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期刊人物采访技巧探析

2022-11-07张婧婧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采访技巧记者

摘要:隨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各地涉老文化产品及老年报刊节目的发展热潮不断涌现。如何采制出贴近老年人阅读习惯的作品、写出老年人喜欢的作品,是以青年记者为主体的老年媒体努力的方向。人物专访是新闻记者时常面临的一项任务,因此记者掌握对不同老年人群的采访技巧尤为重要。成功的人物新闻报道不但可以反映记者的业务素质,而且可以引领舆论和吸引读者眼球。确定采访对象后,对人物素材的熟悉程度、提问方式、临场情况处理能力等因素,决定了报道的成败。文章结合作者多年老年期刊工作经验,采用观察总结的方法,分析出人物采访前、采访时、采访后所遇各种问题的实用应对技巧,以期为广大青年记者做好老年报刊采访、写好作品提供思路。

关键词:老年期刊;人物采访;采访技巧;记者;采访对象

中图分类号:G2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9-0158-03

当前,怎样办好老年人喜爱的读物成为摆在广大年轻记者面前的现实问题,笔者所接触的采访对象,大都为中老年人或管理服务老同志的老干部。人物专访是各种访谈题材中最具难度和深度的,也是最能出彩和触动人心的。一次扎实的访谈,能够使你看到人物身上鲜活的东西,记录到一些非常“接地气”的话,这些都无法通过网络信息获取。那么,采访之前有哪些准备工作?怎样面对上了年纪的采访对象,让对方完全敞开心扉呢?

一、采访前的必要准备

采访不是去聊闲天,记者要时刻提醒自己带着明确目的去提问,即为了获取素材写稿。报道往往是限时完成的任务,所以效率非常关键,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活儿干完。

(一)全面了解采访对象

做好案头准备工作既能体现出对采访人物的重视,得到对方的肯定,也能最大限度消除采访的阻碍。长江韬奋奖获奖者、高级记者张显峰表示,对采访对象和所要采访的事件(话题)了解得越深,设计的问题越有针对性,越能给人以知己知彼的专业感和被尊重感,对方也会认真对待你的问题,甚至会主动提供给你问题之外的有效信息[1]。

假如要完成约3000字的稿子,必须阅读至少3万字的新闻资料或行业资讯。如果是写上万字的新闻特稿,阅读的资料也不能少于10万字。如果是更优秀的记者,这个标准还会提高,写作一两万字的报道,至少要阅读50万字的资料,或从网络查阅30万字的材料再加上一两本书籍。

如果是采访专家学者,要把人家发表的论文读一读,事先搞清楚所有的专业名词,了解业内难点、发展潮流。唯有如此,才能清楚分析出哪类内容是陈词滥调,哪些故事具有真正价值,从而确定独特精妙的写作路线[2]。有了充足准备,与专业人士交流时便可更加自如,否则只能像“小学生与大教授聊天”般,难以产生良好的沟通效果。采访时与其恭维人家“您是业内泰斗”,不如跟对方讲“此前您发表的某篇论文提到某最新研究成果,那您是怎么看待……”,这样更容易激发对方的说话欲。

(二)拟定一份与众不同的采访提纲

一般来说,经过细致准备,采访提纲的问题应该不少于30个,且尽可能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问题。提纲可以分为两份,一份给对方看,此份可言简意赅,核心问题控制在10个左右;一份给自己看,越详细越好,不漏过任何细节,并充分考虑所拟问题,做好预案。

关于提纲问题顺序,在时间较宽裕的前提下,可沿着时间线撰写提纲,这有利于对方捋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任务时间相当紧时,则可从重点到次要,按重点递减原则来安排问题。这样即使因突发情况中断采访,也能保证记者获得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信息。

开放式问题跟闭合式问题最好交叉使用。用开放式问题来引出对方的观点,打开对方的思路,如“您怎么看待……”;用闭合式问题,即“是或不是”的选择问题把这些观点、细节不断明确、细化[3]。

对于事件,不但要问发生了什么,还要问事情为什么发生,人物究竟在想些什么;对于人物的观点,不仅要问是什么,还要问为什么这么认为,是否经过证实,对方如何对待不同的声音。

(三)不要问三种“蠢问题”

第一类:基础信息。

理解一个人物,首先要探悉他的基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学习与工作经历等。采访时,如果上来就询问基本信息,容易让对方觉得你的功课做得不够充分,从而失去交谈欲望。如果是客观原因导致对采访对象的信息掌握有限,那最好在访谈过程中择机询问对方。

第二类:兜兜转转。

写文章的一个大忌,便是“过门太长”,提问的“过门太长”包含两个含义:一是记者的单次发问冗长啰唆,易让人听了后面忘记前面,那么对方所复自然也是泛泛而谈,并不精彩;二是整场访谈中,由于记者把最精彩的话题排得太靠后,兜转了一圈还不到正题上,致使整场对话浮于表面,缺乏看点。

