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光荣传统 激发练兵动力

2022-11-06宫笑苏恒

政工学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光荣传统练兵官兵

宫笑 苏恒

习主席强调:“能否始终如一保持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关系军队建设的大问题。”光荣传统作为一种精神标识,根植于我军奋斗历程和伟大实践。只有守护好传承好我军光荣传统,才能始终保持冲锋陷阵的锐气、敢战强敌的勇气和决胜未来的底气,确保部队战备训练动力不减、精神不怠、重心不偏。

一、光荣传统是激发官兵练兵动力的不竭源泉

官兵的练兵动力,既需要认知、情感、意志的推动,更需要信仰、事业、道德的支撑。而中华民族和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中,蕴含着激发官兵矢志强军、精武强能的丰富营养和巨大力量。

一是传统中有家国情怀,可以增强使命感。古今中外,所有的军队职能都是打仗,当兵就要上战场、军人就要讲奉献。一代代将士为什么总能前赴后继、无怨无悔,最根本的动力就是以国家、民族的兴亡为己任,把保家卫国的使命高高举过头顶。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岳飞抗击金军,牢记母训“精忠报国”,“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戚继光、郑成功、左宗棠等民族英雄,面对民族危亡,誓死保家卫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源自民族大义、梦想追求的使命担当,是中华民族永远不屈的钢铁脊梁,也是新时代官兵练兵精武的动力源泉。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和爱国精神,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官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崇高使命感,争做“在外能挡千军万马,在内能孝亲持家”的真性情好男儿。

二是传统中有信念坚守,可以增强忠诚度。我们党之所以几经挫折而不断向前,是因为革命理想支撑起了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是因为“支部建在连上”;人民军队之所以能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是因为我们有“党指挥枪”的军魂永驻。用光荣传统激发官兵练兵动力,就是要大力弘扬坚贞的革命理想、忠诚的政治本色,自觉做到上有号召、下有行动,一切行动听指挥,党叫干啥就干啥。对基层官兵来讲,就是要把“听党话”的政治热情转化为“跟党走”的行动自觉,刻苦训练、精武强能,把忠诚刻到哨位上、写到训练场。

三是传统中有崇高荣誉,可以增强责任心。战场上要打赢,训练场上要争第一,对荣誉的不懈追求是军人高尚情操的重要体现、履职尽责的内生动力。回顾我军历史,通过比武练兵、争夺荣誉来激发官兵练兵动力的做法贯穿始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四军工作条约中就写道:比赛缴敌枪炮子弹及其它军用品之多少;比赛一弹打一敌和掷手榴弹40米以上的成绩;比赛连以上干部学会看地图、画地图的人数有多少。还有上世纪50年代创“三手”活动、60年代大比武运动以及90年代末的科技大练兵等,也都是通过弘扬“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的光荣传统,激发官兵的练兵积极性。官兵有了崇尚荣誉之心,练兵热情就会空前高涨,战斗力就能随之倍增。

四是传统中有坚韧顽强,可以增强意志力。严格的训练势必与苦累相伴、与血汗相连,唯有战胜一切敌人的顽强意志和压倒一切困难的拼搏精神,才能让官兵摆脱训练苦累的困扰,实现战斗力的提升。在战争年代,我们党和人民军队靠着“红米饭、南瓜汤”“吃树皮、嚼草根”“一把炒面一把雪”,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夺取了一次次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我党我军继承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并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丰富拓展。2021年“十一”前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正式发布,组织部队不断学习、活化运用,必能激发官兵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勇攀高峰。

二、用光荣传统激发官兵练兵动力的现状剖析

伴随着强军兴军的铿锵步伐,全军实战化练兵的热潮持续兴起,广大官兵练兵备战、强军精武的思想更加稳固、热情更加高涨、动力更加强劲。但客观审视练兵现状,仍存有一些差距不足值得关注。

