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的中职药学类专业群教学研究

2022-11-07浙江省宁波经贸学校孙振宇

亚太教育 2022年18期
关键词:药学问卷微课

浙江省宁波经贸学校 孙振宇

中职学校通常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近年来,随着中职学校教育水平的提升,其持续为社会输出了更多专业化、高素质的毕业生,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贡献了力量。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碎片化等特征,当开放、共享的网络教育资源快速增长,微课便由此产生。据了解,微课最早在我国小学阶段得到应用,2011年佛山市教育局启动了中小学微课征集评审活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随后,教育部门向全国各地推广了微课教学模式,微课得到了广泛运用。

一、中职药学类专业群微课应用调查

(一)调查准备工作

一是调查对象选择。本次调查主要选取了笔者所在区域的多所医药卫生类中职学校,并将教师作为调查的对象。其中,被调查的教师主要是中职药学类专业的任课教师,包括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

二是调查方法选择。本次调查委托网络专业问卷调研公司问卷星,以电子问卷的方式开展调查,所有问卷均采取了封闭式题项。教师问卷主要是从微课应用方法、应用态度、应用效果三个维度进行衡量,从而调查教师对微课教学的态度及现状。

三是问卷发放与收回。本次共计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80份,有效问卷280份,有效收回率93.33%,符合调查要求。

(二)基本统计结果

通过对问卷的相关信息及填写状况进行分析,整理并提取相关数据可以得到表1所示的结果。

表1 问卷基本统计结果

根据表1相关数据信息,调查对象中女性教师的数量比男性教师多。同时,在教龄统计中,大多数教师的教龄小于10年,其正处于青年教师阶段,对信息化教学的内容相对较为熟悉,因此应用微课也较为便捷。由此可知,本次调查所选取的样本对象拥有一定的代表性,对调查微课应用有着良好的价值和意义。

二、中职药学类专业群微课应用现状

(一)微课应用态度维度

微课应用态度重点衡量了教师认为“微课在中职药学类专业群教学中的重要程度”“微课适用于中职药学类专业群教学的程度”“微课应用在中职药学类专业群实践教学中更偏向于比赛而非教学的认可度”“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在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程度”。具体数据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微课应用态度

根据表2中的数据可知,在“微课应用于中职药学类专业群教学中的重要性”方面,教师普遍的应用态度处于“认可”“较认可”两个区间,表明教师对微课重要性的认知持保守态度。“微课适用于中职药学类专业群教学的程度”方面,教师相对较为认可微课适用于中职药学类专业群教学。有67.15%的教师认为微课更倾向于应用在比赛而非教学中,表明大多数的教师将微课作为一种比赛资源,在实践教学中并没有过多地关注到微课的应用价值。有44.95%的教师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在中职药学类专业群教学中应用微课,但是也有55.05%的教师愿意在中职药学类专业群教学中应用微课。由此可见,中职药学类专业中部分教师对微课的应用持保留态度,相对较为消极,通常会选择在比赛中使用微课,或是将微课作为一种比赛资源,此种本末倒置的教学现状也导致了微课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并不理想。

(二)微课应用方法维度

微课应用方法重点衡量了“微课资源丰富,但不清楚如何正确应用”“知晓微课应用在教学的何种环节”“清楚在教学课堂中教授何种内容时选择微课教学的方式能取得良好成效”三个方面。具体数据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微课应用方法

根据表3数据可知,在“微课资源丰富,但不清楚如何正确应用”方面,大多数教师均处于“较符合”和“符合”两个等级中,占比82%,这表明中职药学类专业教师普遍存在微课应用不理想、方法不科学的问题。在“知晓微课应用在教学的何种环节”方面,有75.07%的教师认为其基本能够正确应用或不能够正确应用;同时在“清楚在教学课堂中教授何种内容时选择微课教学的方式能取得良好成效”方面,也有67.96%的教师认为其并不能良好、准确地在恰当的教学内容中合理应用微课,表明教师对微课的应用并不熟悉,仅仅停留在初级应用阶段,未能将微课与教学课堂进行有效关联。由此可见,中职药学类专业教师存在不会正确、良好应用微课的状况,没有完全掌握微课教学的应用方法。

(三)微课应用效果维度

微课应用效果重点衡量了教师在“日常应用微课时未能充分发挥微课的最大价值和作用”“微课制作较为困难,应用成效并不理想”“自身微课设计、制作的水平对微课应用效果产生影响”“缺乏实用性强的微课教学应用模式”四个方面。具体数据如表4所示。

