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2022-11-07刘海平王宇飞山西中医药大学

灌篮 2022年7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方法专业

刘海平 王宇飞 山西中医药大学

高校体育教育是社会体育人才的主要来源,体育专业的教学成果直接关系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当前的体育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弊端。为更好地促进体育专业发展,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必须进行改革。

随着社会的进步,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本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思路而展开。要树立足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思想,才能在激烈的教育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体育专业教学研究

高校体育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不但对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要求很高,而且对实践的要求也远高于其他学科。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把身体素质发展放在首位,而且教育学生要注意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因此,体育教育者要把人与社会和谐的理念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这是体育教育的核心,也是目前体育教育的薄弱之处。

体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在追求专业技术的基础上,蕴含着一定的人文追求。体育人文教育的理念是通过体育培养人性,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其主要内容是培养体育人才,最终目标是发展人性的自由和完整。

高校体育教育也是民族体育发展的基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走向社会,还要具备影响和带动他人的能力,从自己做起,坚持长期锻炼,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达到潜移默化影响他人的目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体育的价值,并为学生制定体育锻炼计划。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缺乏专业特色

虽然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体育院校在培养各类体育人才的过程中也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支持和帮助,使得高校体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体育专业在设置课程时仍然更多地延续传统的结构体系,在相似的课程设置下,体育专业的学生按照既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接受教育,这样的课程结构不仅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而且也没有体现出体育教育的时代特色和人文特点,导致体育教学发展的目标也没有实现。

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体育教育的现状,更好地发展体育教学,首先必须从体育专业的课程结构设置入手。

(二)教育过程重视理论而不是实践

目前,在高校体育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过度忽视理论知识教育、过分注重专业实践的问题。体育专业的学生大多也存在实践重于理论的偏见,认为应该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实践上,而忽略了理论基础对实践的指导,造成了理论知识不足的现状。学生在没有深入学习和理解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实践中,认为只有实践才是提高专业水平的唯一途径,这种状况下,就会出现学生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从而严重阻碍了体育教学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改革并不意味着摒弃实践,而是要更加合理地分配理论和实践的比例。通过改革使学生认识到不仅要提高实际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和理解,要在理论考试过程中取得高分,从而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总体而言,现有体育教学大多采用传统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没有与时俱进地将现代理念和企业要求贯穿到教学中,以引导教学方法的改变,导致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改进考核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方法一成不变

体育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教学策略、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三个层次。教学策略和教学技术包含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则包含在教学方法中。

教学方法有指导法和练习法两种,其中指导法包括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分解法和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练习法包括比赛练习法、综合练习法、循环练习法、重复练习法和变换练习法。在教育领域,具体的教学方法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课程特点、专业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后确定,其内容并非一成不变,也不是单一的。

高校教育培养的目的是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够适应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且培养出的学生还应具备教导其他非专业人员的能力。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已无法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寻求综合的、先进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达到专业教育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二、体育专业对课程结构的要求

体育专业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教师必须让学生了解具体的体育教育的内容和重要性。因此,教师应坚持理论与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能够将一定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逐步激发他们的思维。同时,通过理论教育,使学生应充分认识到终身体育的重要性,以促进国家经济建设。

在现代条件下,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认识体育的发展趋势。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未来体育运动对人才的需求,运用先发制人的意识,帮助学生成为全面人才。在教学时应摒弃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多层次教学等有效的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以达到整体提高体育教学水平的目的。同时,还需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促进既定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除学生外,教师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和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了解社会发展趋势和行业企业的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逐步提高身体技能。不仅具备基本的教师资质,而且本身还是一名优秀的体育运动员,是一名兼具扎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育者。

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结构包括基本学习科目的设置和相关课程学习的先后顺序。体育高校要考虑义务教育的基础课程、选修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体育教学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实践课。在这样的课程结构下,体育专业的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在注重理论创新的前提下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为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依据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学校应安排体育课、军训课和思想政治课等教育课程,保证学生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教师应坚持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逐步激发他们的思维。同时,必须让学生了解具体的体育锻炼内容和体育教育的重要性,避免运动损伤,掌握基本技能。因此,在教师逐步加强理论教育的同时,学生应充分认识到体育是一门终身教育,不是一定时期内的教育,更不是部分人的专业教育。

对高校而言,最重要的是执行相应的教育程序和步骤,在教育体系内完成在校教育,同时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制定了具体的培养目标和具体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实施离不开学校和专业教师的支持。因此,学校要从思想上重视体育教学,从人员配备上壮大师资队伍、提高专业教师素质,如果有可能,尽量建立合理的科研队伍和建设一定规模的体育实验室,以确保相应体育教学专业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三、对高教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明确培养目标,发展体育专业的教育特色

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满足社会各界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体育院校要把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式。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不断组织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加强实践训练,努力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此外,还应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教学产业建设的组织过程和管理过程,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训练中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以便能更好地投入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中,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意义,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目前在高校特别是体育院校的发展过程中,体育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但体育院校对学生的扩招是非常严重的,造成师资紧张和“放羊式”教育。更有甚者,将原来的小班授课改为了大班授课,导致教学效果直线下降。

教育者须知,只有创建具有时代特色和高校地方特色的体育教学专业,才能赢得与其他学校的竞争,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学校进行体育教育学习。因此,能否建立一个具有特色显著的体育教育专业,将决定高校能否健康、可持续地发展,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在高校体育教学专业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始终要明确自身定位,明白实现体育教育专业发展应始终瞄准社会需求,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应加强培养学生的体育教学专业基本知识技能。在此基础上,结合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专业内容,从而建立一个极具特色的体育教学专业。

(二)优化专业课程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各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和当地学生的特点,针对企业对体育教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科学设置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设计,建立良好的教学模式,使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计符合相关标准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在具体课程内容上,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根据体育教学专业的特点,将不同岗位的要求融入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中,从而最大限度地缩短人才培养周期,提高效率。在人员培训和专业教材编制和选用时,应始终贯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政策。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运用先发制人的意识,帮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有必要对教材进行同步改革,制定有特色的、与教学理念相一致的素质教育教材,同时又不能完全局限于教材,应以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为基础,结合企业的实际案例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讨论,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知识。

(三)改进体育教学方法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根据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采用特色突出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在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多媒体、多层次等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促进既定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教师也应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逐步提高身体技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同时,也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通过讲一遍,而不是听一遍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掌握教学重点,达到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还应使学生在接受教育,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逐步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保障学生在脱离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之后,还能够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接受体育指导、进行体育传授,实现对学校体育的良好延续。

总之,教学改革就要求教师打破原有模式,寻求更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结论

鉴于社会和企业对新时期体育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学亟须做出及时调整,以适应和满足行业需求。因此,在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应确立面向社会需求的改革指导思想,并将其贯彻到改革的各项内容中。体育院校应加强体育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建立科学的职业技能实践训练体系。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保证教学质量方法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积极与学生沟通,促进学生养成学习意识,形成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方法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部分专业介绍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我们的“体育梦”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