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胶东海草房生态设计价值及保护更新路径研究

2022-11-06于瑞强臧春铭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草房海草胶东

于瑞强 臧春铭

文章运用地点理论等相关营建实证,通过山东半岛海草房生态民居的地方性知识的提取,在分析海草房基本概况基础上,阐释了选址与空间、建筑材料、营建方式和空间形态等模式,并提出海草房空间环境和功能优化、“静态”向“动态”转型、文旅品牌发展等新路径和展望。

海草房;生态民居;地方性知识;更新发展

具有历史文化特征的传统聚落和历史风貌相对完整的古村镇与古城,是一定历史时期和地域范围内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民居作为聚落构成的基本单元,长期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天人合一”观念影响下形成了营建的生态观,胶东海草房则为“天人合一”的滨海生态建筑宇宙观的代表。据考证,海草房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沿海先祖们筑草而居,自秦汉至宋金以来逐渐形成并在胶东半岛广为流传,且在元明清时期进入繁荣阶段。现存主要分布在青岛、威海和烟台等胶东沿海地区,其中最早的海草房距今已有300余年,主要集中在被誉为全国“最适宜人居城市”的威海荣成。而在荣成东楮岛保存200余年历史的海草房相对较多,其中宁津所村保留了明代海草房一条街。

1.海草房的生存现状

1.1 海草房现存基本概况

胶东半岛沿海地区的自然环境,促使民居形成独特的区域特色。经济体制的改革导致人们对居住观念的改变,整齐统一的海草房已不能与发展变革的时代所匹配,开始逐渐出现草房、瓦房、别墅混合的居住格局。在城镇化进程中,对乡村规划的现代民居建筑逐渐在胶东沿海地区的海草房周围出现。与传统的低矮无差别的海草房相比,现代化建筑功能更加齐全,再加上建造海草房的主要原材料日益减少,营造工艺逐渐失传等情况,为此新建海草房不多见,存在人口外迁、老龄化严重、年轻人也面临选择外出务工或者另建新样式房屋的现实问题。同时大多海草房年久失修,闲置率高,总体呈现消减态势。

1.2 建筑材料和营造工艺的消亡

海草作为海草房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近年来,随着临海养殖业的急速发展,生态平衡出现危机。海洋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使海草的自然生长环境被破坏,海草几乎灭绝。其数量的减少和价格的上升,原住民难以承担营造和修葺成本。相比较而言,以砖瓦房为主材的现代民居建筑则性价比更高、使用更加便捷。若现居海草房有损,村民则用瓦片覆盖或取代,更有用红蓝钢瓦直接覆顶,渐渐原有的生态建筑材料被现代材料渐渐替代,海草房村落出现灰色草顶、红色瓦顶和彩钢瓦顶相兼并存的风貌。

导致海草房无法新建修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苫盖技术面临失传。苫盖草顶作为海草房建造关键技术,其工艺繁复,建造师傅既要上行下效,又要靠自身领悟和探索,因此苫匠要在实践中锻炼技艺。近年来随着物质不断提高,新式民居的数量远高于海草房,仅依靠苫盖工艺获取收入已无法满足其生活所需,老匠人也多选择其他手艺谋生,新生代则不愿掌握苫盖技艺,苫盖技艺面临着青黄不接状态。海草房建造技艺则面临濒临失传的窘境。

1.3 村民保护意识弱化

近年来,国家及有关部门对传统民居保护开展系列工作,村民一定程度上有所认知,但在传统民居的生态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的掌握和具体实施层面上力度不够,呈现出对村落保护的统筹性和认同性不高且项目开发类型较单一,同质化内卷化倾向较为明显。管理部门对居民差异化有序竞争缺乏引导。海草房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土著民与自然融合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优化理念所形成的最适应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风俗习惯的建筑形式,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特色化。

地点理论作为空间研究的基础,对城乡空间和社会集合的研究构建了空间哲学的“社会—文化转型”基本理念,使传统空间形态理论由物质主义论转向社会公平价值论的关注。本文按地点理论思想,在分析海草房生态价值的基础上,挖掘其中所蕴含的生态设计理念,针对其保护发展问题进一步提出创新策略探讨和研究,以期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对现代民居建造提供启示和借鉴。

