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文化基因

2022-11-08

北京社会科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竟 辉

一、引言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通过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奋斗史,亦是一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尤为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凝聚力量。习近平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回顾历史,支撑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支撑5000多年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的,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当前,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的时代背景,为进一步提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民本传统标识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鲜明主旨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民为本”的文化传统。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富民安民”“爱民重民”“忧民兴民”的思想可谓由来已久。从“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的富民愿景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安民理想;从“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爱民觉悟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重民智慧;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民情操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兴民抱负,可以说,民本传统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价值追求。以史为鉴,我们亦可以发现,无论是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还是贞观之治、康乾盛世,无不是统治者通过重农务本、与民休息才得以成就的盛世景象。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不仅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传统的思想精华,并且始终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唯物史观的理论框架里,争取人民解放、实现人民幸福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政治底色。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自觉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崇高使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深受民本传统的影响。习近平反复强调:“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推翻压迫人民的“三座大山”确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即便在极其艰苦、困难重重的战争条件下,也从未忘记关心人民生活、关注人民生产。八七会议后,党在广大农村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颁布施行《井冈山土地法》和《兴国土地法》,以此保障农民对土地的合法权益。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洛川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阐明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将“改良人民生活”作为其中一项纲领单独列出,并提出了废除苛捐杂税、赈济灾荒等利民惠民举措。1940年至1941年,为进一步减轻人民的生活负担,党中央相继发出《中央军委关于开展生产运动的指示》《关于精兵简政的指示》。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党的七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写入了1945年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毛泽东在此次大会上明确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由此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政治热情。“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迅速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明确提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党想事情、做工作的基本尺度。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外源性压力和脱离人民群众的内源性风险,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把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成功推向了21世纪。迈入新世纪,针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见物不见人”的现象,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多次以民本传统所内含的重民生、兴民德、得民心等智慧,警醒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诚如习近平所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必须时不我待抓好脱贫攻坚工作。”近年来,在党中央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兜底等精准扶贫的举措下,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6079元增长至2020年的12588元,脱贫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截至2021年2月,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中国提前十年完成了联合国制定的减贫任务。习近平坦言“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期间多次前往贫困地区实地考察、指导脱贫攻坚工作。2013年初至2020年末,他先后主持召开了7次扶贫工作座谈会,亲自走访了14个特困地区,考察了20多个贫困村,开展了50多次调研工作,倾听贫困群众意见,掌握扶贫脱贫实际情况。除了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外,党中央还积极统筹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可以说,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奋斗目标基本实现。就精神动力而言,这些硕果的取得都离不开我们党对民本传统的坚守,以及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坚持。

三、革新思想激发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深层活力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有着强烈革新精神的民族,中华典籍也处处闪烁着革新的思想智慧。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从管仲变法到李悝变法、从商鞅变法到王安石变法、从张居正变法到戊戌变法,虽然大多数改革都因守旧势力的阻挠而夭折,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社会变革无疑都为当时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革新思想,既能够为民族国家进步积蓄发展的动力,也能够为阶级组织储蓄自我革命的能量。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革新思想中汲取革命的力量与改革的智慧,在推进伟大自我革命的同时,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共产党继承传统革新思想的实践旨趣就是以革命的勇气与改革的决心解决时代问题,这既体现在通过革命的方式寻求民族独立,又体现在以改革的手段推进社会发展。1921年至1949年,传统革新思想激励着中国共产党开展了改天换地的伟大革命。在这个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并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从而彻底结束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自1953年始,我们党在全国范围内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展了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了较大冲击。针对这种情形,邓小平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此后,传统革新思想又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见证了中国社会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实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邓小平将改革开放视作“中国的第二次革命”。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针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要不要改革开放”的困惑,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的科学论断,以此昭示继续改革开放的决心。进入新世纪,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致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对此,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用改革开放的方法来解决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明确提出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从2013年起,党中央在全国推出了三千余项改革方案,涉及经济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农村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等诸多方面。正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迎来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勇于革命与善于改革的精神品质,而这些精神品质又无不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革新思想的影响。所以,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新思想的另一重要表现,就是时刻保持着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品格。诚如习近平所强调的那样:“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自我革命始终是贯穿于党的建设的一条主线。在革新思想的丰厚滋养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具体体现为纠正党内错误思想、剔除党内腐化分子、开展理论与实践教育、营造党内良好风气等诸多方面。就此而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也是一部激浊扬清的伟大自我革命的斗争史。正是这种不断的自我革命使我们党经受住了“四大考验”“四大风险”,确保着我们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从而锻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和合理念厚实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和平底蕴

