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爪槐种植技巧及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2022-11-07吴阳
吴 阳
(湖南信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51)
龙爪槐有绿色的枝叶、发达的根、萌芽强壮、长寿等特点,可以通过主干直立向上挺拔,树冠呈伞形,枝叶交叉,姿态优美,像龙身和战斗时的龙爪,所以人们生动地称之为龙爪槐。龙爪槐抗风能力强,形状修剪易变,叶片、花朵可供观赏,是优良的园林树种,开花季节,则是更加的美丽。
1 龙爪槐的形态特征
龙爪槐是一种选择多年生的落叶以及乔木。上半部分通过树枝围绕在树干上,像龙蟠蜒一样,有的是因为自然环境下生长而形成的,有的是被多次进行修剪而形成的,老树就更加的特别。龙爪槐长势弱,大枝大多弯曲,主枝与侧枝不容分辨,冠层厚度达60厘米左右,层中小枝易干枯。叶片看起来像椭圆形,与相思树叶相似,无异味。羽状复叶长达20~30厘米;叶轴开始时稀疏柔毛,很快裸露;叶柄基部膨大,常包着芽;叶片形状多变,有时呈椭圆形、有时呈现卵形或线状,且落得早;小叶对生,5~6对,卵状披针形,长3~6厘米,宽约2厘米,逐渐变尖,先端具有小尖,基部略宽有点倾斜,呈楔形,背面灰白色。
因龙爪槐形态各异,所呈现的特征也有差异性,种植时需高度重视,详细了解种植需求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等,提高龙爪槐种植成活率。再加上后期养护与管理,外形修剪能强化其美观性,也是其成为园林植物种植中首选树种原因之一。如圆锥花序金字塔形,在设计时考虑所处环境及标准要求,建议控制树长形态在30厘米左右。
龙爪槐花梗短,花瓣约为1.1厘米的圆形,先端浑圆,稍微有缺,基部带有倾斜的浅心形,花瓣上有紫色脉纹,无明显的皱褶,雄蕊宿存;子房无绒毛。果实呈念珠状,长2.3~5.3厘米或稍长,直径0.8~1.1厘米,具有肉质的果皮,成熟后不裂开。种子排列非常紧密,没有明显的空隙。种子不超过6粒,椭圆形状,最初为黄绿色,成熟后为黄褐色。花期为7~8个月,果实10个月左右成熟。
2 龙爪槐的生长习性
龙爪槐喜欢光和热,稍耐阴凉,有一定的抗风能力,并且具有耐旱、耐寒、喜欢湿润和肥沃的土壤。最好生长在排水顺畅、肥沃沙土中。龙爪刺槐的根可深入土壤,其根系发达,生命力强,易发芽,寿命长,并能吸收有毒气体。一般春季采用嫁接技术繁殖,第二年3~4月或土地解冻时进行移栽。嫁接时间越晚,成活率越高。
3 龙爪槐的种植技巧
为了获得优质苗木,广泛采用扦插和整枝嫁接的方法。其中较特殊及常用的方法是扦插繁殖,突出龙爪槐树欣赏性特点。此环节中需要注意的是扦插繁殖操作标准性,对操作人员技能水平提出较高要求,扦插繁殖有利于促进树木生长,扩大龙爪槐种植面积。
3.1 选地、整地
龙爪槐的种植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含有河沙、泥炭、蛭石、腐殖质的混合沙质土壤,温度控制在15~20℃,光照时间要保证每天5~7个小时,光照最好是利用散射光,夏季阳光太强烈,不得直接照射,需要种植者做好遮阴防晒措施以免植株直接被晒死。在春季和秋季,龙爪槐需要每2~3天浇水一次,夏季每隔一天浇水一次。天气炎热时,需要喷水冷却周围环境和植株叶片,但冬季只喷水一次就可以了,浇水过多会导致土壤积水严重,植株烂根。在植株的生长环境初期,可以通过施加腐熟的有机肥,后期我们便可施加氮磷肥。
3.2 扦插种植技巧
扦插前,从生长壮实的优良植株上采集插条,将插条切成20厘米左右小段,其中20条捆扎成1捆,在水中浸泡30小时,保证吸收足够的水分。插条用生根粉处理。生根粉按比例稀释后,插条在处理液中浸泡约40分钟。考虑种植地区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也需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如果种植地区的自然温度较高,可以用遮阳网遮阳,适当浇水。根据苗床的实际发展情况,控制系统水分,保证扦条水分进行充足。扦插成活后,给整个苗床浇水,去掉苗床上的薄膜,只保留扦插的主芽,其余去掉。当插条进入旺长期时,适时进行施肥,每亩需要施加50公斤复合肥,也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施加以钾为主的叶面肥。观察幼苗的生长发展情况,及时进行除草,疏松土壤。除草时要小心,不要伤害到了龙爪槐的幼苗。扦插苗成活时,要及时移栽。扦插移栽后要立即浇水1次,同时通过施加叶面肥,可以有效促进生长。苗期管理的重点是水、肥的管理。
3.3 嫁接种植技巧
在嫁接龙爪槐工作实施阶段要避开阴雨天气,建议选择芽板嫁接方法,将刀插在接穗中间饱满芽下约1厘米处,逐渐切至芽上约1厘米处,切出深度达木质部的椭圆形芽盘。根据植株生长发展环境变化情况追肥,追肥宜在6月中旬和7月中旬各进行一次,以氮肥配合浇水为主,使肥料更好地吸收,并及时有效地控制重大病虫害和除草。
3.4 龙爪槐养护方法
