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守义黑白插图的意象研究*

2022-11-08黄茜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27期
关键词:艺术形象文学作品意象

黄茜(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张守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装帧插图艺术家,在50多年里创作了6000多幅中外文学题材的插图,他的作品从深刻理解文学作品出发,于现实中发现和感受物象,以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观念和笔法,发于情感,表现于神似,融入笔墨,生成简洁而凝练并具有精神价值的黑白插图艺术形象,这是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风格。本文以张守义的黑白插图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视觉语言和表达方式的意象特征,以此,对我国当代文学插图创作产生启示作用,尤其是对中国绘画本土化语言和方法论在插图创作中的运用。

插图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不同于一般的绘画创作,既具有相对的创作独立性,又具有创作的从属性,艺术形象本身表现一定的主题,同时又必须服从原著,成为辅助者,即图文互释,是相对受限制的独立性艺术形式。而文学插图可以说是文艺性插图的典型代表,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写实的、写意的,也有装饰性的,其创作的第一步在于对原著的理解,抓住文学作品的情节内容,提取最具有典型性的符号元素,用视觉语言恰如其分地展现出来。张守义的黑白插图的表现形式是写意的意象表达,不是停留在写实的看文识图上,而是经过艺术家的再创作,既符合文学作品的内容,又带有艺术家创作的主观性,让读者从中既能获得艺术的感染力,又能感受到鲜活具体的艺术形象。因此,他的黑白插图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具有中国传统绘画写意式的意象表达,形成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

一、张守义黑白插图风格的形成

张守义黑白插图个人风格的形成有其社会、历史及个人成因。首先,在20世纪60—80 年代,人民大众的审美认知不高,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出版印刷业在技术层面发展滞后,导致印刷的质量较为粗糙,印刷品单一且受到局限,大多数只能印刷黑白出版物,由于这样的社会局限性,张守义不自觉将插图创作朝黑白插图的方向探索,形成以黑白插图为主的艺术家个人风格,同时也符合当时大众的审美需求,不仅成就了张守义黑白插图的形成,也成为他插图创作局限性的原因。

其次,他的工作经历使他走上插图艺术之路,曾就职于人民文学出版社,期间为大量的文学作品创作插图,给张守义的插图创作提供了机遇与挑战,也提供了创作实践的平台。他学习和研究了以木刻和铜版画为主的外国插图,在学习过程中,也受到西方黑白插图的影响,尤其是20 世纪现代主义时期的艺术思潮和艺术家的影响,如英国天才插图设计师比亚兹莱,运用造型的基本元素点、线、面,为文学作品创作具有自然风格的黑白插画,颇具戏剧舞台风格,将插图推向优雅的艺术高峰,使插图作品与文学作品互为映衬。在这些前人插图创作的影响下,他不断积累与文学作品有关的生活素材和文化符号,尤其是对外国文学中外国生活、场景以及习俗等的间接性积累,包括随时随地观察与记录等,为插图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内容支撑,在如此丰厚的积累和多年的创作实践中,他的黑白插图去繁就简,省略形象中的诸多细节,尤其是面部表情的省略,被称为“不画脸的画家”,他强化了整体形象,并通过肢体语言和轮廓形象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形成了他独有的“动势传情”这一颇为特别的艺术表现方式。

二、黑白插图视觉语言的意象特征

意象既是中国画的世界观,又是创作的方法论,是中国画论中的美学精神和艺术观念,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反映出其自身的精神思想、审美情趣,通过艺术形象表达出相应的意境。张守义的黑白插图正是中国画观念中意象的代表,他从形象的轮廓和结构出发,而不是像西画那样从形象的明暗黑白调子出发,对文学作品中的典型物象有充分的分析和理解,再运用中国画造型中的简练线条进行描写,方能做到“意在笔先”,有意图地运用笔法和墨韵去刻画物象,达到展现物象的精神面貌的目的。虽然他的黑白插图画面简约,但不等于简单,而是形象简洁,寓意丰富,妙在以极少的要素表达最多的信息,具有“以少胜多” “以一当十” “计白当黑” “无画处皆成妙境”的中国绘画视觉语言的意象特征。张守义的黑白插图作品在视觉语言上可分为三类:一是点线面构成式插图;二是大块面黑白剪贴式插图;三是中国水墨的浓淡笔法式插图。这三种插图的视觉语言都带有中国绘画的“意象”特征,体现插图的创作者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情趣。

