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江南意象与乡村旅游的三重耦合研究

2022-11-08朱明轩

广西农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苏式江南苏州

朱明轩

(苏州干部学院,江苏 苏州 215011)

“天堂”苏州作为依托于原江南农耕、传统手工业及商业基础上的江南文化核心区,自古就是江南意象体系建构的符号聚集地。正如学者所言,“江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江南文脉的传承,离不开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自然和人文条件所提供的可能性,也离不开江南人民在诸种条件下面所做出的艰苦卓越的努力”,体现在苏式乡村,就是在江南乡村原有自然景观、原有乡风乡俗、原有乡间文明基础上与旅游要素需求之间的三重叠加与耦合。

当前,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田园小综合体、农文旅特色小镇、共享农庄等实施项目,都成为乡村原有江南意象展现的载体,这为各类群体感受“江南好”的自然风光、体验“诗意江南”、寻根“江南”乡愁之旅,提供了乡村文旅融合的平台。依托各类项目平台,在传承江南乡村意象中助力乡村旅游、在乡村旅游中保护传统江南意象,实现苏州江南意象保护与乡村旅游要素需求之间的功能性叠加耦合,则是当代苏式乡村振兴重要选择路径。

1 江南原有自然生态意象保护与乡村旅游的景观需求耦合

1994年5月27 日《纽约时报》曾这样描述苏州水乡:“苏州的河流虽没有威尼斯漂亮,却具有更‘实用’的功能,不过可惜的是,苏州河流实用的功能也造成了对城市的污染,苏州河道成了当地垃圾的排放场。”这曾经客观存在的事实只是江南原自然生态破坏的一个缩影,不仅存在城市里,苏南乡村亦是如此,这本身就是对传统美好江南乡村意象的现实解构。近年来,不论从中央到地方,乡村建设越来越重视传统乡村生态、生产、生活的江南意象体系的内在机理,关注环境的整治、生态的修复、景观的美化。

1.1 维护江南乡村水韵意象功能,再展水乡画卷

诗人杜荀鹤的“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就已说明,水乡泽国,是苏州旅游的第一印象与苏式乡村的第一名片,而河流湖泊的水质观感直接影响到乡村的意蕴感受。维护传统江南水韵意象,是当前发展苏州乡村旅游的重中之重。一是由于河流湖泊的区域联通性特点,需要借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长三角一体化、大运河景观带等全盘系统化建设的契机,成立专门的细化到一河一湖一渠一荡的河道湖泊管理的协调机构,共同研究,集体论证,找出根源破解难题。比如太湖、阳澄湖、太浦河、吴淞江、大运河等作为苏州地区的主要河流水系,河湖的水质,需要整个区域的集中治理,更需要沪苏浙、苏湖嘉等跨省份、跨市域的协调。二是根据河湖保护乡村区域规划,在太湖全面清网、渔民上岸的基础上,要继续高标准向其它河湖保护深入推进;对乡村河流湖泊周围种植业和水产上的农药化肥使用与鱼蟹养殖饲料投喂进行环保监测,确保排放污水达标。坚决贯彻河湖长制,划片分区,明确直接责任人,常态化问责督促,找出偷排偷放顽疾的问题根源,并彻底根除;同时强化河长的督查技术能力,广泛配备红外热成像等排污检测技术设备,提高监测的效率。三是要变污水管理的堵截为疏导,做好污水管网的分类铺设工作,强化乡村污水处理的设施建设与维护,同时要加强雨污分流,充分利用乡村河道湖泊保洁员进行日常排污监督,对发现的排污企业和商家居民,进行跟踪记录,从源头解决排污问题。再现山清水秀的传统江南水乡景致。