第三类:“普鲁斯特式”的问题。

很多文艺青年在当记者的头一两年,做人物访谈爱问些“普鲁斯特式”的问题,如“您觉得自己的墓志铭会是什么”“如果用一种动物来形容自己,您觉得会是什么”。这类问题并不适合大部分老年人,要看受访对象是谁,如果做的是对话体题材,且对方恰好是从事文艺领域的前辈或擅长说金句,才可谨慎列一些“普鲁斯特式”的问题,但要把这样的问题放在后面,用来调节谈话气氛。

二、如何说服对方接受采访

根据笔者经验,在社会上跑新闻,约访被拒率通常超过50%;若事件具有敏感性,被拒概率超过80%。如何尽可能提高成功概率呢?笔者总结了以下经验。

(一)尊重对方按流程走,让对方有心理准备

尽早与采访对象联系不仅能给自己留下充足时间说服对方,也可让双方有足够的时间为采访作准备。有些组织机构对采访申请有一定的程序要求,要找到该机构接待媒体的端口,根据流程办事。对某些敏感的人发出采访请求时,也可不提“采访”二字,免得让人紧张,可以说是“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尽量根据实际情况解释采访原因。因人生阅历丰富、生活积累多,老年人往往有较强的自尊感。在采访过程中,要站在老人的角度,对他们表示足够的尊重。

(二)考虑到采访对象的目标需求

采访并不是单一的索取、给予,而是一次合作、彼此成全的机会。要将“记者需要什么”的思考转变为“这次采访能满足对方什么需求”的思考,通过满足对方的需求引导对方,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强调舆论。要为对方介绍当前的舆论态势,或国家当下的宣传动向。倘若接触到负面舆情的当事人,可以说“现在舆论已经一边倒了,要是再不站出来解释清楚,不仅声誉会受损,对今后挽回局势也非常不利”。

第二,平台影响力。要让对方了解记者所属机构的地位、知名度,如告知对方媒体的行业地位、读者规模、业界影响力等等。一般而言,平台越大、知名度越高,越容易使采访对象信服。

第三,强调先例。可以介绍以前接受专访的名人都有谁,供职媒体曾经做过什么受欢迎的报道,获得了怎样的宣传效果和社会影响,让对方相信接受的是一家形象正面、三观严肃的媒体采访。

(三)一次不奏效,再试几次,或换另外的途径尝试

假如通过打电话或传真的形式邀约被婉拒,那么可以直接去对方的单位或行程点试一试。只要对方见到本人后,拒绝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但是不要让人觉得你在纠缠、骚扰对方。打动人的关键,在于你约访时的理由和诚恳的态度。

三、把握变动的采访现场

老年人阅读的报刊通常带些党媒色彩。党媒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积极宣传。如果不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报道就容易显得生硬,很难为一般读者所接受。好故事一定是生动具体的,而生动具体源于丰富的细节和场景。

笔者根据经验归纳总结了记者在拿细节、拿故事的过程中常见的三种状况及应对方法。

(一)发言紧促的集体采访

一些座谈会式的集体采访很难收集到有价值的故事素材。

这个时候可以先记下每个人讲话的重点,利用各种手段找到当事人身边工作过的同志或当地的新闻媒体等,掌握更多第一手独家资料。座谈会后,继续深挖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人民日报记者姜洁在采访已逝世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的先进事迹时,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其在集体采访环节并没有机会了解受访对象,会后她及时做了补充采访,在回京的列车上,还通过电话采访的形式继续确认[4]。

(二)喜欢谈战略的大人物

一些大人物往往对说故事、谈细节没有太多的兴趣,而重视谈战略和观点。

鉴于大人物的特殊气场,有时候记者确实很难强迫对方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如果实在无法引导话题、扭转局面,就需要顺势而为,利用“观察式采访”的方法,将其精彩言论等素材有效提取出来。记者要调动所有的感官进行观察:看到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对方的衣着如何,你闻到了什么气味,对方与你握手时的力气等等。记者的眼睛要像拍电影一样,记录下当时的场景。

首先,要让受访者处在舒适区。人在安全、熟悉的地方,如家、学校、公司、常去的菜市场、散步的小路,会放松下来,进入聊天状态。第一次约访尽量不要选择陌生的饭店、咖啡厅、路边、宾馆等场所。

其次,少问多看。不要打乱对方说话的节奏,否则不仅会影响对方的思路,也会浪费记者的时间。应随手记录好细节与问题,攒着一起问。

最后,翻相册。在气氛比较合适的时候,可以向对方提议看老相片,这是非常不错的故事索引。旧日画面一一浮现,受访者自然会进入某种情境,顺着画面讲述记忆,不但人物形象具体,而且情节丰富,相信可以挖掘到很多珍贵信息。