为确保龙爪槐种植后的健康生长,还需做好管理与养护工作,遵循“因地制宜”养护原则,通过前期各项工作的细致处理,能增强龙爪槐存活率,需具备完善的养护计划与方案,设定养护周期,适当浇水、施肥,增加土壤中各类营养物质含量,营造适合龙爪槐树木生长环境,增强龙爪槐生命力,促进根系延伸。在此基础上,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有效扩大龙爪槐种植面积。如果在日常养护过程中发现树冠出现偏离现象,就要去强和保留弱冠,去过多长的部位和保留较短的部位,重新培养一个对称的树冠形状。
引发龙爪槐病虫害问题的影响因素较多,一旦在日常养护阶段忽视病虫害防治或防治工作不到位、不及时,就会对龙爪槐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为促进龙爪槐良好生长,还需借助养护工作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尤其是对国槐烂皮病的防治,俗称腐病。主要措施是在移栽大苗时避免过度断根或修剪,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其抗病能力。春季、秋季在幼苗和小树干上或者剪口上施用含儿多果肉或硫黄白涂料,可以在控制细菌病毒感染方面得到有效提高和预防。及时切除病死枝条,将病死枝条带出种植区,烧毁,减少感染源。浮尘颗粒严重的区域应及时治理病虫害,减少损失。可使用药物喷洒在病虫害严重的树上。
槐花球蚧对五叶槐、合欢、刺槐和龙爪槐有害。种植在道路两旁的植物更容易受害。幼虫聚集在当年生的枝条上过冬,4月中下旬至翌年5月底最为严重,主要以枝条为食,危害幼枝幼叶。这些树枝受损后,如果站在树下,似乎有毛毛雨的感觉,树冠下的地面似乎有油腻污染,受伤植物的生长严重减弱,甚至造成死亡。主要防治方法是将阿维菌素油、柴油、水按1∶4∶1500的比例混合喷洒,每天2次,连续喷洒7~10天,病虫害防治率接近100%。
4 龙爪槐园林景观设计
龙爪槐的观赏价值很高,在园林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古以来,大多种植在寺庙周围或建筑两侧,也可以用于花园装饰,是现代化园林项目中主要选择的树种之一,经过外形修剪有较强观赏性。当然,不同的栽种方式所呈现出的美化效果不同,如果选择盆栽方式对其观赏,可以给人带来更柔和更别致的感觉。花开在不同的季节,树枝上长满了米黄色的花,像淡黄色的雨伞,更加和谐、美丽。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应用中,龙爪槐可作为造型树种植,常用于道路、庭院、公园、湖泊等旅游景点。其园林景观种植意义重大,绿化管理效果好。
在廊道设计中,需要注意确定植株的行距和株距,通常行距为3~4米,株距为2米。若采用单行种植,需要引种、捆绑等方法使植株之间的枝条尽快生长在一起。同时可促进枝条进行纵向和横向生长,为了能够使其尽快成型可以把纵向生长的多余枝条向两侧发展。在造型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及时有效去除树冠中下垂的枝条。双排种植走廊可以通过排与排之间的钢丝拉入走廊的脚手架内,让树枝爬满脚手架。要注意主干枝的培育,冬季修剪要着重提高主干枝的承载能力,去掉竞争枝和强枝。对于走廊两侧的树枝,在距植株50~60厘米处拉线修剪,而单行造型则需要100~150厘米距离进行拉线修剪,做成廊檐,就像流苏的窗帘一样起到装饰的作用。
景观设计成亭子形态的时候,要选择3~4棵高度在3米以上的植物,进行正三角形或方形种植。植物之间的距离小于3米。为了体现造型的真实感,应该控制外围分枝的延伸。
塔式设计时,应选用茎高3~4米的龙爪槐进行分层嫁接。在无分枝植株的树干顶端插皮嫁接,这种培育方法比较容易造成上下生长不平衡,皮下腹部的分支容易发生断裂。最好从幼苗开始。当龙爪槐幼苗长到1米时,选择一条垂直生长的枝条作为主延伸枝,留3~4条主枝作为主嫁接枝,使其分布均匀。当这些主枝的角度打开时,预定的嫁接位置应该高于主枝的背面,以防止砧木因顶端优势而发芽。当主枝为1.5~2厘米粗细时,可以进行嫁接。嫁接后分枝培养技术与伞状相同。当树干延伸头高出第一枝1米左右时,采用上述方法摘芯栽培,只不过这种不同形状不方便进行修剪。
5 结语
当前,龙爪槐已经成为各地区园林工程首选树种之一,主要是其姿态优美,种植方法简单,再加上较为简单的日常养护与管理,能增强其生命力,突出其较强的美化效果。经人工修剪后所呈现出的外形有较强的欣赏性。同时,依据园林景观工程建设要求,可以选择孤植、对植、列种植等。其寿命长,适应性强,对土质要求水平不高,适应干冷气候,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对城市进行绿化和园林绿化的技术应用广泛,常用作门庭和行道树,或者可以作为园林中的遮阴树,或者作为一个观赏树被布置在草坪上种植等。节日期间,如果把灯挂在树上,会更加美观。如果采用盆栽,使人感觉柔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