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代国防科技工业保密干部胜任力要求

2022-11-06武朝坦

国防科技工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国防科技保密工作胜任

武朝坦/文

进入新时代,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脊梁,国防科技工业越发重要。国防科技工业涉密程度深,国家秘密就是国家安全的“底牌”和“密码”,能不能守好国家秘密关键在保密管理,保密管理的核心在于保密干部,保密干部如何胜任新时代保密工作要求,需要我们从客观环境、能力要求、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深刻认识新时代保密干部需要承担的重要使命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国际国内深刻复杂形势,特别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保密干部必须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提高站位、找准定位、认清本位。

安全保密形势越来越严峻复杂

当前,全球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增加,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和更多新的挑战将长期存在。相比之下,中国发展、“中国之治”引发国际更多关注,竞争对手不愿看到我国顺利实现和平发展、民族复兴,千方百计开展各种渗透、策反、窃密活动,传统领域与非传统领域,重要领域和非重要领域都成为竞争对手情报搜集和信息窃密的重点,国防科技工业保密形势更加严峻。

科研生产保密任务越来越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了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的战略部署。

维护国家安全和核心利益、服务好国防建设大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加快建设强大的国防科技工业。随着国防科技工业快速发展和转型,任务要求越来越高,协作配套范围越来越广,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导致泄密风险点越来越多,“点多、线长、面广”的保密管理任务艰巨繁重。如何进行系统有效管控,成为新时代保密干部的“必答题”。

保密体系对抗性越来越强

信息化条件下,日趋激烈的反窃密防泄密斗争不再是点对点、单对单的对抗和攻防,而是思想意识、法规制度、防护能力、技术监管、人员力量全方位立体化的比拼。

这就决定保密工作是个系统工程,横向涉及定密管理、涉密人员管理、涉密载体管理、保密要害管理、网络保密管理、新闻宣传管理等多个方面;纵向涉及到法人、单位领导、中层干部、基层员工等各层级保密责任落实。保密管理宽度广,幅度深,协调量大,需要着力构建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综合治理体系,才能有效防范化解安全保密风险。

深入把握新时代保密干部需要具备的胜任力

保密干部必须常观大势、常思大局、常省自身,把握新时代保密形势,明晰做好保密工作的能力,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提升保密政治能力,确保对党绝对忠诚

保密干部是党和国家秘密的“守夜人”,要始终把对党和国家绝对忠诚作为保密工作的首要政治原则。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攻克了一批批难题,化解了一次次危机,取得了一个个胜利,这都与严守党的保密纪律和政治规矩分不开。保密干部必须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锤炼党性,注重党史尤其是党的保密史学习,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实际行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担起新时代保密工作的使命和责任,筑牢对党和国家绝对忠诚的思想根基。

提升业务统筹能力,推进事业转型升级

近代学者王国维提出了著名的读书三境界,笔者认为保密工作也可分为三个境界。初级阶段是“硬干”保密工作,中级阶段是“巧干”保密工作,高级阶段是“塑造”保密工作。有的干部勇气可嘉,但策略不够,按照保密标准硬干,工作流于形式,落地效果不佳,忽略了真正的风险;有的保密干部会巧干,在保密工作对标达标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新时代的保密形势是体系对抗,不是简单的满足保密要求。既要运用系统思维统筹谋划工作,又要化繁为简,把主要精力放在系统性、根源性的工作上,抓住主要矛盾,管住重点风险,做到在形势上见微知著,在体系上提纲挈领,在技术上强化支撑,在落实上关注细节,统筹保密体系、资源和力量,一体化推进风险治理,努力塑造适应新时代的保密工作态势。

提升沟通协调能力,整合保密工作力量

保密工作是一个很有“艺术”含量的工作,做好保密工作必须注重沟通协调。保密干部既要向单位领导汇报好工作,拿到“尚方宝剑”,又要处理好与业务部门的关系,攥紧“一个拳头”。有的保密干部底气不足,自认为部门小、地位低,甘居人后,从不主动向领导汇报工作;有的保密干部向领导汇报工作不够客观,缺少行之有效的措施建议。保密干部应该摆正位置,用上级政策、同行经验、业务实际说话,让单位领导了解真实情况,认识利害关系,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汇报和协调工作中,既要显示尊重,又要不卑不亢、正义凛然、依法依规开展工作。要始终坚持“服务大局、实事求是、专群结合、大力协同”的工作理念,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夯实安全保密的人民防线。