“和合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中国先哲们很早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并用“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告诫世人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仅如此,“家和万事兴”“以和为贵”“和气致祥”“志同道合”“德莫大于和”等古训,也促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家庭和谐、邻里和睦、朋友和善的和合氛围。更为重要的是,“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国虽大,好战必亡”“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等邦交理念及张骞出使西域、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等邦交实践也一再表明,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往。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和合理念并非简单地停留于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是更注重于构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平友好关系。故而,习近平指出:“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

诚然,中国共产党继承了中华民族尚和合的优良传统,并且始终致力于追求与维护和平。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那样:“中国共产党人深知和平的可贵,也具有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融和合理念于自身信仰目标之中,不仅以正义战争的方式争取和平,而且还以改革发展的手段维护和平。革命战争年代,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迫害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入侵,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以正义的战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必然选择。而中国共产党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捍卫人类和平。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为顺应全国人民迫切和平建国的意愿,中国共产党一方面主张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另一方面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积极同国民党会谈。但遗憾的是,和平建国的愿望因国民党反动派单方面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而破灭,随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以英勇的自卫战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解放了全中国。1949年6月,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指出:“我们所反对的只是帝国主义制度及其反对中国人民的阴谋计划……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恢复和发展国际间的通商事业,以利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新中国成立不久,他又提出了“和平为上”的外交原则,向全世界表达了中国反对战争、祈求和平的愿望。为发展与印度、缅甸等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中国共产党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借以表明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同一切愿意和平的国家团结合作”的倾向。到了20世纪80年代,根据国际环境的新变化,邓小平做出了时代主题已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的战略判断,并承诺“中国永远不称霸,现在不称霸,将来实现了四个现代化,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决不称霸”。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也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例如,从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开始,即使在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中国仍然坚持足额缴纳联合国会费与维和摊款。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承担的联合国会费占比由最低时期的0.72%上升到2012年的3.19%,中国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总之,无论是以战争谋求和平,还是以发展促进和平,抑或是在国际外交中维护世界和平,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弘扬和合理念,习近平在国际会议上多次引用“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协和万邦”“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等经典名句,借以向全世界彰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与坚强意志。在对外交往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致力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从维护和促进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不仅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引领人类和平发展进程,而且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以推进人类和平发展事业。习近平明确指出:“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就目标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了一般意义上血缘、宗法、族群与国界的差异,它将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视为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要求世界各国人民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为了更好地发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人类和平发展进程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对外交往中牢牢秉持普遍安全观、正确义利观、新型文明观和绿色生态观,既主张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以化解矛盾冲突,又主张携手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以打造合作亮点;既主张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增进政治互信,又主张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寻求永续发展。由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站在人类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高度审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其一经提出就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认可,并多次被载入联合国决议和文件之中,凝聚了人类走向未来美好社会的“最大公约数”。“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也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注入了强劲动力。从内涵特质来看,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核心内容的“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己达人、先义后利、和而不同、兼善天下的精神标识,是一条能够增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不同制度平等相待的“和平之路”。故而,在同所有“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的合作中,习近平反复强调:“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经验,但不会干涉他国内政,不会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更不会强加于人。”尤其是丝绸之路文化节、旅游年、博览会、影视桥等人文合作项目的实施,不仅进一步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全球影响力,而且逐渐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了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截至2022年4月,我国已经同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继续扩大。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俨然成了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

