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音乐学专业术科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机制研究

2022-11-09刘利连

剧影月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音乐学思政技能

■刘利连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知识传授与德育教育同向同行。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也强调,思政教育不再只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要求所有高校、所有任课教师、各类课程都应该承担好育人的责任,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近几年,各高校正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改革,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中,特别是音乐学专业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特点与优势,不断的将红色文化资源、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从不同的途径渗透到术科类课程的教学中,课程思政被置于音乐学专业教育的重要地位。而在思政教育的引领下,结合音乐学专业术科课程的教学特色,研究一套科学的、全面的术科课程评价方案,使知识技能教学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专业知识传授与学生价值引同向同行,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针对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在OBE教育理念指导下,术科课程开展思政育人的教学评价机制进行探讨,分析了当前音乐学专业术科类课程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评价改革的新举措,通过创新评价内容、优化评价环节与调整评价分值等策略,逐渐规范音乐学专业术科类课程的考评机制,以进一步提升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一、音乐学专业术科课程教学评价现状

科学的课程评价机制能够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音乐学专业术科类课程建设,只有制定一套适合术科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评价机制,才能够保障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并有效持续开展。然而,现有的术科课程评价方式很难反映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这种传统的课程教学评价方式,注重的是术科课程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不能统筹处理好“育才”和“育德”的关系,严重制约了术科课程思政教育的进一步优化与持续发展。

(一)评价内容单一,不能有效体现思政效果。《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要求,各高校在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音乐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要求,学生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与艺术修养等。而目前音乐学专业术科课程的评价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注重术科技能的评价,而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却鲜有涉及,学生在考试时演唱(演奏)一首曲目即完成了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只是从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成果,而无法体现音乐学专业术科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内容,课程思政与素质目标是否达成很难在评价过程中得到体现。而且,课程考核主要以期中、期末技能展示成绩为主,辅以课堂出勤情况为平时成绩依据,考核内容比较单一,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考核,却无法评价学生的专业学习状态、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素养等。

(二)评价形式单一,不能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音乐学专业术科课程思政教育能否顺利、有效实施,其关键在教师,术科教师能否积极、主动地践行课程思政,对课程思政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课程思政建设能否深化、优化并长效发展,这就需要高校在教学评价机制上加强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课程评价不仅仅是对一个阶段教学结果的检验,而且无形中影响和制约着教学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目前高校音乐学专业术科课程的评价沿用传统的评价方式,无形中会引导音乐学专业术科课程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演唱(演奏)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其他能力和素养的融入,往往是为教曲而教曲,忽视了对专业学生道德品质与能力素养等方面的教育,没有积极的把“育才”与“育人”融合起来,也没有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术科课教学的整个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专业课程要融入思政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找到一个如何实现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程的结合、以及怎么评价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实现了思政教育这一目的的解决方案。”目前高校音乐学专业术科课程的教学评价不能有效的反映“课程思政”的成效,需进行进一步的改善与优化。

二、音乐学专业术科课程思政建设效果评价机制构建

课程思政在音乐学专业术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环节,专任教师应该从各门术科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并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教学的各环节,有效实现思政教育与术科知识技能教学的统一,充分发挥音乐学专业术科课程的思政功能。而课程评价是有效反映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高校音乐学专业术科课程现有的评价方式,不能准确反映术科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急需构建一套“课程思政”视域下的课程评价机制,并根据这种融入思政教育内容的课程评价结果进行经验总结,不断优化各个教学环节,更科学合理的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术科课的教学中,进一步提高音乐学专业术科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