2.海草房民居特点及其生态模式

在乡村社会观念中,传统民居建筑作为充满智慧空间载体,聚落选址、建筑材料、营建方式、民居形态等营造技艺具有生态精神。海草房民居崇尚自然、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生态思维,追求天地人的和谐思想与生态理念,塑造了极为丰富的建筑形式和注重“朴于外而坚于内”的审美意境。

2.1 聚落选址与空间规划布局

在村落整体规划建设中,建筑物形式越是整体式,就越缺少变化和不合情理,而显得机械呆板失去人的个性化,包括建筑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空间互动与来往呈现减少状态。传统聚落则大多建在遭到场所破坏的奇特地势,而胶东海草房民居注重自然生态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通过村落空间构成和形态规划布局呈现出独特的表现形式,以此营造出充满艺术美学建筑环境,同时尽可能将民居建筑外墙面和居室内获得较长的日照时间和较大的日照面积,以此决定墙面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多少。土著民注重聚落山水形态的气势和山脉走向,强调“龙脉”原则观念。在选择寨址、民居宅址和修缮民居等行为均力求保护赖以生存的土地,遵循文化认同逻辑,与自然达到协调统一。由于地处多山地丘陵,受地形限制其沿海乡村大多以朝阳面海、民居依山临海而建,符合中国传统民居“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基本择址原则。村落在空间形式组合上灵活,空间规划布局朴实。但房舍整体建筑密度过大,致使村庄沿山坡水平排列与街道同呈狭窄带状分布。海草房一般采用接(借)山布局,其布局方式随形就势,既节约土地,也能减少建筑热量的快速散失,被村民视为团结与协作的精神源泉并呈现干净紧凑的风貌特征。聚落周边及内部空间则保留良好的植被,在村落建筑为主体的基础上,辅之以植被形成优美的构图,将山海和村落错落叠加融合在一起,创造独特的富有层次感的乡土景观。

2.2 建筑材料的生态性

自然环境是人类“三生理念”的重要基础。胶东半岛三面临海的地理环境促使村落形成独特的地方特色,土著民在生活中借助并利用海洋资源优势就地取材,其人文风俗和生活生产方式都受海洋资源影响,体现建筑材料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海草房作为本土原生态民居建筑,由于取材和工艺的特殊性以及农渔业兼做的生活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建筑群落,具有浓郁的“海文化”特色。海洋资源的挖掘成为胶东沿海居民生活的主要路径,而丰富的海洋资源也为选择海草作为建筑材料创造了优势条件。海草房以海草为主要材料覆盖屋顶而得名,主要包括花岗岩、木料、笆条、贝草、麦秸、海草等本土自然材料,其中主材是花岗岩和海草。土著渔民根据夏季潮湿、冬季寒冷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有针对性地总结了因地制宜和民居建造的经验,采用良好热稳定性的厚石为砌墙材料,增加了海草房的保温隔热性能,是构成海草房民居生态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海草作为其主要建筑屋顶材料产自胶东浅海的大叶海苔等野生藻类植物,待晒干后作为搭建屋顶材料的海草。其形态呈长带丝状,长到一定程度后,随海浪海潮则会成团推向海岸边,为此长约70cm,宽约3~4mm,厚度约1~2mm。色彩由最初的翠绿色到打捞晒干后的紫褐色,再饱经风雨后的褐红色到风吹日晒后的暖灰色,质地柔韧。在海草的选择上一般老的海草相对耐用,冬、春季的海草要比夏天的结实;此外附有大量的卤和胶质物,用它苫成约10cm厚的屋顶,具有防虫蛀、防漏水、防霉烂等“三防”特点,以及不易燃烧、冬暖夏凉、居住舒适、坚固耐用与隔风隔潮等优势。现如今在威海沿海保存百年以上没有翻修过的海草房非常普遍。也正如此,包括胶东地区在内建筑材料匮乏时期,海草成为理想的天然生态建筑材料被当地居民所喜爱和推崇。海草房不仅具有节能性、经济性,同时在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也具有积极的生态学意义。海草房以花岗岩为墙壁,质地坚硬不易风化,适于铺设地基和垒墙。石块呈现自然的青灰或微红色,砌墙石料并非严格要求的齐整方正,而是遵循自然方向和趋势。同时,海草的耐久性会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废弃后的建筑材料也可降解,重归于自然。村落规划、院落布局与当地风、光、水等自然条件相协调。海草房民居村落材料的使用体现出良好的生态性和适应性。

