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艺术”双融共育机制构建的立论依据与实践路径

2022-11-06钟晓雅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文艺思政

钟晓雅

新时代高等艺术教育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专门型艺术人才,传承中华文化和弘扬中国精神的光荣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思政+艺术”双融共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思政教育实效性和艺术教育感染力的双向提升,是当前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艺术本质理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文艺观、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为构建“思政+艺术”双融共育机制提供了科学的立论依据。高等艺术院校应将思想政治工作与高校基本职能紧密结合,通过打造“思政+专业”“思政+创作”“思政+科研”“思政+项目”“思政+文化”五大育人载体,打通构建“思政+艺术”双融共育机制的实践路径。

思政+艺术;双融共育机制;立论依据;实践路径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这不仅为新时代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作为中国文艺人才的孵化器,高等艺术院校承担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凝聚中国精神伟力的光荣使命。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造就一批德才兼修、德艺双全的高层次、新型艺术专门人才,成为新时代高等艺术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经过国内高等艺术院校多年的理论摸索和实践检验,一条以构建“思政+艺术”双融共育机制为内核,致力于思政教育实效性和艺术教育感染力双向提升的人才培养之路逐渐显现。“思政+艺术”双融共育机制的构建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有着科学的立论依据和丰富的实践路径。

1.马克思主义艺术本质理论为构建“思政+艺术”双融共育机制提供思想渊源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基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在考察社会革命时,必须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区分开来。这两者“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准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由此可知,在马克思主义那里,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具体形式,是由社会存在决定并为之服务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具体形式,艺术具有天然的阶级性、独立性和超前性特征,这使得艺术能够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相融合而存在,相促进而发展。

所谓艺术的阶级性,是指艺术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意识形式,反映特定阶级的利益,为特定阶级服务。尽管艺术不像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那样,完完全全地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建立并维系,但不可否认,艺术理论的生产和艺术思想的实践都是与特定时代的物质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是受特定时代生产关系所制约的。正如毛泽东所言,“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在阶级社会中,主流艺术形态代表着剥削阶级的利益,是剥削阶级治理国家和统治人民的工具。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主流艺术已不再为特定阶级服务。但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文艺仍然从属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理所当然地要反映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并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作出自己特殊的贡献。这就要求社会主义的文艺要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全体人民服务,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鲜明特性。

所谓艺术的独立性,是指虽然艺术是被社会存在决定并制约着的,但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载体,艺术又显现出独立于社会存在之外的呈现状态,并以自身发展对社会存在产生能动的反作用。这种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为:当一国的生产力整体运行状态良好,经济基础相对稳固时,艺术能够较好地表现国家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未来愿景,为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摇旗呐喊;当一国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发展不相适应时,艺术也能够作为革命或改革的呼号手,直面时代呼声,营造变革舆论,加速社会变革的完成。正因如此,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领导无产阶级思想斗争和革命运动的过程中,始终将艺术作为革命的“利器”来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事业服务。艺术的独立性要求文艺理论和文艺实践必须密切关注现实社会的发展动向,主动对接社会关切,以艺术作品直面时代召唤,反映时代发展。

所谓艺术的超前性,是指艺术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其内在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规律,但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特定产物,又受到外在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由此导致艺术生产有时会出现与社会物质生产水平不相平衡的发展情况。这种不平衡性使艺术相对于社会存在而超前发展成为可能。艺术工作者既可以对业已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社会存在进行渲染、勾画和再现,也可以发挥艺术创作想象、预设、虚构的功能,对社会存在进行虚拟艺术表达。通过具有前瞻性和导向性特点的艺术生产,创作出既符合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又面向未来世界的艺术作品,使艺术作品的呈现形态表现出超前于时代的倾向,并以此对当代社会的生产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先导和影响。艺术的超前性特征在设计艺术领域表现尤为突出。