(三)对方回避问题

每个人都有不愿谈及的部分,也有不希望让其他人发现的一面。若采访对象顾左右而言他,不回答或不正面回答问题,记者只要没有过分触及,就要时刻准备追问,不要一遇到障碍就简单放弃。如有必要,可礼貌打断对方,通过“逼”的方式使其正视问题。有时候,受访者须受到一定的刺激才肯予以正面回应,如问“某院士不太认同您之前说的……他认为……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吗”这样的问题,有可能让本来不想说话的人开口解释。就算对方真的拒绝回答也没有关系,有时候不回答也是一种回答。记者可以通过这种拒绝,了解人物的痛点及性格,并将其作为素材适当地反映在稿件里。

四、采访时的重要注意事项

会面当天要衣着得体,言行大方,不能迟到。记者要和不同人群打交道,所以平时要注意知识积累。记者既要成为眼界广阔的“杂家”,又要成为让对话有深度的“准专家”。记者平时对国内外大事及知识点要非常敏感,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注意礼节

见面伊始,记者要进行和谐氛围的营造,让对方对你更加信任。可向受访者接受采访表示感谢,并且阐述清楚采访目的。如果现场氛围紧张,可先以不相关的事为引子,如天气、最近的新闻等,或者就双方所处环境的物品细节引出谈话内容,如办公桌摆饰、照片、墙壁上的字画等等。不过,也有受访者并不想浪费时间在一些闲话上,想要尽快步入正题,记者要视情况随机应变。

对于已经上了岁数的人,记者应保持耐性,不要怕多问多讲。老年人的思维逻辑可能不太清晰,耳朵不太灵敏,话也会变多,这时记者的引导、控场和鼓励显得尤为重要。对耳背较严重的老人,可以适当使用身体语言,或求助老人的随行人员。对某些重要信息,记者可用缓慢的语调复述对方的话,以起到提醒确认和核实的作用。

(二)拿起手中的笔

如今,年轻记者已非常习惯使用电子设备开展新闻工作,但体制内人员、离退休干部等的作风还是比较严谨的,做专访时应用纸和笔记录,避免让对方觉得自己不严肃、不专业、不认真。给人印象不好是一方面,退一万步讲,要是录音设备突然坏了怎么办?且笔记方便日后查阅,聊到深度话题时,还可以帮助记者梳理逻辑,随时调整采访方向和内容。所以,同时使用录音笔和纸笔记录是最稳妥的方式。

(三)视实际情况安排时长,随时观察对方的状态

和对方聊差不多一小时,受访者会逐渐松懈下来;如果超过三小时,对方基本能完全敞开心扉。一般来说,采访时长要视老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少老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病症,应避免使其长时间处于兴奋或疲惫状态。期间要随时观察老人的状态,询问是否需要暂停、休息;如对方产生悲伤情绪,要适时调节转移。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随意对受访者作出承诺,如若作出,必须完成。

(四)采访结束后,马上整理笔记、录音和写稿思路

采访第二天,记者可能遗忘一些细节或辨认不出之前的笔迹,要及时对相关笔记进行整理,对报道中缺失的内容进行确认,将材料补齐。假设条件允许,在采访结束后的24小时内,还要通过微信、邮件等不同方式,再次向受访者致谢。后续也应给予相关反馈,或寄送样刊,给受访者留下较好的印象。这样一来,如果此后要再次接触受访者或由其牵线联系采访其他人,成功的概率会更大。

五、结语

俗话说,一篇成功的稿件是“七分采三分写”。得心应手地运用各种采访技巧,是一名优秀记者应具备的素质。这种素质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 叶莉.媒体人请作答:采访提纲怎么写[EB/OL].媒体茶话会,https://zhuanlan.zhihu.com/p/158032997,2020-07-09.

[2] 赵兴林.人民日报记者这样写新闻[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9:268-275.

[3] 杨澜.提问[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20:77-81.

[4] 人民日报社研究部.先进人物通讯报道何以打动人[EB/OL].中国记协网,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17-08/17/c_136532492. htm,2017-08-17.

作者简介 张婧婧,硕士,助理记者,《秋光》编辑部记者,研究方向:离退休干部工作报道、老年發展。

猜你喜欢

采访技巧记者
如何有效运用采访技巧来提高电视新闻采访质量
新闻采访中的采访技巧运用分析
一位新华社记者谈调查性报道的采访突破技巧
新闻记者采访提问及倾听技巧
电视编导与记者的区别
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分析及阐述
基于新闻采访特征分析的采访技巧探讨
从电视访谈节目看名记者的采访技巧
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