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社会认同的建构研究

2022-11-07孙金辉杨玲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虚拟空间自媒体

孙金辉 杨玲

摘要:社会环境的变迁影响着大学生社会认同的建构,特定社会环境塑造特定的大学生社会认同情境。自媒体时代的网络社会存在形式创造了一种流动的空间,打破了建立在原有社会基础上的各种认同,使它们重新在自媒体领域建构起来。自媒体时代的网络社会存在形式并没有完全消化人类原来存在的社会形式,而是对它们进行了吸收和消化,认同建构在这一社会形式中凸显出不同于传统现实的特点,个体的认同建构作用逐渐凸显。文章结合“媒介使用满足”理论,借助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青年学子在“万物皆媒介”的环境下面临的困惑,发现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认同随着公共话语空间的转移不断改变,甚至出现角色定位错位的困境。文章基于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社会认同建构面临的困境,旨在立足认同建构的内容共通、话语共振、意义共鸣机制,加强对网络空间话语权的掌握,全面探寻自媒体时代建构大学生网络社会认同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自媒体;网络话语;认同建构;虚拟空间;自我呈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8-0040-03

一、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社会认同的特殊性

(一)网络社会认同的特殊基础性条件

社会认同的产生需要有血缘地缘、生活情境和历史文化等基础性条件,这些条件为建构社会成员的社会认同提供了平台。相较于现实的社会关系而言,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互动“社会化”情况有所弱化、“个体化”特征凸显,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认同的基础性条件发生变化有很大的关系。在网络空间中,相比传统现实世界,成员之间的心灵空间界限更为模糊,尤其是以大学生群体为代表的网络成员,无需产生物理移动即可进行彼此间的互动交流。此外,社会认同的基础也发生了变化,社会认同不再单一地以血缘、地缘等因素为基础,成员之间的共同爱好和共同需求对增强大学生群体之间的认同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从而使大学生群体在网络的特定空间领域中产生集聚。

(二)网络社会认同的特殊结构性力量

结构性力量一般指影响社会认同产生的结构性因素,如成员的地位身份、社会阶层、知识财富等因素。自媒体时代,影响大学生群体社会认同产生的结构性力量發生了改变,即掌握信息权力的主体与传统媒介时代相比发生了颠覆,信息的使用和表达不再是个人或团体的“特权”,每个网民都可以掌握信息发布与传播的权力。在“万物皆媒介”的环境中,与传统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相比,社会认同中的信息交流权力运行机制更为顺畅、开放、高效。尤其是热衷发表意见的大学生群体,可以掌握信息发布与传播的权力,自发地形成自下而上的媒介信息引领力和影响力,打破了传统的被动接受式认同结构,从而获得了形成社会认同的结构性力量。

(三)网络社会认同的特殊主导性力量

影响认同产生的主导性因素是指信任、信仰、集体意识等主观认同心理,这也是大学生在社会认同建构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力量。自媒体时代,信任、信仰、集体意识等主观认同心理的影响力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这些传统的主导性因素在建构大学生的社会认同中发生了转移。网络空间中的社会交往在某种程度上是现实社会交往的“后台”,大学生群体同时扮演着现实社会角色和网络社会角色,在网络社会中社会交际有时具有一定的伪装性。网络交往的对象是现实人的网络化,网络社会中的虚拟交往对象一方面受现实人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又会反过来影响现实的人。随着媒介技术的日益普及,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受到现实社会关系和虚拟空间社会关系的共同作用,而且后者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二、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群体网络社会认同建构的困境

(一)大学生角色定位在社会认同的虚拟性与现实性中发生错位

大学生的网络社会认同始终受到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的双重引导和熏陶,这两者成为转变大学生角色的重要场域。新技术的发展使社会分成多维空间和多个场域,加上社会关系的复杂多变,人们往往在“缺席的在场”与“在场的缺席”状态之间徘徊和选择[1]。大学生的身份角色不仅可以在现实社会关系中进行定位,而且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获得身份角色定位,这两种角色的定位既统一又分离。虚拟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认同的角色定位来自现实的社会关系,但是自媒体下的虚拟环境为大学生社会认同提供了不断变化的依托载体。自媒体时代的社会认同受到现实自我与虚拟自我以及所处的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区分影响。在现实社会中,成员的社会具有稳定性,情感因素发挥着纽带性作用,利益需求成为认同的基础。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规范、秩序存在不同,社会参与群体与现实的社会参与群体存在差异,角色期待也各具特色,因而必然会产生虚拟认同和现实认同两种相异且存在张力的认同感。

