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好生活的重要论述及其价值意蕴

2022-11-08刚,李

学术交流 2022年7期
关键词:生活发展

王 刚,李 爽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4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中强调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美好生活是新时代新背景下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多方面诉求的集合体,是寻求破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好生活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习近平关于美好生活的重要论述是在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美好生活基本观点的基础上,立论于中国新的历史发展方位和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在世界两种意识形态博弈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所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关于美好生活的重要论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美好生活观现代化、大众化的新境界。研究习近平关于美好生活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应将其置于宏大历史逻辑下进行观察和思考。

(一)思想源泉:马克思人学思想

广义的生活指“人”生命活动的总体,是内在地包含着劳动工作的一种“存在”。“美好生活”中的“生活”指包含物质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等基础生活领域在内,从实践角度出发涵盖劳动的感性活动。“美好生活”是人类对理想生活样态的价值描述,也是社会发展方向与人类价值理想的高度重合。简言之,“美好生活是人良性以至理想的存在状态”。实现“美好生活”的主体要归结到现实生活中的人,“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构想的美好生活,是在生产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状态。“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在马克思看来,“生活”的基本释义是现实的个人的存在和生命活动的展开,对一切人类历史和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前提性意义。马克思从根本上摆脱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简单化的幸福观。“现实的人”这一出发点是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趣的理论起点和必由之路。

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人的需要是美好生活的源动力。对物质资料的占有是人能否生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人的第一个需要。生活的前提就是生产并占有物质资料。马克思指出,人的需求贯穿历史和未来连续不断,范围种类广泛,具有连续性、无限性的特点,明显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的”需要,是符合人的本性的需要。人对物质资料期盼的产生到对物质资料要求的逐级增高是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直接体现。习近平总书记以需要的循环更新为美好生活一系列论述的出发点,揭示了我国以往所关注、解决的是生活资料的数量问题,是“需要”是否存在的层面。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转变为美好生活需要后,要将关注点调整到对生活资料的质量的需要。

马克思构想的这种美好生活图景存在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中,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些多层关系和不同样态,才能达到美好生活的最终状态。“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无法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处于社会当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与其他社会成员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既指从宏观角度上的人与社会在价值观上的趋同和稳定,也指微观角度上的社会中的人的和谐和友好和平相处。在交际交往的社会事件中,人们会不断推动自我的存在与发展,现实的人是最终完成社会化的人。而自我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本我是人的最原始的部分,是非理性的欲望、本能和冲动。现实的人与自我的和谐其实质是自我与本我的和谐,是对自己的重新认识。马克思将人对自身的自然属性和外在表现的认识转向了对人的内在精神的认识,指出人的内在本质有其变化之动力。当自我与本我高度统一时,理性与非理性相互制约、相互转化,人的真实的自我得以显现和继续发展,逐渐达到自由发展的最终趋势,实现属于个人的美好生活,为“一切人”美好生活的实现创造条件。

(二)文化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好生活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引经据典,通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先哲的智慧融入新时代美好生活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几千年历史沉积,经历时间检验的优秀理论精华,反映出中华民族独特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是中华民族精神上的“定海神针”, 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习近平关于美好生活重要论述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新阐释。

从古至今,人们从未停歇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脚步。“美好”一词源自《庄子·盗跖》,文中写到,“生而长大,美好无双,少长贵贱见而皆说之,此上德也”,原意是指容貌的美丽。随着文字的不断发展,“美好”用于形容令人感到身心舒适、精神愉悦的各种人、事件或事物,进而美好生活可浅显理解为人们舒适愉快的生活状态。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不乏对美好生活的种种描述和期待,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大雅·民劳》最早出现“小康”的概念,“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体现出人民对生活安定美好的充分渴望;“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表现了人们对“大同”社会的共同期待;《老子》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描绘出道家心中美好生活的具体表象。