表4 微课应用效果

根据表4可知,教师对微课应用效果的认可程度基本处于“较认可”“认可”两个等级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教师普遍认为中职药学类专业教学中微课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具体来看,在“日常应用微课时未能充分发挥微课的最大价值和作用”方面,有75.86%的教师认为并没有发挥出微课的最大的价值和作用。在“微课制作较为困难,应用成效并不理想”方面,有74.61%的教师认为微课制作困难,并且在教学中不能够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在“自身微课设计、制作的水平对微课应用效果产生影响”方面,有81.59%的教师表示自身的微课设计、制作水平确实会对微课的应用效果产生影响。在“缺乏实用性强的微课教学应用模式”方面,有88.67%的教师认为自身缺乏实用性较强的微课应用模式,导致微课应用效果大打折扣。

三、中职药学类专业群教学应用微课的策略

(一)建立激励机制,提升应用意识

现阶段,中职药学类专业群教学中,微课更多的是被教师应用在各类教学比赛中,同时也有部分教师对微课并不了解,应用方法、应用价值并不清晰,导致在中职药学类专业群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意识不强。对中职学校来说,如果仅仅将微课作为一种教学比赛赢得荣誉的途径,而并不会针对教师在实践教学应用微课给予激励,将会导致教师应用微课的意识下降。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中职药学类专业教师应用微课的意识,学校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微课激励机制,并在精神和物质等方面给予教师一定的支撑,促使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应用微课。同时,中职学校也可将中职药学类专业划分为不同的教学团队,并以教学团队为单位展开微课教研活动或微课教学竞赛,借助教学活动或比赛为中职药学类专业教师搭建微课教学应用平台,促使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大胆尝试,积极创新,从而引领全体教师共同加入微课教学的进程中。对教学或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或团队,学校需要提供物质或精神奖励,并构建一系列科学、系统的微课激励机制,从而促使中职药学类专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微课教学,增强自身应用微课教学的意识。

(二)重视微课培训,提升应用水平

通过上述调研分析,中职药学类专业教师微课应用水平相对较低,对教师采取微课培训是提升应用水平的有效途径。中职学校应当重视教师的微课再教育工作,为中职药学类专业教师创设微课应用水平提升平台,一方面加强对微课理论知识的培训,促使教师能够深刻认知微课的价值、内涵、特征、应用方法等,提高自身的理论基础,只有当中职药学类专业教师微课理论体系丰富,才能够在后续的实践教学环节有效制定各类微课应用策略。另一方面,中职学校需要加大对中职药学类专业教师微课设计、制作的培训力度,对教师采取定期、持续的教育培训,确保中职药学类专业教师可以有效掌握微课的设计、制作方法,并能够制作出高质量的微课。学校也可以邀请外部教育专家开展微课讲座,并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微课教学峰会、论坛,通过多种培训的方式确保教师能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制作、设计建立关联,并根据中职药学类专业的特征构建科学、合理的微课教学模式,为中职药学类专业群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提升微课应用水平。

(三)创新微课模式,提升应用效果

在微课应用模式中,教师需要积极创新,可以主动融合其他教学方法,如将PBL教学模式、翻转课堂、Miniquest教学模式等与微课教学相结合,使微课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承担不同的任务,从而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有效应用。

具体来说,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应用微课能够帮助学生预先了解课程知识内容,分清知识的重点、难点,并对新课程建立一定的探索欲望和兴趣。良好的课前预习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强的针对性,课堂听课的效率和质量也将会更高。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有障碍的学生,通过微课实施课前预习能够更好地达到预期成效。在课堂讲解阶段,教师应当强调课堂教学的导向,突出对学生能力目标的培育,将微课与学生的学习情境建立关联,并结合相关社会实践场景,根据中职药学类专业实践情境设计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所了解,对相关的实践操作也能够建立初步的认知。在课后复习阶段,微课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总结和延伸课程知识点,促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根据自身认知能力、学习程度探索更多的专业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开展答疑活动,帮助学生回顾知识重点、难点、常考点,针对容易出现混淆的概念进行进一步解释说明,帮助学生解答心中疑惑,提升对知识的总结与反思能力。

综上所述,对中职学校药学类专业群教学而言,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的重点和方向,深入了解和掌握微课教学的内涵、方法、特征、价值等。本研究通过调研分析了教师在微课应用态度、应用方法、应用效果三个维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立激励机制、重视微课培训和再教育、创新微课教学的模式等建议,以进一步增强微课教学的应用成效。

猜你喜欢

药学问卷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问卷你做主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