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环境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方式探析

2022-11-06计国彦

流行色 2022年1期
关键词:使用者颜色色彩

计国彦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上海 200042

引言: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美术环境设计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要求也有了较大的变化。美术环境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对于色彩的运用有着更多样化的要求。色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也是生活与工作离不开的存在。不同的色彩蕴含着不同的含义。相同的色彩由于明暗度、饱和度等条件的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应用在不同的场所,其代表的意义与作用也会有所差异。色彩的多样化应用在美术设计之中较为常见,也是突出美术作品艺术特性,增强其所蕴含含义的重要方式。通过对色彩的运用方式的转变,将美术环境设计进行艺术风格与展示效果的突出,提升美术环境设计的观赏与审美价值,落实美术环境设计的实用性,提高审美性,让美术环境设计作品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提升人们的舒适性。

一、美术环境设计中的色彩运用的要点

(一)色彩运用需和谐统一

在进行美术环境的设计过程中,为更好地凸显设计作品的艺术性与实用性,在色彩运用方面应当尊重受众的审美与感受,让色彩的运用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我国的美术环境设计往往受到传统审美以及思想模式的影响,对于色彩的运用以及其所表达的内在含义有着独特的理解,也因此更需要关注色彩运用的和谐统一,既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美术环境设计的审美需求,也能够符合我国传统思想模式的要求,达到良好的作品展示效果。

(二)满足设计空间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达到美术环境设计的效果要求,对于空间的运用与协调是设计的关键要点。将空间效能发挥到最大化,让色彩空间达到最理想的设计效果是美术环境设计的重要设计内容。为了更好地将空间进行合理设计与运用,构建良好的空间结构,色彩的运用尤为重要。通过色彩的运用,让不同的空间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并利用色彩的差异性与统一性让空间的构图更加丰富、多样,创设更加能够提升艺术效果的美术环境设计作品。

例如,在房间的空间较高的情况下,对于天花板的设计,应当以厚重沉稳的下沉色为主色调,并配合地面的浅色浮色,来达到压缩空间的感觉。相反,在空间相对狭小的空间,则需要考虑将空间中的颜色进行冷色调的处理,更好地增加空间感,让空间不再让人感觉到压抑。

而在对室内环境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同空间内与异空间内的色彩搭配与和谐统一。在针对空间进行明暗对比,利用光线作用进行调节的同时,还需要将色彩对于光的反射作用进行评估,以达到更好地空间调节效果,让色彩运用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三)色彩的运用符合整体自然环境的要求

美术环境设计往往需要依托于外在的自然环境,与外在环境达成和谐统一,以实现生态结构的统一性。针对美术环境中的色彩运用,应当充分考虑外在环境的影响因素,将自然风光与色彩运用相融合,突出自然景观的特点,并透过色彩效果,让人们能够更深切地感受美术环境设计与自然风光的和谐统一,令人赏心悦目,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提升美术环境设计的整体效果。

(四)突出美术环境设计的适用性

美术环境设计中的色彩运用,应当以突出其适用性为主要目的。不同的色彩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在对美术环境设计进行色彩运用的时候,应当关注设计场景预期达到的设计效果,以此来判定色彩运用的方式以及其适用性。环境设计中色彩搭配和谐就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宁静、放松的感觉,而冲突的色彩搭配则可能会让人产生烦躁、激动等较为强烈的情绪反应。同时,环境设计中的色彩运用在视觉上带来的明艳变化,也会对人们的感知带来一定的影响,对于环境的适用性造成一定的作用。如,在书房、卧室等环境中,应当选择能够让人沉静下来的冷色调,而游戏环境则应该选择让人兴奋、开心的较为丰富的暖色、对比色等来达到更合适的环境效果。

(五)美术环境设计中的色彩运用还应当考虑人的因素

在倡导以人为本的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下,美术环境设计中也应当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来进行色彩的运用安排。针对不同受众人群的特点进行色彩的选择,让色彩运用更加符合受众的需求,提升色彩运用的效果。

例如,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孩童来说,明亮的暖色调更符合他们活泼开朗的特点,更适合用来装饰他们的生活环境。而青年人则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对于环境设计中的色彩要求应当以沉静、舒缓的颜色为主,让他们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静下心来,一扫生活与工作中的疲惫。对于老人来说,内敛、含蓄的颜色更符合怀旧的他们的要求,更能够让他们觉得安稳、踏实。这也就是不同人群对于色彩的选择,也是色彩与人的匹配度的差异性。