一是心有疑惑,轻视练兵。新时期成长起来的青年官兵,本身对我党我军光荣传统知之不多、体会不深。而当前以网络文化为代表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潮持续猛烈地渗透,部分青年官兵难免受到影响。调查发现,少数官兵对和平时期军事训练的地位作用认识不清,有的官兵存在“近年无战事、打也轮不上”的松劲情绪,“首战用我、打赢在我”的使命观念树得不够牢;有的官兵认为练兵是为了“达到评功评奖要求”“应付上级考核”,练为考、练为看,对实战化练兵不重视。

二是重利轻誉,不思练兵。市场经济环境下,个别青年从军入伍不再是为了履行义务、保家卫国,而是把当兵当就业跳板、谋生手段,有的甚至一到部队就忙着学车、学厨、学修理,为回地方找出路、谋出路;有的身在基层心神不定,想找舒服单位、想交流,对生活条件、工资福利、军人待遇关注多,对实战化训练关注少;有的入伍是为了拿补贴补助、拿政策优惠,部分大学生士兵一入伍就是为了返校后加分、保研,缺乏长期服役打算,入伍多、留队少,义务兵员结构的改善,没有充分延伸到部队战斗力的稳定提升上。

三是怕苦怕累,躲避练兵。一些官兵从小生长在优越、舒适家庭环境中,往往训练口号喊得震天响、落到实处不咋样,驻训想留守、考核想溜边,做不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平时有了急难险重任务,能躲就躲、能推就推,挑三拣四、拈轻怕重,遇到困难固守“鸵鸟”心态,训练场上讲究“佛系”练兵,少有主动请缨,鲜见争抢任务;探亲休假不是等到工作清闲时,而是什么时候忙什么时候休、什么时候累什么时候休。这些都是当前官兵吃苦精神差,战斗精神不强的具体反映。

四是信心不足,消极练兵。世界新军事革命蓬勃发展,武器装备日趋智能化、隐形化、无人化,战争已进入发现即摧毁的“秒杀”时代,这些使得部分看问题主观、想问题片面的官兵站到了“唯武器论”“唯敌强论”的阵营。据调查了解,有的官兵对自我能力素质信心不足,认为即便练了也难达标;有的官兵对操作的武器装备信心不足,认为与对手比差距较大,练也难打赢。这类错误思想与战争年代解放军“钢少气多”的过硬作风格格不入,极大腐化了官兵爱军精武的精神意志。

三、用光荣传统激发官兵练兵动力的对策思考

光荣传统通常有三个层次,最外层的是行为方式、具体做法;处于中间层的是原则制度、法则规范;最核心的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这些都持久地影响着官兵的思维方式、价值选择和行为趋向。用光荣传统激发官兵练兵动力,必须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全时空地点滴渗透、长期滋养。

一要坚持灌输与熏陶并重。传统的弘扬,必须是风吹树动、雨打萍湿,既要加强灌输教育,又要注重熏陶影响。一是要抓系统学习。要破除以往碎片式、模糊化的教育模式,发挥好理论学习“主课堂”作用。对接强军思想,把主席训令训词和传承光荣传统的指示精神作为基本要求,提高官兵思想认识;融入日常教育,把中华民族和我党我军光荣传统中与练兵备战相关的内容、知识和道理作为基本内容,纳入每月教育计划,结合战备形势教育、职能使命教育常讲常抓;充实教育内容,用好“1+3+7”基本教材,融入本单位特色传统文化,每月组织官兵学习,做到教育灌输不断线、光荣传统不断茬。二是要抓点滴渗透。结合工作任务、重大节日、前辈来队等时机,开展誓师大会、战前动员、宣传鼓动等活动,把部队的辉煌战史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融入誓言、融入动员,渗透到军事演习演练和执行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中去,引导官兵扎实锤炼战斗作风、战斗意志、战斗血性,不断强化爱岗敬业、履职尽责的使命意识,锻造英勇顽强、拼搏进取的过硬作风,在精武强能中砥砺优秀品质。三是要抓氛围感召。不能光把光荣传统挂在墙上、摆在馆里、成为文物,而要在布设营区氛围时融入党史军史的内容,让“文物”走出来、活起来。在兵之初、官之初、重大纪念时期,开展参观史馆、集体宣誓、缅怀先烈和“讲战史、话英雄”等活动,将光荣传统的教育熏陶贯穿官兵军旅全程。围绕实战练兵,设置标语口号、灯箱展板,悬挂实战宣传画、绘制练兵漫画墙、篆刻打仗文化石、张贴比武龙虎榜,浓厚氛围文化,让官兵一进营区就紧绷“打仗弦”,一上训练场就闻到浓浓“火药味”。