始终将道德理性看作人的本质的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美好生活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颜乐处”是儒家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指为了追求理想而达到的乐观主义境界。这种“乐”的境界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的体现。儒家将“止于至善”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以道德理性的满足、道德理想的实现为快乐,以自我完善、人格完美为快乐,并以善传人,将善广传于天下视为人生真正的大乐,视为美好生活的最终目标。2007年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孟子·梁惠王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将“人民之乐”视为人生之大乐,为人民忘我乃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把人民幸福作为自己最大的追求目标。“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儒家“曾点气象”描绘了春天时莺飞草长、春风拂面、流水淙淙的自然景象,将自然与人文高度融合,充分体现对诗意的美好生活图景的无限向往。儒家对美好生活中的物质幸福与快乐也有着深刻的见解,充分体现在“义利之辨”方面。“义利之辨”所探讨的是道义与利益、个人与利益的关系,还包括了对公利与私利、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等方面关系的认识。孔子曾说:“富与贵,使人之所欲也。”孔子虽然重义,但并不简单排斥、否定利。董仲舒说:“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他们都以平和积极的态度对待“利”,认为人人皆有追求物质利益、物质幸福的欲望,将物质需要的满足与精神需要、道德理性的满足同视为人类不可或缺的需要。道家不同于儒家的美好生活境界,更趋于对身心回归自然的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田园生活之美、自然之美中感受个人的自然“悠然”和无拘无束。道家向往的美好生活是人们没有现实社会的一切困扰,抛去对功名利禄的汲汲追求,身心和天性得到彻底放松与充分舒展,在自然美好的环境之中超然自在、自得其乐的生活情态。道家尊重自然的美好生活思想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认识。以古照今,习近平总书记将先贤思想转化为可用之道,创造性地提出“两山论”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魏晋玄学家们以“祖述老庄”立论,发挥庄子的“有待”“无待”的逍遥思想,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憧憬一种“不滞于拘墟,宅心高远,崇尚自然,独标远致,学贵自得”的“道”之境界,将畅游山水之间、寄情于自然作为体玄适性的理想途径。“故世之难得者,非财也,非荣也,患意之不足耳!意足者,虽耦耕亩,被褐啜菽,岂不自得”,竹林玄学派嵇康将庄子纯哲理的理想境界人间化、诗意化,追求的是一种无所系累、自由适意的宁静心境与淡泊朴野的生活状态。

(三)现实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好生活理念

“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党领导人民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人民坚定不移地选择、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是党能够长期执政的牢固根基和最大底气。

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毛泽东同志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将“人民”放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最高位置。1939年毛泽东就在致张闻天的信中,多次强调“人民至上”,人民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基于现实国情需要,将为人民服务具象化、实际化,贯穿国家发展的全过程。“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邓小平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小康”这一概念,强调先富带后富,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共同进步,进一步深化发展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胡锦涛从当时中国的实际出发,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以人为本、造福人民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科学发展观提出将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建设的立足点,突出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美好生活”需要的监督和享受主体,同时也承担“美好生活”建设的创造和实践主体的责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推动经济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我们推动经济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要“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求我们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建设“美好生活”过程中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汇集人民群众所蕴含的磅礴力量,把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作为价值追求,不断提升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和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为真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懈拼搏奋斗。习近平关于美好生活重要论述在应对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过程中应运而生,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真切关怀,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好生活理念的集中阐释,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所坚守的初心使命在新时代的最新诠释。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好生活重要论述的内容要义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结合我国现实国情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美好生活条件下,人民对当前生活状态积极的主观情绪感受,即人民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所表现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确理解和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美好生活重要论述的现实旨归、实践原则和主要内容,是丰富和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中之重。

(一)优渥的物质条件

物质生活在美好生活的追求层次中处于最基本的要求,“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吃喝住穿的物质资料是美好生活实现的基础,满足基础需求后才能实现追求自身发展的更高物质生活条件和各种权利。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与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丰富的物质生活为人民能够享有更加丰富的政治权利、精神文明、社会保障、宜居生态提供了重要前提。但与此同时,人们对物质需求的追求已经转向更高层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随着时代的变化,美好生活的实现必须依赖更为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提升是实现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加丰富的物质资料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惊人,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表明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了充足的物质保障。伴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号角,我国居民的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逐步上升,消费结构的逐渐升级体现出我国进入了物质消费的新时代。物质消费的增多和消费种类的多样化反映出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也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习近平关于美好生活的重要论述从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角度阐释了新时代需要与发展的逻辑关系,为掌握破解矛盾的方法提供了现实遵循。从根本上说,当今社会的矛盾是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方面指的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生产关系方面指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对现实生活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精神需要与物质需要日益增长。直面发展问题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必要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优化经济结构,推动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是满足美好生活物质需求的关键所在。

