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干预中应用态势分析法的效果观察

2022-11-07尹金平张新锋

循证护理 2022年21期
关键词:劣势心肌梗死我院

尹金平,孟 笑,张新锋

新沂市人民医院,江苏 221400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临床高发急性心血管病变,其发病原因主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进而产生血栓相关[1]。病人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压榨性胸痛、濒死感、烦躁等,且可诱发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2-3]。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病情进展迅速,且具有较高死亡率和致残率,对病人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4]。因此在发病后需给予其及时救治,从而挽救其生命。态势分析法(SWOT)是指对自身优劣势、目前面临的威胁和机遇实施综合分析,从而制定针对性措施的手段[5]。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用SWOT法实施急诊干预,对比常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纳入标准:经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检查结合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疾病;合并脑血管疾病;合并肝、肾、肺等脏器功能不全;合并恶性肿瘤;合并严重外伤;合并心脏手术史;拒绝配合此研究。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予以常规干预,干预人员在接诊到达现场后对病人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并向病人或其家属询问具体情况。在将病人接回急诊抢救室后做好相关信息登记,并向病人及其家属做好相关心理疏导工作。干预人员对病人各项生命指标进行严密监测,并对各并发症实施预防干预。

1.2.2 观察组

予以 SWOT法实施急诊干预,具体如下:

1.2.2.1 病人护理形式分析

①优势(S):医院具备较好设备诊疗条件,医院医护人员具有较高业务水平。②劣势(W):急诊科紧急状态下人力资源不足,医院接诊人员数量不足,接诊过渡不畅等。③机会(O):心肌梗死病人急诊救治。④挑战(T):病人及其家属对急救期望远高于实际情况,常规干预质量难以提升,传统干预模式的制约。

1.2.2.2 建立SWOT矩阵分析

使用十字图表列举本院存在的优、劣势机会及挑战,从结构分析入手,对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将对病人实施正常干预产生最为直接、迫切的、影响较大的因素优先列举,其次为短暂、间接、影响较小的因素列举。

1.2.2.3 基于SWOT矩阵排列的因素匹配

①优势与机会对策:主要分析我院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的优势及机会,并尽可能将优势及机会因素的效力增加。②劣势与机会对策:分析我院对病人护理时存在的劣势及机会,尽可能将机会因素的效力增大,劣势因素的效力减小。③优势与挑战对策:主要分析我院对病人护理时的优势与挑战,并尽可能将优势因素的效力增大,挑战因素的效力减小。④劣势与挑战对策:主要分析我院对病人护理时的劣势与挑战,尽可能减小劣势因素及挑战因素的效力。

1.2.2.4 基于SWOT矩阵的干预对策

①强化医护人员培训。医护人员共参与5个学时的院内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救治集中授课理论培训,培训内容包括STEMI相关知识、STEMI救治流程、救治急诊接诊台快速预检分诊、抢救室定位抢救与处置、院内非心内科病区发生胸痛救治、快速转运途中安全管理等。参与听课者在培训时签到,同一内容授课2次,医护人员可任选1次参加。科室护士长在每讲完一个理论章节后,再次讲解章节关键点,并指出护士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纠正。②专业技能培训。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实景模拟培训考核,护士长对考核过程中各场景存在的问题及互相衔接时需注意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并自身经验进行总结,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③合理配置急诊科人力资源。采取双休日、节假日轮休制度以避免在发生突发状况后由于干预人员不足而影响病人的就诊。根据预定计划安排上班医护人员工作岗位,根据病人的人数适时调整护士工作时间。④合理划分医院周边区域,并预先制定各接诊最优路线,从而尽可能减少接诊耗时。⑤强化护患沟通管理。首先强化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的重视度,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护患沟通认识的强化,列举护患沟通不当而造成的护患纠纷案例。在于病人家属沟通时,使其明确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急性病症,病情严重且发展迅速,给予其充分同情,同时向其进行简单自我介绍及医疗水平介绍,使其明确病人病情,并积极回答病人家属的疑虑和担忧,保持用语和蔼可亲。

1.3 观察指标

①抢救效果:观察并记录两组分诊评估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急救时间情况。②预后:统计两组死亡率、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及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发生率情况。③满意度:采用我院急诊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共4个条目,每个条目0~100分,评分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抢救效果比较

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抢救效果比较单位:min

2.2 两组病人预后比较

观察组死亡率、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与再次PCI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预后效果比较单位:例(%)

2.3 两组病人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医护配合、急诊环境、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护理人员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满意度比较单位:分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为严重且长期心肌缺血而造成部分心肌出现急性坏死的临床现象,其是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导致心肌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相关心肌细胞组织由于缺血而出现坏死,从而损害其心脏功能[1,6-7]。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病迅疾,且病情进展迅速,病人具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在发病后给予其及时有效的救治以尽可能降低病人死亡率[8-9]。有研究结果表明,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急诊干预模式实施有效优化能够在确保救治及时的基础上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干预中引入SWOT法取得了显著效果。

本研究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各预后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用SWOT法实施急诊干预可有效提高急诊抢救效果及预后效果。分析原因主要为,SWOT法通过建立SWOT矩阵将各排列因素互相匹配,并制定相应干预措施,充分放大自身优势,克服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挑战等[12-13]。此外,该干预模式能够帮助医院明确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并且在充分扩大优势和缩写劣势的情况下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提升干预效果,尽可能减少干预风险,从而尽可能缩短抢救时间,帮助病人机体恢复[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医护配合、急诊环境、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护理人员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干预中应用SWOT法可有效提升病人满意度。分析原因主要为,应用SWOT法实施急诊干预相较于传统干预措施可确保各急诊急救资源合理分配,提升急救效率,改善病人预后[16-17]。SWOT法作为一种综合性、全面的分析方法,其利于医护人员明确急诊急救工作的优势和缺点,同时可探索临床工作中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将其相互关系进行组合并进一步实施系统分析,利用机会消除威胁,并规避风险,促进病人尽快恢复健康[18-19]。此外,其利于干预人员与病人及其家属间的沟通和交流,提升医患信任度,从而有效提升病人满意度[20]。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干预中应用SWOT法可提高抢救效果,从而改善预后,提高病人满意度。

猜你喜欢

劣势心肌梗死我院
我院2例红细胞冷凝集现象的案例分析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我院老年患者多重用药情况调查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急诊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优势和劣势
中局技巧浅谈⑦
年轻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特征分析
把自己放在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