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式:多技术融合下跨学科学习的组织与实施

2022-11-07何惠仪广东省黄伟祥名师工作室成员广东省中山市小榄广源学校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跨学科学科素养

何惠仪 广东省黄伟祥名师工作室成员/广东省中山市小榄广源学校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下称“课程方案”)明确要求: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1]“主题教学”这一教学模式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教学改革运动。[2]国内学者李祖祥认为,“主题教学”是“通过跨学科领域的主题探究与活动来发挥学生的主体建构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活动方式”。[2]由此可见,“跨学科主题学习”既有教学内容“跨学科性”的特点,又有教学模式“主题统筹性”的特点,打破学科界限,围绕特定主题将不同学科的内容进行整合。

但在一线教学实践中,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存在如下困难:学习目标不具有针对性和明确性,难以发挥目标的引领功能;教学时间和空间常得不到保障;跨学科师资团队尚未成熟;跨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不足,可参考的教学资源不多;传统教学模式转型及教师的观念转变较为缓慢。[3-5]

为破解上述困难,笔者立足新课程改革要求,结合一线教学实践所得,初步探寻多技术融合下以“+”模式组织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策略(如图1),立足核心素养,优化课程内容,增强活动的综合性与实践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图1 组织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模式

● 课内+课外,以生为本选定选题

钟启泉教授在《深度学习》一书中指出,学习动机与主体性态度支撑深度学习,如“有兴趣”“很快乐”的学习兴趣、“可以解决”的效能感、“想知道更多”的好奇心及“想进一步钻研”的探究欲望,是儿童学习内发性动机,拥有这种动机的儿童即使成人不督促,也会自主学习。[6]基于此,以学生兴趣为着眼点,深挖课内及课外的主题与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有充足的内驱力。同时,“课程方案”中强调“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1]由此可见,在选择跨学科主题及内容时,不仅可以从课内进行选择,还可以结合学生课外的生活经验选择合适的探究主题与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通过“课内+课外”的模式,以生为本选定主题,有助于促发学生的深度学习,而且体现了“课程方案”中对优化课程内容的要求。

1.深挖课内资源,明确研究内容

在一线教学中做教育的“有心人”,观察并记录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内容,由此给学生抛出“关于这个内容,你想到了什么问题”“你还想深入了解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内资源,敲定研究内容。例如,“纸上的学问”这一跨学科学习活动正是源于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因此笔者引导学生思考“一张纸,你想到了什么数学或其他学科问题”。通过与学生一起梳理,明确了五个研究方向:纸与轴对称图形、纸与平均分、纸与角、纸与长度单位、纸与质量单位。

2.关联课外生活,梳理研究主题

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要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访谈、调查等方法了解学生关心的问题或话题,从学生感兴趣的课外生活中梳理出研究的主题与内容。例如,根据学生对食品包装产生的疑惑,如“同样是牛奶,为什么保质期有的是几天,有的则长达两年”“食品上的一串数字,表示什么?是编码吗”等,教师与学生共同梳理,形成了“舌尖上的学问”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学生综合运用数字编码、时间、小数乘除法、统计图表等数学知识与经验尝试解决问题。

● 数学+其他学科,综合学科素养落实培养目标

“课程方案”指出:“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式。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1]林崇德教授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有助于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7]因此,在设计学习活动时应坚持核心素养为导向,落实培养综合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例如,“舌尖上的学问”主题学习活动通过活动解决研究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承载了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现了不同学科的素养(如图2)。

图2 跨学科主题学习“舌尖上的学问”设计框架

● 校内+校外,实践活动打破时空界限

1.科学规划校内安排,充分利用活动时间

校内主要可以运用的时间是活动课及课后托管服务时间,学生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教师进行观察、记录和指导。活动课时间适合由全体学生参与探究,发现和提出问题或解决共性问题。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还可以科学安排课后托管时间开展探究活动,这样不仅能为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提供一定的时间保障,还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2.充分调动校外资源,有效拓展学习空间

校外探究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教师带领小组活动。教师利用假期带学生走进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行业,用心观察,合作学习,在实地走访过程中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二是专家进行专业指导。由家长或社会人士作为不同领域的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三是学生独立开展自主探究。有一些问题适合学生独立探究,这样可以保障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可有效突破校内活动时间有限的难题。

● 合作+独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开展全员讨论,迸发集体智慧

重要或关键的问题,如选题、敲定研究方向及重要任务,需要所有学生及教师参与其中,保证每个人都明确学习活动的目标、要求及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促进深度学习

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各不同,可根据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分组,不同小组探究不同的子问题及子任务,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所长,得到不同的发展。例如,在探究“纸上的学问”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纸与质量单位”研究小组的学生发现A4纸的外包装上写着“80g/m2”,“为什么会这样写?80g中的“g”是二年级所学的质量单位“克”吗?“m”是长度单位“米”吗?针对问题,小组成员分工合作,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测量质量,并经过讨论交流后明确:这里的“80g”确实是计量质量的80克,“m”也是在二年级学过的长度单位“米”,“m2”表示的是平方米。纸上写“80g/m2”表示的是每平方米重80克,因为在生产生活中,一张纸的厚度太薄,难以直接用长度单位表示,所以只能间接表示纸的厚度。

3.学生独立探究,保证个性化学习

有些研究内容及问题,需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开展探究活动,因此,有些活动可以安排学生在家自主探究、记录、整理,在学校进行集体汇报、分享、总结。

● 教师+学生,及时回顾反思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教师与学生在过程性评价中及时进行回顾,有利于推动活动更好地开展。“课程方案”中强调要改进教育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1]因此,教师可探索信息技术支持的评价方式,搭建网络平台收集学生和教师的过程资料,以便于学生与教师及时发布观点和收获,展示、评析个人和小组的学习成果。技术赋能下的过程性评价,有利于打破时空界限,教师与学生能及时进行回顾反思、总结经验,有利于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综上所述,多技术融合下以“+”模式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体现了“课程方案”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强化了学科联系,优化了课程结构,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猜你喜欢

跨学科学科素养
学科新书架
跨学科视野下的音乐表演体系研究
【学科新书导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