2.3 建筑营建方式的生态性

传统民居营建工艺是民间工匠通过相应的工具或技艺手段,按世代沿袭的方式方法,从原材料的采集、构建的加工制作到组合安装成型,直到后期装修的整个建构过程,包括工序、工具、材料、工匠、习俗等各层面的相关信息。而海草房建造工艺着重在于制作工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建成共需瓦匠、木匠、石匠、苫匠四个工匠种类,经历70多道手工工序共同配合完成,建造难度较大,其建造过程大致分为三部分,即备料、砌墙和苫顶。其中苫顶是建造海草房最具代表性且最为繁复的工艺,有经验的苫匠可以通过眼力目测做到精确控制苫草的位置比例和草顶坡度,故苫匠在其中的地位也是最特殊和最重要的。通过深入调查获知,海草晒干后自身会呈现出具有手感柔软质地坚硬的特性,将其铺设在屋顶上,若逢雨天会因海草本身所具有的黏性,使海草房更加严密和牢固,雨水也不易渗透,具有防雨效果。海草房苫屋顶时一般会先在屋顶底部的檩条上铺约20cm的稻草或掺杂麦秸,再铺10cm左右的海草。每覆一层海草就加入一层麦秸或稻草,海草和麦秸交替覆盖则会更加紧密牢靠和厚实。为抵御强烈海风,渔民往往将闲置破碎的渔网覆盖在海草房顶上,不仅起到防风防鸟作用,而且还会在不同视角经光照呈现出视觉美感。聪慧勤劳的胶东人民在海草房的建造中,针对胶东本土夏季多雨特点,房顶通常采用两面的屋顶或垒垛形的三角形屋顶。这样的结构既可减弱四季海风,又有利于降水排流,避免海草受潮腐烂,同时确保冬季屋顶不积雪。夏天雨水可顺势而下,不会漏入屋内。屋脊建造左右斜度为50°,苫盖的海草最厚处为4m,檐厚0.5m,每座海草房所用的海草需要500kg~1000kg。富裕的人家海草甚至达5000kg,以凸显主人的社会地位。

2.4 民居空间形态的生态性

中国古代公共空间是构成具有社会学意义的领域空间,是一种典型的作为强力意志、指令性话语和普遍的感性力量,作用于人类社会所有领域的隶属君权空间,其不仅具有容纳和象征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规训和权力运作的作用,这是对中国古代公共空间和景观环境本质认知和理解属性问题的关照点。其中海草房作为明代时期雏形聚落单元,在街巷空间、院落空间和民居空间等聚落内部空间,已逐渐成为民众活动的公共空间;此外受明代卫所兵营的平行式布局对其布局产生影响,有10余户正房山面相接。因建筑用地紧缺,海草房村落中单体房屋密度较大,院落狭窄,室内空间和纵深较小,在单体建筑布局中庭院构成多以合院式为主。院落有的带东厢房或西厢房,有的两厢都有,个别还带有倒座,多数用院墙围起来。其因是受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地域文化影响。由于村落的海草房建筑在平面布置、空间构造和外观造型等方面都极为相似,使整个村落布局显得井然有序,形成了海草房传统聚落建筑的整体风格。单体院落规模相对较小,院落内部空间不受外界影响,产生了独特的院落微型气候,院落里多种植有落叶乔木1~3棵,胶东沿海地区在潮热的夏季温度湿度较高,高大茂盛的林木覆盖庭院空间,使院内温度降到常温以下,从而在室内和室外之间形成压力差利于空气流通,形成拔风效果,促进水分蒸发,具有除湿降温功效。