(二)大学生社会认同的主体意识存在易变性

伴随着当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网络信息流传播速度的提高,社会中的人力资源、媒介技术、文化思潮等要素的流动性更加明显,现实中的空间因素已经不能作为社会认同的明确依据。

网络化时代,大学生既处于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也受到虚拟人际关系的影响,大学生作为多元身份或多元社会群体资格统一体出现并存在。大学生网民建构社会认同不仅受个体的思想的影响,他们的社会关系也是影响其社会认同建构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在实与虚的社会关系网中能感受到各种事物之间联系的紧密性,不断学会平衡各种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从而增强大学生个体在社会中的价值感、归属感和认可感。大学生社会认同的主体身份意识具有多重化、流动性和变换性等特点,但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大学生主体角色意识一般比较稳定。大学生的角色意识可以在现实世界和自媒体下的虚拟世界中实现飞跃,在虚拟场景中实现自身思想观念和角色意识的转换。网络社会使主体同时具有了现实和虚拟的存在状态,但虚拟主体的存在不是抽象性主体,网络社会中的主体仍然是具体人的实践活动,增加了主体意识的不确定性。

(三)大学生社会认同的领域分界模糊化显著

在网络空间中,大学生群体不仅可以维持在现实社会中的互动,还可以与陌生人发展新的社会交往关系。网络空间成为大学生发表意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在这个开放包容的网络话语空间中,大学生敢于表现自我,逐渐在网络化的过程中区别于传统的意义场域。网络话语的语境特征形成于虚拟空间,但有向现实生活渗透的趋势,分界渐趋模糊[2]。互联网为年轻网民提供了一个私人表达的领域。在现实世界中,私人话题只限于特定的群体。网络空间中没有清晰的“公与私”的分界,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大学生群体更乐于将私人话题和个人感受带到网络中与别人分享。网络为年轻网民的社交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和连接的纽带。在网络空间的交流互动中,共同的兴趣爱好逐渐成为连接彼此的纽带。年轻网民投身于网络交流中,不是为了获得资源和利益,而是追求互动本身的乐趣。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大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具有地域超越性,这里的超越性不仅指超越现实社会,更是指网络社会大学生活动场域的超越性。

三、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社会认同机制的建构路径

(一)建立话语互通机制,善于运用大学生群体话语体系

自媒体时代,增强大学生网络社会认同需要对其进行有目的性的主动性教育、独立性教育、批判性教育。网络环境不仅影响着网络文化环境的虚拟交往语境,也辐射网络之外的现实生活语境,大学生群体以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网络事件,在网络社会中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很容易受到舆论力量的牵引[3]。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独立判断的意识和能力显得更为重要,网络社会中不能缺少大学生群体对网络事件的评判和推动。交往理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建立在相互平等、相互尊敬的基础上,网络社会中的公共领域既需要法律的界定和约束,也离不开对公共伦理精神和行为准则的倡导与遵循。

自媒体为大学生提供的行为活动领域既对社会现实互动起到了延伸作用,又有利于大学生群体的自我呈现,逐渐形成了超越现实社会文化的大学生网络话语体系。在自我呈现的过程中,大学生敢于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表达真实而感性的自我,掌握网络话语权后开始在虚拟空间中进行互动交流,精神上的狂欢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从而加剧了网络空间以人的感性认知为导向的变形。经过释义和形象转换的主流价值观扭转了传播过程过分注重理论整体性、规范性的偏向,以人的感性态度为载体进行价值信息的整合,对引起大学生群体的情感共鸣、夯实其社会认同感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善于运用大学生群体的话语体系,用大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将社会主流价值取向融入信息传递、知识获取、娱乐活动,促进大学生对主流价值取向的虚心接受和内在认同。