(一)点线面构成式

这种视觉语言常出现在外国黑白插图中,主要来自于现代主义大师康定斯基《论点线面》中将点线面作为形象的基本构成元素,通过对元素的大小、形状、位置以及方向等性质的组合与变换,创造具有形式感的新形象,在张守义的黑白插图创作中,这种视觉语言获得了写意式的视觉形象,点的大小变化和疏密关系,时而点缀画面,时而调节空间,时而体现物象的层次感;而线的运用在曲折和舒缓中更具有意象的表情特征,其表达方式有的类似于中国画的白描,有的则带有秩序和韵律感;面基本以剪影式为主要表现形式,往往是插图的主体元素。当这些由点线面所构成的艺术形象集合成为画面时,点线面张弛有度的意象表达,能把读者引入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之中。

(二)大块面黑白剪贴式

“知白守黑”与“非黑即白”在中国画论中早已得到广泛的认同,具有良好的创作效果,将这种创作方法运用到黑白插图创作中更具有艺术表现力。在黑白插图创作中,黑色通常用来表现物象的主体,是插图的主体造型,而白色是留白部分,是无像无形的负空间,白色虽无形,但在插图中仍然具有表达功能。张守义的大块面黑白剪贴式的插图创作运用中国画的笔墨作为绘画工具,而获得强有力的线条和墨色块,运用大面积的黑白色块,体现实中见虚,明中见幽、大中见小、直中有曲的空间造型意象表现。构图中大量的留白,刻意把一些内容从人们的视线中剔除隐藏起来,利用格式塔心理激发人们对画面的内心延展和无限的遐想,显露神秘的画面空间和意境,在张守义的此类插图中,基本运用大块黑色体现插图的主体图形,用留白补充形体的结构以及调节画面的沉闷感,形成“计白当黑”“以无生有”的独特的黑白艺术范式。张守义创作的大块面黑白插图数量最多,明显突出了“黑白相拥”的审美意象,能娴熟地运用黑白正负形和黑白正负空间给插画带来无限生机。

(三)中国水墨的浓淡笔法

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技法中,从笔法、墨法表象上说,就是对墨色浓淡的综合运用。张守义在插图创作中为了获得这样的效果,不画草图,不打底稿,而是改用水墨画的笔法和墨色直接创作黑白插图,为的是追求有力的线和墨色的浓淡,或许是受插图本身传播载体印刷的限制,他的这类作品较少,主要以人物肖像为主。

在这类插图中,他运用有力的墨线勾勒物象的轮廓,用墨的“浓、淡、干、湿、黑”等五色,其中“色”的含义是讲究黑白中也可产生出丰富的抽象色彩变化效果,而不是单纯的墨色浓淡,知黑白而可知绘画,因为黑白并不仅仅是单纯、单色、浓淡、干湿等。对此,张守义做了颇为深入的实践探索,将肖像插图中各部分结构分层次地运用笔墨的浓淡加以表现。如眼眶、鼻子的暗部阴影用浓墨来勾画,头发、胡须的暗部施以淡墨表现,额头及头顶、脸颊上的高光则做“留白”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水墨画“惜墨如金”的画理。

三、黑白插图的意象性表达

插图的视觉语言与文字语言相互依存、互为补充。《艺术与视知觉》中阐述了视觉形象和文字语言之间的关系:“纯粹的语言思维是不产生任何‘思想’的思维典型……我们认为,思维是借助于一种更加合适的媒介——视觉意象来进行的,而语言之所以对创造性思维有所帮助,就在于它能在思维展开时把这种意象提供出来。”通过大量的事实论证,确立了任何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都是通过“意象”来进行的。但是,视觉意象具有多维度、超时空的特性,是“一种既具体又抽象、既清晰又模糊、既完整又不完整的形象”。用阿恩海姆的话来说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视觉现象。而正是这个“矛盾体”才能实现审美趣味的增值,才能体现审美意蕴的深化。

