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探索与实践
2022-11-07胡璇黄丽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胡璇 黄丽 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建设“双一流”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我国从2017年开始全面施行“双一流”建设政策,到现在已经有5年的时间,截止到目前,国内“双一流”高校建设已经初具规模,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这次名单不仅公布了高校和学科的建设名单,也公布了一些在第一轮进入了“双一流”名单但是没有达到预期从而公开警示和撤销其建设名额的高校以及学科。这一举措意味着高校教育跻身“双一流”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想要抓住“双一流”这一战略发展重大机遇,必须明确“双一流”建设的要求,树立自己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学人才培养标准,将培养一大批体育领域的尖端人才作为己任,将创新一大批体育教育成果作为目标,为国际体育产业做出属于中国的贡献,从而更好提高我国体育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建设体育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双一流”建设的要求
“双一流”建设提出由来已久,对于评选标准,一直以来许多专家都提出了各自的见解,通过对众专家观点的研究,笔者将“双一流”建设的要求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要求教育成绩的排名和比较优势。要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求高校具有非常优秀的教育成果和教学成绩。只有一流的学科成绩和满满的教育硕果,毕业生们都能被国内外优秀企业青睐和认可,才能称得上是世界一流的学科和大学;二是“双一流”要求特色,但不绝对要求综合实力,世界一流的大学一定会有许多世界一流的学科,拥有世界一流学科却并不一定是世界一流的大学,这就启示各大高校要发挥自己的特色学科,组建一流的学科教育团队,从建设单一的一流特色学科开始,逐步完善自己的世界一流大学特征;三是综合要求教学实力、贡献和国际荣誉,“双一流”要求的世界范围内的综合评价优势,不仅需要高校拥有一流的教学实力,更要发挥学校教授、学生等各方团队的力量,培养顶尖人才,创新顶尖科研成果,为国际相关行业和学科做出自己的贡献,收获国际社会荣誉。
二、双一流建设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双一流”建设是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双一流”建设强调特色发展,要求一流的教育教学成绩和创新成果,要求特色的人才培养和综合的评价优势,这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也带来了机遇。以往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培育目标也仅仅是单纯的体育教师,老师对于学生的培养不够重视,导致学生毕业以后除了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师以外,别无他选。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能够从上而下的促使各高校推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从建设“一流”学科开始,落实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世界一流大学。同时,“双一流”建设能够推动各高校学习国际一流大学的教学经验,为各高校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提供保障条件和外部环境,提高人才教育水平。
(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能够促进国家“双一流”建设进程
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是“双一流”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创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提高各高校人才培养的能力,提升各高校的教学教育能力,全面促进顶尖人才在高校教育阶段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发展,提高学校体育竞技能力,提高高校在区域范围内、在全国乃至在世界的优势地位和影响力,使中国形象、中国声音能够通过高校体育专业顶尖人才通过国际体育舞台得到传播和展示,因此,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能够促进国家“双一流”的建设进程。
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探索与实践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是各高校体育教育进行“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手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改革创新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各高校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顶尖的专业人才,为各高校取得世界一流的体育成绩提供人才基础,为世界体育人才市场做出重要贡献。
(一)创新人才培育目标,打造多行业就业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现在的高校体育生在毕业后就业渠道更加广泛,他们可以是优秀的健身私教,可以是社会体育活动家,可以开创减肥塑形训练营,可以是全民运动直播推广员,可以是健身器材和健身服装品牌创立者……,因此,改革创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有创新的人才培育目标。改变那些体育教育的培育目标只能是体育教师的传统思想,高校要积极探索不同的、丰富的、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个人意向选择以及潜力,进行定向培养,打造多行业的就业人才。例如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展示不同行业的体育应用方式,以及需要学习的相关体育技能与体育知识,让学生自主选择发展方向和目标,指导学生进行相关方向学习。创新人才培育目标强调要因材施教,要求相关教育者要看到体育行业的蓬勃发展,积极探索行业的创新边界,结合人才的自身水平素质,为其打造专属的学习目标和就业方向,
(二)优化教学福利,引进“一流”教师团队,建立导师责任制
进行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要优化教学福利,引进“一流”教师团队,建立导师责任制。由于体育专业门槛不高,各个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对于体育教育课堂实践不够重视,对于体育教育训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意识到现阶段的教育培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体育竞技能力和毕业就业能力。优化教学体系,引进“一流”教师团队,建立导师责任制可以增强老师的教学水平,加强老师与学生的联系,强化教师的责任感和授课意识,使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发展情况,能够有机会看到学生的发展潜力,尽到教育学生的责任,通过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培育方向,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为此,学校要优化教学福利,通过教师职称评定和晋升等方式引进“一流”的教师团队,使自身的教师团队能都承担得起时代重任,能够最主动追踪最新的世界体育发展趋势趋势和研究高水平的教育教学方法, 从而培育一批能够引领国际体育行业发展的尖端人才。
