人身上发生交互;历史遗产现场虚拟化和网络虚拟博物馆的真实有形化,也使历史名城的保护和更新在由实到虚和由虚到实的两个相位上发生交互。
基于这两点思考:一为不变的学科内核,一为技术和治理的时代变革,我就当下的名城保护和老旧街区更新探索的主题,在5个方面进行讨论。
1 挖掘名城中的文明智慧,增加民族复兴中的文化自信
中国名城承载的是中华的伟大文明基因。名城之所以被评为名城,正是因其基因具有代表性,且这些代表性被专家从专业上肯定,也被人民普遍接受。中华民族对于如何处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如何达成整体和局部的协同,如何实现文明在代代相传中的延续,如何处理单体城市和城市群落之间的关系,有其独特的智慧手段,但蕴藏在历史名城中,并不会自主言说。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学者投入精力,对中华文明基因进行大量挖掘、系统梳理,形成中华文明的基因谱系,进而推广和普及,才能把这些古代智慧告诉世人、告诉未来的年轻人,使其发扬光大。
在名城中系统、扎实地挖掘文化要素、文明要素、智慧要素,不仅是为了记录昨天的精彩,更是为了明天中华民族的复兴,使中华民族为世界未来发展再次作出思想、技术和实践上的伟大贡献。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负祖先留下的丰厚历史名城遗产,这也是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基础所在。
2 梳理名城中的自然格局,激活生态文明中的历史基因
人类历史上,城市一直是各地区、各地方人类文明的结晶。然而,为什么并不是所有的文明都如同中华文明一样绵延至今?比如,古巴比伦文明曾经伟大绚烂,形成了与中国的24节气和天干地支60年轮回高度吻合的太阳历、完善的社会政治制度、教育体系、建筑文化等,然而这个文明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文明的延续离不开自然空间。伟大的文明基本都诞生在大河流域,如两河文明、尼罗河文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而文明的消逝往往是因为没有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古巴比伦文明的历史中,严重的水灾、旱灾打乱了其文明发展的进程,以致被其他文明占领。我国的新疆、甘肃地区也有大量城市古迹被发现,但只能作为曾经的辉煌文明的遗迹。只有生态系统得以很好维护的水源地才会发育出在今天还能被列为“中国名城”的城市。
所以,自然生态是文明生存非常关键的要素。中华文明的不断延续,正是因为这个文明处理好了天、地、人之间的生态系统的平衡。并不是广植树、加强绿化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把城市的人工制造的环境和大地母亲赋予我们的生态、生存条件做了非常好的结合。
生态文明,重在文明,它是一种思想方法、一种态度、一种生活方式,是以整体生态中的天、地、人共同形成的文明体系,是所有文化的总和。生态文明的实现是新时期城市发展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3 借助多重尺度现代技术,支撑名城保护中的当代需求
如材料科学、数字技术、3D打印技术、监测监控的升级迭代和导入,使名城保护中建造材料的环境协调性、建筑结构的超稳定性、地下空间的功能高复合性、建筑保护过程的精准智能化以及建筑的防灾减灾需求得到支撑。
例如“智能化建筑材料”,具有自我诊断、破坏预警、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可重复使用的特征。当材料内部发生某种异常变化时,能够实时地、实际地预警,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同时,能够根据建筑物的自身承载力和外部作用力的变化进行自我调节。此外,还具有类似生物的自我生长和新陈代谢的功能,对于破坏或者受到伤害的部位进行自我修复。
4 建立名城中的治理制度,保障名城保护中的多方参与
名城需要现代城市治理体系的保障。在现在的大数据条件下,要把城市的精准、精密的现代治理体系,用于对文明的最高程度的维护和治理。
城市是一个生命体(City-being)。这个生命体最大规模地集聚了人类中最高级的智慧。中华的城市—中国名城,正是集中了中国最好的智慧。如何在数字时代更精准、更系统地推进这一智慧生命的发展,如何将新时代的现代治理制度与现在的治理能力进行结合,形成智能的治理体系,也是中国名城在新时代中的一个尤其重要的创新要求。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技术的导入,使今天的“治理”能够实施、推进与过去城市管理、村镇管理、社区管理完全不一样的措施和方案。“百姓参与”“让人民成为城市的主人”中的“人民”和“百姓”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具化为一个一个人构成的群落,数字化让所有人的需求得到显示,所有人的参与得到保障。
5 确立名城中的人本中心,实现名城保护中的美好生活
名城保护和发展是为了人民美好生活。新时代不能忘记“以人民为中心”,名城的发展不能牺牲百姓的利益。如果人民的幸福不能满足,名城是没有办法保护、维护和更新它的城市生命的。世界上每一座被保护良好的名城中,保护得最好的一定是其人民的生活。人民的生活、精神和物质需求能够在其中得到满足的城市,才能真正提供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案例。
名城保护不能为“名城”而“名城”,而必须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美好生活的提升,共融共建。这好比一个舞台和戏之间的互动关系,若空有舞台建造华美,而上演的戏目十分糟糕,是无法令这个舞台长久存在的。名城保护要回归百姓的生活,使老百姓的生活更加美好。
我想,新时代的名城保护就是要抓住这5个主题上的工作:
第一,挖掘智慧: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复兴。
第二,传播文明:守护中华文明的未来,在全球推广生态文明。
第三,保护技术:材料科学、数字技术、3D打印、监测监控等城市置顶技术导入名城保护的方法。
第四,创新治理:紧紧把握住当前的现代治理制度建构,使名城拥有可真正呵护它的体系,支撑居民、游客、政府、专家全方面参与保护。
第五,美好生活: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名城保护结合为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