(二)健全的民主政治生活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美好生活也是一种政治生活,或者说美好生活在政治层面表现为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的民主政治生活。“同时,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民主政治生活是人民的美好生活与政治生活的现实交叉点,健全的民主政治生活使社会保持了一定范围内的“弹性”,是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政治保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生活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割。每个人都具有占有社会公共资源的权利,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致性需要人人都参与、融入社会建设和政治生活中去。民主政治生活的健全与否决定着人民群众的表达是否顺畅,直接影响美好生活蓝图的建设与实现。美好生活需要国家政治民主化,是国家尊重人民的表达权利的重要体现,也是人民主动参与美好生活的规划的直接表现。人民通过参加民主政治生活,能够在语言、行动和思维等方面提升个人的政治能力,充分表达自己的声音,真正参与到国家治理中来。

(三)和谐稳定的社会状态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社会维持和谐稳定的良好状态是人民逐步实现美好生活的生动体现。“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平安是社会和谐稳定的直接表现形式,人民是否获得安全感与幸福感是社会和谐稳定与否的重要考量标准。切实保证人民安全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要现实背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引领党、国家、人民不断奋斗的风向标。因此追求美好生活过程要始终坚持以正向的、积极的理想信念作为行动指南。社会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对社会的和谐稳定起着重要作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取向,社会成员实现美好生活以积极、正向的价值观为指引,另一方面价值观也是社会个体需要的具体反映,社会个体以价值观为导向反馈于社会,维持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彰显了和谐稳定社会的本质,是美好生活在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和实践表达,是在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实现与现代化理论合而为一的创造性表现。社会治理过程中要将“人”提升到主体位置,注重公平正义、合理分配,触发人民在创造和谐稳定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巨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道德和法律同时发力,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为建构和谐有序的社会生活提供道德、法律的双重支撑,保障人们的美好生活更加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四)丰富的精神文化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物质资料是否丰富从根本上决定了美好生活能否实现,而精神文化的充足与否则决定了美好生活质量的优良,二者共同构成美好生活的两大支柱。“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人的需求不是单一的,它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特点,呈递进的态势。当人们对物质层面的需要得到满足时,物质需求就将发生向精神需求的转化。物质需求被满足的程度愈高,人民对精神文化的渴求就会愈发强烈。美好生活光有物质财富的积累是不完整的,只有加以精神的富足、内心的充实,才能更加全面地、持久地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求。精神文化建设是推进美好生活实现的灵魂,是“软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文明延续数千年却从未中断的文化纽带,是带着中国特色的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不断积累而成的精神财富,是维护民族统一、抵制国家分裂的精神支撑,也是激励中华儿女增强爱国精神、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动力。在新时代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借鉴,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和传统文化活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能量,逐步完成人民物质生活由量到质的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五)优美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作为美好生活的“绿色”底色,是社会发展矛盾天平上的重要砝码。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物质和精神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必须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新时代带来新的生活和新的追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着眼于解决生存环境问题,“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正成为美好生活的前提保障和重要维度。一般社会历史规律揭示了社会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社会的发展程度愈高,对自然的辐射面愈大,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和损伤便会愈多。一旦破坏超越自然的承载力和自身修复能力,人类就将失去现有的美好家园,美好生活的实现便无从提起。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自然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5年习近平考察浙江安吉时创造性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剖析了经济与生态在演进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近年来,国家致力于生态环境建设,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战略,将生态文明作为美好生活实现的重要内容加以考量,纳入强国战略之中,为美好生活的实现奠定基础。党和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践行生态优先,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逐步推进海域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环境修复方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变人民的消费模式,倡导健康科学的绿色消费方式,使保护生态环境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步向绿色生活方式过渡。必须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从整体角度把握美好生活的多维度性与协调性,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共同体,让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成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普惠民生。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好生活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传承“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宗旨,着眼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理论上与时俱进地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维护好和实现好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有极其重大的价值意蕴。