(二)培育大学生主体意识,理性使用网络话语权力

大学生是网络社会的主要参与者,有着积极参与交流的热情和获取信息的渴望,内心状态也大同小异。大學生群体在网络中彼此之间存在的心理相关性是价值共享的发端,在全方位构建自媒体时代社会认同的过程中,需要增强以大学生为主的参与者在网络社会中的主体意识,为大学生群体的交流与发展扩展空间领域,找到其内心主动接收外界信息的舒适空间[4]。大学生需要在参与网络社会活动时多考量个人理性,避免出现冲动、不负责的网络言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只有大学生形成个人理性,社会的规范发展才有可能实现。

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超越了传统的时空观念,一旦接触到成员之间的转换,就会瞬间迸发汹涌的舆论,将个人的小权力转化为强大的影响力。网络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信息量大、受众广泛、传播速度快等特点,要适时进行舆论引导,引导的方向应该尊重大多数网民充分参与讨论后的意见,在很多情况下正确的舆论引导可以避免意见偏差。一方面,当代大学生要使自媒体“为我所用”,避免被技术异化,利用自媒体渠道和手段进行自我表达,使自媒体成为个体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沟通桥梁;另一方面,要在强调个人价值的基础上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范,使自媒体在服务个人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三)凝聚大学生群体共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和舆论观

网络中特定的话语具有特定的意义世界,构建了网络文化场域[5]。大学生针对相关信息进行多方面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进而形成群体互动,先是在个体之间单独进行,逐渐发展为一对多、多对多等立体化互动。进行网络群体互动之后,大学生群体成员就相关信息进行一定的交流和沟通,就相关问题达成共识,逐渐形成群体态度。大学生群体围绕网络事件在新媒体实时发表各种真实感受,发表批评或表扬意见,瞬间聚集强烈的情感。若缺乏正确的调整和引导,大学生群体的感性复合传播会慢慢累积,最后导致大学生情绪释放和爆发,甚至会被负面情绪吞噬[6]。

在网络社会的建构中,媒体需要找准自身定位,加强“四力”的内在建设,传播正能量,凝聚好人心,牢牢占据主流网络话语空间。随着热点事件高频化,自媒体平台多元化、融媒体化成为趋势,大学生参与社会舆论讨论的比例和频率也在不断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取向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各媒体应当充分发挥自媒体平台开放、动态、协同传播的特性,建立一支信息流通审得严、群众话语听得懂、媒介技术跟得上的自媒体运营团队。以服务人民大众为目标,推动传播内容优化、传播渠道通畅、传播范围扩大、传播效果增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和舆论观指导青年学子参与网络社会活动的具体实践。

四、结语

自媒体时代,人们借助现代化、网络化、移动化的传播手段,手持“麦克风”向社会大众传播信息,发表观点和意见,形成的传播信息流参与到社会分工和劳动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逐渐在自媒体视域下找到网络社会的认同感。

自媒体时代的认同呈现出主动的建构性特征,即个体自主伴随社会生活的网络化过程,通过网络交流的方式,找到处在共同的环境下具有共同利益的相似个体,进行意义沟通,进而形成社会认同。

在自媒体时代的网络交往过程中,感性认识存在于虚拟空间中,以开放包容、敢于表现、隐秘性强的特点区别于传统现实空间,导致青年学生的社会认同随着公共话语空间的转移不断改变,甚至出现角色定位错位的困境。

因此,在自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应结合社会认同建构的演变路径,从信息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出发,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主流价值观对接主流人群的新模式,构建立足网络公共空间实际内容、满足青年学生思想成长需求的教育内容体系和话语体系,不断完善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的认同建构路径。

参考文献:

[1] 王力.移动互联网思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2-3.

[2] 祝大勇.网络话语的三个层次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16(7):72-77.

[3] 张瑜,李朗.消除话语差异: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紧迫任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2):38-42.

[4] 陈联俊.“微信”场域中的舆论生态及其治理[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149-156.

[5] 毛旻铮,李海涛.政治文明视野中的网络话语权[J].南京社会科学,2007(5):98-102.

[6] 蔡建峰,任胜楠,高蕾.自媒体时代用户使用社交媒体的倦怠行为特征:基于负面情绪的非线性模型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4):83-88.

作者简介 孙金辉,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影视传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杨玲,硕士,政治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虚拟空间自媒体
虚拟空间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基于虚拟化的相向行驶车辆间通信机制的研究
艺术的数字化“虚拟空间”探究
新媒体环境下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关系及其伦理思考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
网络经济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