(三)紧跟时代发展,创新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最主要方式,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是“一流”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因此,进行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要紧跟时代发展,创新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由于更加广泛的体育生就业渠道已经更加丰富的体育毕业生就业方式,要求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创新教学课程体系。高校体育教育者要看到这一时代要求,在传统的体育技能教学与体育教育教学基础上,创建新的教学课程,增加新兴运动技能课程教学、新兴体育教学、休闲体育教学、体育的网络化教学和数字化经营教学、与运动有关的专业拓展结合等课程,完善教学课程体系,为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对多方面发展人才打好物质基础。
同时,人才培育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所在,通过自主选课,自选教师等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在课程设置上要更具开放性和现代性,例如开发慕课、直播等新型电子课堂的教学形式,以及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应用竞赛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和体育技能水平
(四)创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独特实力
从“985”强调影响力和实力到“双一流”强调中国特色可以得到启示,进行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要创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人才培养的独特实力。各高校要梳理自己的办学历史,结合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特点,查漏补缺,吐故纳新,发展新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清华大学将自己的体育类学科归属于文科领域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群,体现了清华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之路,打破了传统以来大众对于体育学科的认知,强调了体育学科的文化教学管理属性。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各个高校都在探索自己的办学优势和特色,高等体育院校只有建设特色化办学,创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自己的历史独特实力,扬长避短,牢牢把握住自己在本区域或者全国范围内的,人才培育优势、竞争优势,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才能够在“双一流”建设中脱颖而出,取得胜利。
(五)建立创新智慧化人才培育体系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综合管理的过程,在“双一流”的建设背景下,各高校的教育工作也要实现尖端化,因此,进行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要建立创新的智慧化人才培育体系。在“双一流”的建设背景下,各高校要协调各类体育教育资源,努力建设完备的体育教育智慧化基础设施,实现培育体系的一流化,加强人才培育的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教学,各高校要建设并完善高智慧化程度的教学环境,提供各类新型体育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全面、便捷、快速的掌握自己的学习锻炼数据和状态,提供及时的练习反馈与练习支持。例如:美国亚丽桑那州立大学,单独为本校高水平竞技体育项目配备了专门的智慧化监控平台,通过数据收集分析和多方团队的实时协同合作,为该校顶尖人才的培养和锻炼提供了强大的后勤支持。
(六)建立多元、动态化的人才评价体系
进行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各高校要建立完善、动态化的人才评价体系。评价是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立对于人才的评价体系,能够激发人才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能够给各高校体育教育培养尖端专业人才提供重心和方向参考。
新时代下,多元化、动态化的人才评价体系更加符合各高校改革和创新人才培育模式的要求。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是指:在主体上,将教师、学生、学校职工、周边居民、体育粉丝等多元主体的评价纳入评价体系,在内容上,将教师的观察、同学的评价、智能设备数据的监控、体育人才体能体质的健康检测等,都纳入人才培育和发展的评价体系,从多方面的视角看待体育人才的学习和发展,这样不仅能全面掌握体育人才的发展状况,同时也能够锻炼竞技体育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其坚毅的体育运动品质;动态化的人才评论体系是指:各高校要看到人才培育的发展性,不同的学生通过不同的训练和学习培育会有不同的发展,达到不一样的水平,因此不能只看到某一阶段的培育成果盲下结论,需要对个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进行动态评价,例如:一学年中设立3次教学考核,每次考核后根据学生的成绩和能力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培育,最后综合3次考核成绩及平时学习情况,对人才水平和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七)积极举办体育交流和竞赛活动,构建人才交流桥梁
进行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各高校要积极举办体育交流和竞赛活动,构建人才交流桥梁。人才的进步离不开学生之间互相的交流与探讨、竞争与合作,在各大世界一流大学中,体育类的交流活动和合作赛事非常常见,像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赛艇比赛,一直举办了长达190多年。在体育交流和赛事活动中,能够提供给学校体育人才大量的实践机会,使得不同人才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启发,使自身的运动能力和眼界知识不断提高。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各高校要利用好国家提供的平台和机遇,多多创造和国际体育高校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为广大体育教育专业学子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桥梁,从而促进专业人才的学习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各高等院校要将培养一大批尖端体育人才作为最重要的使命,这是高校能够跻身“一流”学科和“一流”学校的关键,也是我解决我国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体育强国的根本措施,但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高校在自身的办学特色与优势中不断创新人才培育目标、优化教学体系,增加教学福利,引进“一流”教师团队、创新和完善教学课程,创立起自己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创新智慧化人才培育体系、建立多元、动态化的人才评价体系,把握住“双一流”建设提供的机遇,积极举办体育交流和竞赛活动,构建人才交流的桥梁,不断完善自己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并带领中国体育领域走向世界,引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