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用网络文化 助力心育课堂

2022-11-08肖婷婷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厦门36100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28期
关键词:复学弹幕活动课

◎ 肖婷婷(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厦门 361004)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普及,网络文化逐步改变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大部分学生都接触过电子产品,特别是中高段小学生能熟练操作,发微信、刷抖音、玩王者荣耀、聊晚上吃鸡不在话下。现实课堂中,教师来一句“奥利给”替代“加油”,学生会觉得很接地气。与其一味禁止网络文化让学生更加好奇,更想去关注,不如与时俱进把握这些不断更新换代的网络文化,寻找积极的因素融入心理活动课,从而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贴近学生的兴趣点,拉近师生距离。

一、主题热搜化,贴近学生实际

心理活动课涉及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但因没有统一编订教材,教师在每节课具体主题的设置上有较强的自由自主性。大多数教师会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中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各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本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特别是心理需求等设置心理活动课的主题。网络热搜指网站从搜索引擎带来最多流量的几个或者是几十个关键词,热搜关键词通常反映一段时间内的各界大事与流行话题。网络热搜作为全民关注点,也影响到在校小学生,他们也想知道我们身边正在发生什么事,参与讨论中,教师可以结合本校学情选择适合的内容作为心理活动课主题。

2020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疫情”成为当年的热搜关键词,相关内容像一本本生动的教科书,让我们感悟人生百态,由此延伸出许多“抗击疫情”相关的心理活动课。疫情心理调适,指导学生涂涂画画疫情下心中的情绪小怪兽,觉察自己产生的负向情绪;通过思维导入、心理小报寻找合理的情绪宣泄的方式。疫情之下,生命教育成了孩子们的必修课。当孩子学会认识死亡、思考死亡,才能更好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所有、丰富人生,也才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逆行者是疫情期间最美的一道风景线,学生采用照片、视频的方式搜集逆行者故事并讲述,感受逆行者的奉献精神萌生感恩之情;通过绘画、手语操等方式向逆行者致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责任和担当。逆行者来自各行各业,结合情境讨论感受各行各业对疫情防控工作有着重要意义,进而对多种职业有初步认识,根据自己的特点畅想未来,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停课不停学”也是由疫情延伸的和学生息息相关的热搜关键词,学生第一次尝试居家上课、网上学习,需要比课堂学习更具自主性和自觉性,居家学习的烦恼不期而至。于是,围绕“网课学习小能手”开展系列心理活动课。“时间管理小能手”学习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制定居家学习的良好作息安排。“专心学习小能手”从学习环境、学习仪式感、多感官学习、注意力训练四方面提升学生居家学习的专注力。“自我控制小能手”针对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问题提升自控力,学会延迟满足。“亲子沟通小能手”引导家长和孩子之间进行有效友好沟通,避免网课学习期间亲子矛盾升级。“复学适应小能手”协调学习与娱乐的关系,从网课学习向课堂学习逐步过渡,进行复学心理调适。

网络中还会突然出现一些全民活动,到处刷屏形成热搜。比如快乐源泉小瓶子,即用一些修图软件在图纸上涂色,快乐越多颜色越满。在情绪调节活动课中,可将原版的标签都换成空瓶,让学生填写使自己快乐的事物并涂色,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也可以围绕主题改变成幸福小瓶子、安心小瓶子、学习动力小瓶子、人际交往小瓶子等,让学生发现自己没有注意到的小细节。又如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带来的是人际温暖。在人际交往活动课中,绘制一份秋天的奶茶,加入满满的心意,送给自己在意的人,可能是家人、老师、朋友或曾经带给自己温暖的人。又如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寓意友谊经不起考验,说变就变,可用于人际交往活动课中探讨友谊,联系自身思考友谊翻船的经历及原因,寻找友谊的小船不惧风浪的方法,解决人际冲突。

网络是社会舆论的发源地和展示口,从中选择适合的网络热搜,挖掘热搜背后的心理意义,传播正确的价值取向,能让作为社会人一员的学生更快更好地认识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二、形式虚拟化,提高教学实效

心理活动课的基本流程包含热身导入、活动体验、讨论分享、总结延伸四个环节。《纲要》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活动体验,心理教师一直致力于活动形式的探索,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唤起学生的体验感,培养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发展。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通过各种软件可以在网上聊天交友、购物追剧、游戏学习……网络模拟现实,让不少学生热衷上网,那么课堂也可以模仿网络,利用不插电的网络将虚拟界面现实化,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微信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图片、视频,分享文字和音乐,微信好友可评论点赞。很多小学生都使用过微信朋友圈,部分学生还拥有独立账号。当微信朋友圈变成纸质版,没有电子设备也能发布。疫情复学前期,鼓励学生模拟微信朋友圈的形式发布纸质版复学朋友圈,画一画复学第一天可能出现的场景,写一写复学时自己的心情感受,复学以后班上同学一起评论点赞。教师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对返校的心理期待,有针对性地做好复学心理调适。纸质版微信朋友圈适用于各种重要场合心情的表达与分享,比如六年级毕业班最后一节心理活动课,发布毕业朋友圈,留下小学生涯印迹,展望初中新生活。微信的广告语是一种生活方式,此外还有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的微博、分享生活留住感动的QQ 空间、记录美好生活的抖音、标记我的生活的小红书,这些元素都可以根据需要引入课堂,带学生选择、制作。

