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CDIO”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
2022-11-09荣媛媛胡国安胡庆旦
荣媛媛,胡国安,胡庆旦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5)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斐然成就,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创业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人才也成为高校教育重点培养的目标。当前许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受到了源于教育力量、教育理念、基础建设、资源共享等多方面的限制,制约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在此种背景之下,基于“互联网+CDIO”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引起了教育学界的注意,高校针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创新,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互联网+C DIO”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简述
(一)“互联网+”与创新创业教育
“互联网+”是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结合了当前较为先进的移动互联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以及蓬勃发展的物联网等技术。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进程中,丰富多元的发展成果已经被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众多领域正在紧密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与浪潮,谋求本体的变革与转型发展。在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将“互联网+”作为有力抓手,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势的发展,营造更为开放、科学的市场创新创业环境。“互联网+”活跃于社会层面,促进了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为各个领域的发展开阔了视野,提供了与社会乃至国际接轨的窗口。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给高校学生提供了一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互联网+”带来了丰富的创新创业资源,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紧密依托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为创新创业教育注入互联网发展理念,为学生提供“互联网+”背景下的创业路线分析。
(二)CDIO 教育理念与创新创业教育
“CDIO”的单个字母分别与构思、设计、实施、运作一一对应,这种新型教育模式更强调学生在教育环节的主体地位,将产品、过程与系统构思、设计、实施以及运作视为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并以此为载体促进学生个人科学与技术知识的学习、终身学习能力与意识的塑造、交流能力与团队意识的培养、开拓与创新思维的构建,提升学生在实际社会环境与企业内部环境之下进行产品与系统开发的能力。当前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应当明确一个问题,即时代发展背景之下的创新创业并不单单是简单的自主创业而已,创新创业在新时代所包括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元,创新创业精神与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发展与提升都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内容。除此之外,高校学生应当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后形成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形成较为完备的独立工作能力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综上,可以看出“CDIO”工程教育理念更加侧重于对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养地树立,该工程教育理念也契合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理念,能够更好地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
二、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情况分析
西方部分发达国家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发展较早,已经取得了可观的发展成就,社会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显著,我国部分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建设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这是由于我国在此领域的教育事业发展较晚,并且面临着与传统理念和教育模式的碰撞,这也是决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领域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教育发展模式、教育与职业对接融合等内容是被重点关注的对象。创新创业人才教育模式在研究成果方面收获颇丰,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及教育一线人员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教育模式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并取得了较为稳定的成效。并且随着教育的不断推进,这种更为先进的教育思想也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众多高校纷纷开展创了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推动了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发展,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加充沛的动力与良好的前景。
(二)问题分析
首先,当前的教育模式并未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相融合。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当前的创新创业势必离不开互联网技术与思想理念的融合,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效应尚存不足,导致学生在接受教育后,投身于社会实践时却难以把握社会发展的节奏,最终可能导致创新创业滞后于时代发展的需求。
其次,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缺乏与新教育理念的融合。如今,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过程中的核心要素,这种新教育理念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工作中,通过与实践相联系的方式进行学习。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团队意识、个人能力与工程系统能力在“CDIO”四个层面的成长。新教育理念的不足也将成为限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最后,“互联网+”与CDIO 教育理念的实践应用经验较为匮乏。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也应当积极谋求自身拓展,紧密结合时代发展趋势与要求,立足于创新创业本质教学目的,对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方式进行探索与实践。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对于“互联网+”与“CDIO”教育理念的实践经验较为欠缺,相关经验也难以被应用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发展领域,这也成为限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更新转型的因素。
三、“互联网+C DIO”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构建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巩固创新创业教育原有基础并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与要求,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与“互联网+”的融合势在必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应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及其创新发展的成果,通过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等硬件与软件的综合运用,有效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基础建设。而“CDIO”理念的引入有效地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注入了内在驱动力,成为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指导思想。“互联网+”与“CDIO”的结合,形成了以“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支持与应用为基础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依托“互联网+”及其技术针对“CDIO”的四个层面进行更加精准的支持与辅助,形成科学完备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培养体制。
