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象思维分析背俞指针疗法*
2022-11-07彭柳莹张丽敏刘园园蒋中原卢文生
彭柳莹,谢 胜,张丽敏,刘园园,蒋中原,卢文生,李 刚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象思维是中医学常用的思维方式。《黄帝内经》构筑了庞大的藏象体系,通过“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等典型的象思维方法,确立了“以象测藏”方法论,将人体脏腑解剖形态、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与自然界整体联系。通过“象”的表现抓住“藏”的实质变化规律,可将人体与发病状态同自然融合于内外相应的整体模式中,从而指导临床实践[1]。笔者基于对藏象理论及五行生克制化的认识,提出非药物疗法的“以象补藏”的观点[2],形成一系列“五行藏象疗法”。此类疗法对中医非药物疗法进行了五行“象”属性抽象概括,运用时配以器具材质、介质、定位经络、穴位、作用部位、施治时间之五行,通过“同气相求”及“以象补藏”使中医非药物疗法的“象”作用于疾病脏腑失衡状态,从而达到更充分及对应的治疗效果。
背俞指针疗法[3]是“五行藏象疗法”之一,其理论体系从框架构建到治疗运用,均渗透着象思维。基于此,笔者对其藏象理论的构建,结合手法之象,节奏、频次之象,以及四时之象,对该疗法作一简要探讨。
1 背俞指针疗法“以俞调枢”理论
背俞指针疗法是谢胜教授基于对“以俞调枢”的认识,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中医外治疗法。皆俞指针疗法以指代针,可通过皮部-孙络-经脉系统,对患者双侧足太阳膀胱经的俞穴进行点按操作,从而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4]。膀胱经居脊背,位于脊柱两侧,为五脏六腑阴阳之会,精气之注,经络气血之总归,膀胱经并于巅顶、颈项部与督脉相交,其经气与督脉的神庭、百会、风府、大椎、陶道等穴相交会。膀胱经气可通诸阳之会,通阳脉之海,通达阳气,贯通四肢百骸。背俞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脉上,为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刺激相应俞穴可直接调整对应脏腑功能。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云:“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5]李东垣认为人身精气的升降运动,则赖脾胃居于其中而以为枢纽。背俞指针通过背俞穴,调节任督二脉及调脾胃枢机,从而调节人体肝肺、心肾、肺肾等枢机[6]。临床研究[7-11]发现,背俞指针可以提高任督二脉温度、改善任督二脉交会、改善食管括约肌压力、增强胃主频率、主导功率,减少胃电的紊乱系数、改善心理、睡眠障碍等,从而达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作用。背俞指针可以通过改善患者肛门直肠压力矛盾运动状态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12],也通过开太阳建立人体平旦之律,以解四维与中央之郁,解五脏之郁进而调和“五脏枢”,恢复人体多脏器功能,达到治疗多系统相关疾病的目的[13]。
2 背俞指针疗法的“象思维”体现
2.1 手法之象 背俞指针手法的阴阳五行属性分类借鉴了张有寯的《中国按摩大全》[14],对手法操作部位深浅、力的渗透程度、运动的方向等内容进行了五行归类。轻、浅、短、小的手法为阴可补不足,重、深、长、大的手法为阳可泻有余。背俞指针手法中,弹、拨的手法为者弹提或左右波动,类比于木;推法行直行运动,类比于火;衮扌法作用力在肌肉,类比于土;揉法、摩法、擦法做环行动作,类比于金;点按作用力深,作用点于骨或骨连接的手法,类比于属水。(见表1)
表1 手法五行属性
临床运用中,通过手法的变化,形成五行相生相克的配伍规律,如:以点按的手法,激发深层的气机,适度配合弹拨的手法,使气达到经筋,形成了水生木的象,则具有祛风、镇痛、补虚的功效,可用于水不涵木、肝肾精血不足引起的疾病或痹证、中风功能恢复期;弹拨之后施以推法,为木生火的象,具有补血、散寒、祛湿的功能,可施治于心俞、膈俞,有助鼓动心气,通畅气血;推法之后予以 衮扌法者,为火生土之象,有补气养血、通经活络的作用,适用于脾阳不足、心脾两虚的患者;衮扌法之后施以摩擦手法,为土生金的象,能扶正祛邪、行气解表,用于外感表邪,肺气不足,肺失清肃的患者。揉、摩、揉之后施以点按,作用力下沉,为金生水之象,有温补骨髓、补阳、活血散瘀的作用,肾虚患者常用。同样,也可以通过手法的变化,形成五行相克的配伍作用于不同的病症。