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本质的观点,揭示了艺术具有阶级性、独立性和超前性的特征,也为“思政+艺术”双融共育机制构建提供了思想渊源。正因为艺术具有阶级性的特征,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的艺术工作者应以“人民性”为根本价值导向。由此延伸至高等艺术教育领域,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观教育,秉持“为人民而创作”的办学理念,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关注人民心声,关切民生福祉,培铸艺术为民的价值理想。正因为艺术具有独立性特征,决定了艺术作品具有明确的传播和教育功能,能最大程度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之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之意,营造全社会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正因为艺术具有超前性特征,决定了新时代中国文艺应以更加宽广的视域和格局谋划繁荣发展之路,以艺术的载体塑造具有导向性引领性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和意志品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和力量。

2.中国共产党人的文艺观为构建“思政+艺术”双融共育机制提供理论指引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充分运用文艺凝聚民心民力、引领事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中国共产党人的文艺思想蕴含着实践性、人民性和民族性的丰富内涵。这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文艺百年奋斗的实践中总结凝练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艺领域的思想结晶。不仅对中国文艺事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高等艺术院校构建“思政+艺术”双融共育机制积累了丰富的思想理论经验。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在艺术领域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要坚持艺术的实践性内涵。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因此,艺术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艺术作品本身,而在于是否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之上,能否以艺术的载体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在革命战争年代,文艺的实践性突出地表现在文艺为革命事业服务。为了使文艺贴近革命斗争的现实需要,毛泽东要求文艺工作者走出闭门造车的创作模式,“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唯有此,文艺作品的内容才能够真正反映革命要求,文艺作品的价值才能够“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党将文艺事业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紧密结合,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迎来了中国文艺事业的大发展。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文艺的实践性内涵,他指出,文艺要“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以文艺的载体充分发挥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激励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积极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文艺工作需要“根据我国历史新时期的特点,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文艺创作来源于实际生活又高于实际生活,这是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的辩证关系,也是文艺践行实践性内涵的必然要求。高等艺术院校教育引导学生践行文艺的实践性内涵,就是要坚持文艺创造源自实践,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寻找创造的灵感与素材;坚持文艺作品面向实践,以艺术独有的视角和表达方式,映射世情百态,投影人间冷暖;坚持文艺思想引领实践,以向善向上向美的价值理想灌溉实践之田。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百年奋斗的风雨征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始终将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因而能够得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能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艺术实践中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就要始终坚持文艺的人民性内涵,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这也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阶级性特征的根本要求。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文艺只有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才能反映国之民声,才能体现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认同。离开了人民,文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原本该有的生命力。因此,毛泽东号召“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毛泽东进一步勉励文艺工作者,要联系群众、表现群众,作为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这样的文艺工作才有意义,这样创作出的文艺作品才不至于变成毫无内容、毫无生气的空中楼阁。邓小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关于艺术具有人民性内涵的科学论断。针对“文革”时期文艺工作的弊端,邓小平明确指出:“由谁来教育文艺工作者,给他们以营养呢?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只能是: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社会主义文艺是大众的文艺,人民是文艺工作的生命。文艺工作者天然地与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联系,忽略或隔断与人民的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邓小平进一步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跟各条战线的干部群众一样,都要围绕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共同目标而奋斗,要做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促进派”,“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才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高等艺术院校践行文艺的人民性内涵,就是要教育引导学生知晓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群众,充分表现人民的优秀品质、赞美人民的斗争精神、讴歌人民的胜利成果,把最好的文艺食粮贡献给人民。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从而丰富了艺术的民族性内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学论断,并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加以创造发展,形成建设新民主主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思想。在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内涵方面,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尽管“艺术的基本原理有其共同性,但表现形式要多样化,要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主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但也不排斥外来文化。在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上,毛泽东指出,“应该学习外国的长处,来整理中国的,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由此形成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建设方针。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血脉,重视、传承并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共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今世界全球化加速发展,对民族文化带来的冲击前所未有。但全球化并没有抹杀民族国家的文化特质,相反,各国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加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身份,更加重视民族文化在凝聚民心方面的重要作用。高等艺术院校教育引导学生坚持文艺的民族性内涵,就要做到既坚守民族文化底蕴,弘扬民族文艺精神,树立民族艺术品格,又要重视吸收外国进步艺术理论和艺术作品的思想精华,作为繁荣发展当代中国文艺的行动借鉴。