二要坚持继承与创新并行。既要在继承中创新,更要在创新中传承,二者不可偏废。一是精神内核要聚焦尚武练兵。训练指导上,要始终坚持“练为战”“战训一致”“从难从严”等思想理念;训练动力上,要始终坚持发挥官兵的主体作用;训风演风考风上,要始终坚持“打仗就是硬碰硬,训演就得实打实”“打赢先打假,求胜先求实”。要围绕尚武练兵的精神内核,从中华民族和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中,去找寻鲜活的载体和感人的事例,以此教育引导官兵将尚武练兵作为军人职业素养来追求、作为军人职业美德来培养。二是情感驱动要紧贴形势任务。官兵的练兵动力,从最朴素的情感讲,主要是爱恨、荣誉,但其内涵精神和表现形式在不同的时代又有所不同。比如,爱,要由爱党忠诚、爱国奉献拓展到爱军精武、爱岗敬业;恨,没有了国破家亡的现实威胁、剥削阶级的压榨摧残,就要把对敌人的恨、阶级的仇转化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在民族复兴、强国崛起、强军兴军中,忧国家安全利益,忧军队改革重塑,忧个人能力提升;荣誉,要由过去杀敌立功、流血牺牲的战功激励,转化为勇争第一、敢扛红旗的荣誉驱使,把过去在关键时刻的牺牲奉献转化为日常练兵的荣誉责任。三是手段创新要契合时代特点。要充分认清网络推送成为官兵阅读学习的主流媒介、手机平板成为大众学习娱乐的主流工具这个现状,运用形式新颖、内容活泼的教育手段讲好光荣传统。把广播站、电视台用起来,把微信公众号、手机二维码用起来,让官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变“漫灌式”的被动听课为“滴灌式”的主动学习,提高官兵学传统用传统的热情动力。

三要坚持言传与身教并抓。党员干部以身作则、模范带头,既是坚守传统的重要内容,也是弘扬传统的主要方法。一是要带头学习传统。要带头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在全面理解掌握的基础上,带头钻研光荣传统中练兵备战的精神内核、表现形式,使之系统化、体系化、专题化。领导机关可通过开展群众性的学术研究、主题征文等活动,聚智积力、群策群力,将研究成果汇编成教材读物下发部队,供官兵学习使用,服务于练兵备战、强军精武。二是要带头宣传传统。中央电视台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典籍里的中国”等品牌栏目,给我们提供了示范和启示。党员干部要亲自设计教育,灵活运用通俗化、形象化、信息化等形式手段;要带头参加教育,宣讲传统故事,解读传统精神;要主动贴近官兵,经常深入一线面对面讨论交流,切实让传统走进官兵、引领官兵。三是要带头践行传统。要做到训练中身先士卒,带头练技能、练体能,敢于开第一枪、打第一炮,敢于叫响“看我的”“跟我上”;学习中着力攻关“五个不会”,练战法、练指挥,努力固强补弱;工作中勤勉敬业,踏实肯干,有激情、干劲足,切实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官兵学传统、讲传统、用传统的榜样,上行下效,让好传统在部队蔚然成风。

猜你喜欢

光荣传统练兵官兵
我国知识分子爱国奋斗的光荣传统与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徐达珍
继承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作风的政治意义
孙武练兵
略述洪武二十二年湖广练兵与贵州部分卫所旗军来源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述论
赛前“练兵”:镜头里,他们为明天准备着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