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课堂课程整合行为的研究
2022-11-06陆强
陆强
摘 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同时为了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课程设置由分科走向整合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语文课程的整合是基于核心素养下,不仅是对课程内容寻求统一的目标,也是为系统地建设一个开放有活力、有深度的语文课程,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整合;高中语文
课程整合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知识的选择、组织与转型,是教师和学生思维模式的转变,是面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然选择。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注意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表达、交流能力,能综合运用在语文与其他学科中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方法,运用多种方式展开交流和讨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学科的群文关联性,以及与其他学科内容的关联性显得尤为明显。教材单元主题具有明显的整体性和统一性,这样的学习设置有利于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新课程时代,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是多方面的,学科知识也不是单一的。由此可见,语文课程必须突破传统学科的观念束缚,建构良好的课程整合。而本文主要探究的是如何实现语文学科课程整合。
一、传统语文教学的特点
传统语文教学虽然也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但其内容是单纯基于教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单一的接收过程。在教学内容上,教材如何设置文本材料,教师就循规蹈矩地去教授。当然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也是受到当时各种条件的影响,无论是教学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都不能使得教学实现改革或突破。而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的日新月异,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新型学习模式和教学方式。
(一)教学过程的单一性
传统语文教学课堂,教师和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有限,主要是以教师分析文本内容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信息。对于文本的理解也是建立在教师理解的基础之上,其中的拓展延伸也是有限。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也只是教师的传输。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性,它具有学科本身内在的本质与价值追求。尤其是语文学科的课程整合具有更大优越性。它的目的不仅是促进学生掌握学科内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学习本学科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进而获得更多的知识,以及能够通过学习的过程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辨能力、创新能力,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成为有文化、有教养,具备健全人格的公民。
(二)教学模式的单一性
教学模式具有多样性,但是由于受一些条件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沿用单一教学模式。比如:语文课程中,教师会习惯于单篇教学,而不习惯于群文教学。即使采取群文教学,但是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又难以实现很好的外延。
当然这种单一模式的语文教学,不单是老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上的滞后的体现,这也与传统教材的设计有一定的关系。现在新的高中统编版教材,每一个单元的文本都可以形成一个以主题为任务而设计的大单元的教学,教师也很容易展开以主题为任务的单元整体教学或者群文教学。而传统的教材即使是相邻的文本,其中或许并没有必然的关系。而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教师在教授文本的时候延续着一篇篇文本分析的单篇教学形式。而这种教学模式割裂了每一篇教材文本之间的关系,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具有统一主题知识的整体性。
(三)获得知识途径的单一性
信息化时代,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是传统的教学过程,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往往仅来自教师。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往往也比较单一,即使是单篇教学,教师往往只注重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而忽视了“怎么教”的问题。学生的主动性、个体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学生是学习的个体又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思维具有敏捷性、独创性和批判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运用学生的差异性,使得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完善人格,提高素養。语文学科课程整合在情境问题的创设下,在任务活动的驱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文本中挖掘出能够促进个体精神生命成长的价值的核心内容。
二、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方式
课程整合是知识转化的过程,其目的是让知识更加系统化,呈现知识的关联性。体现的不仅是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及课堂模式的转变,而且改进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所以语文课程不能固守语文这一科,而是要发挥语文文本外延性的特征,通过整合教材或者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让学生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教材的整合
语文学科的整合首先体现在对教材的整合,教材是语文基础知识的载体,也是塑造语文素养的基础。教师如何灵活而合理地运用教材,体现的是教师对于知识整合的能力。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什么是怎么教的前提。唯有明确目标,确定了教什么,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实现语文教育的实际意义。教材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其中选文更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核心教学材料。如何利用好教材,以教材为基点实现延伸教学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一定的整合。在对文本教材整合的过程中,笔者采用了以下几种形式实现了学科内的课程整合。
1.同一性的单元教学
