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绿化后林业管理措施
2022-11-07王毅
王 毅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自然资源局,河南 三门峡 472400)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经济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延绵的法宝。而其中森林发挥的净化空气作用不容小觑,作为管理森林的林业部门更是扮演着监督管理重要角色。通常在造林绿化后并不代表绿植的栽种工作已经全面结束,其后续出现的问题仍不容被忽略,需要得到严肃处理,由此需建立起林业服务队伍,做好造林绿化后的林业管理工作,持续性地维持好生态与经济之间的平衡关系。
1 当前我国林业资源现状
首先,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在实际中森林覆盖面积名列世界前茅,但由于我国人口数量较多,其均分后会稍显不足。而这种情况在较短的时间内是难以得到改变的,这同样也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有关。另外,我国当前还仍处于发展阶段,快节奏的建设与重工业的发展,使得林业资源供应紧张情况十分严峻。基于此,若仍不采取有效行动,将来可能会投入漫长的时间来修复森林资源,使经济出现下滑现象;其次,当前我国林业资源分布存有明显的不均衡现象,在东南地区植被覆盖相对茂盛,也比较适宜绿植的生存条件,但西北地区则截然相反,迟迟处于植被覆盖落后阶段,再加之自然环境因素不能得到全面改善,使得水土流失现象日益凸显,林地荒漠化面积越来越大,生态平衡维持受阻;最后,在实际中对于人为因素对林业资源的破坏情况屡见不鲜,很多人为了眼前利益没有用长久地眼光看林业耗资问题,导致大面积森林资源被征用,树木惨遭大面积砍伐,这显然已经与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理想背道而驰。近几年来人民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其中不乏还是存在着一些人没有充分深刻地认识到林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与价值,还是推崇消耗林业资源作为生产经营方针,进而使得植被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侵犯,影响林木的健康生长。
2 造林绿化后进行管理的意义
随着我国的发展,很多不可再生资源正在逐步走向衰亡,从环境建设角度来看,我国经济得以长期得到发展离不开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依赖,这样对环境也就造成了一些不可挽回的破坏,严重的甚至直接影响到了人们原本健康安逸地生活,此时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便应时而生;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现代人对精神上的追求愈发增高,逐渐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了自身健康上,较为期待更为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这种需求便也促使了林业的发展,使得造林绿化后的管理工作备受瞩目。保护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道路中的重要一部分,同时也是林业造林工程的首要任务。林业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造林绿化实施完成质量,而且还可以促使林业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使林业在发展中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加以约束,保证经济效益的持久收入。由此可见,造林绿化工作与地区经济和环境保护二者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需要将保护经济效益作为基础,然后采取切实行动来提升林业管理质量,在环境效益的作用下,需要注意彼此之间的科学搭配,不同资源不同高效利用,在根源上避免资源被浪费。有效的林业管理,可以优化造林绿化对树苗的合理科学选择,同时对造林绿化中所挑选的植被的健康成长也十分的有利。