3.海草房更新发展路径

3.1 传承建造技艺,注重材料再生

海草房建筑形式的传承本质是还原淳朴的胶东地域民风和厚重的民族文化,注重视觉审美的表达和地域特色的表现,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和时代生活需求。“荣成海草房民居建筑技艺展示工程”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曾走进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及中国非遗展览。海草房民居建筑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造技艺传承在海草房保护与发展中尤为重要。建议建立市级匠人保护机制,通过地方政府组织相关培训,对传统匠人定期进行传统技艺的培训并实施登记管理,这为海草房的营造保护和活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与人才保障。

海草不仅是当地生态材料,而且已成为重要的建筑元素,具有符号学、语言学意义,海草具有环保价值高、节能性强、可就地取材、可持续利用等特点,这些生态技术经验较好地应对了当地的气候条件,适当提高居住建筑的舒适性,在解决海草材料不足的同时,推动形成经济发展和带动新型产业。目前人工培育海草技术已成熟,主要集中在荣成、莱州湾海域等地且已开始应用。在“绿色生态”设计思想中,应提倡绿色发展、节约资源助推生态文明进一步发展。

3.2 “以人为本”居住空间环境及功能优化

传统海草房民居墙体厚实占用较大的建筑使用面积,尽管具有冬暖夏凉、百年不腐的先天条件,但窗户狭小导致采光效果不利等问题,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生活方式的需求。因此,传统民居的保护应与其空间环境品质的提升协同考虑,利用微更新手法和相适宜的保温措施解决海草房使用中的实际问题,既可达到减少墙身厚度又可满足大面积开窗光线明亮的要求。

海草房的改造与新建则需从功能空间重构、基础设施改造、突出地域特色、文化传承体验等方面出发,将传统文化精髓与时代发展脉搏相结合,形成具有生命力并自我更新的生命系统,既要保留传统海草房民居特色,以适应性的改造拓展其空间使用功能,更要满足现代人对新生活的行为方式和多样化需求,赋予传统海草房新活力和创造力。

3.3 从“静态”保护向“动态”发展转型

当前,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多是采取“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方式,海草房民居也不例外。新时期要实现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文化资源保护与乡村经济转变相互支撑的格局,起到以点带面的推广示范效应,有计划地逐步进行更新改造、赋予民居新活力。在对民居进行穿衣戴帽式的外观风貌保护,尊重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合理布局村落的生产、生活空间、公共空间与内部空间结合新时期人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借时空理念展现民居文脉的延续与发展。如,在村落可选取闲置中保存相对完善的海草房民居,一方面通过修旧如旧为博物馆、民俗展览馆VR渔家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采用技术手段和艺术表达手法展示地域文化特色,实现海草房功能的拓展和文化价值的提升;另一方面,利用渔村传统文化特色,适当开发轻度旅游业,将海草房改造成特色民宿渔家乐等,以实现海草房传统民居建筑静态文化向活化的建筑动态文化转变,提升经济价值的同时展现建筑文化再生价值。

3.4 树立文旅品牌发展相关产业

文化生态作为环境解释人类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具有研究不同地域特色文化形貌和模式的特征,在阐释环境与文化的关系中体现了动态性和完整性。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开发关键在于挖掘传统民居的乡土特色,促使其向旅游资源转化。而胶东传统海草房民居以其独具特色的建筑形象,别具一格的建筑材料和技艺,以及鲜明的水文化特色,成为沿海旅游风景区最具浓厚地域特色的旅游资源。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新中国”成为农村发展的新目标。在海草房的文旅开发过程中,积极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打造“好客山东”“仙境海岸”的精品游玩路线,发掘具有地方特色元素手工艺加工,海产品养殖展销。积极开发以海洋文化、渔业文化、生态民居建筑为主题文创产品、旅游产品,推进传统村落“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海草房作为中国特色民居二十一类中的一种,可通过生态民居与海洋文化为依托,在村落中建立写生基地、画家村、众创基地等系列产业链,吸引外出务工当地年轻人回乡创业,提高旅游资源附加值,增强当地居民参与性,进一步多维度地实现海草房民居生态价值。

