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四春:水产养殖户的“主心骨”
——记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畜牧水产站站长张四春
2022-11-08王璐
王 璐
张四春是云南省玉溪市水产业的知名专家,在当地群众眼里,他是个兢兢业业的“老黄牛”;在领导眼中,他是个能干事的行家里手,只要把事交给他办就放心;在水产养殖户心里,他更是个可亲可敬的老大哥,养殖上遇到问题,找他就找到了主心骨;在同行心目中,他是个接地气的一线水产研究与应用专家。
张四春自2005年担任云南省江川县原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以来,就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一分为二,一部分用于土著鱼种繁育和保护方面,另一大半则花在水产养殖户身上。他经常通过微信群、农业信息网等推送土著鱼类养殖技术,指导示范可控污智能化养殖技术,通过江川土著鱼类公共品牌创建,提高市场竞争力。张四春全心全意为养殖户服务,在推广土著鱼类创新集成技术、提供苗种和推动玉溪市水产养殖业发展方面成绩显著,先后获得51项荣誉。
33年来,张四春投身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事业,利用养殖户比较容易接受的微信群或现场进行指导等,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深受百姓的欢迎和爱戴。他还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科技论文33篇,编著和参与编写出版图书4册。近年来,他在江川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举办培训班8期,培训670人次,现场观摩培训10批次,参训800人次,前去池塘边现场指导1 260次。
2020年张四春在江川区推广“工厂化”养鱼模式——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是全省发展现代渔业的大胆尝试,其绿色环保养殖对玉溪市“三湖”保护具有重大价值,实现水产养殖智能化,可随时监测主要养殖水质指标、断电预警、自动投喂等。经过他多年试验推广,池塘、坝塘增氧技术及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在江川区水产养殖中已实现常态化应用。多年来,张四春主持编制了土著鱼类养殖玉溪市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7项,通过应用不断推动江川区乃至玉溪市渔业产业提质增效,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些年,随着环境污染加剧和湖泊生态恶化,江川区大量土著鱼类相继步入濒危鱼类行列。张四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拯救濒危大头鲤,自2002年春季起,他们培育大头鲤鱼苗,通过人工养殖放流进入星云湖。作为大头鲤原种恢复项目的组织者和主要参与人,张四春负责原种站工作21年,取得了累累成果。他还注重强化江川区渔业公共品牌创建工作,成功注册了“江川大头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大头鲤开拓市场、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奠定了基础。
其实,被张四春团队抢救回来的濒危鱼类不只是大头鲤,这些年来,通过他们的努力,星云白鱼以及抚仙湖所特有的云南倒刺鲃、抚仙四须鲃、花鲈鲤、杞麓鲤和抚仙金线鲃等土著鱼类,通过人工驯养、人工繁殖,种群数量不断扩大,高原水乡的土著鱼类又重新活跃在抚仙湖和星云湖中。
2009年以来,土著鱼类增殖放流力度逐年加大,星云湖共计增殖放流大规格大头鲤鱼种32 506.4千克,5厘米以上夏花鱼苗1 043.5万尾,每年生态大头鲤新增产量60 000公斤。同时,他们还在江川区的水库、池塘、坝塘等适宜水域推广养殖土著鱼类,2011年至2021年,他们为水库、池塘、坝塘推广养殖提供大头鲤苗种8 548千克,覆盖包括示范户在内的养殖户累计503户,推广示范养殖面积达891.5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