3.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为构建“思政+艺术”双融共育机制提供科学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高等艺术院校构建“思政+艺术”双融共育机制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根本方向。

一是把准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执政视域,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人民群众在文艺创作中的主体地位。2014年10月,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从而为新时代中国文艺发展的指明了根本方向。当今世界,各种文艺思潮激荡起伏,各种文艺力量纵横博弈,社会主义文艺也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当下日益复杂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如何有效应对世界范围来自文艺领域的风险挑战,最大限度发挥社会主义文艺的正向引领作用,成为新时代中国文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奏好“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的文艺工作三部曲。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和艺术专业年轻学子应树立“艺术为民”的创作理念,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作为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致力于满足人民对文艺作品质量、品味和风格的新要求,以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坚信“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善于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汲取丰富营养、积累生活元素、探寻创作灵感。要饱含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以人民为文艺表现的主人公,以人民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唯有此,才能把准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才能创造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伟大文艺作品。

二是肩负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文艺是历史的产物,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文艺承载着特定民族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精神信仰和民族情感,从而表现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质和艺术品格。近代以来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轨迹表明,文艺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近代中国的大门,此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霸凌,“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也正是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经过党和人民一百年的接续奋斗,如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的文艺事业从这样的历史中走来,必然肩负着新时代民族复兴的崇高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始终心系民族复兴伟业,“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和艺术专业年轻学子要立足新时代,将个人的人生追求与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以文艺创作反映发展大势,描绘时代巨变,揭示百年正道,弘扬国之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滋养。

三是展现守正创新的时代作为。马克思、恩格斯说:“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时代是一切思想和行动产生发展的现实根据。文艺事业若要始终保持盎然生机,必须要在与时代的同行共生中展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是中国人民在新的考验和挑战中创造光明未来的时代,也是中国人民拼搏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这一判断,不仅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定格了中国文艺繁荣发展的时代坐标。推进新时代文艺事业发展,需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而要做到这一点,守正创新无疑是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和艺术专业年轻学子既不能罔顾历史、肆意而为,又不能故步自封、因循守旧。一方面,要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以文艺精品力作传承并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展现新时代中国文艺的精神气象;另一方面,要紧跟时代步伐,引领时代潮流,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开辟文艺事业发展新境界。

4.高等艺术院校构建“思政+艺术”双融共育机制的实践路径

从马克思主义艺术本质理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文艺观和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的研习中可以得知,艺术从来不是独立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而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联系的特殊载体。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等艺术院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就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生命线,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实践,构建符合学校发展特点的“思政+设计”双融共育人才培养机制,为培养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是架梁立柱,科学谋划“思政+艺术”双融共育整体布局。作为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机制,“思政+艺术”双融共育机制以思政教育为内核,以艺术教育为主体,以一体多元、同向多层的育人载体为支撑,打造具有理论引领性、问题导向性、实践协同性、文化渗透性的全方位一体化思政育人格局,以强化高等艺术教育专业素质养成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功能,走出一条思政教育和艺术教育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之路。高等艺术院校要从党和国家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大局着眼,立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美育视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顶层设计,细化落地方案,将思想政治工作与高校的基本职能紧密结合,打造“思政+专业”“思政+创作”“思政+科研”“思政+项目”“思政+文化”五大育人载体,形成学校党委、二级学院分党委(党总支)、基层党支部三级联动的育人工作机制,构建具有问题导向性、理论引领性、实践协同性、文化渗透性的 “艺术思政”创新实践新格局。

二是固本培元,充分发挥“思政+专业”课堂主渠道作用。高等艺术院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专业教育相互协同、良性互动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一方面,要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很长一段时间,思政课在专业艺术院校处境尴尬,往往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艺术院校思政课建设也迎来了更加明媚的春天。习近平在这次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提出了思政课建设“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这既是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遵循,也是培养高校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方法。高等艺术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应在“八个统一”的指导下,结合艺术生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创新。尤其应避免过去单一呆板的授课方法,积极采用互动教学、实践教学、智慧课堂等创新模式,让“活”起来的思政课“圈粉”大学生。另一方面,应持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艺术院校的专业教学也不能囿于只讲授“纯而又纯”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而应通过课程思政创新课堂、协同育人定制课堂进行思想赋能、文化赋能、美育赋能,把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将中华传统艺术观念融入艺术专业创新与实践教学体系,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坚持胸怀天下,将青春韶华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懈奋斗中。

