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根植性理论的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研究

2022-11-07郭磊

长江技术经济 2022年5期
关键词:特色小镇乡村振兴

郭磊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创新是我国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活力所在。本文从根植性角度出发,以苏州的苏绣小镇为例,深入分析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并对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的优化路径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我国未来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和乡村振兴有所助益。

关键词:根植性;特色小镇;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

中图法分类号:F327;F592.7                               文献标志码:A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详细阐述了如何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更要激活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推进农村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特色小镇兼顾城乡统筹融合发展、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现代经济体系深入农村的重要使命,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村产业振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1]。我国已进入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征程,特色小镇毫无疑问也应坚持创新发展的创建途径,立足本地根植性,加强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走出一条规范健康长效优质的新路子。

2 特色小镇的概念和内涵特征

2.1 特色小镇的概念

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特色小镇是一种“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这一概念借鉴了浙江省等城镇化模式的新思路,即新型特色小镇是一种非镇非区的多功能创新创业空间[2]。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特色小镇是一种产业特色鲜明、功能特征多元、空间利用集约高效的微型产业集聚区,对推动乡村经济转型升级、传统产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综上,本文认为特色小镇是立足一定资源禀赋或产业基础,集聚高端要素和特色产业,具有特色的生态、文化和建筑,生产、生活、生态(以下简称“三生”)空间相融合,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创新创业平台。

2.2 特色小镇的内涵特征

以人为本是新时代发展的核心理念,这要求特色小镇除了发展主导产业外,还要营造文化休闲新生活,建设美好生态空间。因此,特色小镇内涵特征主要有:①主导产业特而强。要立足培育壮大优势产业,主攻最优产业,坚持特色产业与旅游、人文融合发展。②多元功能聚而合。除具有完整的社会经济综合服务功能之外,也要聚焦“三生”融合,落实环保服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共存。③形态小而精美。城市空间集约利用,规模介于新城与综合体之间,布局合理高效、集中連片。外形美观,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历史气息。④机制灵活创新。特色小镇的建设不单是行政行为,而是构建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为主体的开发模式。

3 根植性与特色小镇创新发展

3.1 根植性理论的概念

根植性又称嵌入性,指经济活动和结果受到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这种关系网络结构的影响[3]。根据经济过程总是根植于社会关系中的观点,美国教授沙伦·祖金(Sharon Zukin)和保罗·迪马吉奥(Paul Dimaggio)认为根植性分为文化根植性、结构根植性和政治根植性等三种形式。针对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依据经济活动性质、知识、文化、政策、地理区位、社会关系等要素本地化的特点,可进一步将根植性分为组织、认知、文化、政治、地理和社会关系等六种形式。其中,组织根植性是经济活动的组织性质、形式和结构,认知根植性是与经济逻辑相关的网络认知过程,文化根植性是促成经济目标实现的共有信念和价值观,政治根植性是关注政策制度,地理根植性是地理区位上的集中[4],社会根植性则是由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提出,认为“经济行动是嵌入于社会关系之中”[5]。

3.2 基于根植性理论视角的特色小镇创新发展内涵相关

3.2.1 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的内涵

特色小镇是我国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践的结果与表现,其创新发展是理念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的良性互动与有机统一。在理念创新方面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建设的理念,不搞一刀切。在制度创新方面,政策供给不是“老而僵”,而是力求“活而新”,突出“个性”,例如政府提供服务创新方面突出“定制”、做加法。体制创新就要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要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摒弃“先拿牌子、政府投资、招商引资”[6]的传统做法。机制创新需要建立规范纠偏机制、典型经验推广机制、服务支撑机制等。发展模式创新是空间载体、产业功能、环境配套、政策制度、运作模式等多方面的创新,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举措。