3 造林绿化后林业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林业资源储备比较丰富的区域,一般树木产量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而且甚至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讲造成了林业资源的浪费,从而导致林业资源经济利润被压缩,收获的经济效益呈现降低。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显而易见势必会对后期林业管理工作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很多有效技术手段和方法都将难以得到良好的贯彻落实。在现代林业产业发展过程当中,一些投资商比较看重的是种植面积,对后期管理措施制定和如何加强运用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植被种植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树苗成活率不高、种植不均匀等,又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不重视情况下,树木难以达到市场所需标准,由此甚至无法得到长期生存。此外,目前林业工作强度还有待提高,造林绿化与政府政策之间有着密切关联,那么不同地区的政策也就会导致我国整体造林绿化效果不均衡,存在地域性差异区分。同时,造林工程建设过程中专项经费仍稍显不足,使得前期林业生产和管理资金分配不均,出现前重后轻的情况,进而很容易引起资金链断裂问题发生,最终引起林业无法顺利发展前行。
4 造林绿化后有效提高林业管理的相关措施
4.1 给予林业资源保护足够重视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强调绿色可持续经济发展观念,使得林业资源管理工作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我国起步较晚,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追赶阶段。因此,林业部门和相关人员应始终保持着学习精神,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在林业资源保护上贯彻优秀的保护理念,取长补短结合实际弥补自身不足。同时,需要将其落实到书面,制定符合自身情况并具有针对性的有效可行管理措施内容,先行提高人们的林业资源保护意识,然后构建有效的监督体系,防止乱砍滥伐现象的频发。另外,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原因发现,我国林业资源之所以遭到挽回程度大的严重破坏,其主要与林业经营管理机制建立却不完善有着脱不开的关系,过多将经济利益放在前方。对此,需要对制定相应完善经营管理机制重视起来,这样才能提高造林绿化后林业管理质量,使之在执行管理工作过程中有章可循。比如可以将森林种类进行划分,一类为公益林,一类为经营林,这样便于管理工作的具体化针对性实施,还便于营造出良好的林业市场经济环境,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4.2 做好前期树苗选择与利用
在进行造林绿化工作前,对树种的优化选择尤为重要,树苗的质量好坏与后续管理工作质量高低相挂钩。因而,在择选中,对于幼小不易存活的树苗要学会科学舍弃。在择选结束后,栽种前还需要重复核检,做好土壤水分养分检查,在栽种后注意合理施肥恰当撒药,保证存活率。对于一些前期长期观察不成熟的树苗,为了避免让后期管理进展困难,需要及时挖出更换,移植到其他有利于其本身生存的地方,这样既不会引起树种浪费,又可以让树种选取不合理的难题迎刃而解。同时,还要做好树苗的消毒和检疫工作,特别是对即将栽种的来自其他地区的植物,这样的手段才能将病虫害问题在后期管理工作执行开始前遏制在根源。检疫工作,通常是在树苗出圃前进行的,主要是为了保证树木未携带病虫。而在检疫期间倘若发现感染的树苗,应避免栽种并做销毁处理。在将树苗运输到栽种区域时,需要携带消毒和检疫合格证明,然后在相关部门人员检查后才可实施栽种。总之,做好基础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奠定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助于造林绿化后的林业管理工作实施少走弯路。
4.3 加强林业病虫灾害防治力度
通常在造林绿化后,不同绿植会容易发生不同病害问题,如金龟子、红蜘蛛等虫害;白粉病、病毒枯萎病等病害,当然这只是冰山一角。而这也无疑增加了造林绿化植被防治病虫害的工作量和难度,因此植被养护人员在制定防治措施时,一定要遵守不同种类不同防治的原则,不可一刀切,充分考虑到实施的可行性、科学性,以免在实施防治中出现绿植受到毒害等不佳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在实际实施中还要考虑到资源经济成本的投入,尽可能在低投入中获得最大回报。通过多年来实践发现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其运用灭蚊灯和喷洒农药危险系数不仅低还效果显著,用生物防治饲养益鸟等方式对病虫害可以达到有效控制,因此在病虫害防治管理中可以不妨在这几方面先行着手。将是否会给生态环境再次造成破坏为前提进行考虑,以此分出病害防治等级,让不同的病害防治措施得到有效运用,有必要时还可以多种防治措施联合使用,而不必从始至终的局限在运用同一个防治办法中,这样一来,病害防治效果没准会更加奏效,对造林绿化日后的病害防治手段创新与研发很是有利。
4.4 注意实施因地制宜,提高造林绿化生态价值