1.2 维护江南乡村空气清新,再现农耕乡土气息

苏州乡村是传统江南农耕水耨的鱼米之乡,清新静谧式的文人乡愁之地,花香稻香泥土香是江南乡村意象的灵魂。近年来,苏州已成为全球知名的制造业城市,除各类乡镇工业产业园外,乡村散落着不少家庭作坊,空气污染、雾霾天气仍时有发生,与水污染相比,更加难以管控。维护传统江南天空之蓝与农耕气息,为游客提供江南苏式乡村体验是努力的重点。一是以中央环保督查与“263整治”等为抓手,对深藏在乡村乃至整个行政建制镇内的企业、手工作坊进行梳理,动态化建档立案,常态化进行环境污染评估并进行检测,对污染企业进行及时处理,不合格作坊进行取缔。同时,在乡村内设立空气检测设备,对企业进行数据分析,对废气偷排污染企业进行处罚,不打折扣。二是关注苏州地区农业秸秆焚烧问题,加强环保与农业执法人员的巡视工作,对秋收工作要加强指导,不留死角;加大农业项目的集体化或规模化经营力度,大力推广太仓东林村式“种植有机水稻—秸秆打包发酵—秸秆饲料养羊—肥料回归田地”的秸秆回收循环利用模式,除乡村炊烟外,逐步消除秸秆焚烧问题。三是充分动员乡村的父老乡亲,强化村民主人翁意识,并通过匿名线索举报、物质奖励等方式,动员村民积极反映发现的乡村及周边偷排废气的厂家、扬尘的工地,将江南乡村的空气污染陷入乡村群众集体治理的汪洋大海之中,苏式乡村必然会有更多的蓝天、更清新的空气。

1.3 维护江南乡村内园林式风景生态,再呈苏州精致形意

苏式乡村的江南意象是精致的体现,与北方相比,多一些绿色,与岭南相比,多一些温婉细腻。加大乡村的生态绿化保养,形成良好的生态休闲环境,是江南意象营造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苏州美丽乡村园林式记忆的必然要求。一是要根据苏式乡村的建设规划,严格控制乡村沥青水泥道路硬化率,留足村庄应有的生态绿化面积,并依托具有江南意象设计风格的中标绿化苗木公司进行乡村精细绿化管理,并通过植被与花草的人工设计搭配,保证苏式乡村绿植的和谐与美观。二是要关注苏式乡村建设的内在机理,不能以片面追求现代化的方便性而牺牲乡村特有的苏式江南乡村原有风貌,出现简单的大拆大建、集中居住上楼、千篇一律整齐楼房等短视现象,而是突出就着乡村原有机理慢慢打磨,把基于“苏式”风貌基础上的江南独有意向贯彻到底。三是围绕江南园林的精致,动员村民积极参与到营造保护乡村江南意向并带动游客共同参与的正向合力互动,维护苏式园林化乡村建设氛围。根据破窗原理,对乡村江南意向的外景观破坏者进行坚决纠正,不能听之任之,恶意的行为进行严格的民事直至刑事惩罚,以儆效尤。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江南乡村风貌的保护,打造园林式江南农庄,形成生态闲适之美。

2 江南传统人文意象传承与乡村旅游人文体验需求的耦合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描述的是文化的差异性,而差异性恰恰是旅游的本质,也就是说旅游的本质就是旅行中的游历,文化引致旅游,缺少了文化,旅游也失去了灵魂,苏式乡村的传统乡风乡俗就是苏州乡村文化旅游要格外重视的内容。

2.1 注重江南饮食文化传承,展现苏式乡村味道

江南具有独特的传统饮食文化,这差别主要源于江南水土物产的差异性,所以说,“江南文化源自江南水土。江南,自古便是鱼米之乡。江南文化之水土、之风物,最核心的是一条鱼、一颗稻谷、一片水”。如何把江南意向的鱼米、水产等与餐食结合起来,形成苏式乡村独有的特色餐饮品类,是一门需要关注的江南乡村文旅学问。一是苏式饮食的江南意象要接地气,不能简单照搬流行口味,更应该立足当地的传统物产,从花样品色、口感独特上下功夫,开发当地饮食的新品谱系,让人们体验舌尖上的苏式乡村美食。比如吴江乡村流行的就有平望的特色辣酱、黎里的套肠、震泽的黑豆干、七都的熏豆茶等特色饮食文化品牌,这些特色都是苏式乡村的江南饮食意象。二是要围绕当地蟹鱼虾、水八仙、碧螺春茶等地产特色,聚焦江南饮食文化高雅性,将乡村当地饮食的餐具、饮食的技巧精细化、仪式化。比如阳澄湖周边乡村的大闸蟹蟹八件的生产与使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仪式的存在,让“吃货”吃的形式更加独特化江南化,这也是苏式乡村江南意象的文化传承与升华。三是从长远发展而言,苏式乡村特色餐饮的确定要合理,要发挥苏州市餐饮行业协会等机构的作用,也就是苏州乡村要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在一定区域内打造一套餐饮内容或仪式时,协会要进行独特性确认,确保不同苏式乡村餐饮异质化共存,避免乡村之间照搬照抄的一哄而上“一锅炖”与过分同质化,形成苏式乡村特色餐饮江南意象品牌。