弹幕是网络上观看视频时弹出的评论性文字。它影响观看体验的效果却受到很多网友的欢迎。深究心理因素,弹幕的实质是分享、发布或阅读的同时获得沟通的满足感。分享是心理活动课很重要的内容,课堂的升华取决于分享的效果。但是随着学生年龄增长,越到高年级发言的学生越少。教师可以尝试新颖的分享方式,比如手动弹幕。当到了分享环节请学生发送弹幕,即时弹幕是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一张弹幕纸,请学生在纸上写出自己的想法,可以匿名或实名,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书写;之后进行互动弹幕,四人小组内评论别人的观点,有时间还可以将自己小组的弹幕纸与其他小组交换进行评论。最后统一收齐,可以由学生代表或老师直接投影在屏幕上分享。弹幕好玩有趣,也可以设置吐槽大会、奇葩说、网络主播带货等分享场景,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网络中有各种游戏。游戏大多会创设一个游戏情景进行闯关活动,进阶成功可获得相应的奖励,角色的吸引力、关卡的诱惑力、同伴的协作力、竞争的求胜力让不少学生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心理活动课可以像游戏一样假定某个角色或直接扮演自己,创设闯关游戏的氛围,通过呈现问题、探索尝试、解决问题、得出秘诀的模式设置游戏关卡。比如“火眼金睛养成记”一课中,学生代入孙悟空角色,通过仙炉层级考验掌握提升观察力的秘诀,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网络游戏很多时候注重组团联机对战,启发课堂活动中要注重小组合作和组间竞争,在“换个角度想一想”一课中的“扫雷高手”环节,学生通过团队积分赢取扫雷高手的名号。网络游戏玩家在完成任务后可以获得物品、装备、宝石及经验加成,教师也可以设计一整套类似的课堂评价模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真切感受游戏的目的性和实用性,让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游戏中角色也能与现实课堂对接创造价值。例如在认识自我辅导中模仿游戏角色卡片设计自画像、分析优势与短板、寻找能力和技能,逐步了解自己,悦纳自己。

近年来,常见的心理活动课形式有游戏体验、故事启发、情景讨论、心理训练等,教师需要打破常规、尝试创新,探索心理活动课的新形式。利用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将网上的事物带入课堂,让上课像上网一样轻松有趣,化解学生的心理阻抗,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最终提升教学效果。

三、交流网语化,拉近师生距离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过程,特别是心理活动课中,教师的引导反馈会促进学生在活动中的感受、体验、思考和感悟,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网络语言出现在心理活动课中,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心理活动课的主题大多由心理教师自行定制,而精彩的课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画龙点睛的效果。当“做情绪的主人”变成“hold 住我的情绪”,“开学心理调适”变成“开学,一起奥利给”,“扬起自信的风帆”变成“奔跑吧,自信”……有网络语言加持的课题很有噱头,学生迫不及待想知道这堂心理活动课到底会上什么,怎么上,给接下去的课堂活动做了很好的情感和氛围铺垫。

网络语言是社会现象、社会心态的浓缩。了解这些语言的过程,也是融入社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心态变化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网络语言与学生交流时,学生会觉得教师很有亲和力,懂自己,也让教学更有吸引力,交流更深入,沟通更有效。比如聊到“梦想”的时候,教师可以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梦想是一定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聊到“梦想遭遇挫折”的时候,教师可以用“逆袭”“洪荒之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等语言鼓励学生付诸行动。当课堂秩序不好的时候,教师用“蓝瘦香菇”“我太南了”“扎心了,老铁”表达内心的苦闷与焦虑,学生会心一笑后重新调整状态投入课堂。当学生说得不错、做得不错的时候,用“给力”“点赞”“比心”“为你打call”“确认过眼神,你是最棒的人”代替了传统的“你真棒”进行评价反馈,学生的精神会为之一振,发言更加踊跃、参与更加积极。而有重要内容时,可以“敲黑板,划重点”“前方高能”,学生的注意力立马集中起来,关注到教师接下来要说的内容。此外,很多网络语言都被制作成各种各样的表情包、图片,图文并茂,相得益彰。选择与主题相符的素材,适时、适当插入多媒体课件中辅助教学,能强化教学内容的记忆点。

网络文化作为新型文化形态,已经走进校园,得到小学生的喜爱和追捧。甄选积极的网络文化与心理活动课有机融合,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需要,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适应生活的需要,也是教师顺应新课改、改变教学现状的需要。

猜你喜欢

复学弹幕活动课
参加华中师范大学复学前防疫应急演练有作
全面复学后疫情防控工作如何做
复学后学生心理“复位”的有效干预
严把“四关”唱复学大戏
活动课
脑内弹幕
搞笑弹幕一箩筐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当四大名著遇上弹幕
好一个 “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