立足于胶东地区特有的山、海、岛、滩滨海村落自然景观资源优势和渔家民俗文化景观优势,结合海草房村落的保护与更新,开发传统民居海草房特色民宿经济,拓展海上休闲旅游垂钓和本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使其成为胶东海洋文化的一种传播途径,实现建筑文化资源向经济资源的转化,逐步形成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保护创新与经济发展互为依赖,相互支撑。

4.民居生态化设计的思考和展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国家新发展的战略高度,并在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进一步完善,国家就生态文明建设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由此,在新时代背景下生态设计理念备受学界高度关注,设计成为人与自然生态平衡的时代需要。生态设计理念作为现代环境设计思想的核心,生态设计理念和环境设计方法由此成为当前设计理念中重要的新理论。生态设计理念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和规律,必将引领未来的设计走向。分析生态设计理念和方法,审时度势研究借鉴外国理论,并要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传统生态民居中获得灵感,即柳冠中先生所指的中国特色的设计方法论,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师法造化”,传承传中华文化精神里的哲学观。

在伴随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日益突出,习近平总书记说:“是先发展后治理,还是边发展边治理;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大计,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设计本质是绿色环保、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犹如海草房,以绿色设计思维进行规划,既能满足功能使用和需又能节能环保,坚持以人为本、绿色生态,为居民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绿色生态理念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一种设计思维,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要求人们从思想上树立绿色低碳环保的意识,从行为上改善生态失衡的现状,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这对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5.结论

海草房建筑作为胶东地区沿海聚落的代表民居样式,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反映了在客观自然条件下,胶东先民对居住环境和设计方案的最佳选择,同时为研究沿海民居的建筑和民俗文化及其蕴藏生态低碳思维提供重要的标本。而随着时代发展和现代生活方式对人们影响,海草房民居形式逐渐走向衰落。因此,在乡村振兴下保护传统聚落的过程中,提炼具有地域特色的设计符号、空间形式、在文化元素和生态建筑材料基础上,更应注重深入剖析其内在推动机制、思维内涵和生态模式,做到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并重,创造出具有地方知识特性的现代生态新民居建筑和多元化发展模式,进一步促进中国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努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注释:

[1]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大学,2011年。

[2]张晋浩等:《海草房特色民居的保护与更新》,《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1期。

[3]张中华:《地点理论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

[4]李泉涛等:《探析胶东海草民居的自然生态模式》,《工业建筑》2012年第4期。

[5]C.亚历山大等:《建筑模式语言》,王听度等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

[6]罗康隆等:《民居民俗》,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20年。

[7]张葳:《生态性与情态性的有机统一——海草房民居空间形态研究》,《艺术与设计》2011年第2期。

[8]周晓艳等:《原生态建筑的现代化设计探寻——以胶东海草房为例》,《生态经济》2013年第6期。

[9]杨俊:《地域性民居材料的选择与应用——以胶东半岛生态民居海草房为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2010年。

[10]李仲信:《山东传统民居村落》,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8年。

[11]郝大鹏等:《传统村落民居营建工艺调查》,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年。

[12]张晋浩等:《海草房特色民居的保护与更新》,《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1期。

[13]李进:《宋元明清时期成功男士设计礼制思想研究》,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年。

[14]张剑:《基于可持续性设计的传统村落景观风貌传承与更新研究——以烟墩角村为例》,《装饰》2017年第1期。

[15]褚兴彪等:《海草房特色民居保护规划模式探讨——以山东威海楮岛村为例》,《建筑学报》2012年第6期。

[16]于瑞强:《仫佬族传统民居建筑符号特色及文化再生价值》,《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17]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11页。

[18]李政等:《胶东传统渔村民居的水文化特征》,《中国房地产》2003年第8期。

[19]谢艳娟:《罗城仫佬族文化保护内生机制探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20]张剑:《从东楮岛村看传统聚落建筑本土化设计的低碳思维》,《装饰》2015 年第3 期。

猜你喜欢

草房海草胶东
蛰伏
蛰伏
海草:随波舞动的护海之星
潜到海底去
老草房
古韵悠长,“大汉胶东”
小螃蟹与大海草
欢乐海草舞
观水
藤.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