以单元教学为例。钟启泉教授认为:“单元设计是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是课程开发的基础单位,是课时计划的指引,它的起点是学生认知[1]。”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相应的主题,通过单元主题学习,让学生的兴趣能够“深入一个领域之中”。以部编本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笔者设计的主体是“平凡与伟大”。虽然本单元是围绕劳动谋篇,但是本单元也让我们看到了各行各业不一样的“伟大”。尤其近年来国家对于普通工作者的嘉奖,从袁隆平、钟南山教授到黄文秀、张桂梅,而要实现“平凡与伟大”这一主题教学,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课本,有可能涉及政治、历史等学科。在教授《“探界者”钟扬》这一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欣赏广播剧,有的学生提出关于种子的问题,可以从生物的角度让学生探究种子的生命价值等。
在学习《我与地坛》《故都的秋》《荷塘月色》这几篇文章时,笔者设计了“雅之小景,浓之大情”这一主题,通过这个主题的设计把三篇看似独立的文章放在一起研究,同样都是写北京的景物的文章,作者所选择的并不是名胜古迹,而是选择了小的景物。同样,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还给学生补充了《四世同堂》里关于“北平的秋”的一部分描写,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体味了正是这看似“小”的景物,传达了作者浓浓的情意。通过同一的主题,把文本内容进行整合,在实现了单元主题教学的同时,更是锻炼了学生审美鉴赏文本的能力。
2.统一的主题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提道:“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语文学科内的整合,丁文广先生在《语文课程整合浅论》中也提过:“学科内的课程整合要求打破原有的结构安排和分化设计,以特定的目标为中心重新组织课程内容[2]。”对教材进行整合,打破教材原有的结构,在统一的主题之下,设置相应的情境教学,“情境是外在形式,学习任务是内在驱动[3]”。这样教学也是许多专家学者在语文课程的大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主题教学”,是基于新课程对于教材合理利用的体现,是语文课程教材整合的体现。这些整合形式都是试图在不同的课文之间建立连接,或者说寻找整合的切入点,而这个切入点就是以主题为设计依据,以主题为活动目的,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多样的实践活动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培养他们合作探究、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对于主题教学,笔者曾经做过这样的设计。在恰逢“三八节”的时候,我们设计了一个关于“女性形象”探究的主题教学。我们把教材中的《窦娥冤》《雷雨》《祝福》几篇文章放在一起,在探究当时女性悲剧的同时,又把相关内容延伸到课外,进行对于新时代女性的探究,结合课文屠呦呦的《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延伸到“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三八节”致敬女工作者的视频等,从视听等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这个主题的设计让学生在对新时代女性获得新的认识的同时,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分组任务安排、内容的整理、交流评价等。看似烦琐的活动环节,更多的是让学生在主题的引领下自主探究。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以及提升和完善自身人格和人文素养,这样的主题教学就打破了教材的设计,而是在统一的主题下进行更有深度和广度的探究。
3.读写整合
语文学科整合还体现在读写的整合上。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写是在读基础上的巩固提升。语文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作文主题教学,作为教师更是要灵活地运用教材,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文本的同时,领会大家的作品并能延伸到自己的习作当中,这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很好的提升锻炼。比如:在学习《拿来主义》和《反對党八股》《答司马谏议书》时,可以从议论文的“驳论”角度进行习作教学,让学生欣赏这几篇文章的语言特点和结构特点,进而明晰驳论文的语言特点和结构模式,再进行相应的习作联系。这样的读写整合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文本的结构,也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学到了写作的方法。在教学中落实写作要求,实现了读写能力相结合的提高。
(二)跨学科整合
高中的学科知识众多,如果能够很好地把学科知识联系在一起的,非语文学科莫属,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大且很广的延展性。但是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各科教师并未注意到学科之间的联系,尤其语文学科也很少关注到学科教材以外的内容。而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教育不能局限于教材,而应该注意学科内以及学科外的联系,也要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关注新的思想。
所以语文学科可以发挥其学科优势,与其他学科实现跨学科的整合,突破语文学科的知识原理和认知模型,从其他学科角度,重塑认知模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跨学科整合是根据引导的问题或者共同的概念等联系起来而形成的整合课程。这种形式也体现了语文教学中“主题教学”的理念。
例如:语文课程以“文化传统”为主题设计教学,其中“传统节日”这一主题的教学设计就可以分散在语文课、历史课、地理课、美术课、音乐课当中,在不同的课堂上进行同一主题教学,原本看似无关联的、分散的不同学科实现了有机整合。
比如:在学习马克思的《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两篇课文时,其中涉及的历史知识和政治知识就必须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去完成,如果只是对文本进行研读就显得过于单薄。所以在教学的时候笔者进行了以下设计:1.明确目标,明确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2.根据自己的兴趣完成分组,有的学生必须搜集欧洲革命等历史知识,有的小组需要搜集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有的小组需要搜集剩余价值等知识。3.整合本组内容,重点突出。4.小组展示。这样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在学习过程中学科之间的交锋,不同的学科其中的认知视角、获得知识的思维形式是不同的。而通过小组的信息搜集整合,使得学生获得的知识更为全面。
语文学科整合体现了语文学科的迁移性,避免了学科课程的分散化,有效地加强了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在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的同时,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实现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三、语文课程整合的现实问题
当然在现实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课程整合还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
(一)教学资源不足
课程整合不是单纯的单元教学或者任务群教学,而是自身文本内容和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在这样的前提下,除了课本教材之外,就需要有更多的教学资源,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有的学校没有图书馆、有的家庭不愿意给学生买过多的阅读资料,学生如果不能在大量阅读的支撑下,就不能自主地掌握很多知识内容,以及不能很好地参与语文课堂之外的自主活动中。
(二)教师知识储备不足
课程整合的实施,对于教师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在传统的教学观念思想的影响下,大量做练习准备考试成为很多教师上课的目标任务,也导致了很多教师过多地关注课本内容和练习训练,而忽视了对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