(一)彰显“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指明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向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位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理论地位的新界定。这一全新论断体现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的文化底蕴和极富创新的时代精神,集历史纵深感与现实宽广度于一身,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治国理政的奋斗目标,“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党治国理政提供强大动力。习近平关于美好生活的重要论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处于重要地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美好生活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将持续性满足人民在物质、精神层面的需求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同时,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赋予了治国理政特殊含义,美好生活的实现离不开治国理政的稳步推进,治国理政的效能也必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实现的检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坚守人民立场,把解决时代性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逻辑起点,将一切建设为了人民、一切建设为了人民的幸福作为初心使命,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习近平关于美好生活重要论述承载着饱满的社稷民生情感与丰富的治国理政内涵,从物质、精神、政治、社会、生态五个与人民群众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子系统入手,内含深入探寻人类社会生活本质以及人民群众真实需求的思想路径和现实关怀。

(二)揭示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激发各族人民的奋进热情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所勾勒出的共产主义美好生活蓝图有着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关系高度融洽、人全面自由发展等多重要素。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大幅度更新发展影响和制约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由简单化、单向化的需求几经转变,呈现出复杂和层次化的持续变化样态。美好生活的内涵愈加丰富,辐射范围愈加广泛。美好生活需要具体、延续、发展的本质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美好生活的实现是一个长期性过程。“不能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有丝毫懈怠,必须风雨兼程、再接再厉。”习近平关于美好生活重要论述表明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一必然趋势,提出我们既要持有必胜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也要在充分认识美好生活特点的基础上,意识紧迫感和肩负的重要责任。“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好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重要论述勾画的美好生活蓝图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自觉融入美好生活建设的热情。“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团结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建设美好生活的强大力量,以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奋进热情,将建设美好生活融入到伟大建设中,凝聚民心,坚定共同理想共同信念,将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

(三)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引领人民群众的本质力量

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党的十八大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的前景,展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宏伟的前景,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共产党承载着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期待,凝聚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开创崭新征程。习近平关于美好生活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进一步深化了人民群众对党的认识和信任。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昭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逻辑,人民群众渴望美好生活的内驱力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美好生活的建设蕴含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之中,与党的治国理政目标同向同行。党在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实践活动中,用新时代理论创新的巨大精神驱动力,号召人民群众自觉自愿认同国家的价值立场,同心同德携手共建,把人民群众的本质力量引领到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来,在实现美好生活蓝图过程中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四)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主旨,凝聚美好生活的国际共识

美好生活并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特有追求,而是具有世界整体性的、世界范围内的人民的追求。习近平关于美好生活的重要论述明确阐释了美好生活的时代内涵,是具有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的时代论断。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人类美好愿望在价值层面的普遍认同为共性基础,以世界各国人民广泛合作、交流交融为内在逻辑,以世界各国共同利益追求的实践统一为行动指南构建而成的,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出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它不是一个空洞、抽象的概念范畴,而是将美好生活这一世界人民的共同向往变为现实的可行性方案。

“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全球,从“世界人民”的角度出发,号召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各国互通互联、共同发展。世界各国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无疑都积累了治国理政经验,世界各国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各种人类文明进行广泛的交流,需要各国放下成见进行深入的合作,共同承担这一世界责任与历史使命。习近平关于美好生活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主旨,各个国家应该以平等、尊重为原则,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互学互鉴,达成美好生活的国际共识,积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集合力量共同奋斗,将美好生活这一美好图景由向往变为现实,为人类迎来更光明的未来。

猜你喜欢

生活发展
区域发展篇
生活感悟
图说共享发展
无厘头生活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教师发展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