可见,黑白插图的意象性表达,是客观事物的形态与主观思维两者融合形成的,又是客观事物具有某种情调和思想感情的抽象意义,是人们对事物理解后所感受到的韵味、形象、感觉等结合在一起,将客观物象与个人思想结合的思维表达。意象可以作为图像或物象的内心图式,也是物象的局部特征与抽象思维的视觉表现,将想象与联想加以运用,可传达出不同的审美境界。因此,它具有以下几种表达类型。

(一)意象的象征性

插图是帮助读者理解文学作品的补充。插图中的符号元素是经过艺术家的筛选和加工,生成某一特定的艺术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文本内涵、思想或感情,会使读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插图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因此,在插图创作过程中,要使艺术形象尽可能地包含更多的文本信息和情感内容,做到意与形的高度统一。以象尽意、托物言志,是插图脱离真实再现而表达内涵的关键,通过特定的符号元素传达出明确的象征含义,体会艺术形象蕴藏的深意。另外,在插图创作中除了从文本内涵中提炼象征符号,还可以根据人民大众公认的民俗传统以及社会习俗,选择特定的符号元素作为艺术表现的本体,同样可以表达特定内容的意象。如石榴体现多子多福、莲花体现清正廉洁、蜡烛体现奉献精神等。

张守义创作的插图显然没有完全按照文学作品的描述进行场景刻画,而是抓住原著中最有象征性的典型符号元素,通过黑白风格的点线面形式来组织并表现这些特定的符号元素,形成有象征性的画面意境,这样不仅体现了插图与原文的共通性,同时也体现了插图与文本在表达上的差异性,使文本内容在插图上展现出艺术家视觉思维的意象场景,使文学形象具有舞台感,强化插图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使文学作品的情节更加引人入胜。

(二)意象的主观性

插图创作在意象表达上具有文学作品的从属性,这是插图创作的客观表达,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插图艺术家的主观思想加入插图创作中,形成插图创作的主观表达。因此,插图创作不仅仅是对文学作品内容真实的再现,而且是具有艺术家相对主观性思想参与的意象表达。即便是同一文学作品,不同的插图艺术家由于自身的人生阅历、性格品行以及艺术修养的不同,对于文学作品原著的解读、形象的提炼以及表达方式都会有所区别,在插图创作中的传情达意会有不同的切入点和侧重点,这便是意象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也具有相对性,插图艺术家不能仅凭个人的喜好进行创作,还要考虑两对关系,其一是与表现对象之间的主客关系,其二是与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艺术家经过对物象的想象与虚构,抒发艺术家心理意象的同时将表现对象难以名状的观念与哲理进行视觉意象的客观表达。

(三)意象的抽象性

意象的抽象性是指对事物共性特征的概括性描写。视觉思维中的意象插图作为思维运行的媒介,因饱含主体的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而不同于具象插图对物象真实的再现,这种“意象”插图是一种特殊的形象,它通过主体知觉的选择而生成“心理意象”,更专注于表现对象的某个主要特征,而把其他无关紧要的部位舍弃,所以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抽象性。意象的抽象性可以用精炼的图形展现出丰富而多义的内涵,给读者带来具象形象以外的联想的空间和审美意趣,达到一种意象的抽象化概括。这正是张守义黑白插图作品的特点,他的插图存大略小,笔墨不多,寥寥几笔就将人物的特征活灵活现地勾勒出来,是一种既具体又抽象的意象表达。

张守义先生强调:书籍插图不是独立的欣赏性作品,它是艺术家的情感与自身审美意趣的有机融合,是文学作品的视觉意象,体现出艺术形象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既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内涵的艺术形象,是剔除了艺术形象中的非典型性部位,而抓住了艺术形象最本质的特征进行的重点刻画;其次是因为在插图中融入了艺术家对艺术形象独特的情感与感悟,这种抽象的情感和感悟,既可以侧重于外在形象的真实把握,也可以着重表现精神层面的真实感悟,即“神似”。