在地球中森林固然重要,但也不要过度进行盲目扩展,否则也容易造成物极必反的情况出现,最终给改善生态环境造成麻烦。因此,在进行造林绿化过程中,需要注意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科学合理进行人工种植,这样才有利于森林资源发挥出自身效用,更好的修复生态环境。当前,生态退化问题是需要尽快提上解决榜单的一个内容,而这个问题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比如在长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由于人们对生态保护意识未尚早形成,以为资源都可再生,就对资源实施了过度开发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多不可修复和挽回的破坏,继而引发生态退化问题的出现。因此,在生态建设当中一定要谨记以往血的教训,将生态修复工作重视起来,而造林绿化是生态修复的重要实现途径,所以连带也需受到足够的重视。在修复过程中,主要依靠相关工作人员来实现的,因而在执行生态修复进行造林绿化作业中也要注意让他们形成因地制宜观念,遵循自然规律,合理的种植各种植被,促使生态环境的恢复速度,体现造林绿化工作实施的价值。
4.5 借助现代科技科学管理林木资源
要想使造林绿化后的林业管理达到理想水平,那么就一定要遵守就管原则,改造残次林,将林中的死树和枯树进行移除更换,对健康继续抚育中的树木做好土壤清理和松土工作,合理修剪,合理间插种。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树种自身不同的生长规律,因而后期的管理工作务必要遵循这一原则,然后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来对栽种区进行监测,构建实时动态监测网,促使林木朝向理想的目标和方向生长。只有科学合理的对树木开展后期管理,才能切实的促进林业健康持久发展。同时,树木对生长环境有着一定的要求,也就是说生长环境对树木生长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可推出倘若树木所处环境较好且后期养护管理高效,那么树木生长一定会存有惊喜。另外,造林绿化后林木成长中必然会经历不同阶段和坎坷,因而为帮助树木尽快渡过生长难关,管理人员就需要注意根据它们的生长变化制定不同管理措施,如适时砍伐降低密度等,使造林绿化可以延伸出更多经济效益,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4.6 强化先进技术利用和管理理念推广,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实践中若想有效地提高所栽种植物的成活率,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就需要做到先进栽种技术和管理理念的与时俱进,在有效的科学手段下降低各种因素对树苗的生长干扰概率,以此保证造林绿化工作成效。为此,可以组建一支专业性强的技能团队,在具备技术能力和技术持续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要拥有先进管理理念,可以根据造林绿化实际情况来做好后续的林区管护工作,将先进养护技术与先进管理理念相结合,然后以实际情况为基础,逐步提高树木成活率,使造林绿化成效成倍上涨。先进的林业养护技术和管理理念在推广过程中,需要注意加大原有的投入力度,不论是资金上还是辅助设备直至人员配置上,均需要各就各位。如果在条件允许下,管理部门可以倡导建立起造林绿化专项支持基金,然后吸引人才为造林绿化后的林业管理工作建设相应符合使用的养护技术应用和管理体系,进而推进我国造林绿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于参与到造林绿化工作中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做好对他们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对林业发展的认知能力,然后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后续管理工作中。比如对于后期长势较差的树木,应制定改造措施,根据树木生长规律采取可行的强化措施,而对于改造后的留白区域,应及时选取适合树苗补种上,以免耽误造林绿化展现效果;对于树苗要做好阶段性监测工作,提取养护管理技术指标,然后将监测结果作为支撑依据,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在此期间要注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留取各方面都符合要求的优质木苗,助力于它的茁壮成长。
5 结语
综上所述,造林绿化项目的实施,在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应对资源环境日益突出中发挥了有效的积极作用,显著的改善了生态环境。因此,国家应加大对造林绿化项目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不断调整林业管理措施,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水平,将可持续性发展方针切实的落实到经济发展中。造林绿化中生成的森林资源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以及防风固沙等多重对维持生态平衡的益处,为增加它的覆盖率,相关林业部门需要大力扶持开展造林绿化工作,倡导退耕还林,同时还要深入研究后续养护技术和管理手段,明确管理重难点,然后在加强先进林业管理理念推广和不断提升人员素质之下,保证树木的成活率,最终找到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的平衡点,促进二者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