二、美术环境设计中色彩运用存在的问题

(一)底色过于单一,缺乏创意

对于大部分建筑物来说,内部的环境设计往往以白色为主基调,并进行近似颜色的装饰,来达到干净清爽的效果。然而,在美术环境设计中,过多地使用单一的色彩往往会造成过犹不及的情况,使得整体的作品效果单调、缺乏层次感。这样的设计效果不但不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需求,也会造成审美疲惫,无法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审美需求。同时,过分单一的选择,尤其以白色为主,长时间地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会造成人们对于色彩感知的缺失,甚至造成沮丧、烦躁的情绪。长期处于白色环境之中,还容易造成“雪盲症”,对人们的视力造成不好的影响。

另外,在一些具有功能性的建筑物中,如果使用单一的色彩进行装饰,对于功能的展示以及整体氛围的烘托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色彩运用过多、过杂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变快,映入眼帘的物品也变得更多。人们面对日趋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伴随而来的是对于色彩更为多元化的要求。在新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当下,为了更好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也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丰富颜色图谱以供选择。

面对着纷繁多彩的颜色,人们更需要有较强的色彩运用与理解能力,才能够在众多颜色中选择符合自己要求,并达到预期目标的色彩,进行合理、和谐的搭配,以实现提升生活品质的最终目标。

不同的颜色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代表不同的含义,也会造成不同的审美效果。然而,在进行美术环境设计的时候,并不是将所有喜欢的颜色进行堆叠就能够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相反,这样盲目、混乱的叠加,反而可能适得其反,造成色彩冲突,破坏环境设计的整体和谐统一。

(三)色彩搭配运用的过程中忽略了空间与人的特点

在进行美术环境设计的过程中,色彩搭配和运用应当以空间的特点与人的需求为主要考量的内容。然而在一部分设计之中,对于空间与人的特点不够关注,导致设计时无法满足空间的改造与提升作用,也没有能够达到受众的审美与使用需求。

例如,在较为宽大的环境之中,使用较多的冷色调,造成空间范围更加明显的增大,没有能够更加协调融合空间结构,影响了环境设计的效果。又如,在较为狭窄的空间内使用大量的暖色进行配色,突出了暖色的膨胀效果,却使空间范围显得更加狭小,造成空间设计效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

又如,在为儿童进行房间环境设计的过程中,使用大量黑色、褐色等沉闷的颜色,忽略了儿童活泼好动的特性,让受众感受不到愉悦的氛围,令环境设计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又如,在老年人的房间中,使用大量明亮的暖色系,无法满足老年人对于环境沉稳、保守的要求,甚至可能造成老年人情绪、身体上的不适。

三、美术环境设计中的色彩运用的策略

(一)区分美术环境设计的功能性,进行合理地色彩运用设计

色彩的运用应当充分考虑到所设计的环境空间的功能性,突出其功能效果,才能够达到真正良好的环境设计效果。在进行美术环境设计的之初,应当充分了解环境设计的受众及其需求,并对空间结构进行一定的前期了解与设定。然后,在进行美术环境设计时,应当充分利用空间环境的特点进行结构化调整,并运用色彩设计让空间结构更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更加符合环境设计的预期效果。

例如,在进行卧室环境设计的时候,应当首先了解使用者的需求与喜好,并尽量以偏向使用者喜好的色彩进行设计,尽可能地增强卧室的暖色系,以突出卧室的温暖、舒适的氛围,让卧室的整体环境更加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卧室是人们休养生息的地方,是扫除疲惫,放松身心的环境。因此,在对卧室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当尽量避免对比色的使用,减少环境空间内的色彩差异性,让使用者能够更加放松,更能够得到良好的休息。

美术环境设计中,良好的色彩搭配能够更加突出空间设计对于使用者的影响和作用,并以此来进一步提升使用者的使用感受。例如,在进行客厅的设计时,因为是日常生活与接待使用,其空间性要求更强,相较于卧室设计更需要良好的明亮度。因此,在客厅设计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色彩喜好,并结合客厅整体空间环境特点,以尽量明亮、轻快的颜色来进行客厅空间环境的设计,让客厅空间能够兼具舒适的生活氛围,也能够用来接待宾客。同时,考虑到使用者的年龄特点,在进行空间设计的时候,也可以进行一定颜色调整。例如年轻人可以用较为明艳的颜色,而老年人则选择较为沉稳的颜色,既能够满足使用需求,也符合不同年龄段的心理需求。