2.2 节奏、频次之象《易·系辞》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15]先天八卦取数,后天八卦取象。先天八卦之数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乾卦,先天数为一,阳金;兑卦,先天数为二,阴金;离卦,先天数为三,属火;震卦,先天数为四,阴木;巽卦,先天数为五,阳木;坎卦,先天数为六,属水;艮卦,先天数为七,阳土;坤卦,先天数为八,阴土。易医同源,通过取象比类的方法,以先天八卦之数与人体脏腑经络气血之阴阳五行属性相对应,即:乾卦,主大肠,通手阳明大肠经、督脉;兑卦,主肺,通手太阴肺经;离卦,主心、小肠,通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震卦,主肝,通手足厥阴肝经;巽卦,主胆,通手足少阳经;坎卦,主肾、膀胱,通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艮卦,主胃,通足阳明胃经;坤卦,主脾,通足太阴脾经、任脉。(见表2)
表2 八卦象数与人体脏腑经络配属
临床运用中,以“3”为取象,手法作用俞穴3下停1下的节奏,3 d为一疗程,或治疗3 d停1 d为一轮,3轮为一疗程的频次治疗,即取离卦之火象,强调益阳补火的作用,特别是针对心、心包、小肠、目等疾病。或配以意念象数处方,默念八卦象数形成一定能力的信息波,通过唤醒和激活人体八卦信息调整脏腑、经络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6]。单脏腑疾病或多脏腑、多经络的复杂病机疾病,可以施以象数处方,如:脾虚患者,可以选择“380”火生土之象数作用于脾俞,补法,以“3”和“8”为节奏交换,医者默念“380”;复杂病机的患者,施以多元的象数处方,医者默念象数,并作用于相应的俞穴施治,如象数“380”“780”“10”具有和胃健脾,通督调元的作用,以“380”作用于脾俞以火生土,“780”作用于胃俞通调脾胃,“10”推督脉调气通督。
2.3 四时六气之象《素问·八正神明论篇》云:“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17]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影响人体阴阳生理病理节律和气血盈亏状态,中医诊治强调因时制宜,顺应自然之气以调补身体之气。三九治疗和三伏治疗即为典型的时间治疗学。人与天地相参,故在其病理、生理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与时间密切相关,有其四季节律、月节律、日节律[18]。其病种涉及非传染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19]、中风、糖尿病、老年代谢综合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1]、乳腺癌等,传染性疾病如慢性乙型肝炎、猩红热、麻疹、肠道传染病[22]、出血性结膜炎[23]等。谢玉宝等[24]将二十四节气与六气相结合,结合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特点,探讨其在不同节气的发病规律、临床表现、饮食、中医药防治,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
治疗时间选择依据具体病证调整时间,借天地阴阳变化,因势利导,顺势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以期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25]。背俞指针的治疗时间,可依据十二时辰经络气血运行规律,选择膀胱经当旺的申时(15:00:00—17:00:00)进行治疗。亦可以根据疾病的特点选择治疗时间,比如脾胃相关问题,可以选择早上脾胃经当令之时。或者依据“六经病欲解时”之理论,如:太阳病选择阳气最旺的巳至未上,有助于祛除客于肌表之风寒邪气,少阳病可借助一日阳气生发之际,09:00:00之前进行治疗,阳明病热盛邪实之证,在15:00:00之后,顺应阳气衰减之时进行泻法或者清法。