提升保密技术能力,适应信息化新形势

当前,国家秘密不断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信息安全保密问题越来越突出。然而,信息化智能化既是保密工作的极大挑战者,又是转型升级的有力推动者,是解决保密管理难题、扭转被动局面的“金钥匙”。因此,保密工作的技术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保密工作高科技的含金量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保密干部更新管理观念,切实加强科技知识的学习,了解技术窃密手段,熟悉保密防护技术,掌握技术检查技能。运用信息化和系统化思维,逐步实现保密干部由事务性、经验型向技术型、专家型转变,切实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驾驭信息化条件下的保密风险。

提升法治思维能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保密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属性,涉及面多,朝令夕改会严重损害管理权威,动摇群众基础。这就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符合工作实际,确保制度可执行、好操作、严执行。在工作过程中,保密干部要敢于坚持原则和动真碰硬,不能怕得罪人,坚决避免“一团和气”和“人情关照”。同时,还要做到奖惩分明,对做得好的要宣传奖励,善于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对做的差的,要依规通报处罚,抓好“两头”,促进“整体”。只有坚持保密工作法制化,才能建立长效机制,推进保密工作行稳致远。

深化提升新时代保密干部的胜任力

进入新时代,面对保密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深化提升保密干部胜任力,夯实保密工作转型升级的队伍基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树立新时代保密人才观,从源头上提升胜任力

当前,有的单位对保密工作事关全局性的认知不足,保密干部得不到足够重视,甚至有的算“经济账”,在保密干部配备上控制成本,一定程度上导致保密专职力量被弱化、边缘化、最少化。各单位应该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坚持党管保密和党管人才相结合,与时俱进更新选人理念,树立新时代保密人才观,把保密人才当做专业人才,把保密干部培养作为人才建设的重要内容,拓宽保密干部选用渠道,选调讲政治、精技术、懂法律、善管理的人才充实到保密干部队伍,配齐配强保密力量,筑牢保密干部能力建设的基础。

搭建保密干部发展平台,从机制上提升胜任力

培养保密干部的胜任力需要建立机制,统筹资源,多管齐下。组织保密干部培训,集中培训形势任务、政策法规、管理经验,系统提升保密干部能力;建立保密人才库及配套工作机制,通过研究理论和业务提升保密干部的拔尖能力。通过开展保密检查和业务技能大赛进行实战练兵,提升实战能力;建立后备保密人才库,不断吸收新生力量,通过传帮带,推动年轻干部加快成长;注重对外交流合作,与先进单位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支援国家和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工作,更新工作理念、拓宽眼界思路;还应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和职业发展通道,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加强系统业务学习研究,从自身上提升胜任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保密干部必须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完善知识体系,深化对保密工作规律的认识。一是做到专与多相结合。保密工作专业性强、综合性强,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又要广泛学习政治、法律、科技等各方面知识,全面了解保密业务的特点和规律,提升政治敏感性、法治思维和业务技能。二是做到保密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没有脱离业务的保密,保密干部必须学习业务知识,知晓密点所在,找准工作靶心,管好关键环节,既有效控制风险,又提高工作效率,推进保密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三是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管理工作不仅在于知,更在于行。保密干部要将所学所用付诸实践,虚心请教,敢于试错,善于总结,不断累积实战经验,全面提高政治理论素质、科技业务素质、现代管理素质。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担当需要新人才。保密干部需要把握新时代的外部形势、内部环境和任务要求,认真对照“忠诚可靠、勇于创新、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目标,严于律己、勇于攀登、努力奋进,以更强的保密工作胜任力助推国防科技工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国防科技保密工作胜任
美国国防科技集成创新初探
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
运用PDCA循环提升企业保密工作水平
试论新时代高校保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探索保密工作信息化路径
积极推动全省保密工作迈上新台阶
胜任力模型的“过度现代化”误区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