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高”已成过去,“五高”重磅来袭
——访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内分泌科主任刘超教授

2022-11-06黄奕言

祝您健康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三高高尿酸血脂

◎ 黄奕言

● “五高”是什么

高血压在“五高”中的发生率最高,《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指出,目前我国的高血压患者约2.45 亿,即25%左右的中国人患有高血压。在18 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每4 人中就有一位高血压患者,而在年龄超过60 岁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60%以上。

《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版)》指出,我国2 型糖尿病患病率已上升至11.2%。另外,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简称“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全国有近一半的成年人正处在糖尿病前期,随时都有转化成糖尿病的可能。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中国18 岁及以上居民血脂异常达到40.4%,人数超过4 亿,每5 个人中就有2 个人血脂异常,而且这种情况呈现年轻化和上升趋势。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每年约440 万例死亡与血脂异常相关。

肥胖可以说是百病之源,与多种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一点儿也不亚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根据国务院2020 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国有超过50%的成年人和20%的儿童超重或肥胖,已成为世界上超重或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其中,男性的肥胖率更高,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患者越来越多,整个人群的患病率已有30%—40%,甚至有33%的儿童患有高尿酸血症,即100 个孩子里面有33 个孩子存在高尿酸血症,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并且,男性的患病率依旧高于女性。

现阶段,中国有5%—8%的人同时患有“五高”,有15%的人同时患有“三高”,形势非常严峻。值得注意的是,“三高”或“五高”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儿童也被它们困扰。单一病症已经足够让我们发愁,更何况合并多种疾病,其危害更是无穷,有可能产生“1+1>2、1+1+1>3、1+1+1+1>4、1+1+1+1+1>5”的效果。

● “五高”的诊断标准知多少

按照国际标准,非同日3 次以上测量血压,若收缩压≥140 毫米汞柱,或兼有舒张压≥90 毫米汞柱的情况,可诊断为高血压。但在一般情况下,若收缩压≥130 毫米汞柱,或兼有舒张压≥80 毫米汞柱的情况,大家就可以考虑血压不正常。人的血压最完美的状态是120/80 毫米汞柱,一旦比这个值高,就要注意自己的血压问题。

当空腹血糖≥7.0 毫摩/ 升,饭后2 小时血糖≥11.1 毫摩/ 升,随机血糖≥11.1 毫摩/升,符合以上3 条中的任意一条,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实际上,高血糖有更严格的诊断标准。当空腹血糖≥5.6 毫摩/升,饭后2小时血糖≥7.8 毫摩/升(可记为“5678”,以方便记忆),此时就可能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阶段。糖尿病前期是最容易逆转的阶段,大家要及时就诊,并积极调整生活习惯。

血脂有好有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孩子”,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孩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高的人群往往更长寿,因为它能保护我们的血管,把血管里的胆固醇运回到肝脏,使我们不容易得心血管疾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恰恰相反,它容易侵入血管壁的内膜,在内膜中沉积,引起动脉硬化。因此,当总胆固醇≥4.5 毫摩/升,甘油三酯≥1.7 毫摩/升,大家就要关注自己的血脂是不是高了。

高体重是最容易诊断的,无须去医院开检查单子,大家可以利用身体质量指数(BMI,简称体质指数)轻松算出。体质指数的计算公式为BMI=体重(千克)÷身高(米)。刘超教授提醒大家,体质指数尽量不要超过25,其实24.5 就算是微胖,当数值达到28 便是肥胖了。值得一提的是,大家不仅要关注自己的体质指数,还要关注自己的腰围。有些人的体质指数在正常值范围内,但腰围超过正常值,也可被定义为肥胖。测量时围绕肚脐量一圈,男性的腰围不应超过90 厘米,女性的腰围不应超过85厘米。除此之外,脖子粗和腰臀比值过高也是不好的。

男性和女性高尿酸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一般认为男性的尿酸值≥420 微摩/升,女性的尿酸值≥360 微摩/升,就可被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因为单纯的尿酸高没有症状,早期并不会威胁健康,所以,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往往缺乏对高尿酸的认知,但高尿酸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甚至会进一步加重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需要我们打起十万分的精神来面对。

● 高体重(肥胖)——健康问题的“万恶之源”

体型过度肥胖,一般都伴随血糖、血脂、血压以及血尿酸的升高等。那么预防“五高”,就应该从防止肥胖开始。肥胖与生活习惯存在密切的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的生活条件正在变好,随之而来的就是肥胖问题。

为什么会肥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饮食不当。有些人虽然吃饭吃得不多,但是喜欢吃零食,有时候减不了肥就是因为零食摄入过多。刘超教授介绍,现在国际上都建议饮食次数越少越好,甚至一天当中吃饭间隔的时间越长越好,也就是两餐间隔的时间越长越好。这是因为人饿了才会消耗自身的脂肪,如果一直处于饱腹状态,就不会燃烧脂肪为自己提供能量。打个比方,脂肪的囤积就像古代人去打猎,打猎结束就往仓库里囤东西,一旦没有东西吃,就要从仓库里拿东西吃,但若你只是不断地存货,却不拿出来用,仓库就会越堆越满,脂肪也是这样在身体里越堆越多。