五、家国情怀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磅礴力量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自古以来,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观念就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并织就了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连心网”。纵览中华古典诗词,无论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所凸显的忧国意识,还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所流露的爱国精神,抑或是“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所抒发的报国意志,都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家国情怀。也正是在这种家国情怀的感召下,中华民族历史上涌现出了无数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年华为中华民族爱国奋斗的千年画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习近平强调:“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将朴素的家庭情感与深沉的爱国情愫融为一体,在不同历史时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家国大义的真谛。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以担当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重任,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长征期间虽经历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艰难,也遭遇过转战乌蒙山、激战嘉陵江的险阻,但最终以鲜血和生命的代价闯出了一条生路。为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以拯救人民于水火、挽救民族于危亡,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号召和领导全国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并将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的挑衅行为,党中央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从而“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巩固和捍卫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诚然,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不仅体现在舍家救国、保家卫国,更表现为建设国家、发展国家。建国伊始,为解决新中国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问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通过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的精神,创造了北大荒奇迹;通过锻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求实创新的品质,书写了大庆神话;通过秉持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理念,铸就了塞罕坝传奇。另外,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国家统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家国情怀的集中体现。早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主张依据民族平等的原则,实行少数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平等的权利。正是结合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情况,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机关,并逐渐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而有效保障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进步。改革开放以来,针对历史上遗留的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这一构想的指导下,经过多轮的磋商谈判,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由此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进入新世纪,针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和宗教问题实施“分化”“西化”中国的政治图谋,中国共产党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并依法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切实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概言之,正是在浓厚的家国情怀感召下,中国共产党凝聚起了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在保家卫国、团结民族、维护统一、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中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多次流露出自己的家国情怀,指出“精忠报国”是其一生的追求。不仅如此,他还强调“家”与“国”的辩证关系,指出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故而,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家国情怀更多地体现为推进安家强国、裕家富国和乐家兴国。比如,将家国情怀熔铸于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基于这种认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觉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将爱国情感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志和实践,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通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再如,将家国情怀锁定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上。从建国前夕“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真诚希冀到建国初期“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殷切期许,从改革开放新时期对“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的现实考量到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豪迈宣言,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进中国现代化事业,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2017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上做出了2020年至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2035年至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由此清晰擘画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又如,将家国情怀倾注于关乎千万家庭幸福的实事之里。习近平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而要实现千万家庭的幸福美满,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尤显重要。所以,为助力振兴乡村,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等文件。随着“三农”投入力度的加大和农村资源要素的盘活,广大乡村的社会风气、精神风貌、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等均焕然一新。总体来看,无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与千万家庭的利益密切相关,也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的显性确证。

六、胸怀天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崇高使命

“胸怀天下”渗透于中华文明的古老智慧之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塑造出的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儒家经典《礼记·礼运》通过描绘大同社会的美好场景,表达了中华儿女追求天下为公的治世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这种为天下人所共有的理想社会,袒露了中华民族心怀世界的胸襟和造福人类的志向。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更是把天下为公视为毕生向往,终其一生致力于“使世界渐趋于大同”。他曾经说道:“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由此可见,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已深深熔铸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受此熏陶,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站在历史正确、人类进步的一边,以胸怀天下的崇高追求自觉担当起了为人类社会作贡献的崇高使命。

就其秉承的世界观实质而言,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一个胸怀天下的政党,坚持胸怀天下亦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所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对此,习近平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不仅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情怀,而且对世界各国人民有着深厚情怀,不仅愿意为中国人民造福,也愿意为世界各国人民造福。”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赢得了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的胜利,从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即便在当时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也没有忘记“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并且竭力支持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用自己的发展实践向世界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同时,也未曾忘记为人类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使命。即如邓小平所憧憬的那样,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一时期,伴随着各方面实力的增强,中国之于世界的贡献愈加凸显。在经济发展方面,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1979年至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并于2010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维护和平方面,中国为解决地区冲突、促进世界和平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始终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决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并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在对外援助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实际国情和受援国发展需要,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进一步优化调整对外援助的规模、布局、结构和领域,尤其是加大了对最不发达国家的援助力度。可见,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中国共产党均胸怀天下,以投身反法西斯战争、支援被殖民国家独立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维护国际和平等方式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心系人类进步事业,以强烈的使命担当继续践履着“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的诺言。其一,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本着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精神,不仅制定颁布了《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方立场文件》《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二十国集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而且自觉履行《巴黎协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主动接受《〈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为加强绿色国际合作、促进绿色发展成果共享,中国还通过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机构,以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其二,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通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引领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即使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形下,2013年至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超过7%,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2020和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也连续两年突破百万亿大关,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俨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和稳定器。更令人瞩目的是,2021年2月,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现行贫困标准下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同年7月,他在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时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将履行大国大党责任,为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新贡献。”其三,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了中国方案。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原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弊端愈加显现。近年来,英国脱欧公决、意大利修宪公投、“逆全球化”思潮涌动、新兴市场债务危机等“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进一步证实了新自由主义全球治理方案的失灵。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全球治理赤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一方面坚守公平正义,依托多边合作机制来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致力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另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通过新型多边金融机构来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这既提升了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同时也增强了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通过加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新时代的中国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七、结论

实践表明,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而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亦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如上文所述,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价值观念和道德精髓的“重民传统”“革新思想”“和合理念”“家国情怀”“胸怀天下”等文化基因,时刻流淌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里、镌刻于中国共产党人的骨骼上。马克思曾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就表明,回首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还要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为此,面向未来,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中国共产党要继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从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又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在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中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
广东各地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