三是扭住主业,积极开展“思政+创作”艺术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和实践创作是高等艺术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两大主阵地。艺术实践作为艺术类院校专业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检验学习成果、增强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展现学校实力和优势、树立学校品牌特色的重要途径,更是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高等艺术院校要注重将思政教育融入实践创作,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为乡村振兴文化赋能等主题,采取主题艺术实践、专题写生创作、跨专业课程交流等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开展常态化、长效化实践教学,引导师生在艺术创作中涵养家国情怀、把准时代脉搏、引领社会风尚。

四是学术引领,努力实现“思政+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伴随着高校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教学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促进艺术院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成为高等艺术教育的重要课题。艺术院校要充分认识艺术专业的科研特性,增强艺术类科研创新的能动性,针对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实践创作、社会服务、文化交流等职能领域加强理论研究。对艺术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基本特点、立论依据、教育策略、促动机制、实践路径、现实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严格科研选题、过程管理、标准评价,及时将艺术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文化产出。当前尤其要重视把准艺术院校的专业特点,坚持特色立校,通过科研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打通中华传统文脉,融汇当代艺术潮流,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五是直面需求,深刻把握“思政+项目”社会服务功能。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新时代一流高校建设的一级评价指标。高等艺术院校作为艺术人才培养、艺术理论研究、艺术技能传承、艺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如何在深度融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和价值导向的双重标准,立足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对于文艺作品的新需要、适应国家和民族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新要求、提供具有历史传承性和时代引领性的文艺新产品、贡献文化创意产业迭代发展的新方案等深层次现实问题开展创新性社会服务,是新时代艺术院校社会服务的新课题。高等艺术院校应从自身实际出发,聚焦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主动对接践行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做好政府委派项目、社会征集项目、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项目,激活艺术专业各领域创新实践要素。尤其要结合学校实际,对接社会发展需求,打通、搭建、拓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社会服务项目的实践平台,构建互联互通、协同增效的产教对接机制,服务区域文化创意产业、艺术相关和交叉产业,促进艺术专业教学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贡献艺术院校的一份力量。

六是守正创新,深入挖掘“思政+文化”隐性育人价值。高等艺术院校不仅是艺术专业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也是一个拥有丰富内涵的文化组织。从当前高等艺术教育发展态势来看,文化正日益成为反映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艺术院校能否凝练大学文化,彰显办学特色,增强文化软实力,直接关系到大学未来发展的前景。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关键在于孕育其中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境界。在大学文化的诸多构成要素中,大学精神处于核心和灵魂的位置。大学精神是中国精神在大学校园落地生根的产物。特别是对于高等艺术院校来说,作为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和文化品格的基本要素,大学精神在塑造文化理念、涵养文化品格、历练文化特质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引领作用。高等艺术院校应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好党课、团课、班会的思想引领作用,采用辅导报告、专题座谈、主题宣讲、社会实践等丰富形式,打造校报校刊、广播电视、“两微一端”、宣传栏等文化宣传阵地,发挥好“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的辐射带动作用。利用好艺术院校特有的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活动场所,形成文化育人合力,弘扬大学精神,传承大学文脉。唯有如此,大学文脉和大学精神才能在每名学生心中扎根,艺术院校也才能真正担负起传播文艺精神、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的天然使命。

注释:

[1]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12月15日,第2版。

[2]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页。

[3]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页。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65页。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283页。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61页。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11页。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13页。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57页。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60页。

[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60-861页。

[1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11页。

[1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09页。

[1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11-212页。

[1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707页。

[1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76页。

[1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3页。

[19]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3页。

[20]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第15页。

[2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第19页。

[2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3页。

[23]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12月15日,第2版。

[2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44页。

[25]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12月15日,第2版。

[26]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文艺思政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1942,文艺之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在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提高艺术院校学生学习兴趣初探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浪漫雅痞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