2.2 注重苏式民宿建设品质,展现江南乡村风貌

住宿是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苏式乡村民宿要实现现代舒适性与江南文化性的融合。一是强化苏式建筑风貌的特有存在,确保民宿的粉墙黛瓦外观要与特色乡村的建设风貌相一致,实现民宿建筑审美与乡村整体建设的协调性。同时要对苏式乡村的景观天际线进行规划,力求规避塔楼等不符合江南乡村意象主题的不协调建筑出现,避免不协调的视觉观瞻。二是苏式乡村民宿内部陈设要具有当地的文化风俗印记,让入住者能够体验到当地的习俗。比如据记载,“明清苏州与东亚的日本、朝鲜,东南亚的菲律宾马尼拉、交趾、占城、暹罗等地,并通过马尼拉与拉美各地发生贸易关系,输出丝绸和各色丝织品”,可见,苏州传统丝绸之府名不虚传。当代震泽、黎里等地就出现以丝绸为主题的“水岸寒舍”民宿,围绕当地传统的蚕桑文化、江南园林等要素与丝绸进行串联,作为民宿文化特有的组成部分。三是传统的苏式乡村习俗与现代休闲舒适相结合形成的特色民宿,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行适度的苏式民宿的文化知识讲解,让来访入住者知其布设和用品文化内涵,带着当地乡村知识点再理解特色民宿,内心将会有不一样的体验,比如吴中东林村的东林“乡根”文化的民宿打造、昆山锦溪计家墩的“乡伴”文化原舍简约入俗的民宿打造都兼具苏式乡村江南意象。

2.3 注重苏式乡村“忆江南”留念,展现苏式乡村“江南忆”

苏式江南乡村是传统的手工苏作文化技艺的源头,与其相关联的作品也具有江南风格的独特性,这对强化游客苏式乡村江南意象具有积极意义。一是要充分发挥苏州乡村传统苏作技艺的集群优势,讲求作品的苏式特色,并对设计的产品形象、原理等专利申请进行保护,避免仿制品的泛滥,确保乡村苏作留念品的唯一性,打造乡村形象苏式乡村江南意象纪念品的旅游文化品牌。比如吴中光福镇的舟山村,世代传承核雕技术,结合当代审美与核雕新工艺和新要求,针对到访的不同游客群体,在传统名品“核舟记”的基础上开发出了苏作工艺的多种款式原创系列的作品,分层定价,满足不同游客层次的需求。二是苏式乡村旅游纪念品要采取分类管理,如果有收取门票的乡村景点,可以采取免费提供一份精美但富有该乡村江南文化意象的纪念品,比如丝绸小镇的太湖雪蚕桑文化园只要游客进园不管消费与否都可以免费领一份精致蚕茧小纪念品;不收门票的地方,可以适度定价纪念品,以期给到访者留下美好的记忆,将纪念品打造成为外来客商培育苏式乡村情感的载体。三是注重富有江南乡土气息的乡村文旅定制,尤其是在文旅型特色乡村更加需要关注。可以围绕苏州乡村的特殊节日进行消费定制,比如苏式乡村的婚旅定制,就包含了住宿、婚纱、宴席等特殊内容;可以围绕江南传统文人的思想情怀,为游客个性定制具有苏式乡村气息的明信片、慢邮乡村纪念品、手绘苏式乡村地图等特色江南意象创意作品;可以围绕文艺需求实施定制体验,比如在桐庐县的荻浦村,就利用乡村留存的牛栏和猪舍等建筑,改造形成了牛栏咖啡店、猪栏茶吧等场所,这是以游客内心体验为核心的富有接江南地气的文艺范私人定制。

3 江南传统文明意象沿承嬗变与乡村旅游细腻需求的耦合

唐宋之后,尤其到明清,苏州作为《姑苏繁华图》的创作地,是曾经江南时尚文化的塑造中心,也是江南文明意象诞生之地。苏式乡村文明意象,蕴含着格外讲求细腻的利他思想、精益求精的一种理念,反映在苏式乡村的美,就是从小、从细处去着笔,更好地提升苏式江南乡村休闲体验感受。除前文所述“深入挖掘吴文化‘水+鱼+稻+蚕桑+桥+船’的内涵,策划推出一批乡村文旅品质项目,优化打造‘江南水乡客厅’,让游客能够体验茶香、菜香、酒香,闻到稻香、花香、果香,全方位、多维度感受历史人文风情”外,还要尽显苏式乡村江南传统细腻与文明引领之风。