(二)关注色彩的整体性与协调性,让整体空间更加和谐统一

美术环境设计往往不是针对一个空间进行单一设计,而是需要针对多元化、复杂化的空间进行整体性的设计。这就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多元空间的整体性与协调性,让整体空间设计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在对室内环境进行设计时,应当尽量减少对比色与冲突色的搭配,减少空间内多种复杂颜色的叠加使用,避免色彩过于复杂,造成空间整体凌乱的效果。

在室内环境设计中,除了黑、白、灰三色之外,其他颜色的应用应当在充分考虑空间使用情况以及协调性的情况下,以主色调、背景色、重点色为考量,进行合理地搭配与运用。背景色主要指的是在空间内叫大面积的部分,例如地面、天花板、大面积的墙壁等。在色彩运用方面,应当考虑以饱和度与纯度较低的颜色进行设计,以达到降低其关注度,并能够充分让空间氛围沉静下来的目的。主色调则体现在一些在空间范围内较为明显且具有一定意义的物品之上。例如,一些图画、家具等,这些事物具有其特殊性,要想在空间内获得和谐统一的效果,就需要让房间内的主色调能够达到协同统一。空间内的主色调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进行变化,但需要尽量保持色调的统一,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重点色则更加突出其特殊性,与主色调和背景色形成了一定的对比,更加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是在整体空间环境中较为醒目,且更需要被关注的事物。因此,重点色的选择应当在能够与背景色和主色调进行合理搭配的前提下,区别于背景色和主色调,并具有一定的鲜明度,以达到更好地突出效果。

同时,色彩运用的过程中,除了考虑环境空间的设计,对于空间内物品的颜色、摆放的位置也需要进行必要的关注,以避免环境设计与室内物品造成冲突。中性色彩的选择能够更好地融合色彩氛围,相较于单一的色彩选择或冲突性的色彩选择,能够起到更为融合、协调的作用,突出美术环境设计的和谐统一,让受众能够感受到更加舒适的环境体验。

(三)突出不同色彩所蕴含的内在寓意

色彩的运用在我国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同时也有着多种多样的寓意与内涵。色彩在不同环境、不同节日、不同人物的运用都会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也因此,在进行美术环境设计的过程中,更应当关注色彩所蕴含的内在含义,让色彩运用的意义更加丰富,满足实际的应用需要。

例如,在我国,红色代表喜庆的气氛,同时也是国旗的颜色,具有不同寻常的代表意义。在很多设计场合中,红色是我国设计师经常选择的主色调,也是更能突出民族特色与情绪特点的颜色。然而,在美术环境设计中,大量使用红色往往会造成过分紧张、激动的情绪影响。因此,在进行颜色选择的时候,除了关注其背后蕴含的寓意,还应当结合环境设计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地搭配与使用。又如,黄色是我国自古以来尊贵的象征。在很多美术环境设计中,使用黄色来提升环境设计的空间感。然而,明黄色饱和度较高,且对光线的反射度较强,在室内环境设计运用时,往往会造成使用者身体或心理上的不适,并不适合大量使用。相反,饱和度较低的米黄色,则更加融合,更适合大面积地作为背景色使用,更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

在美术环境设计中,适当地增加具有丰富寓意的色彩,能够提升空间设计的特色与内涵,也能够让空间设计更具有独特性。然而,在颜色的选择与使用时,还是需要注意使用有度,才能够真正为空间设计增彩。

结束语

美术环境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方式是提升设计观赏性与艺术价值的重要途径。正确地运用色彩能够突出美术环境设计的特点,并让整体设计更具舒适性,更能够达到良好地设计效果,更加受到人们的认可。在进行美术环境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时,除了需要关注空间特点、环境特点以及人文特点之外,还需要以提升空间结构的适用性与舒适性为前提,尽可能地以满足使用者的喜好与需求为宗旨,进行更为人性化的设计,以满足人们的审美与鉴赏需求。为了更好地达成设计效果,关注设计的整体性,让整体空间更加协调统一。以具有特殊寓意的色彩的运用,让其更具独特性,表达更为丰富的内涵,才能够真正体现美术环境设计的价值,实现其意义。将色彩展现出最丰富、最具内涵的效果,让使用者感受到最舒适的使用体验,是美术环境设计中色彩运用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使用者颜色色彩
“法定许可”情况下使用者是否需要付费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神奇的色彩(上)
认识颜色
抓拍神器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特殊颜色的水
和颜色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