那么,我们该如何减肥?首先,就是调整饮食,注意次数问题和顺序问题。研究表明,将同样多的东西分7 次吃和分3 次吃,吃7 次的人明显会出现血糖升高,体重上升的表现。因此,大家要改变传统的“少食多餐”观念,只有低血糖和长期使用胰岛素的人群才需要少食多餐,正常人应该减少自己的用餐次数,两餐间尽量不要进食,并做到限时进食。另外,在饮食顺序方面,建议大家先吃副食再吃主食,也就是先吃菜再吃饭,这样餐后血糖上升比较平缓,最高值也相对理想。其次,要适量运动,无须过度。因为只有很少的人能坚持大量运动,而且年轻人通过过量运动减肥容易反弹,甚至损伤自己的身体,所以运动应作为辅助。再次,是改善睡眠,要尽量达到标准睡眠时间。成年人保证8—9 小时睡眠是最合适的,如果睡眠超过9 小时也容易导致肥胖,所以,大家尽量保证自己拥有科学的睡眠。最后,要调整心态,减少自己的压力。虽然社会上到处都是压力,但是我们不能在潜意识中给自己添加压力,一旦压力过大就会释放更多压力荷尔蒙,提醒身体要开始囤积脂肪来保护自己,从而产生腹型肥胖。

事实上,肥胖不仅会引起其他“四高”的问题,女性还会因此月经紊乱,患上多囊卵巢综合征;男性的精子质量也会下降,从而影响生殖功能,导致不孕不育。所以,大家一定要关注肥胖的源头,重视肥胖问题,管理好自己的体重。

● 应对“五高”从预防做起

“五高”的危害对身体各个方面都有影响,而且五高之间不仅相互影响,它们还对其他的脏器、性腺等都有影响。如果我们已经发生了“一高”“两高”“三高”“四高”“五高”,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找医生问诊,并提醒医生判断是否是继发性疾病引起的指标异常。例如,肾上腺长肿瘤或者脑子里面长肿瘤,这种情况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可能导致库欣综合征,都会表现出“五高”中的几种情况。所以医生们要注意,当患者出现“五高”之一的情况时,不能盲目开始治疗,首先要排除患者是不是继发性的高指标。

对“五高”患者来说,以预防为主。通过早期预防,加以药物辅助,“五高”的病症就可以被逆转,患者不需要终身用药。预防最好是通过生活方式改变,不只是利用药物治疗,而是通过预防和促进人体“自我修复”,即自然疗法,这也是治疗的最高境界。改变生活方式要从减少压力做起,大家要放松自己,以平和的心态过日子,正能量地看待问题。除此之外,刘超教授并不倡导“管住嘴,迈开腿”的理念,因为“五高”的治疗目的不仅是指标正常,而是要指标正常以后还能有一个相对愉悦的生活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调整饮食和适当运动,注意两餐间不进食,把水果放在饭前食用,平时可以在看电视的时候站起来走走或者举举小哑铃。睡眠时间比较少的人,可以利用午休和周末补觉;老年人因为本身少觉,也不必强迫自己增加睡眠时间,要学会接受现实。除了肝功能损伤、溃疡病等特殊情况,“五高”患者并不需要完全戒酒,可以适量饮酒。但要强调的是,“五高”患者一定要戒烟,因为吸烟会加重心血管疾病,但也不可以突然完全戒掉,循序渐进即可,否则容易发生反弹及戒断反应。

“五高”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时,也要注意尽量减少用药的种类,一次性最好不超过8 种药物。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显著,像利尿剂、β 受体阻断剂在降压的同时会影响患者的血糖,如果用药不当就会导致另外一个病症。“五高”本身就对肾脏和肝脏有巨大的影响,加之药物都要经过肝脏或肾脏进行代谢,用药不当反而会加重病情,甚至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这也是为何强调优先排除是否是继发性疾病的原因。

大家处于“五高”早期时,不要害怕,也不用担心一直吃药。出现“五高”,是因为身体缺一点“东西”,药物会把身体里缺乏的东西补充上,再通过一段时间的休息,身体的功能就会逐渐恢复过来,实现逆转。

● 多学科协作,为“五高”患者提供便利

由于“五高”是多病共存的状态,所以,患者往往需要前往多个科室就诊,这种情况就特别适合多学科协作门诊的开展。“五高门诊”便应运而生,它基于多学科协作的模式,由内分泌、心血管、营养、运动康复、临床药学、健康教育等多学科专家团队,为患者提供一体化诊疗服务,这就解决了患者不知道看哪几科的问题。

与此同时,共享门诊也是“五高”患者很好的就诊选择。共享门诊一次性可接待8—15 位患者,1 个月开诊1 次,每次主题不同,如怎么控高、怎么减肥等,15 分钟讲完大课后由患者进行提问。“共享”其实是患者共享,他们之间有许多共性问题,通过一个人的提问,有时就能够解决其他人的问题,或者弥补其他人的知识空缺,不仅效率很高,还节约了医疗资源。患者也可以带家属前来,家属学到知识后可辅助患者进行健康管理。

多学科协作的模式不仅能提高患者对医生的信任,还能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保障他们之后的生活质量,非常值得提倡。

猜你喜欢

三高高尿酸血脂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你了解“血脂”吗
“三高”让哪里最受伤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症血症与痛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
胆宁片治疗胆囊摘除后血脂升高32例
中医分型治疗高尿酸血症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