3.2.2 根植性与特色小镇创新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根植性与特色小镇创新发展之间有四个维度的内在联系,分别是结构、产业、文化和制度[7]。结构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农村现代化的最大障碍,特色小镇发挥根植性能集中城镇、农村更多的资源,让更多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生活与居住,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打破该障碍的重要抓手。产业上,根据地区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情况充分考虑根植性,让生产要素更好的配置,为特色小镇的产业集群发展并构建产业生态圈提供内源动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厚植文化底蕴是特色小镇的根,也是特色产业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的资源要素,还是“特色小镇”的共同精神纽带,将其植入环境设计、建筑景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才能实现与“三生”深度融合。根植性是影响制度保障的重要因素,决策者要尊重政策法规等正式制度与社会习俗、集体行为习惯等非正式制度,根据本地的发展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政策法规,并保障其有效执行。

4   苏绣小镇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

4.1 区域概况

苏绣小镇位于太湖之滨的苏州高新区西部生态旅游度假区(镇湖街道,以下简称“镇湖”)。镇湖总面积19 km2,下辖10个行政村,太湖岸线长达19.4 km。近年来,镇湖结合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工作,突出生态农业、非遗文化、乡村旅游和传统手工产业融合发展农村经济[8]。这里是苏绣主要产地,从业者规模庞大,2万多常驻人口中有1.2万余人从事刺绣创作设计、打印图像、配线、生产、制框、物流、营销等工作,加上中国刺绣艺术馆(小镇客厅)的陈列展示,这里已形成一个产业链完备的苏绣产业集群。2017年,苏绣小镇入选首批江苏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规划面积约3.8 km2,总投资约34亿元。目前由国资的苏州苏绣小镇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小镇项目投资运营主体,负责融资、建设和运营事宜。自开发以来,小镇以发展苏绣产业为基础,加快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功能、商业配套、景观提升等项目,完善绣品街、绣创空间、中国刺绣艺术馆,打造生活广场、文创旗舰店等苏绣文化载体,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景风情风貌的苏绣文旅街区。2019年,小镇入驻企业120家左右,完成特色产业投资7亿元,年缴纳税收0.7亿元。小镇2019年、2020年连续两次入选中国特色小镇年度50强。

4.2 存在的问题

4.2.1 转型创新不够

传统手工产业技术门槛偏低,利润空间较小,往往导致同质化竞争激烈。在苏绣小镇刺绣产业整体良性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廉价绣品鱼目混珠,拉低价格;一些商家使用机绣设备仿制手工苏绣产品,以次充好。产品低价、低质的恶意竞争之风盛行,不仅损害行业声誉,而且导致商家创新滞后,普通苏绣产品雷同,题材形式陈旧。此外,95%以上的镇湖绣庄都是个体工商户,属于家庭个体生产经营,缺乏市场化经营模式和理念,各自为战,在苏绣市场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苏绣收藏品和礼品需求锐减的情况下,个体工商户们无法快速应对,抗风险能力差,容易陷入销售阻碍的被动局面。

4.2.2 人才储备不足

一方面,镇湖绣娘老龄化现象加剧,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年轻的绣娘比例较低,导致年龄构成不合理。由于传统刺绣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从业者文化素质、技术水平等要求相对不高。2020年度我国50强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从业者中,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比平均为40%[9],而镇湖绣娘的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比低于10%。因此,镇湖绣娘普遍缺少创新能力,很多绣娘只是临摹他人的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容易造成作品侵权。另一方面,人才断层导致苏绣技艺传承人才匮乏。相比繁重的刺绣手工劳动,青年人更喜欢做设计、管理和营销工作。苏绣大师(名人)或“绣三代”的工作室只占镇湖绣庄总数的10%以下。此外,传统苏绣技艺传承方式存在局限性。镇湖苏绣偏向家族式、学徒式口口相传,遵循“传内不传外”的古训。学习苏繡技艺也比较枯燥乏味,传统手工技艺被人们淡漠,以至忽略。

4.2.3 投资回报周期长

特色小镇作为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形态,精髓在于融合,包括产业发展和政策导向互助、产业资源和城镇资源对接、产业布局与城镇空间匹配以及产业文化与城镇文化交融[10]。这就要求不断完善小镇的建设系统、产业要素系统、规划系统和公共服务系统,以推进特色产业与公共事业的基础建设。这些基础建设项目具有公共产品属性,虽然收益稳定持续有保证,但前期投资规模大,回报率低,与商业性金融的盈利性产生矛盾,阻碍小镇创新发展。同时,小镇建设项目周期长,在短期内难以获利,这使得很多金融机构、企业、社会组织不愿意参与投资,导致市场化融资比较困难。