3.1 优化苏式乡村水乡出行环境,构建交通网络便捷之美

交通环境状况直接决定了来往人口的方便度,对各类人群尤其是客商的吸引起着基础性作用,而传统姑苏江南的繁荣就是得益水运便利,重视交通,古代如此,现在苏式乡村旅游亦如是。一是要考虑原有水乡机理,加强江南乡村基础道路规划,实施路与河道的平行建设工程,便于游客沉浸式体验江南水乡。做好高速公路对接村道以及村内交通标识的指引,并及时维修破损路面,多层次方便外来车辆,增强自驾游客的受重视感。二是解决停车问题是苏式乡村旅游建设中重要考量内容,既要有足量的停车泊位,还要确保停车的方便性。比如,苏州诸如东西山的陆巷、明月湾等乡村文旅类型,在节假日大多面临停泊车难、通行能力弱等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讲,可以建设地下停车场或远距离集中泊车换车驳运的方式予以解决。三是乡村内代步工具要足量,观光电瓶车、游船等代步工具不能忽视,尤其在乡村旅游景区,确保游客有足够和价格合理的代步工具选择空间,降低游客乡村游的疲惫度。乡村内交通的管制要有规范性,比如在车辆管制区,就不应该有特权车的出入,注重游客与村民一碗水端平的平等感受。良好的交通出行感受,将会给苏式乡村旅游美好体验加分,也契合着便捷化的传统江南意象。

3.2 建设好苏式乡村文明公厕,从细处打造乡村方便卫生之美

苏州人历来重视如厕的文明,从出差远行自带马桶便可见一斑,也树立了苏州自古讲卫生的江南文明意象。公厕是乡村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苏州乡村要从文明示范的角度出发,全面提升公厕供给与需求的匹配与协调度,高质量满足游客文明体验。一是对苏式乡村的公厕区位进行规划,进行适当的功能划分,既要做到厕所外观设计与苏式乡村的特色主题格调相协调,避免色调、结构风格与周边景观格格不入,还要注重厕所内部的水乡文化元素的设计运用,让游客无论在哪里都能感受到江南水乡的意象特色。二是乡村公厕要有足够统一苏式着装的保洁员来与游客进行区别,同时在加强日常的检查与考核基础上,保证保洁频率,既要注重公厕的功能性,也要重视其文化性,积极借用科技的创新,引入既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设计又能自动感应的清洁设备,确保厕所内的清洁度,这是保持清洁观感可靠的因素。三是根据乡村的具体规划情况,合理分配公厕的位置,确保设置密度要合适;对于已建成在用的厕所通过GPS技术对客流进行定位分析,确定乡村厕所游客的使用频率,适度增加高频率使用区域内厕所或厕位的数量;乡村内公厕指示标志,既要清晰可辨,也要与周边相协调,方便游客寻找与使用,让游客真切感受到苏式江南乡村不仅如厕方便,还保有传统江南意象的文化与品位。

3.3 要做好苏式乡村保洁,确保乡村清清爽爽的江南之美

垃圾是人口密集区域共性的问题,垃圾问题是否处理得当直接影响着苏式乡村的观感形象,这是江南乡村意象旅游需要关注的地方。一是苏式乡村内部和旅游要道要设置足量的垃圾回收设施,既要投放面向村民、游客的零散垃圾桶,也要有足够的面向餐饮商家大投量垃圾处理设施,同时确保垃圾集中清理回收的渠道畅通,减少因游客个人携带垃圾袋不方便而随意乱扔、餐饮商家无处倾倒餐余垃圾而偷偷乱倒等现象,不断给游客强化方便清洁的江南意象。二是要根据季节与客流的实际情况,调整或增加垃圾清运频次,确保足够的垃圾清运车的定时运行。在天气热的时候,垃圾需要及时清运,根据实际情况一天内一次、两次甚至三次清运,以防垃圾变质恶臭,从而降低垃圾处理不到位导致对村民的生活质量的影响,避免给游客形成苏州乡村脏乱差的形象。三是要进行群众监督。对于向河流或不按规定投放垃圾的居民与商户,可以进行举报,按照乡村文明公约对相关人员进行奖励或处罚;乡村村民要以身作则,不乱扔垃圾,见到地上垃圾及时捡起放到垃圾桶内,从而通过示范带动,引导游客不做乱扔垃圾的不文明现象,共同打造良好的乡村文明之风。

猜你喜欢

苏式江南苏州
苏式美酒——惠泉
打开一扇窗,读懂苏式生活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即将开启!独墅湖边的“新苏式”工作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苏式”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