四、张守义黑白插图对当代插图创作的启示

随着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眼球经济” “流量经济”等新兴社会商业模式高信息化的特征,将大众带入“读图时代”,媒介的转换使人们的阅读心理和阅读方式发生巨变,在巨载的信息量中追求快速获取图书的信息与意象内涵,对书籍阅读更注重直观的视觉感受,从文字描写到图像转述有了全新的演绎方式,因此,插图的意义更直接地符合了这种阅读心理需求,这无疑影响了我国当代插图创作的价值取向和表达方式,插图创作者开始关注直觉与感性等不确定的思维因素,插图出现了所谓的“当代倾向”,无论是传统手绘插图还是数码插图,对新奇、潮流、快销、快闪等泛娱乐化形式主义的极度追求,导致了插图创作中最重要的人文主义和艺术感染力的缺失,插图与读者的情感交流渐行渐远,变成了纯粹意义上的一种缺乏“意味”的视觉形式。

当代科技信息的进步,虽然使当代插图艺术的多元化表现拓展了读者的视野和阅读媒介,激发了读者的想象空间,增加了书籍的视觉魅力,但是信息的视觉化倾向使插图渐渐忽略了其本体语言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插图与读者沟通的内在情感被削弱。鉴于此,张守义先生的黑白插图对于当代插图的创作有三方面的启示,其一是对原著的深度挖掘。这是插图创作的客观基础,要求艺术家分析和理解书中人物、情节不同的个性特征,比如不同的民族信仰、文化素养、地域特色、时代背景等因素,以及正在迅速发展的千差万别的社会思想意识,这样才能对文学作品展开全面而丰富的想象,达到插图创作与文学作品的完美统一。其二是构图的意境塑造;张守义的插图创作深藏着对绘画形式语言本身的探索与研究,其作品的画面构图蕴藏着某种超越外部形象本身固有意义的“意境之美”,是中国画哲学的意象表达,这种画面艺术意境的塑造在当下电脑普及的时代更显得弥足珍贵,运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方法论,构建中国气派的插图视觉语境。其三是本土化的视觉语言。张守义的插图不需要表现具体情节内容,不过多花费笔墨,也不过多进行插图细部刻画,而是用简洁凝练的方式表现形体、动作,从而实现写意的目的。

从形式上看,写意不似西方的剪影画表现的即时性和情节性特征,这是中国画区别于西画的本土化视觉语言,他的插图表现更侧重于艺术形象本质的相对稳定性。这三点无论在何种时代语境和技术条件下,都是插图创作抛开技术因素所应遵循的视觉审美规律,在此基础上,还要传承和发扬本土化的视觉艺术语言,保持插图创作的本土艺术特质,在插图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中国插图的创作范式。

五、结语

细细品读张守义先生的黑白插图,虽然在技术和观念上有一定的社会历史局限性,但是其作品视觉语言的简洁凝练、形神兼备和以象尽意的意象表达,留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是将中国画的艺术观念和个人风格有机融合的典范,不仅如此,他对于文学作品的深入分析与解读、生活素材的观察与积累,为其能创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和精神内涵的文学插图提供有力支撑,这些都是值得后辈插图创作者们学习与思考的。

当代书籍装帧中的插图创作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变得功利,消解了民族性与艺术性,内容的再现和艺术表达都偏离了插图创作的审美原则,使读者无法通过插图来解读文本的精神内涵和体味插图本身的内在美感,失去了插图的艺术生命力。我们应从张守义先生的黑白插图创作中学到,插图不应该一味地追求由先进技术塑造的新奇表达方式,而应该多加强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与理解,在插图创作中得到精神层面的提升,力求准确而生动地表达原著的精神内涵,使书籍所传达的思想和读者在情感上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只有这样,我国当代书籍的插图艺术在面对新历史时期时,才能透过复杂的插图创作现状,把握未来插图创作的核心要素,挖掘具有本土化特征的艺术表现手段,使我国插图艺术具有持续旺盛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艺术形象文学作品意象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意象、形神
岸然的形象?唯美的语言
浅谈艺术歌曲中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文学作品与数学
戏曲表演技巧对艺术形象的塑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