5 根植性理论视角下苏绣小镇创新发展的路径

5.1 发挥政治根植性,推动苏绣产业的转型创新

一是规范苏绣产品市场,相关职能部门和镇湖刺绣协会引导制定苏绣行业公约,对实行明码标价、质价相符的商家进行认证和授牌,并在宣传推广上予以倾斜。二是加大培育苏绣产品的自主品牌。政府设立苏绣产业创新扶持资金,鼓励建立现代企业生产管理制度,运用市场化理念经营;鼓励积极注册品牌商标,提高商家的品牌意识,将苏绣产品和生产者的名字关联在一起不断提高自主品牌的质量、信誉、辨识度和竞争力;鼓励产品创新,提升品牌文化特色。三是发展苏绣产业电子商务。政府构建优化苏绣电子商务生态,制定扶持政策,支持市场主体(含快递物流企业)发展网上运营,推动公共平台建设,完善信息化、金融等配套服务,建立电商人才队伍。四是不断拓展苏绣产品市场。结合国内商业、文化活动等多种场景,由政府指导,协会组织,让商家抱团参与到开发利用场景中,提升苏绣产品的国内展示、宣传力度;结合“走出去”战略,让商家通过对外经洽会、跨境电商平台、海外仓等新渠道拓展苏绣产品的国际市场。

5.2 发挥组织根植性,组建苏绣人才战略体系

在经济活动中,人才处在核心位置。以人才强镇的理念,加强苏绣人才和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一是利用当地基层党组织提高青年人才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支持青年人才党支部建设。政府制定苏绣人才培养计划,为产业发展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二是与多组织合作建立多层次培训体系,打破苏绣技艺“内化传承”障碍,培养更多的“科班”专业人才。如加强校地合作开设中小学苏绣课程、合作共建刺绣班、鼓励资深从业者师徒制教学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支持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开展在岗培训,举办复合技能培训和技能大赛等;开展公众研学体验苏绣项目等;实施阶梯式培养计划,如完善推广苏绣人才荣誉评定与职称晋升机制,开展中高层次人才研培研修等。四是优化就业创业环境,提升苏绣产业对人才吸引力。如设立专项基金,在创业扶持、就业补贴、定向招聘、人才公寓申请等方面给予来苏绣小镇就业创业的青年持续支持。

5.3 利用社会和认知根植性,创新投融资体系

社会关系是经济活动要素之一,成为社会资本才能有利于经济活动的运作。根据资本市场运行规律,强有力的信用背书是打通市场金融渠道进行投融资的基础。以地方政府财政或国有资本机构的资金作为特色小镇的信用背书,并给于资金扶持,可以成为建设资金来源的基础,并以建设项目的资产和未来运营收益作为偿还债务性融资的保证。引入社会资本,探索产业投资基金、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投融资模式。以特色小镇的建设为载体,采用股权合作方式,让各方分享项目增值利益。小镇建设资本的获得与成本,将随着它与各类投融资的金融交易影响到社会关系的嵌入程度的改变而改变,具有社会根植性的“合作伙伴和掮客”会提高金融交易收益,不仅能够收集大量金融市场的信息,还能获得特定借贷者的私人资源。同时,解决项目融资难问题还需要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知根植性,丰富金融产品供给。对产品有市场、有发展前景的项目以及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在建设小镇的成本收益方面,政府与其他投资方虽然有不同的经营理念,但是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与赚取合理利润之间并不矛盾,可以发挥各自优势,达到合作共贏[11]。小镇全生命周期内的项目建设及运营应坚持“盈利但不暴利”的价值取向,根据投资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来确定风险、分配收益,从而达到资源有效利用,成本合理控制,实现收益最大化。