多年来,我们将红外热像技术与五运六气理论相融合进行人体经络气血的变化及中医药治疗前后疗效观察。庚子年为金运太过之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六之气为主气太阳寒水、客气阳明燥金。此间客气、在泉的阳明燥金与金运太过之三金之力,容易造成结胸象或梗象。导致显性与隐性之“水”象及厥阴生意不遂之“风”象,所以,救庚金,缓其“从革”之害为首要解决的问题。临床中,笔者进行背俞指针治疗先以揉擦手法作用于肺俞,以“2”为节律,5 min“开穴”,揉擦手法五行属金,“2”为兑卦金,作用于肺(金)俞,5 min为巽卦开散之象,共奏宣肺、缓其“从革”之功。下图为某患者进行肺俞背时指针“开穴”治疗后,红外热图表现出的前后变化。图1显示,治疗前督脉红外轨迹未显示,治疗后督脉红外轨迹出现连续,提示其有通督调气的作用;图2显示,患者治疗前头面部、上肢、双手掌区偏高温热态分布,胸腹部偏低温热态分布,治疗后头面部、上肢、双手掌区温度降低,胸腹部温度升高,提示其可能有引阳入阴、阴火归元的作用;图3显示,肝气不畅的患者治疗前肝区偏高温热态分布,两胁肋部肝经郁滞明显,治疗后,肝区温度降低,肝经郁滞状态减轻,提示其可能有宣肺疏肝之功。当先点按其他背俞穴时并未观察到有明显的红外热图的改变,所以笔者认为,肺俞穴“开穴”治疗为契合当下的运气治疗,有“提壶揭盖”之象。
图1 治疗前后督脉红外热图变化
图2 治疗前后头面部、上肢、双手掌区、胸腹部红外热图变化
图3 治疗前后两胁肋部、肝区红外热图变化
3 病案举隅
患者,女,42岁,戊午年(1978年)五之气出生,2020年12月1日初诊。主诉:胃痛反复发作9年,反酸1年。患者9年前出现胃痛,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窦炎,间断治疗。从2020年开始出现反酸,焦虑,反复感冒。刻诊:反酸烧心、气上冲感,饭后加重,怕冷,思虑多,易焦虑,稍口干,偶口苦,无胸闷心慌,无头晕头痛,胃纳尚可,大便时黏,小便正常,梦多;左脉弱,右脉沉,舌淡红,有点刺,苔稍腻,舌下静脉曲张。经络探查:肺俞、肾俞有压痛,膈俞、肝俞、脾俞、胃俞有酸胀感。西医诊断: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断:吐酸病(中虚气逆,肝肺失和)。治法:健脾和胃,调和肝肺。采用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平补平泻。(1)肺俞:掌揉(金),节奏为2(金);(2)膈俞:弹拨(木),节奏为4(木);(3)肝俞:点按(水)→弹拨(木),节奏为6(水);(4)脾俞、胃俞:衮扌 法(土),节奏为8(土);(5)肾俞:指揉(金)→点按(水),节奏为3(火);(6)逆推(火)督脉6次(水)。总共时长20 min,5次为一疗程。
2诊:2020年12月6日,患者反酸、气上冲的症状有明显缓解,有情绪舒畅感;红外热图前后对比,患者治疗前肝区和胸骨后有明显气机郁滞的表现,治疗后,胸骨后及肝区气机郁滞的表现有明显的好转,督脉不显而显。(见图4)
图4 治疗前后红外热图对比
按语:患者生于戊午年的五之气,火运太过之年,君火司天、燥金在泉,主气燥金、客气相火,先天体质为秋行夏令的状态。庚子年,金运太过,君火司天、燥金在泉,患者出现反酸、烧心、焦虑,反复的感冒,其为金运太过之力影响,加之六之气叠加客气阳明燥金,气不和顺,枢机失衡。治疗上先以作用面积大、渗透力浅的掌揉法,以2为节奏揉肺俞宣肺,提壶揭盖,亦为运气“开穴”治疗;再以属木的弹拨手法作用于膈俞,选择先天数4,震卦阳木为节奏,有利于开膈利关,交通上下;患者有血虚肝郁,以点按的水象配合弹拨的木象,形成水生木的象,以坎卦水,6为节奏,疏肝解郁、滋养肝血;再以属土的 衮扌法,作用于脾俞、胃俞,坤卦8为节奏,加强土的力量,调节脾胃枢机,使脾气得升,胃气得降。以属金的指揉法配合属水的点按的手法,用指揉力度下沉,达到金生水的效果,以离卦火数3为节奏,补肾固元。以用属火的推法结束,逆推督脉用坎卦数6次,引火归元。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及红外热图前后对比均有明显的好转之象,背俞指针对该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达到枢机和合之效。
4 小 结
象思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从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阴阳、五行、藏象病机到中医临床基础中的诊断、治则、方药等[26],其象可以类比推理到人体,与人体脏腑相配属,体现人与自然相通应[27]。而临床治病在象思维的指引下,才能更加直观、快捷、灵活地把握中医“象”的本质[28]。对于内科疾病的推拿,我们需要关注“开穴”、引经、配穴时君臣佐使的运用和象数理的运用,本团队也将不断的探索背俞指针的辩证取象和规范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