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2-11-08◎杨乾
◎杨 乾
(江苏省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江苏 宝应 225800)
一、引言
高中数学属于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具有典型的特征目前,高中数学教学被传统教学模式和学生升学压力所干扰,一部分教师比较重视学生的成绩,将学生成绩定义为“硬指标”,运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和“题海”战术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由此可见,虽然在课改背景下学生的压力已经处于减少的趋势中,但是仍然被升学压力所驱使,其创新思维和意识受到一定干扰,导致其自主学习能力不断下降
二、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创造性思维主要指的是创造性、创新性和创见性思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对于教师所提出的教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分析,不要只跟随教师的脚步,单纯固守一成不变的思维,要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研究
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对抽象的数学学习内容进行理解,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帮助学生对学习中的难题进行解决,进而自主学习
三、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伴随课改的落实,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造成的影响已经一目了然,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大部分的高中学校仍以高考成绩为最终目标展开具体教学对学生成绩过分关注和在意,导致一部分学生在考试中出现思维能力无法集中的情况而一部分教师为了弥补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解题疏漏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利用各种习题对学生进行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考试技巧训练的“大补”,虽然这种方式能够在短期内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但是也会出现学生思维僵化的尖锐问题,大部分学生在乏味、枯燥的数学学习中已经产生抵触心理
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刻意识到学生才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主体,要把学生这一教学主体作为教学目标的基准,通过恰当的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有效完成数学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其数学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力争达到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目的
同时,教师要高度明确教和学之间的量变关系,通过相应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激发学生的解题思路教师提前设计出富有逻辑和层次感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加强自身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主动性,保证学生持续处于对数学知识的喜爱及主动学习的思维状态之中,进而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二)运用互联网技术展开教学
如今,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得到诸多行业的重视,也被高效运用在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均以高中数学教材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教学载体,以教学大纲和学生的成绩为教学主线,所有学生能够接触到的有效知识都来自教材,这导致了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存在局限性对于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来讲,教学要从不同的知识层面体现出高中数学应该具备的丰富程度
教师可以在高中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人工大数据带来的智能化优势,帮助学生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并借助互联网中存在的学习资料、视频和音频等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运用信息化手段激发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在高中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将信息化技术和教学间存在的关联进行有效展示,提升高中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价值,帮助学生将学到的高中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不断的探索之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推理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多高中数学课堂都呈现出“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照本宣科;学生在讲台下奋笔疾书,努力记笔记”的教学模式,这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被动的教学行为已经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乏味感在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这种教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予以打击,一方面,它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性思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活动参与兴趣不高;另一方面,它对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产生了一定的限制
一般情况下,猜想可以改变学生的思维惯性和思维模式,学生通过大胆释放求证思想,可以将自身的发散性思维进行科学的表现,进而提升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加入具有悬疑、推理、推论、猜测的抽象数学题目,帮助学生将非逻辑思维模式进行“落地”学生通过大胆的假设和推理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参与性
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深入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大胆猜想的能力得到释放,使其在不断的自我推理和自主验证过程中,激发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强化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有效提升数学素养
(四)带领学生强化实践思维训练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在面对未知困难的时候积极主动地利用自身的想象力解除困境、解答问题,而非局限于教材中的解题思路和教师所教授的方法从该意义层面上分析,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和强化思维训练,要求教师坚守引导者、启发者和规范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想象力,从不同的切入点出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探索出针对同一类问题的多样化解决方式,实现举一反三、一题多解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能力
具体而言,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创造性思维训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平台在探究问题的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问题的层次性,尽可能地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置思维训练,自浅而深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能够在独立思考和实际训练的过程中获取具有独特性和多元化的思维成果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依据教材中提供的解题思路对某一类或某一个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再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创新,此时,教师要注意在思维训练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规范和指导如此一来,能够改善学生以往学习过程中过度侧重结果而忽视解题过程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解题独立性获得质的飞跃,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进一步开拓和发散,进而更有力地推动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五)帮助学生巩固数学学科思想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具备基础的数学思想及逻辑能力,数学问题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为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充分关注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与逻辑能力的锻炼,并通过层层递进的引导来帮助学生不断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必要的思维能力
具体来说,首先,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摒弃不合时宜的传统教学观,解放固定的教学思维,尤其要剔除“应试教育”的思想理念,树立起教学为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服务的意识,并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突出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积极性其次,高中数学教师需要积极进行理论学习和教学反思,引导学生参与从课前到课后的各个教学环节,同时要求学生进行自主、独立的思考,使其在思考过程中形成独特性的数学学习理念、学科思想、学习方法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形成数学思想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而推动自身学习水平的高效提升
五、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积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力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价值,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基础,影响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与形成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对于其发现高中数学现象背后的具体问题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观察力的开发和引导,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以学生为出发点,将学生作为主体,不要对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进行干扰,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深入观察和分析高中数学问题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优化传统教学方式,积极转变解题方式,从一个现象引申到多种现象,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主解题的愉悦感此时,教师的适当讲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通过对数学内容的有效观察和反复推敲能够找到问题的核心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对已知条件进行探究,可以有效提高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数学素养
(二)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师可以将课件进行巧妙设计,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有效互动环节,让学生通过互动发散思维,进而激发探索求知欲望,提升学习效果多种解题方法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高中数学的巨大魅力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自主解题,然后帮助学生使用多种解题方式进行知识点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改善师生关系
学生普遍对教师有强烈的跟从性,学生会把教师变成自己模仿的重要对象,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起积极向上的良好形象,通过教学模式的良性改动,促使学生跟从自己,进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可以通过直观观察看到截然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知识,学生可以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便捷与功能性,对传统高中数学课堂中单一、乏味的教学氛围进行积极转变,促使高中数学教学更加灵活生动,教学模式更加生动有趣,进而使学生能够自主参与课堂活动,更好地参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
(四)合理设置与教材内容有关的问题
让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并且使这些想法更加成熟的目的,可以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照解题结果产生自我见解,进而达到提升学生想象能力的目的学生面对和生活相关的学习内容时,容易产生共鸣,这也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培育的共情土壤教师可以从教材内容出发帮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组织学生做好回答的流程,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除此之外,高中数学教师还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加以创新的各种条件,不只是固定的公式和定理,与数学文化、数学思想、实际生活、价值理念相关的内容都可以成为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设问元素唯有积极拓宽数学问题的范围,才能够让学生具有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其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培养
(五)巧妙创设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情境
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具有天然且直观的联系,而高中数学教学也强调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迁移和应用,要求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巧妙创造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情境,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充分思考数学概念、原理、公式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之间的关系,同时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使学生能够从多维角度和不同切入点出发去解决数学问题,从而突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助推其创造性思维的深度培养和发展
六、结论
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内容,其自身的抽象属性决定了不能使用初中阶段的教学模式去进行教学和训练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面对自身存在的教学问题,并通过多种教学策略,把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作为关注的重点,让学生提升对数学的体验感,收获学习数学的快乐和获得数学知识的巨大成就感,进而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