在“互联网+CDIO”的思想理念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发挥创业导师的引导价值。其次,要提高对互联网+融合效应的认识。最后,要对“CDIO”理念中的四个层面进行深入理解与贯彻。“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四个层面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每个层面的良好发展都能够有效地对彼此达到促进效果,并且不同层面可以根据上一阶段的实施效果进行有效改进,在本阶段的基础上对下一阶段的实施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从而促进每个环节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实施运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四、“互联网+C DIO”下高校创新创业模式的实践
(一)C:构思
构思阶段是其他阶段的基础与前提,需要立足于社会需求与市场定位,对项目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进行充分论证,从而能够对教育策略的实施提供有效的指导。本阶段的侧重点在于对创新创业的精神层面构想,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当立足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改革,将“互联网+”理念及技术融合到教学活动中,促使教学模式更加具有灵活性、互动性,从而为学生及教师提供一定的启发。教师应当在此阶段给予学生更为充分的自主权,营造良好的发挥空间,让学生能够在工作与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个人独立思考能力与观察能力的提升,最终塑造个人的创新创业思维。通过对“互联网+”的有效利用,能够更好地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的信息资源也能够为学生的知识积累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满足构思需求。
(二)D:设计
设计阶段对学生设计创新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教师与学校应当发挥引导作用,组织学生创建有多学科背景与充分活力的创业团队,立足于不同学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综合分析当前社会创新创业市场环境,精准把握市场前景与产业发展趋势,给予年轻的创业团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气魄。与此同时,学生团队应当在学校与教师的指导下,对当前社会创新创业市场进行前期调研,通过完善的调研分析结果进行战略统一部署。在这一过程中,学校与教师要做好与学生行动相匹配的辅助性工作,并且专业教师团队应当综合分析创业团队成员的专业能力与核心素养,并结合当前创新创业领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团队的创业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针对可能存在的创业风险要着重强调,并制作较为详尽的创新创业策划方案。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学校与教师要着重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做好后续创新创业的基础性工作,并通过一定的实践工作帮助学生更好的积累经验,以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创新创业工作中应对各种问题。
(三)I:实施
对于创新创业的开展而言,可行性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其核心要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当重视对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可以采用线上线下两种模式结合与校内校外两种环境结合的形式进行创新创业实训机制建设,能够有效考查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能够在实训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实训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与信息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综合当前的时代发展形势给予学生更为科学客观的实践评价。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应当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中,从构思到设计再到模拟实施是帮助项目从雏形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通过对创新创业项目全过程的实施与检验,能够对创新创业有更加透彻的把握。对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需要学校与教师对学生在实施过程中提供指导与帮助,学生团队也应当坚持理想信念,在实训过程中尽早发现计划中的问题,并迅速解决,为更加科学有效的项目计划奠定良好的先行基础。通过对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学生能够不断积累经验,学校则可以根据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可行性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反馈收集,积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发展经验。
(四)O:运作
创新创业项目的运行需要在项目从计划到运作的全过程中进行大量的投入,高校在面对有发展前景与创意性的项目时,可以依托学校的社会资源并进行充分的整合提升,从而为高校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各项措施给予有力保障,就业指导老师也应当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给予充分的指导与帮助,更好地为学生团队创新创业工作服务。运作阶段是创新创业工作投入实践中的主要工作目标,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创新创业项目的运作要紧密依托互联网发展趋势,依托“互联网+”理念及其技术,促进项目运作的可持续性与超前性,在满足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目标的同时,也为我国创新创业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带动新产业的发展。在创新创业项目的运作阶段,学生也应着眼于创业团队内部,根据团队成员所具备的专业学科背景进行分工,使人能尽其才、物能尽其用,更好地发挥创业团队成员的个人优势。在学校资源的扶持下,学生也能够积极开拓师生客户资源,结合“互联网+”的发展新形势,打造面向社会、面向公众、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创新创业项目,通过互联网及其技术提高社会影响力,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生存环境,促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积累宝贵经验。
五、完善“互联网+C DIO”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思考
首先,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应当担负起时代的重任,不断完善校园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自上而下地提高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高校应当立足于当前时代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时代发展接轨,将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紧密结合,打造具有完整学科体系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学校也应当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优化学生专业知识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意识,依托学校资源,为学生提供开拓视野接触社会的机会。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为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保驾护航。
其次,要紧密结合“互联网+CDIO”教育理念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推动新模式的树立与发展。学校应当明确“互联网+”给当前社会创新创业环境带来的影响,通过系统地研究与分析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以此为学生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的创新创业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指导。“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当前创新创业领域最为前沿的教育思想理念,学校应积极借鉴其中的优势,分析提炼该工程教育理念中的不同阶段特点,结合我国社会创新创业环境的本土实际,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更加切实可行的指导与帮扶,助力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与专业理念的发展。
最后,当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高校应当积极依托“互联网+CDIO”教育理念,与地方政府进行有效的合作联系,综合创新创业市场的有利资源,加强校园创新创业工作建设,有效发挥不同专业的独特优势。打造“互联网+”背景下“CDIO”教育模式新格局,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
六、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社会就业形势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推动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有效地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更好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满足各个领域人才的就业需求。在“互联网+CDIO”的背景下,高校应当针对这一教育理念进行有效剖析,并使其能够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促进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转型发展,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的需求与人才自身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