6 展望

在时代背景和经济环境已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苏绣小镇除了要解决目前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还必须整合优化本地资源要素,走农业、文化、旅游产业联动,互为支撑的新发展路径,助推乡村振兴[12]。

一是多元融合,转型升级。目前苏绣小镇以文旅结合的形式为主,农业元素的注入既是国家政策的要求,更是特色小镇重要的发展方向。旅游元素、文化创意与乡村农业发展有机结合,打造人文特色乡村农业。镇湖应依托当地独有的自然生态特点、人文景观、农俗风情、特色餐饮等特色人文资源优势,找准自身产业市场定位,发掘新型特色农业元素,策划具有乡村风貌风情特色的旅游休闲产品,区别传统景区开发,突出镇湖黄桃、贡山茶叶、大米、油菜种植。积极对接文旅部门,加强和苏绣小镇公司联动,实现与苏绣小镇建设项目的持续良性错位发展。在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分别通过花期景观的观赏、农耕民俗生活体验、农产品的展示及销售、企业品牌文化展示的推广活动,以及马山有机水稻田、新盛茶园、千亩果园等场景,结合中小学生的传统劳动文化教育活动、大学生团体的实践和培训课程、青年群体的写真及婚纱摄影服务、老年群体的健身休闲娱乐康养工程等,不断延长与拓宽产业链。充分发挥农业旅游产业化在延伸产业链、实现人气与消费积聚、提高附加值等方面的作用,让特色农业与现代苏绣产业互促共进,加快“农文旅”高质量发展。

二是创意引领,打造品牌。坚持以“品牌强农、质量兴农”为工作抓手,充分发挥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的支撑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一系列创新的旅游产品提质、数量集聚、品牌塑造、营销能力放大、数字化管理赋能提升等创意开发措施,着力将市级特色田园乡村——米泗村、市级康居特色村——马山村等打造升级为乡村精品旅游项目基地。在探索数字科技赋能农文旅融合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如建立网络文学创作与人才培养基地,以网红经济发展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探索数字文化产业与农文旅的融合发展等。

三是以人为本,多方参与。充分考虑当地居民以及游客的多重需求,为居民提供便利的交通、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以及增收的路径。同时,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休闲度假、康养减压等服务,让苏绣小镇成为宜居宜游的旅游目的地。镇湖应按照原有的村落肌理进行改造,完善村落的管理和服务,营造新型社区。还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通过建立健全引导机制,切实调动农民创收致富创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鼓励引导城乡各方社会力量进入乡村建设,促进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农文旅融合发展,加强对乡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培育和支持,建立有效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升小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姚洋.特色小镇建设: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2] 陈清华.创新:苏绣小镇建设的“金钥匙”[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3] 兰建平,苗文斌.嵌入性理论研究综述[J].技术经济,2009,28(1):104-108.

[4] 李小建,李国平,曾刚,等.经济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佛兰克·道宾.新经济社会学读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6] 王润涛.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实践及启示[J].政策,2016(10):71-74.

[7] 费欢.根植性视角下我国特色小镇的转变与发展[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8 (4):89-93.

[8]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志编纂委员会.镇湖街道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9.

[9] 蒋剑辉,张晓欢.中国特色小镇2021年发展指数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0] 薛美兹,潘云.无锡拈花湾禅意小镇的创新发展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4):122-124.

[11] 余池明,宋雅琴.特色小镇PPP模式特征、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J].小城镇建设,2019,37(5):57-62.

[12]顾伟.江苏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多案例分析[J].商展经济,2021(19):34-37.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Town Based on Embeddedness Theory:A Case Study of Suzhou Embroidery Town

Guo Lei

(Ecotourism Resort in Western Suzhou (Zhenhu Street),Suzhou 215161,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innovation is the driving force and vitality of rural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beddedness,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Suzhou Embroidery Town as a case study are analyzed in depth,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and the optimization path of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are discussed. The research is expected to contribut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China.

Key words:embeddedness;characteristic town;rural revitalization;industri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特色小镇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与发展探索
德国名镇哥廷根的建设对中国特色小镇创建的启示
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特色小镇”切莫成为“房地产小镇”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