如果实施课程整合,就需要教师充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其中不仅包括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还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语文教师要具备以课堂教学为出发点,把有关的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延伸到课外的能力,也需要具备把课外新的信息引入课堂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把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能力。
四、语文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
心理学家安杰拉·达克沃思在《坚毅》一书中将兴趣分为两种:一种是初学者的兴趣,即你看到一个新奇的东西觉得挺有意思,想要去了解一下,这个兴趣是肤浅的,不能支持你走很远;还有一种是专家的兴趣,这种兴趣是只有你深入一个领域之中,才能体会到的那些很“微妙”的东西。这种“微妙”与表层肤浅的新奇刺激完全不同,外行根本无从体会,只要你了解了,它就会强烈吸引你继续钻研。你会越钻研越感兴趣,越感兴趣越钻研。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的兴趣能够“深入一个领域之中”去体会知识的“微妙”。只有这样的兴趣才会长久地支撑学生去探究问题。而语文课程整合如何实现这样的任务驱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明确主题目标
目标明确的主题是在进行学科整合教学的前提,只有具有明确的主题目标,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才能任务明确、行动一致。当然课程的整合首先必须基于学情,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课程的设计理念出发,通过增删、融合、重组形成统一的主题教学。语文课程整合无论是内部整合还是跨学科整合,首先都需要设计一个明确的主题或者说驱动任务,而这一主题任务是在教材的基础上对于文本的延伸,它不再是原来单纯的以知识组织的学习任务,而是具有同一主题的教学,学生目的明确、任务明晰。
总之,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以课本为主、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而是应该借助教材、利用教材、延伸教材,让学生关注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的设计实现以教材为范例,达到授学生以“渔”的目标。
(二)设计多样学法
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落实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指导学习的过程。真正做到让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的主阵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更全面,更有广度和深度。所以在教学时,应注重发挥整合优势,以学生为学习中心,引领和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而这就需要多样的学习方法的设计,而这些方法可以涉及绘画、音乐、生物、政治、历史等各个学科。
比如:学习《拿来主义》这一课,对于“昏蛋”“孱头”等的理解,完全可以让学生以情景剧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形式不仅可以展示出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情景剧的排练过程中,学生自己设计剧本,自己进行导演安排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僅对情景剧有了深入的认识,而且自己的创新能力、审美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比如:学习《琵琶行》这一课,为了让学生对于琵琶曲的特点有深入认识,可以请音乐教师和学生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琵琶演奏会,根据学生的提问,表演者弹奏出了不同的琵琶曲。有的表演者展示了“大弦嘈嘈如急雨”,有的表演者展示了“小弦切切如私语”,也有的表演者展示了“银瓶乍破水浆迸”……通过琵琶曲的展示,学生被深深地带入到了文本情境中。有的学生干脆画了一幅琵琶女弹琵琶的图画,来表达自己对琵琶女的同情。这样的教学模式,是符合现代学生的特点的,他们多才多艺,而又愿意展示自己的才能,这不正是现代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表现吗?
课程整合激活了语文课堂,使得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更加多样。甚至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各种实践活动、探究活动都能够成为课程整合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从个体的学习者转变为社会实践的参与者,通过合作、探究、批判性思维等实现社会性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注重合作交流
李海林教授认为,一堂语文课的效率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沟通和语言交流的广度、深度和效度。课程整合需要学生之间在互相交流、探究的基础上展示各自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教师平等地参与进来,所以沟通交流是课程整合过程中必需的。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以探究的态度进行文本研习。而笔者相信,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探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提高。
语文学科的课程整合让教师注意到学科之间的联系。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大语文”时代的到来,语文知识不仅是语言知识,其中也会包含历史知识、政治知识、艺术知识等。因此,课程整合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考虑到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内部内容之间的联系。这也让学生在多方面学习的基础上,对于语文文本获得更深更广的体验,从而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正如曹明海在《当代文本解读观的变革》中所说:“当读者在文本解读中体验到作家的生命意识和情感激流而心醉神迷之时,就会顿然形成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主体情感传导活动[4]。”的确,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寻找,才能获得鉴赏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当然这也会让学生的兴趣能够“深入一个领域之中”。
结束语
语文教学要改变教师唱独角戏的角色,实现语文课堂“活”起来的目标,走课程整合之路是途径之一。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合理多样的活动设计,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才能让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单元设计: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J].教育发展研究,2015,35(24):1-5.
[2]丁文广.语文课程整合浅论[J].语文建设,2007(9):22-24.
[3]马叶娜.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语文课堂学习情境的有效创设[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7):71-74.
[4]曹明海.当代文本解读观的变革[J].文学评论,2003(6):15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