(一)进一步完善评价内容。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术科类课程传统的评价内容都是采用演唱(演奏)一首自选乐曲,相关术科课程的教师在听完学生的演唱(演奏)后,根据其临场表现进行打分。这种评价方式无形之中引导学生养成了平时学习敷衍考前临阵磨刀的学习状态,或者是整个学期甚至几个学期就拿一首乐曲应付了事,而且对于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和艺术修养等思政目标是否达成很难考究。鉴于传统评价内容的这些弊端,笔者建议,把音乐学专业术科类课程的评价内容拓宽为每次考试不少于两首乐曲,规定大学期间的考试不能有重复曲目,而每学期必考一首红色经典乐曲,并对这一首红色经典乐曲的思政元素和个人的心得体会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作为评价的依据之一。

(二)进一步优化评价环节。当前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术科类课程的评价环节,主要包括期中与期末考试、以及平时课堂成绩,考试主要是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测评,而平时成绩主要以出勤和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评判,这种评价环节对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是比较适合的,但并不能体现思政教育的成效。在设计学生平时评价这一环节时,不应被局限于课堂,应该依据“OBE”教育理念和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课上与课下、理论与实践、学习与生活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包括专业技能的评价,还包括术科理论知识、日常的学习态度、社会责任情怀与个人价值理念等方面的评价,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内容外,评价环节还应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态度、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情怀等。对学生的平时评价也就是专业术科课程教学的过程评价,可以实时反映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发展情况,也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隐性知识的获得和显化情况,既包括演唱(演奏)技能与艺术实践能力的成长,又包括思想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等,平时成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应该贯穿于术科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三)进一步调整评价分值。在全国高校对“课程思政”这一教育理念的广泛推广与实施的背景下,注定课程的评价除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外,还必须考虑思政效果的评价,形式与内容应注意多样性、综合性,而评价分值的比例分配也应该注意其合理性,这需要将课堂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课外日常行为进行有效的衔接,逐渐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机制,专业术科课教学要将知识技能教育与价值观塑造统一起来,将“育人”与“育才”统一起来,如何科学合理的安排术科课程知识技能评价与思政素养评价的分值,将直接影响课程思政的目标能否达成。目前高校音乐学专业术科类课程评价目前还存在重知识技能轻价值素养的情况,这与评价分值的比重分配也有着直接的关系,这种困境的改变,需要在评价的分值分配中下功夫。笔者认为音乐学专业术科课程评价分值应更多的偏向过程性评价,利用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价值践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进一步提高过程性评价的分值比重,注重学生在专业知识技能学习成果以外的课程思政教育方面的具体表现,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引导学生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并在一定时间内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总结分析,检验课程思想教育的教学效果。

(四)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高校音乐学专业术科课程考核大多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考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的有效管理而被广泛使用,但这种过程性考核仅定位于一种有效监管学生日常学习的工具,考核指标主要集中于出勤情况、每周作品完成情况、课堂演唱(演奏)情况等方面,而对于术科课程思政教育的成效不能得到有效评价,缺乏全过程、全方位的考核。音乐学专业术科课程的考核需要构建一种包含思政育人的科学的过程考核体系,引导学生成人成材。首先,在对术科课程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评价时,重点审核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案等各教学环节是否将知识传授、技能提升与价值引领有效融合。其次,在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时,应将“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完成情况也纳入术科课程的考核指标中,通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社会活动以及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状态等情况,检验学生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过程性考核既要考核学生的出勤与每一阶段的专业学习成果,又要考核学生的思想道德与价值素养等方面的提升情况,全面检验术科课程育人成效。

三、结语

高校音乐学专业术科课程思政建设能否有效实施,在进一步优化评价机制的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应遵循“隐性教育”理念,灵活施教“润物无声”,根据音乐学专业术科课程特点和专业培养要求,在OBE教育理念指导下,术科教师要精心进行课程设计,优化教学流程,把学生普遍关注的、与音乐学专业相结合的热点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和理想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教师应通过言传身教来“以行导人”,要自觉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为人师表,严格遵守师德规范,严以律己,在教学中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促使学生职业习惯养成,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音乐人才。

猜你喜欢

音乐学思政技能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摇船歌
转型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Ethnomusicology一词中文译名的博弈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流行音乐研究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